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注家庭文明 提高家长素质



  近2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可以说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实中精神文明各个部分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在社会生活的深处,在居民家庭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社会层面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促进思想道德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又要重视家庭层面的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和发展民族家庭传统美德,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幸福人生。

  骆风同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就从事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调查研究,先后主持了全国和省市的多项家庭教育研究课题。我和他讨论过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家庭道德方面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的指导、帮助。广义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和互相启迪。如果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明成果,那么家庭文化就是社会文明成果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广义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从人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来看,家庭文化是社会化的环境和内容,家庭教育则是社会化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来看,家庭文化的核心成分应当是家庭道德,而两代人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特别是促进家庭新一代的健康成长则是家庭道德的基本规范。我们今天应该以更为宽阔的视野和更加深邃的目光看待家庭教育,把它同家庭文化、家庭道德、家庭文明等联系起来考虑,把它看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

  骆风同志在2002年曾出版《成才与家教——北京大学学生家庭教育探索》,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骆风同志的新著《造就卓越人才——北京大学博士生家庭教育探析》,这本书是他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做访问学者期间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探索北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又一本力作。我粗读骆风同志的著作之后,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规范研究方法。家庭教育和其他许多社会现象一样为我们所熟知,每个人都可以就家庭道德和家庭教育话题发表意见。然而,要对这种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认识,却不是简单之事。我们从该书第一章得知骆风同志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参加了陈向明博士主持的“质的研究方法”研修班,他一边在课堂上学习这种新近从欧美引进的先进的“质的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一边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做了四个家庭教育方面的实习研究。其后,他阅读了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的材料,同北大社会学系和教育学院的部分教师和研究生讨论了运用质的方法研究北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可行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骆风同志克服种种困难,严格按照质的研究方法的规则选取受访对象、开展访谈、分析材料、撰写报告。成书前,骆风同志还请被访的北大博士生校阅书稿,确保细节的真实。严谨的治学态度,保证了这项研究过程的规范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第二,精细地展示了北大博士生家庭教育的真实面貌。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没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和统一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这就使家长教育子女具有极大自由。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研究家庭教育不能照搬研究学校教育的方法。骆风同志根据自己长期研究家庭教育的经验,设计出了步步深入的家庭教育访谈纲要,在素质优良的北大博士生的支持和配合下,获取了丰富而深刻的家庭教育素材。经过骆风同志的整理,九个博士生家长在漫长岁月教育子女的平凡故事形成了感人肺腑的造就卓越人才的“立体图景”。透过北大博士生年龄增长的足迹,家长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教育(教育内容)——是怎样进行教育的(教育方法)——教育子女的理由(内在动机和外在条件),以及这些家长教育子女的效果清晰可见。

  第三,生动地概括了北大博士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经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但这决不是说家庭教育可以随心所欲,更不是说家庭教育没有规律可循。骆风同志对于北大博士生家庭教育的研究没有停留在描述上,而是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再创作,概括出一个个北大博士生家庭教育的经验。例如,他对于小时候在湖南中部一家军工厂子弟学校校长家里长大的赵孟的家庭教育经验的概括是:一、言传身教是教子的基本方式;二、要确保孩子的思想品德进步;三、要鼓励孩子继承父辈的专长;四、要敢于纠正家庭教育的失误。他还概括了赵孟家庭教育的教训:一、打孩子是一种野蛮的行为,无助于家长权威的实现;二、对孩子学习要求过于苛刻,导致孩子的对立情绪;三、父亲疏于家务劳动,使其丧失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威。在该书最后一章,作者还结合时代背景概括了九位北大学博士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充满爱心、品学兼优、精心培育、言传身教、与时俱进、和谐欢畅,文化就便于人们从总体上掌握家庭教育的成功之道。

  当然,《造就卓越人才——北京大学博士生家庭教育探析》只是骆风同志研究家庭教育一家庭文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在家庭教育家庭文化领域还有其他许多问题需要骆风同志等一批年轻学者去研究。从广东的实际来看,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建设离党中央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比起日本、新加坡、韩国和国内的上海、浙江等地还有明显的不足。我们应当加强研究,提出更为先进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理念和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推动我们的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增添新的光彩。

  (这是作者在2006年初为青年学者骆风的新著所写的评介,发表于《广东社会学通讯》2006年第2期和《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