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州市现阶段三次产业构成演变研究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产业结构。指导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应当有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国民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1995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243亿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将近10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78年907元增加到1995年的19366元(当年价)。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依据1978—1995年的实际统计资料,对广州市现阶段三次产业构成演变过程作初步分析研究。

  一、广州市现阶段三次产业构成演变过程及其特征——二、三产业并重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三次产业构成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一、二产业比重之后。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广州市1978年之后三次产业构成演变趋势怎样?它有什么特征?下面我们列出1978年至1995年广州市一、二、三次产业比重数据进行分析。

  广州市改革开放1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11.67%下降至1995年的5.91%,第二产业比重从58.59%下降至46.67%,第三产业比重从29.74%上升至47.42%。表明广州市现阶段一、二、三次产业比重总的演变趋势是符合现代化过程中产业构成变化的一般趋势。但从17年三次产业所占比重演变的过程来看,广州市三次产业构成演变又有其重要特征。

  我们将1978—1995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演变过程绘制成动态曲线图,就可以比较直观而又概括地看到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过程。

  把上面的图和表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趋势比较平稳,波动不大,比较正常。二、三产业比重变化过程中波动比较大,按照演变过程特点可以分为三段,(一)1978—1985年,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符合现代化过程中产业构成变化的一般趋势。(二)1986-1990年,这五年第二产业急剧下降,从52.92%下降至42.65%,年均下降2.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急剧上升,从37.39%上升到49.30%,年均上升2.38个百分点,变化速度快、幅度大,结果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接近并超过第二产业。(三)1991-1995年,这五年第二产业先急剧上升然后平稳上升再略有下降,五年变化的结果上升4.02个百分点,这与现代化过程中第二产业一般呈下降趋势不一致。第三产业先急剧下降然后平稳下降再略有上升,五年变化的结果下降1.88个百分点,这与现代化过程中第三产业一般呈上升趋势不一致。可以说这一段趋势是对前一段急剧变化的调整。三段联系起来看,广州市过去17年三次产业比重构成演变过程比较曲折、波动比较大,但总趋势还是符合现代化过程中三次产业比重构成演变的一般规律的。

  从广州市1978-1995年17年二、三产业比重演变动态曲线图形来看,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从1978—1987年为曲线形态的前半部分,二、三产业比重由相差较大到逐步缩小,两条动态曲线逐步趋向接近。从1987-1995年为曲线形态的后半部分,二、三产业比重数值接近,都在45—47%上下波动,两条动态曲线接近向前延伸,因比重数值波动而三次相交。在1987—1995年期间,二、三产业在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而且数值相当,两者共占90%以上。从二、三产业在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来分析,据统计,199l-1995年第二次产业增加值五年累计1809.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五年累计1802.08亿元,两者不仅数值非常接近,而且分别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6.92%、46.72%(两者比重仅相差0.2%)。可见,二、三产业在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所占的份额和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种状况前后持续9年,所以把1987-1995年看作是广州市二、三产业并重期是符合实际的。这里着重说明,这是广州市三次产业构成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现代化过程中三次产业构成演变一般趋势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到一定时候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在动态曲线图上表现为两条曲线只相交一次,然后按照上述趋势继续变化,两者差距(两条曲线距离)越来越大,二、三产业比重接近的时间很短,两条动态曲线不可能多次相交、不可能长期接近向前延伸。所以说出现二、三产业并重期是广州市现阶段三次产业构成演变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广州市二、三产业并重期形成的原因

  解放前广州市是一个以商业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但解放后广州市经济逐步转向以工业、第二产业为主导,而且经历了很长时期。长远来看,广州市是要发展成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要从一个曾长期以工业生产功能为主导的城市转变以第三产业服务功能为主的城市,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中间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个过渡期产业构成演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二、三产业并重。形成二、三产业并重期是有其原因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 广州市所辖行政区域包括市区和郊县(原来的四个郊县现在的四个县级市:番禺、花都、增城、从化)两大部分。从产业结构差异来看,实际包括三种地域类型:一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城区(荔湾、越秀、东山、海珠区),二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四个郊县农村地区,三是介于城乡两类之间过渡类型的近郊区(黄埔、天河、白云、芳村区)。从土地面积来看,四个郊县占全市总面积的80.6%,市区(包括近郊区)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9.4%,四个老城区仅占全市总面积的1.73%。70年代末期,四个郊县农业人口占80-90%,工业年产值最高的番禺1978年也只有2.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工业年产值低的增城、从化不足亿元,只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0%,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0%,四个郊县还是典型的农村。1980年广州市农业人口245.8万多,占全市总人口的48.98%。所以,广州市既是一个中心城市、但又是一个包括城市和农村两种地域类型在内的一个地区。这一点与比较单纯是一个城市类型的香港、新加坡大不相同。这是影响广州市产业构成演变的一个基本因素。

  2.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是制约一个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的基本因素。广州市现代化建设起步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1978年广州市人均国内生产值只有907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不过几百美元,在世界上属于低收入类型,人民生活还处于贫困阶段。从工业化进程来看,广州市区工业化还处于轻工业阶段,四个郊县以及近郊大部分地区农村工业化是从80年代初才开始的,工业化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3. 改革开放后,广州市及四个郊县地处沿海、毗邻港澳,都有接受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向外转移的资金、技术,特别是接受港澳向外转移的资金、技术来发展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和大好时机,而四个郊县以及近郊区拥有充裕的土地和劳力资源与港澳等境外地区进来的资金、技术相结合发展工业的巨大优势。广州市地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疑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来发展工业和推动经济增长。

  4. 广州市及整个珠江三角洲经过80年代的经济增长后,需要重化工业的发展来提供原材料和技术设备,从而推动广州市重化工业的发展。实际上1991—1995年期间,广州市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重工业比重由1990年的33.67%上升至1995的37.28%。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广州市重化工业还将有更大的发展。全省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需要广州市重化工业发展的支持。从广州市域在全省所处地位和条件来看,广州市域是全省最有条件发展重化工业的城市之一。这又是广州市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原郊区的黄埔、天河、白云、芳村特别是番禺、花都是发展重化工业条件优越的地区,因为广州的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铁路车站等大型基础设施都在这里。这里交通方便,水、土资源比较充裕,又可以就近利用中心城区的各种服务设施、技术力量和信息资源。实际上郊区(包括郊县)是广州市现有重化工业企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5. 广州市90年代初的经济发展水平比80年代初是有了很大提高,但1990年广州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汇率折算也还只有1138美元,还不到香港、新加坡的十分之一,在世界上仍属于中下等收入,即使按购买力平价算法也只有3587美元。一般来说,人均收入在2500-5000美元之间,居民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仍然大于对服务的需求。这一阶段的市场需求结构就制约着广州市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制约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不可能很快。

  6. 从国内、国际背景来看,广州市80年代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和三次产业构成演变,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低收入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起步的,也就是在落后的传统农业、传统工业阶段,居民生活贫困阶段起步,而不像欧美工业化国家的现代化,是在工农业发达、1960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左右、居民消费水平较高阶段起步,因而可以较快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阶段。然而另一方面,广州又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国际条件下起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可以较快地吸收世界上先进的经济、科技、管理来加快广州市现代化建设,产业结构演变既不可能按欧美国家走过的老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走下去,又不可能像欧美国家那样较快就可以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阶段,必然是从传统工业阶段起步,通过改革开放,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的经济、科技、管理成就及其经验教训,也就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发展第一、二产业,同时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因而出现二、三产业并重期。总之,国内、国际背景也决定广州市必然要经过较长的二、三产业并重期才能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

  三、广州市今后三次产业构成演变趋势分析

  从前面表1和图1来看,广州市1978年至1986年,仍应属于第二产业为主导时期;1987年至1995年是广州市二、三产业并重时期。那么广州市二、三产业并重期还将持续多久?今后三次产业构成将如何演变?

  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基本因素。广州市一、二、三次产业比重怎样变化才比较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这要看是否充分发挥了广州市各个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从而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广州市今后仍然要按照产业结构比较协调,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要求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是按照先定下来的某种目标,人为地确定哪一年第三产业比重要达到65%、70%这样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广州市今后三次产业构成演变的趋势是:第一、二产业比重将继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不可能出现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的反常趋势,二、三产业比重之间的差距将逐步扩大。但近期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的幅度不会很大。九五时期(1996-2000年),预计第一产业比重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左右,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下降0.4年百分点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年均上升0.7个百分点左右。按此推算,2000年广州市三次产业之间比重构成是4.41:44.67:50.92。这与广州市政府九五计划目标5:44:51差别不大。由此看来,2000年广州市二、三产业比重相差5-6个百分点,因此仍可视为广州市二、三产业并重期。也就是说广州市二、三产业并重期持续到2000年,前后一共15年(1986-2000年)。

  2000-2010年期间,经过九五时期的经济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计划由1995年1.9万元提高到2000年的3.9万元(当年价)],居民对服务的需求上升,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下降,以及广州市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加强,将促使广州市第三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年均上升幅度将加大,参照广州市1985-1995年10年期间第三产业比重年均上升幅度,预计年均升幅为1.0个百分点左右,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下降幅度分别为0.2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左右。照此推算2010年广州市三次产业比重构成为2.41:36.67:60.92。这与广州市政府远景规划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构成2:33:65有较大差距。笔者认为,按照市府远景规划,2000—2010年期间,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年均上升1.4个百分点,这样的幅度可能偏大,因此2010年广州市第三产业比重不可能达到65%。因为广州市域90年代初开始加快重化工业和高科技工业的发展,到2000—2010年期间将是广州市域重化工业和高科技工业蓬勃发展时期,因而工业比重不可能迅速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也就不可能迅速上升,若人为地加快变动幅度,必然会影响到广州市的经济增长速度。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