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佛山人应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佛山要建设成为广东的第三大城市,这是有1370多年历史的佛山自身变革、发展的内在呼声,是对珠三角这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的当代评价,是广东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经济弱省”到“经济大省”再向“经济强省”转换的重要战略环节,是省委、省政府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带领全省8000多万人民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因此,把佛山建设成为广东的第三大城市,无疑是300多万佛山人的福音,也无疑是全省8000多万人的福音。

  佛山自唐贞观二年得名以来,一直是商业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岭南甚至全国都属屈指可数之列。但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及手工业的总体环境和历史条件,佛山的繁华终究难尽极致;在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佛山地区的经济社会虽有不少改观,毕竟受缚于计划经济而难于大展拳脚;近20多年来应该说,是佛山地区在历史上最为春风得意的时期,那是因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缘故,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的缘故。仅从2001年佛山的GDP来讲,已达到1068.36亿元之多,是1978年的近83倍。这是断难在佛山的已往历史上找到的惊人记録。当然,这纪録决不是终止不前的。刷新这一记録的奇迹应在今后,应在佛山逐步建成为广东的第三大城市的进程中。

  从前面对佛山市千多年历史的简要回顾和佛山近20多年来改革开放巨大变化的简要描述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样一个道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该社会人们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的社会意识或社会观念又对一定社会生产力起着多么重要的推进作用。当着社会生产力冲破旧有的或不适应的生产关系时,人们的意识和观念的变革必须紧紧跟上。也就是说,佛山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经历过小农经济、计划经济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又正在经历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存在和各种关系,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社会观念的巨大变革,方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广东率先实现的要求,而最直接的,就是适应把佛山建成广东第三大城市的战略决策。

  当然,社会观念的变革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人们的价值观念的问题,特别是在建设广东第三大城市的过程中,佛山人应倡导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的问题,谈一些仅供参考的建议或看法。

  我们认为,既能体现佛山独具的人文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价值观,是很不容易把握的,需要广泛发动群众,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本此精神,先看看“敢于和善于天下先”的提法是否有些参考作用:

  一、从佛山的历史与现实上看

  其价值观是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从唐贞观二年开端以来的1370多年间,佛山曾经有过宋代“四大名镇”和清代“四聚”的盛誉:近代陈启元以创办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工厂和康有为的变法维新,分别表明瞭佛山人在工业经济和文化思想上的先见之光;上世纪90年代初佛山市属的南海市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率先成了广东各地农村学习的榜样;同期的顺德市体制改革试点的经验成了广东各地效仿的排头兵;近10多年来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更是佛山市属各地值得高歌的壮举;近20多年来异军突起的一系列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先声夺人并为广东赢得了四面八方的赞叹;尤其是南海市信息化建设的时代浪潮有如山呼海啸的磅礴气势波及神州大地……这一切无不说明:佛山人的价值观念是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其重心的,而且历劫不磨、独具禅机,成了源远流长、灵光普照的人文传神,同时又赋有小农经济时代到计划经济时代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赋有当今经济全球化、知识创新步步高的世界风情。

  二、从佛山的发展与未来上看

  应有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的价值观为其承继和发扬的要求。佛山人在1370多年来逐步形成和突显出来的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实质是利己利人、利家利国、互存共赢的价值观,应当大胆承继,光大发扬。这不仅是佛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未来前景持续推进的客观要求。创业难、守业难,持续推进更难。如果把千多年来形成和突显出来的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淡化了、削弱了、丢弃了,要想把佛山建设成广东第三大城市这一艰巨的战略任务完成好,是谈何容易之事。所以从现在起,便要进行长期而深入的新时期佛山人的价值观的训练和培育,避免容易被现时经济社会的繁荣景象所左右的现象,避免为抓经济而抓经济的片面发展现象,避免用经济发展代替正向价值观念养成的现象。

  三、从佛山所系的全局上来看

  养成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完全符合“开拓创新”的大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佛山市所属的各市区,由于“敢于和善于天下先”,在经济社会上新台阶方面,涌现出的是各自的“单打冠军”,如佛山城区的“单打冠军”,南海市的“单打冠军”,顺德市的“单打冠军”,三水市的“单打冠军”和高明市的“单打冠军”等,这是好事。因为从计划经济时期“貌合神离”的地区统一之中由“合”到“分”,激发出来的“敢于和善于天下先”的劲头,各自都鼓得十足,所以有各市区出现的“单打冠军”的局面。但是,要把佛山建成广东第三大城市,各自的“单打冠军”不仅需要合理保持,更要协调共进,再由“分”到“合”,开拓出一个“团体冠军”的创新大局,这种创新大局的共识,仍然是要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作支撑。

  四、从佛山所关的背景上来看

  养成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完全符合“与时俱进”的理念。把佛山建成广东第三大城市之所以强调要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是由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佛山市所属的市区各自均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劣势,如何使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劣势尽量得到克服,不停留在划地自缚的状态,而展示出资源互补,合理配置,统而不死,调而不乱,这就必须适时应机,变通搞活。如果各市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从这个“合”字上做足做好文章,或者前怕狼后怕虎,便不能与时俱进,失却了从大背景中坚持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理念,因而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此为不智也。

  五、从佛山应有的风貌上来看

  养成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完全符合“实事求是”的品格。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不是主张弄虚作假,不是宣扬脱离实际的浮夸风气,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品格。也就是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佛山人近20多年来能够取得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实事求是品格的充分展示。把佛山建成广东第三大城市的伟大实践,既是实事求是的战略思路的实施,又是佛山人在这个伟大实践中强化实事求是品格的伟大课堂。因此,藉助于这一伟大课堂,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品格,佛山人的价值观必将得到更广阔、更全面和更深化的升华,佛山的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耀眼夺目。

  六、从佛山人文的根本上来看

  养成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归结起来就是要敢于和善于“解放思想”。佛山是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省内和国内的经济比重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取得巨大成就面前,还需不需要继续敢于和善于“解放思想”?答案是肯定的。而继续敢于和善于“解放思想”则是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的根本所在。这与江泽民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所在完全一致。因此,把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作为新时期佛山人的价值观的重点,其理论根据也在这里。最需要突出的地方即重中之重的地方,就是继续敢于和善于“解放思想”。

  七、从佛山人文的主体上来看

  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和合发展。这是佛山人文的主体。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的价值观对头,人的全面发展便有了灵魂与生命。但仅仅为了人而不注重人与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和谐合一,便会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弊端或悲剧,人最终也难于生存,更谈不上全面的发展。所以,只讲人文主体中的人还不行,还要时刻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三者的互动关系,这才是科学的、现代的系统论观点。前面反复强调的佛山人的价值观中的“敢于天下先”,絶对不是否定社会或自然对佛山人文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因而要以“善于天下先”同它并行。这个“善于天下先”则是“敢于天下先”的科学方法论,也是医治“唯人是从”、无视社会或自然的片面认识的良药。

  八、从佛山人自身完善上来看

  要承继和发扬以“敢于和善于天下先”为重心的价值观,必须以现有的经济物质等条件作后盾,逐步朝着“真善美”三合一的路向不断努力。这里所讲的所谓“真”即指文化,主要包括佛山的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和群众性文娱等方面,它是“善”和“美”的基础,其中的教育又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这里所讲的“善”是指思想,主要包括理想、道德、情操、纪律和“三观”等方面,它是“真”与“美”的核心,其中的理想是这个核心的核心。这里所讲的“美”是指审美,主要包括人的外在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和人的内在美——心灵美的和谐与协调,健康与进取。总之,佛山人的自身完善通过“真善美”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新时期佛山人的价值观念将是大步地飞跃的。

  (这是作者在2002年11月5日—6日,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佛山要建设成为广东第三大城市”的精神,应佛山市委、市政府之邀,于佛山市召开的谘询座谈会上的专题发言要点,发表于《精神文明学通讯》2002年11月5日总第131—132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