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陈留古国敬祖根
甄国生 甄国振(甄国生、甄国振,嵩山甄氏文化研究会。)
陈留有古国,古国有祖根。
陈留乃我嵩山甄氏发源得姓之圣地也。
陈留位于古都汴梁西南郊,而究其城建史却比开封汴京的资格老得多。它西距嵩岳主峰一百五十公里,北距华夏母亲河仅二十五公里,是黄河之滨的一个古都郡国。我们尉氏甄家庄距当今的陈留仅五十公里,是地道的陈留古郡国之廓范。据世代祖爷传下一首族謡:“问我甄家何处寻祖根,黄河之南陈留郡。”随着年龄增长,敬宗孝祖之心愈烈。寻祖先之根恒,觅甄氏之源渊成为我们兄弟俩的梦寐追求!因为祖根就在眼前处,昔日懵懂却不知,如此下去,岂不愧对始祖,羞于后代!
我们昆仲为此多次亲赴古郡国陈留访耄耋老者,查历史典籍,方才“寻得祖根圣贤迹,撮土插香敬虞舜。”
陈留为周朝古城,春秋时系郑国城邑,名留。后被甄氏之先祖陈胡公之后的陈国所并,故名陈留。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陈留置陈留县,隶属于三川郡。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彻在此设陈留郡。此时陈留盛极,郡领十七县。有二十九万六千二百八十四户,计一百五十万九千五十口。辖区相当于当今的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南至杞县睢县;北至延津长垣等地。三国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封曹峻为陈留王,陈留成为陈留国。之后,时郡时县,时扩时并。公元一九四九年三月,中共豫皖苏边区第五行政专员公署选址陈留,陈留成为解放前夕至一九五二年之豫东专员公署。溯前及今,陈留设县一千八百五十三年,其中同设郡国专署等治所三百九十年。
然而令陈留人自豪的是五帝之中的圣君虞舜曾在此教化黎民,留下辉煌;更令华夏甄氏自豪的是始祖虞舜曾在此制陶作瓦,扎下我甄姓氏族得姓之根。舜祖为何在此从事陶甄,其原因是因为陈留地处黄河中游南岸,此处是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这里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均允;田畴平坦,土质黏沙适度,黄河及其支流古济水在此纵横交错,无论是天时地利皆备制陶作瓦之便。舜祖选就陈留地面指导子民制陶作瓦创造华夏文明便在情理之中。更为重要的是,两汉两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与圈称为后人留下了确凿可信的历史佐证,为甄氏得姓于陈留谱写出珍贵的万古絶唱。西汉史学家夏阳高士司马迁在嵩山洛阳所撰的《史记·五帝本纪·虞舜》中载曰:“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东汉时期,陈留出了一位大史学家叫圈称,他采撰陈留及其周边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之素材,编纂了一部史书叫《陈留风俗传》。他在此书中将甄氏得姓于陈留记得更详尽:“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望出中山、河南。”不同时代不同的地方志谱也在其历史文献中反复补充、注解、印证了两位史学家之甄姓源流考证。明成祖永乐二十年夏四月,朝议大夫翰林侍讲兼修国史总裁豫章胡俨为山东庆云《甄氏族谱》作序时按曰:“甄氏出自陈留虞舜之后。初,舜陶甄河滨,其后因以为氏,所谓以事氏者也。在汉有曰宇者,以博士显。在梁曰彬者,以清介闻。在唐曰济者,以一介之微拒禄山之召,节行高于当时,仁声留于后世。”川渝鄂湘古《甄氏族谱》卷一源流考中甄志善撰文载:“至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以甄邯(陈留人)为侍中。”综汇上述历史典籍之说,我嵩山甄氏得姓之源就在豫中黄河之滨,甄姓祖根之源就在古郡国陈留。
时至明崇祯八年(1653年),陈留城墙改为砖砌。周六里三十步,高三丈一尺,广一丈一尺,垛千百五,角楼十。池周六里五十步,深一丈八尺,广三丈五尺。城内大小街巷十三条,相传其中一条为甄家巷。城中曾设署衙、察院、东司、学官、书院、仓廒、驿馆、兵车局等官方机构,还有寺院、庙宇、堂、祠、庵、观、坛、坊等古建筑五十余处。其繁华盛况不亚京师风范。可几多兵燹干戈,几多黄河漫湮,至民国时只剩下深埋于淤泥中的倾祀残垣。唯有我甄氏族人同列祖宗姓一道顽强地生存繁衍于陈留故地。“借问虞舜甄氏何处去,散作五湖四海人。”
倏尔已至大清朝干隆六年(公元1742年)甄氏英杰甄汝舟进士及第后授陈留知县。他在任上朴衣素食,廉洁清正,口碑极好。曾对甄氏在陈留之发源发祥史进行考证,幷亲自赴嵩山寻觅虞舜执掌天下留下的遗迹。对唐尧虞舜在箕山师隐士许由,有意将天下禅位让于许由,而许由隐居不仕之传说作诗以赞之:“隐士欲逃名,后世传佳话;如何意潜踪,并此瓢不挂。”
至如今,陈留祖根永生。中原各地嵩山周边之登封、禹州、新密、汝州、尉氏、平顶山、偃师、新郑、杞县、淮阳、宁陵、扶沟、开封等县市之甄氏族人无时不缅怀舜祖陶甄河滨而生甄姓之厚恩,无不对陈留故地扎祖根之历史铭记在心——日日如是,月月如此,年年如斯,代代如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