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也要争当残疾人事业的排头兵



   方积干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广东省共有539.9万残疾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86%。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办好残奥会”、“关心特殊教育”等论述都与残疾人事业息息相关。广东在发展残疾人事业方面理应争当排头兵。

  诚然,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残疾人基本状况、生活水平和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着成绩。康复工作有突破性进展,特殊教育初具规模,残疾人的就业和扶贫解困卓有成效,成功举办了省残疾人运动会。但是,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

  去年4月至今,本人主持了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进行的《广州地区残疾人的照顾模式和生存质量调查》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深入社区,访问了广州市2000多位残疾人,发现在残疾人照顾质量和生存质量方面,广东的状况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1.大部分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极低,找工作困难,生活拮据,他们的子女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也较低,多数残疾人及其家属是社会的“贫困族”。在国外,残疾人教育很受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层次齐全,系统完善,形式多样,残疾人和一般人有着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国内对残疾人的公益宣传太少,很多人缺少爱护和关心残疾人的观念。大多数残疾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以至于他们不敢与外界沟通,工作常常会遭遇同工不同酬;有些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家人也受到歧视,不少残疾人及其家属已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在国外,歧视和欺负残疾人是犯法的,也是社会道德所不容;我们时常看到残疾人和健全人出现在同一项社会活动之中,幷且受到人们由衷的照顾;在港澳台,随处可见关爱残疾人的公益广告,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观念深入人心。

  3.城镇的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大多数残疾人出行困难,与社会隔絶。如很多盲道被破坏,公交车不设低平台,多数医院、商店、银行没有无障碍设施等。在国外,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必须依法完善,稍有缺失,便可追究责任;政府和社会将帮助残疾人使用公共设施、训练残疾人出行能力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4.残疾人大部分仍处于低收入阶层,大多数没有经济能力购买辅助器具,要做到为所有需求者适配辅助器具,需要社会保障体系支撑。瑞典、日本等国家对经过辅助技术中心评估并开出辅助器具处方的残疾人,所需辅助器具的费用均由政府支付;台湾和香港等地区,则由政府根据残疾人经济状况给予部分资助或全部资助。

  5.残疾人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十分痛苦,他们缺乏有效的康复机构、心理辅导机构和为残疾人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群众性文体休闲活动。在国外以及港台地区,有相当规模的专职“社工”与志愿“社工”以及经费来源在关注残疾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组织残疾人休闲活动,并以此作为人际关怀、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以上仅仅是在做调查时发现的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广东争当落实科学科发展观的排头兵,还应当在残疾人工作上解放思想,将这个明显落后的问题列入《广东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行动纲领》。

  为着广东省在这个工作上也当好排头兵,我建议:

  1.全面推进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息无障碍建设。短期内在所有地级市彻底检查一次,限期达标。 

  2.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在3-5年内,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机构,形成体系。

  3.完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强化已有的残疾人小学教育,建立、健全中学教育,大学要有接纳残疾学生的最低配额(或比例)。

  4.提高有就业需求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就业率。认真检查现有法规、法律的执行情况,为了使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要实现真的“上班工作”,提高“真就业”的“就业率”。

  5.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单纯低保待遇是不够的,残疾人的医疗、康复、器械以及子女教育等都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

  6.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和法律救助制度亟需完善。残疾人受欺负有理无处申、有理无钱申的问题不能与一般公民的法律援助和救助混为一谈,特殊人群需要特殊照顾。

  7.进一步加强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的宣传教育。

  我们深切希望广东的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更希望广东的社会更趋和谐、平等。解决残疾人工作深层次问题需要经济的支撑,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为此,建议广东“当好全国残疾人工作的排头兵”。

  

  2008年7月29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