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七)精神支柱

  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并不像我们在毛泽东时代所认为的那么艰难。奔小康,实现四个现代化也用不着那样蛮干。为人民谋幸福最终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现代化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让每个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那时,问题的关键就出在僵硬的意识形态束缚了全国人民的手脚。

  记得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最艰难的岁月要算六一年夏天。当年在四川泸州地区主持工作的邓自立,把田坎划给农民自己耕种,大大缓解了农村的饥荒,救了不少人的命。可是,李井泉却在大会上点名批判他。泸州地区为他抱不平的人很多,管他叫“邓青天”。

  文革后期我曾在一个生产队住社,春末夏初青黄不接的时候,有一半左右的农户断粮,都要到邻近生产队借粮度饥荒。经调查才知道那个生产队表面上是集体所有制,听号令统一出工,每天都在记工分。其实他们的土地已经分到各家各户,出工后各种各的田,秋后按任务各自交公粮,工分簿的作用就是应付检查。公社党委知道以后,到村子里去整治那里的生产队长。可是,怎样说群众也发动不起来。其实包产到户并非什么小岗村的发明,是农村中广泛存在的自发倾向,也是农民为了生存想出来的土办法。

  现在吃饭问题解决了,钱也多了,生活富裕起来了,可是,却并没有万事大吉。社会竞争更激烈了。大家成天奔忙在“钱途”上,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离开人们的思考越来越远。贫富悬殊不断加大,食品、住房、医疗、卫生、教育、交通方面的费用越来越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不堪重荷。精神空虚带来的恐慌,只能在娱乐性刺激中得以缓减和释放。一方面是偷盗、诈骗、抢劫、绑架、行凶的恶性案件有所抬头;另一面是当权者利用职权牟取私利的事情屡禁不止。国家蒙受巨大损失,政权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随时都有激化的危险。

  人除开应该得到生活必需品的保障而外,还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支柱。缺乏精神支柱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没有理想,没有精神追求的人,物质生活的满足是唯一的向往。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情变味,人间亲情逐渐淡化,恬静安适的乡间生活已经变成古老的童话;住在单元房中的人们,互不相识,互不往来,乃至于互不信任,互相猜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随人口密度增长而加大;每个人都被当成拥有自主意识的物体,政权组织和每一个人都把别人当成实现预定目标的工具;经济上越富有,感情生活越贫乏,精神世界越空虚;儿童玩具堆积如山,可是童心已然老化,都按照功利化的原则进行了精心设计,在父母督促下,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知识与信息量不断增加。可是,工具技术越发达,个人所能发挥作用越小。人类正在演变成技术的奴隶,知识的奴隶,社会规则的奴隶;总之,现代化的进程逼迫情感贬值,人格贬值,个人的创造性潜能遭到前所未有的折损。

  面对这种情况,部分人产生了怀旧心理,反倒觉得生活在毛泽东时代更幸福。那个年代的人虽然不富裕,没有发财的机会。可是,生活费不高,物价絶对稳定,贫富悬殊不大。我们只知道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等待我们去解救。也懂得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能力强的人多做一点贡献,能够得到领导表扬就心满意足了。大家都不懂得什么是风险,除开阶级斗争,谁也没有危机。休息时可以发展点兴趣爱好,搞乐器、下象棋、看小说、打篮球是最流行的活动。大家努力争取进步,都把入团、入党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不是为了谋求特权,而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只要想到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将由我们亲手开创,心中就充满了自豪。是崇高的理想把全国人们团结起来,什么强大的敌人都不可能把我们压倒。要不是贯彻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方针,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心地善良,思想单纯的中国人简直就是一群天真幸福的孩子,太可爱了。

  延安整风以来,共产党人心中的社会主义就是“吃得好,穿得好,披大衣,戴手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坐汽车。”解放初期,中央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是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全国进入社会主义,再来三个五年计划进入共产主义,这种战略构想基本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经过合作化、统购统销、大跃进,尤其是经过三反、五反、反右派、反右倾,公社化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大家的思想开始复杂起来。大跃进期间,突然听说可以“奋战四十天,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全国人民虽然将信将疑,谁都不愿说出心中的疑虑,仍然一个劲地蛮干。两三年过去了,不但没有跑进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反而滑到了崩溃的边缘。从困难时期走出来的人,仍然坚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对未来幸福的期盼成了对苦难的唯一补偿。

  那时的我十二三岁,懂得的事情不多。在我的回忆里,童年依然是幸福的。到艰苦的劳动中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和那些对未来持怀疑态度的人斗争,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六二年经济状况刚刚好转,就听说社会主义是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始终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只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这下子,大家再也搞不懂了。难道我们盼望了多年的幸福生活,就是无休止的斗争,而且很激烈。可是,那时候的人好像一下子全都戴上了假面具,当面说人话,背后说鬼话,会场上装腔作势,故作正经,架子底下开小差。只是在阶级斗争是大非问题,无论台上台下,谁也没敢说半个“不”字。就这样,全国人民稀里糊涂地被带进了文化大革命。

  文革的破产让中国人的思想更加复杂起来,人们的政治热情伴随着心中的共产主义信念的消失迅速降温。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实际,也越来越势利,对几乎所有社会理论都失去了兴趣。国家的前途,政治的理想,社会的正义统统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金钱把人带进的天堂,也把一些人带进了地狱。全国最优秀的民兵连,变成了武装到牙齿的走私集团;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成了腐败分子和十恶不赦的贪污犯;不过,影响最深的还是全体国民理想的失落,精神支柱的崩溃: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坚持社会公正的人是痴汉,是傻瓜;利用特权谋取私利,成了社会的默契;对官官相护,狼狈为奸,滥用公共权力的谴责,反被理解成嫉妒心作怪。

  文革前毛主席的威望可谓登峰造极。可是,一生奉行斗争哲学的他,并不满足于虚幻的荣耀,他只是需要崇拜所造成的红色恐怖。在那种政治气氛中,他指向哪里,全国的斗争锋芒就杀向那里,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忠于毛主席的人是幸福的,自豪的,幸福感来自对毛主席的絶对信仰,来自对未来的美丽向往。对比两个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分析中国人在两种精神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可以看出,文革前的中国人并不富裕,因为精神充实而处在幸福之中。幸福建立在理想与对未来判断的一致性基础上,可惜理想和判断都是虚幻的。文革后,中国人变得聪明起来了,也富裕起来了。但是,人的精神世界却很空虚。没有生命的冲动,缺乏政治的热情。冷却的心和糊涂的心一样可怕,不过,糊涂是真实的,冷却是一种假象。难道幻梦不应该苏醒,中国人应该永远当傻瓜?我们不能长久酣睡,我们需要理想。可是,我们不能充当精神的奴隶,不能再次上当,必须把理想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在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中,的确包含着人类解放的共同理想。《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首先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如果把通过传播马列主义,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党看成革命的手段,把通过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看成革命的阶段性目标,那么,我们也有理由把夺取政权也看成一种手段。因为即使夺取了国家政权,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还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铲除产生剥削和压迫的土壤。依此类推,我们也可以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根除剥削制度的基础也看成一种手段。革命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解放全人类。经过一番修正之后,无产阶级革命就可以和人类的解放事业联系起来,成为我们应该共同肩负的责任。

  人类需要解放吗?人类能够得到解放吗?“解放”一词是在将人类从某种桎梏中解脱出来的意义下使用的。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灵性的动物,由于开辟了文化生存方式,若干万年前已经超然于自然选择体系之外,登上了地球之王的宝座。到了今天,人类已经占领了宇宙进程的中心地位,担负着指导生命系统发展的重任。人类的活动不仅维系着自身的发展,也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的精神世界絶对自由,精神创造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上。由于人类拒絶接受大自然的诱惑,因此可以永不陷入大自然设下的圈套。所以,人类,只有人类有资格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那么,人类何来“解放”之需要呢?

  事实上,解放的需要大部分来自人类自身,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累次做出错误的文化选择造成的。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比一般动物更厉害,更凶险;为了局部和暂时的利益,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牺牲整体和长远的利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大规模杀人武器,足以将地球毁灭数十遍;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非正义战争,出现过种族灭絶的罪行,把无辜的人们推向死亡的深渊;以统治和奴役的方式实施独裁与专政,扼杀人的创造才能,等等,这些都曾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危机。

  马克思首先提出解放全人类的口号,同时指出了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步铲除产生剥削的土壤,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道路。可是,马克思所坚持的历史决定论,否定人类精神创造的伟大作用,否认历史创造性发展的可能性,认为社会一定会沿着预定的路线前进。随着世界局势风云变换,马克思主义逐步丧失了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列宁和毛泽东先后登上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地位,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强调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毛主席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列宁论强调政党的阶级性和国家机器的专政职能,毛主席则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方针,以及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历史任务。他们和马克思一样坚持历史决定论的观点,强调自己所开辟的革命道路的唯一正确性、排斥其他革命手段、否认通过非革命或者反革命道路实现人类解放的可能性。于是,不坚持武装夺取政权就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全民的党是修正主义的党,不走集体化道路就是搞资本主义复辟,不坚持一党专政就是搞修正主义。他们强调真理只有一个,道路只有一条,将革命理论一步步推向极端,把革命事业引上越来越狭窄的道路。

  解放,就是要把人的精神从被约束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应该把人性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个体是社会的有限成员,人类整体的无限性建立在个体创造性的基础之上。没有人类整体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个人的生命就不会有意义;没有人类个体的精神创造,社会就不能进步;社会的发展一旦中断,人类就会归于灭亡;人类的生存危机将引发整个生命系统的危机;失去精神的创造,世界将失去自觉和理性的指导,从而改变其发展路向。只有把个人有限的生命和人类社会的无限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创造溶进人类文化洪流,人生的价值才具有坚实的根基,才能够获得对生命意义的完整诠释。

  美国南北战争即将结束,在军事上取得絶对优势的北军首领想到的不是如何镇压敌人的反抗,巩固已经取得的战争成果。而是思考如何安抚在军事上已经失去反抗能力的南军将士,让他们免受屈辱的待遇,充分保持做人的尊严。他们发布了一系列法令,签发了数以万计的豁免证书,以保证南军将士的正常生活。他们认识到,政治斗争的成果是社会制度的改良。既然战争的格局大势已定,农奴制度已经土崩瓦解,屠杀南军将士是没有道理的,也是极不人道的。无情镇压只能激起大规模反抗,对巩固胜利成果极为不利。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他们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克服了战后重建的困难,使美国避免了发生政局动荡。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甘地领导印度人民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反对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成功树立了以和平方式解决政治争端的典范。历史一再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长链上的有限环节,为自己打算,也应该为他人作想。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是对人类共同使命的确认。如果人类的确只有阶级性,没有共同的人性,建立全民的党就是荒唐的事情。如果阶级之间本来就只有斗争,没有合作,或者只能通过斗争才能推动历史前进,那么,武装夺取政权就是解放自己的唯一出路。然而人性不仅存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那么,为什么不能创建一个为全人类共同利益服务的政治组织呢?既然全世界人民同宗同源,正谋求共同发展,以杀人为手段的武装斗争就必然与人类解放的目标背道而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叛;在农村解散人民公社,推行连产承包制、在国营企业中实行股份制,是对以集体化为特征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背叛;推出“三个代表”的建党方针,就是否认党的阶级性;而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削弱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对列宁主义建党路线和国家学说的背叛;建设和谐社会,是对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对反修防修战略抉择的背叛。没有背叛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可惜因为缺乏旗帜鲜明的理论指导,和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背叛还很不彻底,尚未达到最佳效果。

  无产阶级政党以阶级斗争学说为指导,以夺取政权为最低纲领,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最终目标;全民的党以人性理论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最低纲领,以解放全人类为最高奋斗目标。发扬人性,需要放弃阶级斗争为纲,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深入广泛的批判。如果说,一百五十年前,马克思创立了阶级斗争的学说,在人间播种了太多的雠恨,那么,当今的世界却更需要爱的光辉;如果说一百年前中华民族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思想解放的成果,那么,今天我们超越她,放弃她,则是新时代思想解放的又一伟大胜利。研究人性理论的意义就在这里。

  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不需要诉诸武力,也不需要发动一场革命。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倡导一种基于人类本身的精神。就是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人类的一员,并以此为荣;努力学习和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发展个人特长,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牢记个人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做贡献;克服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在善待自己的同时友好地对待他人,把爱的光辉洒向人间;拒絶接受以暴力谋求权利的理论诱惑,放弃暴力的实践;崇尚不为名利所累的人生哲学,主动远离唯利是图,唯权是夺的利益集团;树立生命价值在于创造的观念,不以收获多寡论价值,不以地位高低论成败,不以成败论英雄;珍爱生命,正确认识死亡的意义,懂得个体的死亡是人类永恒之必须,在大限将至的时候或慷慨赴死或坦然面对,保持做人的尊严;维护人权,尊重自己的人格,也尊重他人的人格,在不妨碍他人行使自由权利的条件下充分行使个人的自由权;关心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扺制不利于发挥个体创造性的思想观念和制度安排;自觉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家园,以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传播人性的理论,让更多人知道人类的生存危机与发展需求,懂得个人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成为人类社会具有自觉性的成员。

  有了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你就能正确辨别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掌握了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正确文化选择的方法,你就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彻底抛弃奴隶主义,做自己的主人,做时代的主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类的人。

  全世界人民同宗同源,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也无论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发展水平有多大的差距,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趋同的事实不可否认,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基础,也是实现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先决条件。树立解放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不分民族,不分阶级,不论贫富,不论信仰,任何地理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因素都不会影响世界各国人民,为人类的共同未来团结奋斗。在人种之间区别优劣,在人群中划分等级,以及鼓吹阶级斗争,播撒民族雠恨,都是危险的。既然全世界人民拥有共同的祖先,我们都是祖先所创造的文化的产品,就一定能够消除雠恨,摈弃隔阂,弥合分歧,让世界人民成为好兄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