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在不断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探索中和谐发展



  广东社会学学会这艘航船,在社会学老前辈卓炯、何肇发先生等的带领下,在广东省社科联和省民政厅一批领导的关心下,于1985年12月19日,乘改革开放之风鸣笛起航,已走过23年历程。23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本会章程中的承诺,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及社会和谐发展中尽了一份责任。

  回过头来看,23年间,我们广东社会学学会办会的根本方向是对头的,队伍的主体骨干是负责的,开展的学术活动是正常的,理论与对策研究是有成效的,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正在逐步扩大。对照中共中央十七大文件重要精神来看,广东社会学学会在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探索中得到了和谐发展,23年的历程已逐步形成了一些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以关注现实问题为己任,是我们长期不懈的追求

  学会的总章程,既是承担历史责任的宣言书,也是携手奋进的行动纲领。我们的章程指出:“本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广东的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努力”,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及时总结和研究广东社会发展的丰富经验和存在问题,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决策谘询和理论指导”。秉承上述宗旨,每届学会领导机构,始终不渝地把关注、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全体同仁的努力追求。例如,学会创立之初首次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于1986年12月在广州市白云山制药总厂举行,主题就是“广东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从这一年起到现在,就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性学术活动,并与省精神文明学会一起,在创立和发展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的历程中做出了一份努力。1993年3月,中国社会学会主题年会以“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为内容,由本会承担了筹备工作,会议在深圳市召开后,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又如,1998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广东新时期用人机制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会后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创立和完善广东省新时期用人机制的八条建议》,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1年10月与省文明办、省精神文明学会在南海市联合召开“广东非公有制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本会组织若干专题小组形成的一批调研报告和论文,得到中央文明委、中央文明办和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高度评价。再如,顺应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趋势,2003年本会参与主办的“广东发展先进文化理论研讨会”,为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作了舆论先行的铺垫。2004年3月,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与省社科联、省精神文明学会等在佛山市召开了“强化精神文明学学科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广东、北京等地的专家学者,首次就广东原创的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进行回顾、总结与展望。2005年,本会在参与“广东人精神”全省性大讨论并与省精神文明学会等组织、撰写、出版的“广东人精神丛书”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2006年到现在,本会以和谐文化为题,开展了一系列大中小型学术活动,为构建文化广东、和谐广东作出了应有的探索。分别出版了论述和谐广东、和谐社区、和谐医患关系和建设残疾人事业的一批著作,以上情况说明,本会把研究现实问题作为首位任务,是长期坚持的责任。

  二、以树立前沿意识为先导,是我们与时俱进的动力

  我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过程和社会转型时期,这是亟需解放思想、渴望理论指导的时代。然而,日益变化的社会和知识快速更新的现实,提醒我们必须有前沿意识。这种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能够自觉站在理论前沿提高理论学术水平;二是要求能够主动进入实践前沿增强观察、分析、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本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无论对理论问题还是对实际问题的研究,都强调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时代感。基于这样的实践,使我们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学有所获,研有所成。比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我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在共同探讨精神文明学过程中,接触到社会文明总体的概念,不仅开始了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的创建工作,还按照钱学森教授的指导,按照他关于“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的观点,在社会学学科建设上,也把意识社会学这一分支社会学初步构建了起来。同时,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及相关内容,也是在那时提出来的,并进行了连续的探讨,这与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代表党中央首次正式使用“政治文明”概念的基本精神一致。从上世纪80年代至现在,我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部分专家学者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并落实在许多著作之中,这与2007年中共中央十七大重要文件首次正式使用“生态文明”概念的基本精神也是一致的。又如,1999年,本会出版30万字的《殡葬改革社会学》的专著,首次在国内对殡葬改革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社会学考察,初步建立起这门社会学分支学科的体系,并提出殡改“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和法规化”四化并举互动的一系列对策,为丰富社会学学科体系和推动殡葬改革实践的发展,作出应有的思考。2000年,我们针对13亿人口的大国至今还没有一部殡葬法的空缺现象,及时写作了《关于提出、起草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法〉的建议报告》,率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等领导部门,呼吁加快这方面立法的步伐。以上情况说明,本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前沿意识是在逐步加强的,因而成为与时俱进的动力。

  三、以激发科研成果为目标,是我们自强队伍的根本

  一个学会的形象与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社会活动规模和数量,更重要的是要吸纳和培育一大批精英人才和知名学者,创造众多优质的精神产品为社会服务。从这里着眼,一方面,我们高度重视通过“尊老、敬中、助青”的办法来加快学会人才的培养,形成学术团队梯次。另一方面,则千方百计地提供学术平台、实践机会,为出精兵、精英、精思、精品,预设有利条件。23年来,顺着上述思路往前走,从学会层面上看,我们初步取得了一些收获: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们在对农村经济、企业经济等进行广泛调研之后,着重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探讨,一是出版了学科构建方面的一批成果。例如,与省精神文明学会等联合撰写的“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现在,连续出版了40多部著述,约1300万字。通过这个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即意识社会学的跨世纪、连续性的探索,使学会队伍成员增强了信心,增强了凝聚力,增强了关注现实问题的责任,增强了前沿意识和与时俱进的能力,也增强了学会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与此同时,本会还紧紧地抓住社会学分支学科即殡葬改革社会学的探索,出版了《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新时期社会发展问题与对策》之后,推出了《殡葬改革社会学》、《更新观念、创新发展——广东社会学界多年来促进殡葬业深化改革的策应》和《咬定青山不放松——对我国殡葬业和谐发展的探讨》等论著和大批论文。在这些论著和论文中,本着“任凭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在艰难困苦中做到四个不,即“不动摇、不停步、不自弃、不信邪”,紧紧地抓住往生大计不放,在殡葬改革开放领域不断地作出创新性、先进性的尝试。这完全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出于以人为本的文化底藴和对人文命运的深切关爱。又如,本会的重点教学、科研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广东商学院社会学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广州体育学院、省政府研究中心、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广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等,近几年来,承担并完成了多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重点课题、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获得各种奬励,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二是取得了一批无形资产。亦即在直观的物化精神成果背后,构建起阵容可观、人才济济的思想库、智力群。经过多年的锤打磨练,我们现在逐步拥有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较合理,思想品德较好,作风比较过硬的研究开发队伍。这支队伍当中,有智力型的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实际工作第一线的其他各路英才,这是学会的宝贵资源,也是我们广东社会学发展的希望所在。

  四、以促进团队攻关为主导,是我们敢打硬仗的秘诀

  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复杂化,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合作,携手共进。为此,以学会为桥梁、纽带,促进团队合作、集体攻关,联合攻关,既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主要运行方式,也是克难制胜的“法宝”。23年来,本会以集体的力量,组成老中青年理论骨干,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等长期协同作战,在创立和发展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以及殡葬改革社会学的进程中,打了不少大仗、硬仗,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前面已经说过,23年来,本会在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宗旨,在前人和今人基础上,在这块新开避的田地里,播种有广东特色的东西,显示了巨大的生命与活力,收获得 了一批批有广东特色、同时又具全国意义或人类普适意义的科研成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的构建和殡葬改革社会学的初探。仅就这两大社会学分支学科来看,长期探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是丰富多彩的,也因此而形成了团队攻关的特点,即采用机动灵活的凝聚方式组织学术队伍和创作群体。创作群体大体由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三者合成,在团队当中,会员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兴趣、学术专长、创作状态、时间条件等,在组织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在各种研究课题或项目之间自由流动,时而蓄势待发,时而高歌猛进。这种收放自如、开合有序的凝聚方式,较好地体现了精神生产的自立性和协作性、阶段性和持续性、静态性和动态性辩证统一的规律。实践证明,许多研究中的大仗、硬仗,就是依靠这样的攻关取胜的。广东一批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原创的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和殡葬改革社会学的艰难行进,无疑流下了广东社会学界等许多同仁的汗水,付出了许多同仁可贵的心血。我们认为,漫无边际,不重特色,不从省情、国情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味人云亦云,照搬照钞西方模式,断难搞出有个性的东西,有自己创新体系的东西,更难搞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学。历来,有的学者、有的领导,看不起有泥香气味的本土社会学,这是立足点的错位或颠倒。因此,既要改变足不立地、好高骛远、欲速不达、适得其反的倾向,把社会学的发展引向正路,引向改革开放的探索之路,同时,又要非常强调一如既往地认真地吸纳省外和西方的精华为我所用,为立足点所用,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社会学所用,广东的社会学事业才能真正在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发展起来。

  五、以强化学科分工为依托,是我们立体发展的支撑

  俗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为了强化理论学术底藴和虚功实做,为了把学会的事业做强做大,从1999年开始,本会先后成立了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潜能开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等,学会的组织架构从平面发展走向立体发展。这些专委会成立后,都相继开展了颇有成效的工作:潜能开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便注重基础理论建设和专业普及应用工作,分别召开了新时期人的潜能开发三届学术研讨会和一系列培训、讲座活动;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重点抓了广东殡改问题的连续性探讨,举行了“广东殡改专题研讨会”、“广东社会学界探讨先进殡葬文化”等多项活动;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分别举行了“社会体育国际论坛”、“新兴小城镇体育发展研讨会”等,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部分领导和专委会的主要领导等专家作报告,收到较好的效果。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仅2006年到现在就开展了近100场次的科普宣传、现场谘询和学术活动,得到基层单位的广泛好评。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在2007年甫一成立,就推出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并在北京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学术会议,还组队前往汶川震区进行志愿服务,受到各界好评。此外,目前还有几个专业委员会正在筹办。事实说明,要充分发掘学会的人力资源和发挥潜在的优势,就要多条腿走路、多管齐下,而建立分工比较明确的专委会,正是支撑学会这艘航船稳步前进的原动力。同时,在建立了多个专委会的情况下,学会面上的总体工作并没有因此放松,相反,仍然必须认真抓好,特别要处理好学会与专委会之间的关系,各专委会之间的关系,学会与专委会和社会各界联合的关系,既使各专委会以学会的共同章程为指针,又根据各专委会的管理办法发挥他们各自的潜力,力求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因此学会相当注意大团结、大协作的问题,使学会与各专委会沿着有利于健康发展、和谐发展轨道,各尽所能,各显神通,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人做学问,做社会和谐进步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以上是对本会23年发展历程中五个特点的粗略介绍。与此同时,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本会领导机构中部分骨干的社会责任感不强,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由于受经费长期的困扰,许多计划中的活动难于开展;个别专委会或团体单位重视教学、科研工作是好的,但开展专委会内的工作或参与本会的学术活动则相对较少;一些专委会或团体单位重视与基层单位、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来开展活动是对的,但学科理论研究的安排还较薄弱;就总体而言,本会在国内有影响的学术著作或论文还不多,等等。正视不足是为了更进一步。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责任,鼓足实劲,继续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与和谐发展的探索中开拓前进。

  (这是作者在2008年12月中为省社科联主办的“广东社科界纪念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而写的工作总结,此前曾在省社科联学会工作会议上作过重点介绍,发表于《广东社会学通讯》2008年第12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