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优化资源配置,破解“广州大学城”发展难题



   谭元亨

  大学城是一座“城”,我们且不寻究这“城”是自然形成还是规划出来的,但是,从城市运作的角度而言,应当有其自身的运营方式,如同不同类型的机构存在有不同方式的运营一样。而作为一个城市社会而言,其资源配置、利益划分,也更千差万别。因此,原先在不同状态下运营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生改变,必然会有不适应。应该说,石牌高校区六校(含华工、华农、华师、暨大等)本身,已是一个自然发展起来的大学城,它们同天河城区的结合,不曾有多少城市因素的缺失,学生的社会生活也同样不会有多少缺失。然而,小谷围的大学城区,有的是整体迁入,有的是办分校,层次不一,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科学院,其规模、结构也都不一样,如何让围内各个学校融合一起,共享资源,这是一个问题,当然,如各类体育设施,现都做得不错,但其他问题,却不尽人意。首先是观念上的缺失,不是一味地建楼、一味地招生便能“造”出一个大学城来的。诸如消除各校专业重复堆积,课程互修互认、让学生增大知识面,图书馆发挥各自馆藏优势,教师尤其是名师效应等等,都存在不少问题。这还仅仅是学校内部管理问题,而扩展到“城”的范围,缺失就更大了。只有所有“城”内的高校自觉地通过资源配置的平台,互相利用各自的优质资源互补互利,方可以不断地得到完善与发展。但是,显而易见,这方面的互补互惠,这么多年基本看不到起色,这自然是有更深层的原因。毕竟,各个高校在各自不同历史的发展中,已形成相对稳固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与运营机制,相互的独立性很强,对融合本身,自然就取一种消极的态势,互相都不以为然。可见,不是把大学“拢”到一起,就自然会产生资源共享与优化的耦合效应的,还会有一段磨合,如何加快这一磨合,应是当务之急。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

  1.  组织不同职能部门的领导、专家,考察国外大学城,学习人家成功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学习之后,再认真对比、讨论、研究,找出我们的差距,并共同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大学城能健康、完善地向前发展。

  2.  西方大学城发展的模式是很好的参照。还在150年前,即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明文规定联邦政府要通过土地奬励的办法开办“赠地学校”,后来又出了一系列的补充法案,迅速在28个州建立了68个“赠地学校”,而当时正是美国农村土地紧张的时期,因此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等,均为“赠地学院”的“出身”。这其中不少还是私立学校,而我们大学城,均为公立大学,如今债台高筑。至少,广东可仿效人家的“赠与”模式,一劳永逸解决大学债务。而且对私立或民办大学,也同样可采取这一模式。近日,河源市委要引进省内一所著名的民办大学亦可如此。

  3. 在解除基建债务(由于各校这些债务年息均为千万元,从而让学校本来的正常开支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社保也交不了)之后,当开拓融资渠道,使大学教师公寓、教师园区及相应配套设施尽快上马,以解决大学城师生关系失衡、城区的人文生态失衡等系列问题,这也有利于引进名师、名学科、名研究机构,以身后的文化底藴支撑起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2008年4月9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