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流化广交会址是中国外贸的历史见证——关于将流化广交会址建为中国外贸史博物馆的建议



  

  谭元亨 

  广交会正式迁址至琶洲,历中国外贸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流化广交会址正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自共和国创立以来,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最终走向对外开放,广交会“一口通商”,功不可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流化广交会址已经成为了这部历史的重要见证,是中国外贸史的宝贵文物,任何挪作他用的想法,都是对历史的不恭。

  我们毋须回顾半个世纪广交会的历史,这已众所周知。而对于一部中国外贸史而言,我们当回溯到当年同是“一口通商”、经营明、清两朝四百多年外贸的“十三行”,回溯到宋代有可能走向市场经济的“市舶司”、唐代南海的“通海夷道”,乃至汉武帝开海,开创中国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中国一部外贸史,都集中体现在广东这里。如果建立一个中国外贸史博物馆的话,也只有广州最具资格,所拥有的历史文物,也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例如,仅十三行的历史文物,上至几朝帝王的御批、政令,下至地方诸多的外贸制度、设施、历史文件,尤其是陶瓷等文物,包括绘画、照片、诗文……等等,足以占有上万平方米的展厅。而近几十年为打破封锁、走向对外开放的业绩,当有更多的内容可展示。

  早在1959年,福建泉州便建海外交通博物馆,1979年,又加上了海船陈列馆,至1991年2月,扩建为33000平方米海交馆,分别设有“泉州与古代海外交通”、“泉州宗教石刻”(海外来的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遗址)、“中国历代船舶模型”、“海外交通民俗”、“外销陶瓷陈列”、“华侨史”等馆或陈列,其拥有文物1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00 多件,包括宋代沉船、毗湿奴石雕像等。后来又实施了二期扩建工程,再度增加数万平方米的展区。

  泉州在外贸史上,仅宋元年间有60年,由于靠近南宋首都临安,曾一度超过广州,但对于2000多年中国外贸史而言,不到2%的间距。而拥有98%时间段的广州,迄今仍未建立一个堪与自己身份相符的海外贸易博物馆,实是一大憾事。今天,正值流化广交会正式迁址,给实现这一计划以最好的机会,务必抓紧。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把流化广交会旧址改建为中国外贸史博物馆,精心规划,广征文物,使之成为国际一流的专题博物馆,其规模当数倍于泉州,内容更为丰富,从而展示出中国自古以来对外开放的雄伟姿态。

  二、把流化广交会址周围扩建为相应的专题园区,全面配套好,如其北邻便是著名的响坟,伊斯兰教传入要地,南邻为改革开放之初始建的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等等,从而形成一个相应的对外开放的文化主题区。

  2008年5月1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