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广东在观念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若干问题探讨



  ——广东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之一

   黄树森

  三十年了,广东作为先行者,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创造了亘古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它的历程已经构成了可藉以解读历史规律的“当代史”。总结30年来的成败得失,探寻背后的历史定律,是融入世界长久地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修功课。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哈佛大学教授付高义为广东写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先行一步——开放改革中的广东》是唯一一本研究广东改革开放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论著,在海外影响日隆。广东的辉煌,对中国乃至世界贡献,无可辩驳。

  作为“敢为人先”的广东,也应该“敢为人先”地清醒看到我们应该补偏救弊的地方,即:“我们乐道于经济GDP,而忽略观念的GDP、文化的GDP;我们陶醉于经济魅力,而轻蔑观念、文化的魅力;我们沉浸于盛世的喜悦,而忽视文化的反思”。

  汪洋书记以“忧患意识”的文化自省,以“解放思想”的人文支点,以“世界眼光”的广袤思维,谋划未来,促进发展,昭示着广东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潜因和精神支撑。适逢其时,深中肯启。

  我和几位年青的博士在三年多时间内,编撰《中国九章》系列之《广东九章》、《东莞九章》、《深圳九章》,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借和时评宏文中,抽出了150万字,也筛选列举了广东从历史到当今作为精神状态、价值取向、观念文化的短板弊端。对目前正在进行的“解放思想”学习和长远区域文化研究,提供一个可供众声喧哗、观点荟萃、脑力共振、谋划发展的资质,我想是有益的。兹列于下:

  一、“小富则安”的心理满足

  改革开放之初,当我们没有钱的时候,满怀创业欲望,一再试水争得了一个举世辉煌。在我们有了钱之后,则有着守业求稳,不思进取的心理障碍。岭南文化的这个病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就提醒批评过,在当今,我们仍然感觉并不陌生。

  二、“兼收并蓄”的异化

  岭南文化面处“中西唱合”的“华洋界”,南北勾连的“集散地”,是中西、南北文化两条脉线的结合部和交汇点,有着鲜明的兼收并蓄的文化品性。开放改革初始阶段,我们有影视八大名旦:《外来妹》、《公关小姐》等,在中国电视剧史中处于执牛耳地位;我们有四大名刊:《花城》、《随笔》、《家庭》、《黄金时代》,现在《读者》、《知音》崛起,我们难望其项背。广东曾是中国流行音乐大本营,现在已北移。广东已不可能象当年一样“一枝独秀”。山西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申××曾带了一台话剧《立秋》、一台舞剧《一把酸枣》、一台交响乐、一套书、一个展览来广州活动一周,打着“华夏文明始于山西”的主题词,那确是个高水平的策划和演出,他的编舞者说了一句让人战怵的话:世上无一不可舞。算盘、伞、驼铃、法事,都舞得很美。而在广东省舞蹈界一味地说这东西没有舞蹈语彚,那东西没有舞蹈语彚,与山西竟如天壤之别。湖南卫视通过几年打拼,影响力已居地方台一哥地位。但在广东有关文化的座谈会上,一谈到我们的滞后、不足,便会引出一大堆的过往辉煌、近期实绩,对冲掉、掩盖掉自己的短处。广东文化的“敢为人先”,理应包括“不护短”、自省、正视弊端的“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异化,是一个危险的警号。

  三、狭隘的务实

  岭南文化的基因确实是务实的,但在全球化形势下,不能因务实而鄙薄务虚和理性,习惯于坐地经商、血缘经商,疏离团队精神。在全球经济由产品到资本进而到品牌时代,务虚断不可忽视。在东莞三年考察中,不少浙商说:粤商确是务实守信的,早茶谈到的项目,第二天就可以干起来,而且讲诚信,我们浙商不如;但浙商的气势、信息、团队精神比粤商强。比利时、西班牙的一个信息,一夜之间,所有浙商都会调动起来。外省人曾经批评我们:广东人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即忽视理性、观念)。广东人答:起名字易,生孩子难。殊不知,今天“名字”——即品牌、观念、文化,也能够产生效益。区域文化中过于务实,就会导致狭隘、偏执,只看到脚下土地的短视。

  四、偏好于眼前发展,疏离长远考虑的日常性思维

  岭南文化,如余秋雨所形容的“早茶和花市”一样,只满足日常性和季节性消耗,如今思之,确有几分道理。广东的城建规划,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精神的定位,比之上海,较为逊色。世博会的建筑,上海出了好些篇建筑美学的谈话,都是很有“世界眼光”、居于建筑美学前沿的。上海三十年代的“百乐门”舞厅,成为上海的一个符号和名片,无一例外的作为场景出现在所有以大上海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到湖南旅游,所有导游无不向游客灌输:“唯楚有才,于今为盛”。还要拷问你:这个“楚”指什么呀?而广东的“绵疆峻岭,代有伟人;文川武略,常产贤哲”(明·张其淦);广东从世界地图看是“世界交通第一孔道”,是“中国的中心”(梁启超),这样精采的关键词,关注者寥寥。

  2003年陕西电视台来广东采访我,我介绍到天河,他不愿意去,而直奔西关大屋下九路和烧鹅档。会展中心他们也只是匆匆拍了两个镜头,感叹地说广东人有钱。他们的视角给我感触很深,想起罗素所说:比之权力和金钱,文化的影响力要久远得多,想起英国民谚:宁要一个莎士比亚,而可舍去一个印度。

  五、缺少张力的品牌意识

  广东阳江打捞的“南海一号”,其地位价值可与北京故宫、西安秦兵俑并驾齐驱,成中国顶尖文物的三足鼎立之势。但对其价值估量、定性、研究、宣传,却就事论事,缺少张力。这个可以钩沉和打造无限文化经济价值(据说仅船上文物就值1000亿,船的价值还未计算,更不论其他),属国宝级文物的“宋代海下博览”,却取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有如运沙驳船和打捞船般的“南海一号”名字。四川省去年对金沙遗址,左蜀船棺合葬墓和三星堆遗址进行论证,合称之为左蜀文化遗址,准备向世界文化遗产冲刺。然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引得好莱坞为其量身定做一部比美《星际大战》的国际大片,海内外闹得沸沸扬扬。四川对品牌的前瞻性思维,给我们启示殊深。作家张爱玲作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呷干舔尽,“汁都捞埋”,无处不在,影响至深,三十年代拔尖的流行作家、梅州借的张资平,却被我们置之被遗忘角落,令人不胜唏嘘。不说是我们没有“品牌意识”,但我们是不是存在就商业言商业,就文物说文物,而缺乏一种广阔的文化眼光和世界眼光呢?

  六、开放改革策源地的学术守旧和板滞

  “广东言西学最早”,广东的学术思想在19世纪曾经走在全国前列,但进入20世纪后,广东似乎跟不上新文化的步伐。胡适曾有“革命策源地的广东尚且守旧如此”的感慨,并非无的放矢。一代大师陈寅恪,曾经在广东身上寄予成为全国学术中心的殷切期望,这一愿景,至今没有实现。开放改革以来,广东学术在初期,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有重要地位,此后则与经济高速发展处于不相适宜,守旧尤甚。

  七、想分居的经济与文化

  经济是船,文化是水。水的浮力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如今是全球化时代,经济文化时代,经济中的文化附加值和文化中的经济含量都越来越重。一张二战24拐公路旧照片,在报纸登出来,即托起滇黔两省旅游。还珠格格、超女、金鹰节把湖南卫视送上地方台“一哥”地位。经济与文化不是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应是情侣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随省参事室到广州软件园,对我省动漫产业作调研。科技界碍于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认为没出路,是赔本生意。动漫产业现在似乎属文化产业办公室(深圳有此建制)、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管理,但投资的事又要假手金融、银行。广东有个动漫连续剧《水果部落》05年在迪斯尼的评比中,从全球200多个剧本脱颖而出排名第一。后来面临要不自行贷款,自主创品牌,要不就被加拿大、日本收购,沦为加工商,因为体制问题,拖延了发展。动漫产业竞争激烈,浙江、成都都很厉害,花巨资挖走广东的公司。广东能否“先行一步”,先解决动漫产业的归属,同时为分管局和分管单位单列经济指标归入全省经济总指标中,不作为一般行政意义上的管理。南韩的经验值得借鉴。

  

  2008年2月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