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常平铁路枢纽建没与发展前景



  常平火车站原来是广深铁路中段的一个四等小站。自从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动工兴建并从常平路段出线之后,常平引起世人的关注。那么,京九九、广梅汕铁路为什么在常平与广深铁路接轨?它给常平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常平火车站现有设施与功能怎样?今后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初步论述,请各位领导、与会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常平是京九九、广梅汕与广深线接轨的最佳选择

  常平所以成为京九九、广梅汕与广深铁路的交汇处是由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1.常平位于广深线中段,距离惠州比较近

  广梅汕铁路以省会广州为起点,向粤东方向延伸经梅州至汕头。为缩短新建路段里程起见,就必须而且可以利用一段广深线作共线。那么从广深线的哪里出线比较适当呢?由于广梅汕铁路向东延伸必须经过东江中下游中心城市惠州,那么从广深线中段出线至惠州距离是比较近的。常平正好是位于广深线中段距离惠州比较近的站段。因而是可供选择出线的站段。从京九九铁路来看,由北南下至广东,利用龙川至常平的广梅汕路段以及常平至九龙既有铁路作共线。无论从经由区间主要城镇、线路长短、工程投资各方面来看都是比较合适的。这样常平也就同时成为京九九铁路与广深铁路的接轨点。

  2.常平拥有比较平坦开阔的建设用地

  常平地貌属于东江中下游埔田平原区,是东江中下游南岸低洼地与南部丘陵之间过渡地带,全镇地表大部分海拔高度在2~20米之间,地势比较平坦开阔。这不仅使铁路工程投资少,而且铁路站场和城镇建设也有足够的用地。其地质地形条件优越于其南部丘陵地区、盆地狭窄的樟木头镇,也优越于北部低洼地段,可以说常平是广深线中段出线修建广梅汕、京九九铁路的最佳选择。

  3.常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城镇设施不断完善、扩大,可成为铁路接轨和铁路枢纽建设的依托

  常平利用邻近香港、港澳同胞众多,又有广九铁路直通香港的优势,从改革开放的1979年开始就办起了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幷且迅速发展,连续8年开办工厂数和工缴费收入数均居东莞市各镇的首位。现在常平已有“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共461家,工业总产值从1980年0.13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7.1亿元,增长50多倍,平均每年递增36.9%。由于外向型工业发展带动各业腾飞,全镇社会总产值已由1980年0.3亿元,增加至1994年的17亿元,经济规模已相当于广东北部山区的一个县。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常平镇的交通、能源、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城区面积已由原来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6平方多公里。常平已从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农村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工商业城镇。因而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在常平与广深铁路接轨并建设铁路枢纽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和城镇设施为依托。

  4. 常平将发展成为东莞市东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由于常平地处东莞市东部埔田区,耕地多、灌溉易,一向农业生产基础较好,聚集人口较多,而且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从而有条件发展成为东莞市东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较大的经济腹地。这也是京九九、广梅汕铁路之所以在常平与广深铁路接轨的又一个原因。

  居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客观原因,以及常平镇领导的远见卓识,大力争取和积极支持京九九、广梅汕在常平与广深线接轨,做到“要钱给钱、要地给地”,终于实现了京九九、广梅汕在常平与广深线接轨的愿望,从而为常平铁路枢纽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常平在华南铁路网和铁路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常平原来是广深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现在由于京九九、广梅汕铁路铺通并在常平与广深铁路接轨,常平成为三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从而奠定了常平在华南铁路网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常平是两条纵贯我国南北、长达2000多公里、联系8个省2个直辖市的铁路干线京广—广深、京九九通往我国进出口国际枢纽大港香港的交汇点。京广—广深是我国南北运输最繁忙的铁路运输大动脉,再加上京九九建成通车,常平将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铁路干线交汇点之一。

  第二,广梅汕铁路建成通车后,与广三——三茂铁路贯通成为华南沿海东西向铁路干线,常平地处这条铁路干线中段,是南北向的京广—广深、京九九铁路干线与华南东西向铁路干线重要连结点之一,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常平在华南铁路网,特别是在广东铁路网中的重要地位。

  常平在全国铁路网中是两条主要的南北向铁路干线与华南沿海东西向铁路干线(“两纵一横”)的一个重要连结点。常平通过铁路可以直接通首都北京,以及广州、天津、武汉、深圳等大城市,直通“两纵一横”铁路沿线中小城市,进而联系华南、华东、华中、华北各地。常平南下可直通香港九龙,是“两纵一横”铁路沿线广大地区大中小城市通向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中心香港的必经之地。有了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常平就成为南北物资流通,特别是华北、华东、粤东与珠江三角洲物资流通的一个重要转运站。

  由此可见,常平在华南铁路网,特别是在广东铁路网中具有重要地位。搞好常平铁路枢纽建设,不仅对常平本镇经济发展,而且对华南铁路运输,特别是对广东铁路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三、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建设给常平带来的发展机遇

  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建设并在常平与广深铁路接轨,以及常平客货运站的扩建和新建,使常平起着铁路枢纽作用并有可能成为华南铁路枢纽之一,从而使常平拥有铁路枢纽交通方便的巨大优势。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建设之前,常平只是广深线上的一个四等小站,虽然铁路北可上广州,南可通深圳、香港,但毕境主要是过境交通,腹地很小,要到华东、华北就要绕许多弯路,到惠州、河源、梅州、汕头更没有铁路可通,大宗货物运输比较困难。现在常平不仅铁路可直通粤东、华东、华北,腹地扩大,而且有京九九、广梅汕、广深三条铁路干线交汇,六个方向的客货运列车要经过常平、在常平交汇,许多旅客要在此乘车或换车,不少货物要在此托运或转运,因而常平起着铁路枢纽的作用。常平站现在已上升为二等大站,广深线上的最大中间站。常平由过境小站变为起着枢纽作用的大站,成为由铁路、公路组成的综合交通枢纽,常平经济发展就有了新的推动力,常平就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在常平通过的线路多、方向多、车次多,因而要在常平乘车、转车、托运、转运十分方便。虽然常平没有编组站,但它仍然有铁路枢纽交通方便的优势。交通方便就意味着运输时间的缩短和运输费用的降低,也就是生产成本下降、资金利润率上升,因而增加了常平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广梅汕铁路从1993年开始部分通车后,外商就普遍看好常平的交通优势和发展前景,外商投资额迅速增加,仅1994年一年常平就引进外资5.18亿港元,比过去十几年直接引进外资的总和还多。可见交通优势是影响常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常平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京九九铁路将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点发展轴线。由于几年来国家投资近400亿元,建成全长2530公里(其中正线长2381公里,天津至霸州、麻城至武汉的联络线155公里)的京九九铁路,这一线状基础设施不仅大大改善了沿线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区位条件,而且把首都北京和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旅游中心香港直接联结起来,把沿线的大中小城市联结起来,从而形成点轴结构系统,把城市辐射源与经济腹地更好地结合起来,成为区域开发的最好空间组织,因而能有效地促进京九九铁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京九九铁路沿线是我国东部京广、京沪两条铁路之间的经济低谷,资源丰富,工资、地价低廉,而京九九铁路北端首都北京、南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旅游中心香港两大城市辐射源则是龙头,京九九铁路通车将使北京、香港、深圳等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更好地向沿线腹地辐射,腹地则为城市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京九九铁路建成通车将以其便利的交通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成为我国东部新的经济增长带。常平地处这条新的经济增长带的南段,已先受惠于广深铁路交通方便和对外开放政策优势而先发展起来,成为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的新兴工商业城镇,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粤东北山区京九九沿线市县高出10倍以上(1993年常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000多元,而河源市,龙川县只有1000元左右)。经济先发展起来的常平与京九九沿线经济低谷地区有很强的互补性。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在常平与广深铁路接轨,常平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与京九九沿线经济低谷地区的连结点,这十分有利于两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京九九点轴发展系统将成为常平经济发展的又一巨大推动力。

  正是在上述两大背景下,使常平近年客货流量成倍增长,外商在常平的投资激增,给常平的工业、商贸业、房地产业和城镇建设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使常平近年出现超常规的高速增长。

  1.工业发展:常平镇1994年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办厂,其中包括引进了索尼电子、京华电子、联想电脑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兴办了大华显示设备、金杯印刷等投资超亿元的企业。1994年全镇工业产值达71780万元,比1993年47704万元,增长48.4%,比同年全国工业增长21.8%的速度高出一倍以上,比常平1980~1994年年平均增长36.9%的速度也高出11.5个百分点。

  2.商贸业发展:常平利用铁路交通优势,已办起粮食、建材、水果等专业批发市场。为了加速北方温带水果、蔬菜南运和满足珠江三角洲的需要,今年东莞市果菜公司与常盛公司合作在常平兴建南方果菜批发市场和南方粮食批发市场。各种专业批发市场的开办,将促进常平商贸业的迅速发展,也将促使常平逐步成为南北物资集散地。

  3.房地产业发展:由于京九九、广梅汕两线建设以及常平新客运站和铁路口岸的开通,使常平与香港之间的出入境交通更为方便,吸引港澳同胞到常平购房置业、旅游休闲,从而为常平房地产业带来发展机遇。1993年常平镇报批的房地产项目30多个,动工建设的项目20个,投入资金6亿多元。1994年在建楼盘24个,12座高层建筑已封顶或动工,投入资金4亿多元。已售出的楼房、别墅由1993年3000多套增加到1994年的5000多套,销售额达10亿多元。常平镇房地产业保持着稳定发展势头。

  4.城镇建设扩大:由于“两线”建设及部分通车,给常平城镇建设带来巨大推动力。为了适应铁路客货量迅速增长的需要,常平将原来老火车站扩建为货运站(北站),新建客运站(南站)和常平东站。规划建设23层3万多平方米的常盛大厦作为新客运站主楼和客运口岸联检大楼,现已动工兴建。还规划开发火车站广场及周边占地约800亩新城市中心区,建设成为集金融、贸易、商业、文化、娱乐、饮食、旅游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区。铁路车站及其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工商业、房地产业的发展,正推动着常平镇城区的不断扩大。

  由于工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常平近年出现经济的高速增长。1994年常平镇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5.9%,比同年全国增长11.8%、全省增长18%的速度高一倍至二倍,反映常平镇经济的超常规发展。

  四、常平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前景

  自从确定京九九、广梅汕在常平与广深铁路接轨之后,东莞市和常平镇两级政府领导就开始研究和规划常平镇经济发展远景和城镇建设篮图。东莞市领导十分重视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建设给常平以及整个东莞市带来的发展机遇,从全市规划建设的角度,并依据常平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三条铁路交汇的交通枢纽地位,把常平发展成为东莞市东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为了充分发挥京九九、广梅汕在常平与广深铁路交汇的优势,把常平火车站按照铁路枢纽工程作为东莞交通网络建设的重点(常平火车站按二等站标准,列入国家铁道部门“八五”计划的建设项目):并规划建设常平——虎门、莞城——常平——惠州两条高速公路,常平——沙田深水港铁路支线,从而把铁路与港口、东部与西部联系起来,使常平成为铁路、公路、港口相连结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使其在东莞市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常平镇领导以其远见卓识积极争取京九九、广梅汕在常平与广深线接轨,并高度重视三线交汇给常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因而大力支持、协助铁路部门在常平进行新线、新站建设,做到“要钱给钱、要地给地”,使常平铁路新线、新站建设顺利进行。同时认真研究和做好常平成为铁路枢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工作。为此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论证和精心规划。 1993年6月请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完成了常平镇总体规划, 1994年1月与东莞市政府经济研究室、中山大学郑天祥教授等合作编制“常平镇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94~2005)”。城镇总体规划把常平镇的城市性质确定为“珠江三角洲与广东省东部地区的铁路枢纽城市,东莞市东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发展战略全面论证“常平可能成为华南新掘起的重要交通枢纽”。“常平在20年内建成一个人口30~50万、中心城区20平方公里的多功能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常平镇的发展方向。    

  经过几年的规划和建设,现在常平火车站已以铁路立交形式建设成常平东、北、南三个专业化车站,占地广阔、气势雄伟,成为能起枢纽作用的车站群体。其中,北站是在原来老靖基础上扩建成为有20万平方米仓库、5条货场专用线,年到发能力达250万吨的货运站。南站为京九九、广梅汕与广深准高速铁路的接轨点,新建客运站(四层大楼,一层和三层各有容纳500人的候车室,二层临时作客运口岸),设有2个站台、13股道线,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1994年10月28日正式启用同时开通经国务院批准的常平客运口岸,成为继广州、深圳、佛山之后的广东省第4个铁路客运口岸(争取尽快开通常平货运口岸并计划在货运站场附近设置一个占地近20万平方米的保税区)。现在在常平客运站停靠的旅客列车有:广深线运行的9对18班,广州——梅州方向运行的2对4班,深圳——梅州方向1对2班,还有从常平始发至梅州的l对2班,以及广州——常平——九龙、肇庆——常平——九龙直通车2对4班,共计13对26班,日均上下车客流量8000多人次,按此计算全年客流量可达250万人次。现在常平已起着铁路客运枢纽的作用。常平东站设有机务段和有6股道线(有效长度500多米)的调车场,可以进行调车、检修、整备和曳挂(一定量的编解)作业,将来可进行客货运作业。常平三个专业车站的建成,使常平站的通过能力大大提高。1994年实际完成客运量79.2万人次,货运量78.5万吨,分别比1992年增加1~4倍。目前日均上下车客流量达8000多人次,比1992年日均1300多人次增加6倍多。从1993年广梅汕铁路部分通车营运以来仅2年时间客货运量均已增加4倍多,到1997年京九九、广梅汕都全面通车营运后,常平客货运量将会有更大增长。

  常平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在常平与广深铁路接轨以后更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出现超常规的高速增长,从1980~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达36.6%。那么,它在今后10~20年即到2005~2015年能否实现建成一个30~50万人口、中心城区2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呢?这里以我省中等明星城市佛山市(市区土地面积77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1 985年31.2万,1 992年39万)作参照来看常平镇的发展趋势。

  首先从经济规模看,常平镇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5.2亿元,依据“常平镇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94~2005)”的预测,按年平均增长l9.19%的速度计算,2005年常平镇国内生产总值可达60亿元。这相当于佛山市1992年(62.77亿元)的规模;按23.34%的增长速度计算,2005年常平国内生产总值可达80亿元,已超过佛山市1993年(76.75亿元)的规模;按25.55%的增长速度计算,2005年常平镇国内生产总值可达100亿元,就大大超过佛山市1993年的经济规模。按照以上三种增长速度计算,2005年常平镇的国内生产总值都相当于或大大超过1992年佛山市的经济规模。况且以上假定这三种增长速度都大大低于常平镇过去1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36.6%的速度。即使由于今后基数增大,增长速度不可能再保持36.6%那么高,或者由于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当年价计算,换成可比价格后增长速度没有36.6%那么高,今后15年也不可能以36.6%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按20一25%的增长速度(珠江三角洲常平镇按高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增长是完全可能的。上面假定的三种增长速度都是在20~25%之间。所以,2005年常平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80、100亿元是完全可能的。也就是说,2005年常平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或超过现在中等城市佛山的经济规模是可能的,再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15年常平镇经济规模肯定能达到中等城市的经济规模。

  第二,从城市人口规模来看,常平镇本地户籍人口1994年57922人,比1993年56945人增加968人,一年约增加1000人左右,今后20年本地户籍人口仍按每年增加1000人计算,20年即可增长2万人。常平镇外来暂住人口(外来民工)1993年86210人,1995年增加到近10万人,2年平均每年增加6000—7000人,今后20年外来暂住人口(机械增长)按每年增长6000人计,今后20年外来暂住人口可增加12万人。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暂住人口合计可增加14万人。1994年已有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暂住人口(5.8万+10万)15.8万,再加上今后20年增加14万,共计29.8万人,已接近30万人口规模。由此可见,常平镇2015年人口规模达到30万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从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来看,1995年常平镇建成区已超过6平方公里。从1992年以后每年大约扩大0.5~1.0平方公里,今后20年按此速度扩大,那么20年建成区可扩大到10~20平方公里,取其中数就是15平方公里,加上现在建成区6平方公里,合计21平方公里。由于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建成区每年扩大面积的趋势是不断增加而不会减少,而且城区建筑标准和建筑质量只会不断提高。所以今后20年即到2015年常平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是完全可能的,实际只会超过,而不会达不到。  

  再从全国的形势和中央的要求来看,“经过17年的积极探索和艰苦努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有步骤地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今后15年仍有充分条件继续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引自最近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常平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过去15年一直走在全国同类地区的前面。幷且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今后将按照全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要求建设好常平镇。

  近年常平镇经济社会发展已出现下述几方面的新趋势。

  1.高新技术落户常平,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逐步增多。

  常平镇过去15年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靠“三来一补”简单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已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有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在常平与广深铁路交汇的优势及由此而来广阔发展前景,引来了投资大、技术新的“三资”企业在常平落户。科技含量高的印刷辊、高级釉面砖等产品已投入生产、畅销国内外。索尼电子、京华电力、联想电脑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也落户常平,大华显示设备、金杯印刷等投资超亿元的企业已兴办。本地民营企业常新电子技术开发公司也研制成填补国内空白的微型心电监测仪——集主机、显示器、电极导联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已通过技术鉴定,不久将批量生产、投入市场。这些标志着常平工业已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工业转型将推动常平经济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2.常平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过去外向型工业迅速发展,常平实现了以农业经济为主到以二、三产业为主的转变,但第三产业仍比较薄弱,制约着一、二产业的发展,近年在京九九、广梅汕两线建设带动下,仓储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有了较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使一、二、三产业逐步协调发展。

    3.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培养和吸收专业人才。

    常平过去只有一所中学,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幼儿园连一所也没有。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起来,常平镇、管理区两级政府大力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现在常平镇已有三所中学(包括一所职业中学)。全镇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普及了初中、高中教育(适令青少年98%入学)。从1994年开始33个管理区中有29个管理区有大客车接送中学生上学。有的管理区给考上高中的学生每月补助50元,考上大学的每月补助250元,鼓励青少年升学。而且从小抓起,镇区已有2所幼儿园,到3岁便能全部上幼儿园;管理区小学都附设幼儿园,5—6岁就进行学前教育。全镇形成重教兴学的社会风尚,教育也从原来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劳各方面的素质,职业中学除了担负普通教育任务外,还经常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培训在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企业和学校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在培养本地人才的同时,大力吸收外地专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从外地调入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1000多人。此外,外商所办企业有境外来工作的技术和管理人才1060多人。共计引进外地专业人才2000多人,有力地促进本地企业和学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常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各方面都大有进步。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又促进着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推动常平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过去15年的经济发展,引进香港的大量资金、技术、人才,京九九、广梅汕铁路建设并在常平与广深铁路接轨2年来,引进的资金、技术更多了,常平与香港、与国际市场的交往更密切、更频繁了。反映在广九直通车常平站上座率保持在80%以上,回程上座率100%以上(常常超员),因而客运经济效益很好。香港经济繁荣稳定、亚太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也是常平今后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常平经济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今后20年常平镇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区规模都完全可能达到一个人口30万以上、中心城区20平方公里、多功能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常平镇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而又美好的。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