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为构建中国特色性学体系而努力



  在全国第六届性文化节开幕前夕,比较集中地展示我省性科学发展前沿水平的高质量学术会议,也比较集中地凝聚了我省性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队伍的学术会议——广东省性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风和日丽的广州隆重召开。我谨代表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向这次盛会的召开、向精心组织这次盛会的广东省性学会及相关单位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向今天与会的所有代表和嘉宾表示由衷的致意!

  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离开经济社会发展的人自身的发展,以及离开人自身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两个片面、两个极端,是造成历史跛足行走的根本病源。

  特别在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我国和广东,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必须把人自身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使之既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把握者和创造者,更成为人之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者和践行者,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一再强调的观点,即以人为本的观点。

  如果从上述的观点来看性学研究,很显然,她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一样,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也对人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因此,性学研究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但多少年前,我国的性学研究被打入“冷宫”,她对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巨大功用遭到严重扼杀;就是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她对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特殊贡献,也不能说是已经认识得很清楚、很到位、很自觉。

  必须切实正视这种情况。必须大力改进这种现状。必须以现有的性学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作主体、作担当,团结所有的通达人士,用理论与实际相紧密结合的研究学风与成果,排除万难,锲而不舍地进行性科学的知识普及,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性学科的学术理论,在精心吸纳古今中外有益养份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性学体系。

  这是因为,“学科不同于学识,它不但必须研究特殊的对象,而且必须在学术上有系统的主张或见解”。

  在本次学术大会上,看到了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张枫先生主编的《性文化建设概论》,应是国内首部关于性文化建设的专门著作。

  这说明,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在建设中国特色性学体系方面,领先于全国,提交了一份很有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初步答卷。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奉献。

  为使中国特色性学体系的建构更臻完善,我们不仅要从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伦理学、性法学、性医学等方面来探究性学体系的构建,还要从性哲学、性文化学、性审美学、性历史学和性社会学等等角度来综观其貌。

  我们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的许多同仁,非常愿意在以张枫先生为首的性学研究之中发挥一点作用。

  如在2007年11月的广东省性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性学会性传播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我在《文明南粤开奇葩》的专题讲演里头,曾经从上述多学科的视角,较为系统地、简约地提出了“十性”之说:

  一是“性本”之说——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社会关系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离开了性,就没有了人,就没有了人类。

  二是“性质”之说——性的本质是什么?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其实,性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综合,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一种综合表现。

  三是“性量”之说——多少量的性生活是适宜的?人的性生活有没有量上的限制与规定?

  四是“性度”之说——性福应该是性适度,但不同个体存在差异,必须具体分析。

  五是“性技”之说——性无疑需要技巧,提高性技巧有助于提高性福感。

  六是“性法”之说——两性之间的活动必须建立在合法基础上,违法的必须受惩罚。

  七是“性德”之说——性道德是生活道德极其重要的方面,絶对不能丢弃。

  八是“性健”之说,九是“性乐”之说,十是“性美”之说。这三者主要是针对不健康的性生活提出来的,是以前面七种性说为基础的升华状态、理想境界与和谐追求。

  这些看法不一定有用,重提这些观点仅供参考。

  此外,我想在“十性”之说前面加一个“性史”之说,即性的历史与性研究的历史这些内容。这是“十性”之说未提到的。古今中外关于性的历史认识与性研究的历史演化情状,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不说国外,仅从中国近代的性史和性论来看,其文化样貌与文化价值至今还没有得到全面的疏理,更谈不上科学、公正的评价。

  其中对早年出生在广东、闻名于全国的性学博士张竞生先生的其人其事其论,我们广东人有责任为之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以便早日为他洗刷不白之冤。

  总之,对古今中外性史、性论和名家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国特色性学体系的完善,也有利于今后性学名正言顺地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不能或缺的重要学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不能或缺的重要学科。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性生活美满和谐!

  (这是作者在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性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上的讲演,发表于《广东社会学通讯》2008年第11期。文中再次强调建立中国特色性学体系的问题以及必须早日为出生在广东、闻名于中国的性学大家张竞生作出全面评价的问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