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在农村将义务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的建议



  陈传誉 

  多年来,各级政府根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和法规,相继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使我国农村教育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尽管如此,目前农村教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辍学率高、“三无(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现象严重。据有关资料,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辍学率远高于“普九”所规定的3%,有些地方达到6%以上;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中的教育主要还是在追随“应试教育”,即除了不断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外,缺乏其他的功能。絶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只能成为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成为这种教育体制和目标的牺牲品。他们中的大多数,苦读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后,因为缺乏基本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赋闲,面临“三无”的尴尬处境,农民得不到教育对家庭的经济效益。目前全省农业富余劳动力高达500-600万人,农村尚未转移人口中95.9%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另一方面,城市及乡镇企业却面临缺乏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尴尬局面。形成了农村“三无”人员过剩、城镇技术工人奇缺的困境。

  在农村继续办好九年义务教育,并将义务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将是摆脱这一困境、促进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劳动力结构平衡的重要途径。

  一、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技和知识创新的水平,越来越取决于各级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多次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指示,教育部也已经明确把职业教育确定为今后一个阶段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

  党中央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在本质上就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必须依靠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依靠规模宏大的技能型工人。目前我国经济正在步入新一轮发展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能型人才的紧缺表现得相当突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要有大的发展。但是,在省政府参事室近期组织的省内中职教育专题调研中,我们瞭解到,由于观念、经费、家庭承受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1. 生源紧缺。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多数地方往往把升学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或不愿意正视农村学生面临的“三无”问题,没有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农村孩子重要的升学目标之一;而在城镇,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式”教育,而职业教育只不过是一些成绩差、考大学无望之人的出路。把职业教育看作低能学生的“垃圾站”。在大学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城镇普通教育越办越好,城镇学生报考中职院校越来越不被学生和家长作为首选。

  这种长期形成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传统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传统观念直接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重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

  2.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小、发展速度慢。近年来,中职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年均增长率都远不及普通高中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年均增长率。2007年全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约为40%。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不仅未能适应广东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拖了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后腿,与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与广东经济在全国的位置极不相称。

  3. 毕业生紧缺。应当承认,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有新的发展,“九五”后期出现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滑坡的势头得到扭转,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逐年增加。尽管这样,社会所需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依然十分匮乏。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广东省中高级技工需求量缺口130多万人,其中“软件蓝领”、数控加工、焊接等专业技工缺口达到15万人以上。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也不合理。可见,与广东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较,职业教育明显滞后。据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目前很多地方电器技师、维修技师、模具钳工、线切割工、数控机床操作员依然供不应求,有些职业、工种的市场工资价位高于研究生工资水平还招不到人。前一阶段,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实质上是技工荒。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却很难满足和适应这种要求,这反映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4.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费用使很多农村贫困学生面临“上不起”的窘境。中等职业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在专题调研中听到这样的反映,学杂费、生活费对于很多农村的贫困家庭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面对着世俗偏见压力和经济压力,很多农村贫困家庭宁愿选择让孩子外出打工,也不愿意给孩子以中等职业教育投资,这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也是阻碍大部分农村生源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农村学生上不起、城里学生不屑于上,导致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紧张、毕业生紧缺的困境。迫切需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作为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生源以及帮助农村学生摆脱“三无”窘境的重要措施。

  二、将农村义务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双转移对技工人才的需求。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当前,中国企业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优化升级需要大量受过正规培养的掌握先进生产技能和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而中职学校受多种因素制约,每年毕业生数量远未能满足当地就业市场需要。而一些贫困农村则存在大量未继续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和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富余劳动力,自身难以完全消化。因此,将农村义务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推动中职学校招收农村贫困学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以及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2. 有利于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更为科学,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目前,教育在农村产生的盲区就是辍学率高、“三无”现象严重。由于主客观因素以及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这种状况导致了城镇及农村教育出现了人才培养的结构不合理。将农村义务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两年,让因为贫困而不能继续求学的农村青年获得中等职业教育机会,这将逐步克服辍学率高、“三无”现象,使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学到一项专业技能,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力转移。在本质上提升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也使城乡人才结构更趋于合理,更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

  3. 有利于农村增收脱贫,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以往对贫困农村的扶贫,大多是予以经济上的暂时扶持和帮助,这都是属于“输血扶贫”,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增收脱贫。如果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切实培养出能真正服务于农村并真正具有一项专业技能的各类人才,让农村新一代用其学到的技能促进城镇企业经济发展、促进农业技术更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不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是从源头上对农村扶贫,即所谓“造血扶贫”,可以成为农民增收脱贫的内在动力之一。

  三、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国家助学金补助,是实施在农村将义务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的良好基础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中规定:国家对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国家助学金补助。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这一办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表现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有国家助学金补助的良好基础,如果我省财政再加大一点补助力度,就可以将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两年,即对农村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予以延长两年义务教育,将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办好农村教育,相信这是政府有能力承受的。

  四、几点建议

  1. 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的重任。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美国在《一项未完成的事业——职业教育在高中的作用》的报告中批评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同时也强调指出人们忽视了“有近80%的工作不需要具有大学文凭的人去做,而且大部分学生也不会去取得大学文凭”这样的事实。而在我国,由于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以及学而优则仕的陈腐观念,还有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的模式等原因,也有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等等原因,相当一部分人、包括一些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人员,对职业教育抱有“低层次观”。他们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低层次,视职业学校毕业生低人一等,相应地在各方面均对职业教育有意无意地采取歧视政策。因此,要搞好职业教育就要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转变学生的从业观念,并逐步改变家长乃至全社会的职业意识。因此,有必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重视普通教育、忽视职业教育,重视城市教育、轻视农村教育的不良倾向,更多地去关注农村教育、关注职业教育。

  近年来,各地对职业教育已经引起了相当的重视。但是这种重视还存在着地区性差异,重视的程度还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相去甚远,经济欠发达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为此,建议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广东的东西两翼贫困山区,要更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这些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大扶持力度,以逐步缩小区域差异,使全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2. 在目前尚未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只对农村中职教育延伸义务教育,发挥政策上的指挥棒作用。当前的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农村来讲已经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在目前的情况下,建议对农村学生实行两年中等职业义务教育,就是说,在已有的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制度的基础上加大资助力度,使其成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延伸,切实改变农村学生“上不起”中等职业学校的状况。这种政策上的保障一旦成功实施,就会极大地促进农村学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农村教育培养方向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对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善城乡人才结构以及城乡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所需资金,按照经济不同类别,省级财政和地级财政按照不同的比例拨付。就广东省来讲,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差别较大,虽然目的同样都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但是不同的经济实力可以实行不同的分级负担比例。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实行义务教育这一专项所需增付的资金,经济发达地区地级与省级财政可以按照6∶4的比例负担;而东西两翼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级与省级财政可按照4∶6的比例负担。这样考虑地方财力的实际情况,纔可以保证各地农村义务教育向中等职业教育延伸的举措得到真正落实。

  

  2008年11月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