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继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黄伟宗 谭元亨 

  汶川大地震,凸显出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中华民族正在上升并日益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比经济实力更有震撼作用,从而改变了国际社会诸多的偏见。尤其是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更体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向灾区人民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大爱广东”之称,在神州大地上不胫而走。

  这次抗震救灾,正如胡总书记所说,弘扬了科学精神,高度体现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对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教育。在巨大灾难降临的时候,广东的诗人作家、艺术家,首先想到要迅速、坚定地站在人民身边,为人民分担痛苦,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和人民一起坚定信念,激励斗志,战胜地震灾难,共渡难关。无疑,这是他们的精神品格,也是他们的历史使命。

  正因为这样,在广东的精神产品创作中,一下子出现了两个“最”,一个是全国最长卷的抗震救灾的历史画面,众多艺术家夜以继日,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得到省委领导同志的激赏,也激励了广大人民的斗志。另一个是全国最长的诗卷《神州魂》4500行,“感人肺腑,气势恢宏,发人奋进,为这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谱写的首部史诗性的民族英雄颂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文化部长、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老诗人李瑛为其作序并作出了上述评价。

  李瑛认为洪三泰的《神州魂》站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制高点,俯视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的惊心动魄的悲壮场面,“气势磅礴,催人泪下”。诗人笔下的领袖和人民心心相连,同艰苦,共命运。在灾难降临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总是不畏艰险,带头抗震救灾;13亿中国人民形成不可战胜的伟大群体。这些典型人物、典型集体,在洪三泰的长诗中,都得到生动的再现和诚挚的歌颂,读后让人流泪,使人振奋。在民族意识的觉醒、生命的价值、人道主义的光辉、人性的光芒等方面,诗人的描写与抒情独特而有个性,充满哲思,获得了独具慧眼的理性升华。国内众多的学者都纷纷予以高度的评价,不少报刊均予以选载及评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就这部长诗给作者的复信,更从三个方面作了概括:一是抗震精神,民族精神的高扬,展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风貌;二是对提高广东文化软实力的迫切期盼;三是当好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历史要求。而这,对广东的思想界、文化界、教育界,无疑都是有力的鞭策。

  的确,优秀的作品,无论是思想的、文化的或者教育上的,都应在这次巨大灾难下得以催生,这也不仅仅局限于抗震题材。近年来,广东有影响力的大作品出得不多,甚至出了也得不到相应评价,从而制约了建设文化强省、广东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争当人文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努力。

  为此,我们谨建言:

  1. 组织重大题材的创作,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广东是2000年海上丝路的始发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当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历史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沙漠”完全是一种无知的偏见。应当克服过去未能“一碗水端平”的沿袭,团结全体作家,共同创作出大作品、好作品来。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不可以再有了,这就需要重新审视已有的力作,如在上海开过数次研讨会的,原东纵的老作家朱崇山的“深港澳”三部曲(上海已一版再版)、如在北京开过研讨会且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千年圣火》(原名《客家魂》三部曲,北京等多个出版社再版)——二者都是广东最重大的题材之一。其版权有的已被买下或剧本亦已改编好,应当加以推动。还有全方位展示珠江历史的大型专题电视片,也未能成功推出。这方面的工作,应当进一步做好。

  2. 在思想界、文化界,亦应籍此机会,深化各个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探索,事实上,改革开放三十年,已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去研析,不仅仅是借鉴“十三行”外贸史以观照今日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民营经济、高新科技的孵化、文化产业等经济课题,还有民主法制、民生即人文科学课题,都大有可为。

  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界也可以籍此机会以伟大民族的精神教育为主旨,在青少年中以抗震救灾等重大题材作品展开各种形式的“文化扶贫”活动,包括诗歌朗诵、好书互赠、读书心得等,这对培养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及科学发展观,无疑都是有事半功倍的效益。

  

  2008年8月2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