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科学合理适时提高住房补贴标准努力缓解购房难题



  于正林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已从住房实物分配进入了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新阶段,为让广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企业(部分)职工买得起房,国家在每月发放工资的同时,均按本人职务按月发放住房补贴,以尽快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而累计发放月份的多少则按各市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以广州市为例。

  我省其他各市也先后相继出台了各市的住房补贴标准和实施办法。

  住房补贴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是:①住房单价:各市微利房(或安居房)的平均售价;②住房面积:国家(国务院)规定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住房分配面积标准。

  住房补贴标准的计算公式是:

  ①个人住房补贴总额=(各市微利房的平均售价)×(各级各类人员的住房标准面积)×80%÷2;

  ②个人住房补贴标准=个人住房补贴总额÷(补贴年限×12);

  ①式中的80%为购房款的分担比例;公家(国家或单位)负担80%,个人负担20%;÷2则表示购买一套住房是夫妇双方的事,因此,夫妻二人可分别领取与各自职务相对应的住房补贴。

  ②式中的补贴年限,一般为15-25年,12为一年12个月。广州市则为25年。

  下面仅以主任科员为例,以进一步说明广州市住房补贴标准(见表1)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个人住房补贴总额=3500×80×80%÷2=112000=11.2万元,

  个人住房补贴标准=112000÷(25×12)=373元/月/人。

  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对旧的城镇住房制度(住房实物分配)具有根本意义的重大改革。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向职工发放住房补贴,增加职工工资收入中的住房消费资金含量,以提高职工的购房支付能力,由职工根据需要和可能自行购买或租赁商品房或安居房解决住房问题,逐步将住房实物福利分配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货币工资分配,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从根本上适应广大职工的合理住房要求,以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

  实行住房货币分配从国家层面看,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百姓层面看,职工在每月领取工资的同时,又增加了一定数量的住房补贴,职工每个月的总收入增多了,这将大大缓解职工的购房压力。因此,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一项利国利民之策。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从1998年实行住房补贴政策以来,已经十年。十年来,楼市行情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楼价大幅度上扬,而职工的住房补贴仍然照旧,10年不变,这就非常不合情理,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提高住房补贴标准,适时缓解职工的购房难题。

  十年来,广州市及省直单位职工的住房补贴标准是以住房单价3500元/ m2为基准(参见前文中的5个算例)计算出来的,而确定住房单价3500元/ m2的依据是:按广州市住房建设办公室预测的1997年的广州市安居房高层住宅的平均售价确定的,简言之是按广州市1997年的微利房的平均房价确定的。时至今日,随着全市楼价的不断攀升,广州市的微利房房价也必将随之上扬,因此,提高住房补贴标准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确定2007年度广州市微利房的房价水平。由于微利房的科学界定尚有争议,因此,要准确地确定2007年度广州市微利房的房价水平有一定的难度。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个参照体:一是2007年度普通住宅商品房(简称住宅商品房),二是限价房,三是经济适用房。但由于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在全市内的样本过少,很难以它们的个体房价水平作为参考。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广州市2007年住宅商品的全年均价为8735元/ m2,再顾及1997年的实际情况,即可推测和确定广州市2007年微利房(安居房)均价。

  本次(2008年)提高广州市及省直单位职工的住房补贴标准时应以7500元/ m2(方案1)的住房单价为依据。即将住房单价由1998年的3500元/ m2提高到2008年的7500元/ m2,再据此计算出广州市及省直单位职工(人员)的住房补贴新标准,详见表4、表5。并建议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现举一实例如下:广州市有一家三口(男主人:副处级,女主人:科员,子女1人);已领取的住房补贴额为:(420+280)×(10×12)=8.4万元,再按新标准予计可领取的住房补贴额为:(900+600)×(15×12)=27万元;合计可领取的住房补贴总额为8.4+27=35.4万元。若按8500元/ m2的房价购70 m2的商品房,购房款为59.5万元,则个人仅需59.5-35.4=24.1万元,应该说,对这个家庭来说,购房负担是大大减轻了。

  本建议主要针对的是广州市及省直单位工作人员的住房补贴增加问题,至于我省其它20个地级市的住房补贴问题应根据各市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我省有个别市采取的是一次性的补贴政策;有的市在发放补贴的当年就规定了住房补贴的年递增率(一般为10%),发放补贴的年限也不相同,等等,对这些市而言,要不要提高住房补贴标准,如何提高住房补贴标准,应由他们自己作出理性而又切合实际的决断。

  

  2008年4月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