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建立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提高节能减排效果的建议



  周长瑚 

  目前我们经常以万元GDP耗能、用水量和排污量作为指标分析判断节能减排的工作成效,这种做法非常不科学。事实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耗能、耗水、排污量是完全不同的,在同一产业中不同行业也各有不同。如果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就必须按行业来划分,分别制定各自的标准,才有可比性,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的比重相当高,很多是耗能、耗水量、排污量很低的,而我国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无可比性。一个地区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GDP增长很快,相对万元GDP的耗能、耗水量和污量大大降低,但这不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功劳,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有些行业是不可缺的,有些是向另一地区转移的,从总体上来讲,表面上这个地区的节能减排有很大成效,实质上可能一点都没进展。为此,应从效果、推动和贡献三方面进行考核。

  建议:

  一、由政府牵头各个行业组织参与,分别统计各个行业的耗能、耗水及排污的实际情况和本行业的产值或增加值挂勾,得出本年的耗能、耗水和排污量水平,与来年进行对比,评价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成效”。

  二、对节能减排的措施采用程度进行统计,作为节能减排工作“推动成效”的考核。

  三、对于创新节能减排措施,根据其效果和成本,给予评价和奬励,从而进一步推广,并以此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贡献成效”。

  依此构成“效果成效、推动成效和贡献成效”的考核体系,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2008年4月1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