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唁电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请转王庭槐所长

  王所长:

  噩耗 13号晚上传来,彻夜没能入睡,思念燕老前前后后与我相识相处的那十年(1954—1964):每当我回想起那一段往事,不禁感慨万端。

  最近,我草拟了一封感谢信,准备发往四川省卫生厅和一些媒体,也包括燕老在内,感谢他们对我在1958年温江特大疫情病原体查证工作中所给予的高度评价! 我常说,那次疫情,对我来说无异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剑是燕所长给的(是他叫我参与疫情病原体查证,并且一举截获了引发疫情的元凶——钩体)。原本应该有利于我从政治上得到赦免(已被内定为右派),无奈这一特大成果被由北京请来的唬派人物“乘人之危,巧取豪夺”走了。直到2000-2-28燕老给我发来了信,2004-5-27四川省 卫生志和2004-7-1 新华网辽宁频道分别给我在信里和网上做了客观报导和评价以后,我才算是得到了又一次新生!目下,我在等待官方为我明文“正名” 。

  另外,作为一名党外人士,我想借写这唁电的机会谈一下燕老对成都所的贡献:一、燕老对成都所的创建(这在当时是四川、乃至全国的重点建设专案)是功不可没的元勋、老领导。仅凭人的干劲、鸡公车(木制独轮小车)竟能在当时造出比得上1981年的西欧,例如瑞士伯尔尼血清疫苗研究所的建筑设计水准。

  二.1958年成都所落成、开工后,直至燕老一家调职前的五、六年,成都所的流行病学科人强马壮,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为疫苗效果尤其是钩端螺旋体菌苗效果现场考核,就其规模和理论上的创新而论,在国际学术界,是无与伦比的。这些都应归功于燕、王二位所长。

  上述资料,都可以作为唁文的补充!

  谨表沉痛的悼念  深切的哀思!

  陈廷祚  敬挽    

  2004-9-14       FAX  0931-8343199

  附注:1、燕老于2004年9月11日在兰州去世,享年84岁。

  2、感谢信原稿中有关怀念燕老的词句现已被抽出并入唁文中。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