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完善与创新“大学城”建设理念的建议



   谭元亨

  自上世纪末,我国“大学城”便开始兴起,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以科技为主要竞争力的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1999年,位于北京城外40公里的河北廊坊经济开发区,划出2万余亩地,投资120亿元,建设“东方大学城”,城内可容纳25万名学生与教职员工。紧接着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纷纷开发建设大学城。其中,仅2002年,全国就有10多个大学城项目破土动工。迄今为止,全国大学城已达50多个。而在广州的规划中,还有几个大学城待建。尽管全国大学城规模已经可观了,但大学城的历史,在中国仍不足10年。

  这里说的是规划建设的大学城,而非自然形成幷发展着的大学城。即广州小谷围与石牌六校之区别,如我在前一篇建言中所说的。因此,作为规划建设的形式,当先有理念,后有规划,按道理,应当是考虑得比较成熟,方方面面都相当到位的。但是,由于攀比心理,仓促上马,加上各自为阵,别说大学城建筑特色乏善可陈,甚至在建城理念上都不成熟。市场化、社会化,这没什么不对,过去大学办社会的模式早该摒弃了。但是,一说市场化,交通部门为赢利,就可以在大学城无视老人优惠政策,把没带零钱的老教授撵下车,就可以让学生比居民多交一元方可进学校,至于各项社会设施,就更谈不上完善了。让那么多大学分一块地进大学城区,造成资源、人力的浪费,教师与学生脱节,这恐怕更不是建城的初衷吧?

  其次,在发达国家,自然发展的大学城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作为规划建设的大学城的历史,也有半个世纪了。我们可参照的,当是后者。这可以有美国密苏里大学城、日本筑波大学城为先例,一如我上篇所云,当补上这一课,去“西方取经”了。

  其实,近在东方的日本筑波大学城,我们早耳熟能详。其大学城的构想,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在他1961年的《日本列岛改造论·大学篇》中提出了筑波大学科学城的蓝图。但日本政府仍经过上10年的酝酿、争论,反复论证,这才于1970年为内阁会议通过,1973年又通过相关法案,同年10月,于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茨城县土浦市,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且颇具远见的面向新世纪的新型大学。其办学理念开宗明义:在基础和应用科学方面,同国内外教育和研究机关以及社会之间,加强密切的交流与联系,在取得科学协作成果的同时,有效地进行教育和研究,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才,为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作贡献。

  平心而论,筑波大学编重的是应用科学,但它对过去大学陷于狭隘的专门领域,造成教育与研究两方面的停滞、固化与脱节,从而远离社会现实的历史,则有着很好的反思。它提倡“教育与研究新体系”、“新大学自治”、“开放的大学”等全新的理念,欢迎不少科研机构进入,如国土地理研究院、高能加速器研究所、国家科学博物馆筑波研究中心等,如今,还有60个左右教育与研究机构进入筑波大学城,为此,它也被誉为“学园都市”与“日本硅谷”。而它大胆的改革举措,至今仍为世界所称道。这些就不一一道来了。仍举一例,日本12位诺贝尔奬的获得者,有3位即四分之一出自这所大学。

  当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但大学城当有一个全新的办学模式,却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人口多,国土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素质不一,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应对这些,是不可以生搬硬套他人的经验。如何从发展的观点、生态的观点,整合好这么一种多校进入、分区划地的现状,让不同观点产生碰撞,从而激活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等等,都需要认真地思考。

  因此,本着办学的宗旨,我建议:

  一、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让各方面充分阐述各自不同的意见,联合国内众多的大学城,总结近十年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找出差距予以对应,使之走上良性的、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大学城建设的理念,不仅仅是市场化、社会化,也不仅仅是“产、学、研”相结合,还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人才培养、文化整合、社区环境、人文生态上,都应有全方位的思考与全新的创建,从而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拓开思路,相信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对策、新的模式出现。比筑波大学城更具特色、更完美、更具优势。大学城不是把大楼撵到一起便是的了,而是应当,而且首先应当有大师、有名牌的研究机构、名牌的学科,总之,有自身标志性的旗帜。

  三、由于一校多区、一区多校,造成管理机构庞杂,教师疲于奔命,学生无所适从。表面看,硬件的资源配置没问题,有了电梯还外加上楼的无障碍通道,可软件的优化配置却遥遥无期,一区多校,各自为阵、划地为牢,谁的专业优势无从问津,如何共建信息平台、各校互相自由选课、实验室共享、研究机构整合、教学实践基地全面开放、举办全城的跨校学术讲座,乃至于文艺汇演等等……显然,这仍是一个理念上的提升与创新问题,方可使当今大学城人文生态的失衡,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2008年4月17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