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30年:三农研究早抓典型



  20世纪80年代的广东,凭藉“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效果举世瞩目,但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等47个山区县的“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还处于被动状态,一直困扰着人们。如何改变“三农”问题特别是“老、少、山、边、穷”地区的落后现状,便成了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

  为了给广东省委、省政府提供解决这一现实难题的对策思路,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广东社会学学会便对全省47个山区县的基本情况作了近年的摸底。通过摸底,发现地处粤北贫穷落后山区的南雄县,由于“改革、开放、搞活”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山水和人心,全力以赴地致力于山区资源的综合保护、开发龢利用,并藉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把资源优势变为商品市场经济优势,在1984年到1986年短短的三年间,工农业产值连年翻番,地方财政收入和群众个人收入大幅增长,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也有较大改善……

  1986年年底,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广东社会学学会认为,南雄县三年迅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宝贵经验不仅对广东全省47个山区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全国各地同类型山区也有参考价值,应当及时地认真总结、推广。于是,以时任副主席的陈枫同志为首,组织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三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20多人的调研小分队,在当年年底—1987年5月进驻南雄山区进行实地考察,分别撰写了《南雄山区经济起步实践的回顾》(赖泽南、郭逢让)、《南雄山区经济发展战略设想》(钟梅坤、朱江标)、《改革开放搞活中形成的南雄特色》(陈枫、范英)、《南雄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和启示》(钟梅坤、李彩彬)、《南雄‘两个同时增长’的哲学》(林佐良、罗迪锋)、《南雄黄烟发展的辩证法》(陈光、李国基)、《南雄引进科技设备的奥秘》(李金山、冯勇进)、《南雄理顺一业与百业关系的认识》(郭逢让、罗展雄)、《南雄的用才之道》(陈明星、朱光标、康登生)、《南雄教育事业振兴之路》(江青粦、钟俊环、康登生)、《南雄是怎样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赖泽南、郑泰仁)、《南雄力保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范英、冯达才)、《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马铭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南雄特色》(范英、陈枫)等30多篇论文或调研报告。

  1987年6月7日—9日,由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三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发起,中共南雄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南雄山区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南雄县雄州镇举行。来自北京、广州、韶关及南雄的一百多位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新闻传媒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研讨会上,除了主要论文或调研报告代表发言外,时任中共南雄县委书记肖有根、代县长黄永东,中共韶关市委书记袁炳焕、副书记高禩仁、洛雁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大莹,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肖如川处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张江明教授、副主席张绰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廖建祥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罗元铮教授,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薛德震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总编赵振英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主任沈冲教授等均对南雄经验作了充分定评。

  1987年秋,及时反映南雄山区改革开放、脱贫致富宝贵经验的著作《南雄特色研究》(陈枫、范英主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对南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特色及其主要依据、南雄特色的主要内涵尤其南雄山区经济发展中——战略方针的特色;工业与农业同时发展、县级财政收入与群众个人收入同时发展的特色;抓准突破口的特色;搞活外引内联的特色;一业兴带百业荣的特色;善于用人的特色;狠抓教育事业的特色;严控人口生产的特色;高度重视生态平衡的特色;领导班子革命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十大特色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等重点论题作了系统阐析。

  1987年底,另一书《南雄发展之路》(陈枫、范英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相继出台。该书对《南雄特色研究》提出的一批理论与实践课题作了进一步阐述与深化,同时收进了1987年6月7日—9日在南雄县雄州镇召开的“南雄山区经济发展研讨会”上众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讲话或评论。

  前述在南雄山区所撰论文中的若干篇如《论改革开放搞活中形成的南雄特色》等被《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登载;研讨会讯息由数十家报刊编发;时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罗元铮教授为《南雄特色研究》的出版写了序言;国务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作了“南雄经济发展的路子,也是同类型山区将要走的路子”的题词;南雄县鉴于显着的先进事迹,被中共韶关市委、市政府和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分别树为全市与全省山区“改革、开放、搞活”的一面旗帜;不久,省内数十个市县和全国近30多个省市的山区工作部门前往南雄取经;《南雄特色研究》一书曾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奬等多项。

  (这是作者在2008年中为纪念广东改革开放30周年应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之约而写的专稿,后在广东社会学学会相关座谈会上作了讲演,发表于《精神文明学通讯》总第230-231期。文中对广东一批学者在1986年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并抓住典型进行解剖的事实作了介绍。)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