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言:人性研究的困惑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潜伏着危机的时代。社会形态急剧变化,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享受,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给予致命的打击。与此同时,贫富悬殊不断加大,社会矛盾逐渐加深,已经逼近一触即发的前夜。我感到,人文研究必须引进科学的方法,科学应该和人文沟通,哲学的进步有责任为我们提供基本的价值观念,以及这种观念的充分证明……

  科学研究表明,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现代人种,而我们中国人则属于东亚人亚种。这是一连串古怪而乏味的论断,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因为这和有人说,人由碳、氢、氧、氮以及其他元素所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一样缺乏意义,一样滑稽。人类对于自己的瞭解实在太贫乏了。人毕竟是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生命形式,然而,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究竟有什么不同?人在宇宙进程中担任着怎样的角色?发挥了什么特殊作用?世界的现状,到底有多大比例是为了人类的诞生与发展?

  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使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我们认识的对象,成了人类意识和理解力的客体。如果没有人类的感觉和认识,宇宙间无论发生多么大的变化,也无人知晓,变与不变一个样。可以说,是人类的诞生驱散了宇宙的迷雾,是人类的灵性给宇宙带来了智慧的光芒,是人类的理解力让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发生了意义。如果说,生命是自宇宙诞生以来所孕育的最为绚丽的花朵,那么,人类的智慧则是花朵中的花朵,花中之王。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就是与众不同。

  可是现代科学理论却不这样认为,更不可能为这种想法提供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明。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形态一样,是在偶然变异基础上,自然选择的结果,无非是地球上的另类动物。现代化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体不含任何特殊元素,也不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和其他动植物一样,是碳、氢、氧、氮多种元素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集合体。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和一般生物相比,人体细胞没有根本的区别,生理过程没有本质的不同。物理学则以不争的事实得出结论:构成人体的每一个部件,包括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原子分子都严格服从力学、电磁学、和热力学定律的支配;和其他生命过程一样,人的生命就是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无非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宇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暗示着一个令人生畏的前景:所有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曾经孕育了生命的太阳行将熄灭。届时,地球将毁于一旦。宇宙,这个越来越冷漠的世界,终将不适合人类居住。而哲学的论断,更以无庸置疑的方式宣告了万物有限,既然人类有诞生的一天,就一定有灭絶的时候,和每个人的最后归宿是坟墓一样,整个人类的必然结局是走向灭亡!

  面对这一系列伟大的科学成就,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人类似乎一下子变成了宇宙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吉普赛流浪汉。在烟波浩淼的宇宙太空中,我们的歌声没有人聆听,我们的舞蹈没有人观赏,我们的成功和我们的过错一样没有人理睬。我们的生活失去了目标,心中失去了使命感和归宿感。我们的理想和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全部努力,统统失去了意义。什么万物之灵,上帝的儿子之类戴在人类头上的花环顿时失去了耀眼的光泽。伟大与渺小,正义与邪恶的划分失去了支撑点,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顷刻瓦解。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现实更让人痛心的吗?

  难道历代科学大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就是为了引导人们看清这种不堪入目的黑闇现状?难道无数先哲努力探索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向人类展示这种令人沮丧的前景?难道科学发展的最终成果,就是为了让我们接受这个黑铁般的事实?我们处于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生活在一种病态的社会中,科学技术在为我们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却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给予致命的打击。应该知道在历史上,作为理性的事业,科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冷漠过。她曾经以饱满的热情为人类的解放而讴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只是到了近代,也只是在人性的研究方面,科学才开始陷入困境,出现了极度混乱的状态。她还能自拔吗?

  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灯、电话、电子计算机、激光技术和人造卫星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然而,对自然资源浩劫式的利用,对地下矿藏掠夺性的开采,人类对大自然干预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人们在开发核能的同时制造出了原子弹;基因技术走向成熟为克隆人诞生创造了条件;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着地球家园的安全。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的生存威胁并非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别的生命形态,而是来自于人类自身。人类正在向自己的敌人方向演化,逐渐演变成自己的掘墓人,人类正在把自己推向死亡的边缘。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雷峰、王杰、邱少云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是我们的坚强信念,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是我们的钢铁誓言。可是,一连串历史的误会伤透了中国人的心。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管理制度,自由民主的政治理念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蔓延。然而,真正得到普遍认同的却只是对“经济效益”的信仰,中国人历史地选择了金钱。随着阶级斗争成为历史的遗迹,政治挂帅的治国方针退出历史的舞台,信念模糊了,理想淡化了,共产主义在我们的心目中失去了崇高的地位。如果说,文革的惨痛教训曾经让中国人从噩梦中惊醒,那么我们还需要从美梦中惊醒一遍。

  本来,缺乏理想的人心,惟利是图,勾心斗角的社会风气,是无法承受巨大压力的。似乎可以预料,在强大外力作用下,散沙般的中国人必将各自奔命,溃不成军。可是,在洪灾、雪灾和地震灾害面前,大多数中国人却表现出对受难同胞的深切同情。奋力相助,慷慨解囊,以天下为己任的感人场面比比皆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并没有像理论分析的那样颓废和阴冷。照说,刚刚结束的文革已经伤透了人们的心,可是,在二十年前那场反腐败运动中,社会各阶层却焕发出极大的政治热情。是我们骨子里本来就埋藏着的“良心”在发挥作用,还是突如其来的事变,足以让亿万民众的正义感迅速崛起?究竟应该怎样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国人应该怎样看待自己?一切答案都有待于新思想方法的创立,对人性形成新的认识。

  科学必须和人文主义精神沟通,她有责任为我们提供基本的价值观念,以及这种观念的充分证明。为了明白生命的价值,懂得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必须摆明事实,澄清观念,重新树立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此,我们不得不反复审视人性研究的全部成果,用怀疑的目光看待历代思想大师那些令人敬畏的断言。既然人类对自己的认识还很肤浅,既然科学正在日新月异地前进,我们就有信心为人性的本质提供充分的证明,就能够在揭示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的本质区别基础上,重新确立人类在宇宙进程中的中心地位,为子孙后代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

  这样的事情本不该轮到我这个学识浅薄的人来做。在历史上不少科学巨匠,睿智的思想家为了寻找人性的答案,已经费尽了心思,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可是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出肯定的结论,更没有形成值得科学界引为共识的成果。人性研究的这种状态,也常被称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本书中的论述,是处于今天这个特殊时代,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国度中的我,对这个敏感话题进行的大胆探索。也许她仅仅能够为揭开人性之谜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其中某些观点,至今仍然不合时宜。那就权且将她当成一本写给未来的书稿,让时间来检测,让子孙们评判。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