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香港地理位置及其作用之分析



  香港的地理位置是影响香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地理因素之一,分析研究香港地理位置及其作用,对于认识香港经济发展及其今后前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理位置不只是指一个地方在那里,其全面的科学含义是指一个地方与外部一切地理因素在方位和距离方面的空间关系的总和。〔1〕其中,与经纬度相互关系确定的是数理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因素相互关系确定的是自然地理位置;与经济地理因素相互关系确定的是经济地理位置;与政治地理因素相互关系确定的是政治地理位置;与文化地理因素相互关系确定的是文化地理位置。香港这几方面的地理位置都有其非常特殊的地方,而且对香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香港的数理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北纬22度09分至22度37分,东经113度52分至114度30分。这是香港的数理地理位置。其纬度位置是香港形成南亚热带气候的基础;其经度位置是香港成为与伦敦、纽约鼎足而立的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香港的经度位置使它又处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地有利的时差区,“由于伦敦、纽约、香港分布于欧、美、亚三洲,处于三个不同的时区,时间上(相差约八个小时)正好(使世界金融市场)互相衔接,连成一个整体。”〔2〕香港的经度位置使它与东京差一个小时(香港20时,东京2l时,伦敦12时,纽约7时),这是香港与东京竞争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一个极为有利的因素。

  二、香港的自然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东亚中国东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央,是世界上最大的欧亚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交汇处,因而使香港位于温暖多雨的东亚季风气候区,使香港与亚洲大陆西南部同纬度的阿拉伯沙漠乾旱气候迥然不同。这就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香港的自然地理位置使它背靠中国大陆、面向大洋,为通往世界各地提供了基础。

  香港的数理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位置是对香港发展长期起作用的因素。香港是从远洋船舶大型化的时代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故她所拥有的深水港和面向大洋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香港的经济地理位置

  香港维多利亚港与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并称为世界三个最优良的天然深水港。但除了这个极为重要的港口资源外,香港几乎没有发展工业所必须的各种矿产资源和农业原料。论土地面积仅1060平方公里,号称弹丸之地。但它的经济地理位置却非常有利,背靠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的中国大陆,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央,便于通往世界各地。维多利亚港和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是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必要条件。本世纪初广九铁路建成(1911年全线通车),九龙位于广九铁路南端,北连京广铁路,使香港成为中国的转口贸易港。中国内地的农副产品和各种工业原料源源不断运进香港,就近供应,价格低廉。香港的工业制成品通过水陆运输网可方便地进入中国大陆市场。香港毗邻中国大陆,使它就近方便获得大量低廉的资源、劳力和广阔的市场;香港面向海洋,可利用海运成本低的优势,联系世界各地。这些都是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香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香港就其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地理位置来说,偏隅于一角。因而大陆解放前香港主要是华南地区转口贸易港,其经济地位远不如上海和广州。但香港拥有维多利亚天然良港这个优势,在当代海上运输现代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发达的条件下,香港背靠中国大陆、面向海洋、海陆交汇、位于太平洋西岸中央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加上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长其实行自由港政策,经营者的审时度势,不过二、三十年时间,香港便发展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国际性工商业城市,成为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现在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已超过广州、上海。

  香港经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还表现在边境效应上。自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商品经济发展要求贸易自由和对外开放。香港被英国占领后,客观上起着扩大开放、交流的作用,很快就发展成为中国的转口贸易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挑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大陆禁运,香港作为转口贸易港的地位迅速下降。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从香港输往内地的贸易额仅占港产品出口值的0.1~0.5%之间。但我国出口商品还是大量通过香港输出,香港成为我国与海外进行经济贸易的特殊桥梁。1979年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内地占香港转口贸易的三分之一。香港作为转口贸易港的地位是香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香港又是著名的“购物天堂”。香港之所以成为“购物天堂”,有多方面的因素,如长期实行自由港政策(絶大多数商品免征进口税),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等,但边境效应是一个重要因素,各国都到地处沿海边境的香港市场低价倾销商品。经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香港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四、香港的政治地理位置

  香港的政治地理位置更是特殊,甚至具有某种神秘色彩。

  政治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都属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香港的政治地理位置大体上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1.鸦片战争以前;2.鸦片战争后至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3.新中国诞生至1997年主权收回时期。鸦片战争之前,香港只是中国沿海边陲渔村,人口不过二千左右,很少为世人所知。香港政治地理位置的特殊重要性是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把它割让给英国之后。虽然这一个多世纪中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香港政治地理形势也相应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但在英国政府管辖时期,它是处于中英两国之间的边缘小块政治地域单元,广泛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东西方两大政治经济体系之间的边缘小块政区。新中国成立之前,香港是殖民帝国英国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之间位于中国大陆边缘的英属小块殖民地;新中国诞生后,香港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之间位于我国大陆边缘仍被英国管辖的一小块政区。香港离英国本土远,实行自由港政策,与英国本土不同,但又属于英国管辖下的一个政区单位。从香港割让到主权收回这一个半世纪中,香港这种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政治避难所、资本安全港和特殊的政治交往桥梁。

  香港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及其政治避难所的作用,引起内地大批人口移入香港,为香港提供大批廉价劳动力。这明显地表现在香港人口多次重大变化上。从英国占领香港以来,香港的人口从1850年的3万增至1871年的13万,1901年30万,1940年180万,到八十年代的今天,已达到567万。

  香港人口增长包括本身的自然增长和从外地迁入的机械增长二部分。1981年香港户口统计调查,在总人口的520万人中,有57.2%是在香港出生,有43.8%是外地迁入的,占总人口中的227万。香港人口98%是我国同胞,除极少数是海外华人迁入外,絶大部分是从内地迁入的。香港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是内地居民大批移人香港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广东毗邻香港,所以香港居民中广东籍人数最多,其次是福建、上海。数百万内地贫困农民、工人迁入香港,就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这无疑是香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香港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还起着资本安全港的作用,引起大量资本流人。除抗日战争前后和大陆解放前后内地资本和英资财团流入香港外,还有东南亚地区和一些政局动荡国家的许多华侨资本涌入。“据有关方面估计,五十至六十年代期间,这些流人香港的资金至少有近300亿港元之巨。”〔3〕大批“逃资”的进入又给香港带进不少新技术与设备,带来经营管理人才,从而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香港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还使它成为我国与海外侨胞、西方各界人士交往的特殊桥梁。因而每年都有大批海外侨胞、西方各界人士经香港进入内地。在过去闭关锁国时期,香港新界深圳河南面落马洲成为海外人士瞭望祖国内地的旅游点。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与海外交往更加密切,来往人数更多。这是促进香港经济繁荣的又一重要因素。

  政治、经济地理位置是使香港长期以来成为自由港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世界各国都是在本国领土边境或口岸附近设置自由港。现在世界上絶大多数自由港都分布在边境地区,香港地处边境的政治地理位置,又是英国在远东政治经济贸易活动的重要据点,这是香港一开埠就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此外,香港除了在太平洋战争中被日本占领过几年,极少受战火的威胁,并在战后利用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发了一笔不小的战争财。

  因此,香港处于东西方两大政治、经济体系之间这种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使它得到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这两方面的许多好处。

  新中国诞生标志着香港政治地理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虽然香港还在英国政府管辖之下,但中国一直把香港视为中国领土,香港居民絶大多数是我国同胞。我国人大、政协都有香港代表参加。香港同胞有新中国作强大靠山。同时,中国政府长期来向香港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和原材料供应,从而维持了香港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港英当局在二十几年前就不再叫香港为殖民地,所制带有侮辱性的“阿群带路图”的徽志也被废而不用了。香港中国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无疑有利于香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华资的壮大,并逐步超过香港英资财团。如今除了原来的三大中资企业(中国银行、华润公司、招商局)外,中央和地方许多省市都在香港设置经贸机构,进一步起着促进香港经济稳定和繁荣的作用。

  另一方面,港英当局不会轻易放弃香港。在1997年之前,香港仍在英国政府管辖之下,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环,与西方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港英当局要维护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以显示其生命力。香港政府对于经济贸易采取基本不干预政策,长期实行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方针,使香港企业形成一套比较符合商品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能够比较快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这些都是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香港政治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它得到国内其它地方不可能得到的许多利益,从而促进着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

  五、香港的文化地理位置

  从整个世界的文化地域差异和特征来看,香港的文化地理位置也是十分特殊的。概括起来说,近代香港的文化地理位置是处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边缘交叉地带。

  近代西方文化超过东方文化,并逐步向东方、向世界各地扩展。我国近代东南沿海包括香港、上海、广州等在内的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的兴起,便是近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结合的产物〔4〕。这是近代香港文化地理位置的基本历史背景。

  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民长期在香港地区繁衍,香港文化的主要渊源是华夏文化。香港在割让给英国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又有大批中国居民移人,现在香港98%的居民是中国人,所以现在香港居民的文化传统与大陆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十分有利于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政治、文化交往。另一方面,香港归英国统治之后,西方文化渗入到香港的各个领域,同时,强行定英文为官方语言,从而形成中英文双语制度。目前,有25%左右的居民能讲英语。香港人英语水平较高,是香港文化地理上的一个优势,是香港与西方保持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也是香港能够迅速吸取西方科技和管理最新成果、发展与西方的经济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香港这一特殊的文化地理位置,使我国同胞在香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环境中,将东方文化传统中吃苦耐劳精神与西方文化中竞争、开拓精神结合起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积极进取的香港人风格。这是香港经济能够迅速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现在香港取得成功的那些企业家中,大多都具有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特点。

  总之,香港的文化地理位置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吸取东西方文化之所长,使香港成为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这是香港文化地理上的优势,是香港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注释:

  〔1〕巴朗斯基:《经济地理学上的位置》,《经济地理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中译本),第106~128页。

  〔2〕陈可煜:《香港经济一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3〕郑德良:《香港经济初探》,中山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4〕参阅胡兆量:《我国经济地带与东亚经济地带的文化地理背景》,《经济地理》1987年第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