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趣说孔子与〈论语〉》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自尊和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紧迫而又长远的需求。尤其是吸纳孔子的思想精华,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至关重要。

  对孔子的思想精华,中外历来有汗牛充栋的著述,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举,其法也是多种多类。试从普及的角度来宣扬孔子及其代表性著作《论语》,把孔子其人和他的主要思想以知识问答的形式逐一展开,让年轻一代阅读起来感到浅明有味并从中受到启迪,这就是《趣说孔子与〈论语〉》(以下简称《趣说》)一书编着者的初衷,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我有幸先期读阅了《趣说》一书的稿子,感到很有教益之外,印象深刻的有五点:第一是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和《论语》的主要思想;第二是比较客观、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孔子本人的思想与儒学的异同关系;第三是比较集中、比较明显地强调了孔子及《论语》在立人先立德方面的言行;第四是比较通俗、比较生动地诠释了孔子与《论语》所涉及的人事;第五是比较灵活、比较实在地结合了新时期人们的“活思想”来谈古论今。从上可见本书编着的初衷和价值,正是借此来交替抒发与张扬的。

  特别感人的是,本书编着者虽处于文化氛围相对薄弱的粤北山区,却能长期坚持业余的爱好、业余的努力,并写出让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科普读物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很值得赞许的。还有一点,由于刻苦自学精神的驱动以及《趣说》一书的出版,在无形之中,编着者把他所在的仁化县与孔子和《论语》关于“仁”的核心思想巧合在一起了。也就是说,仁者爱人,爱而化之,是为仁化。我想,从孔子所倡之仁化为宗的仁化县,到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应有仁化的持续光大,当有道德文明的持续创新。这既是本书编着者的良好心愿,也是本书序者的良好祈盼。

  (这是作者在2004年为韶关市一业余作者的新作所写的序,发表于《精神文明学通讯》总第173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