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粤新农村建设的三十年成就、先进经验与典型事迹
萧新生
30年来,南粤农村在改革开放总政策的指引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走向科学发展的轨道。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南粤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就,取得成就的先进经验,以及代表成就的典型事迹,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南粤新农村建设成欣欣向荣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谈些粗浅认识。
一、南粤新农村建设的三十年主要成就
30年来,南粤新农村的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最惹人注目的则是集中在农村经济活力得到空前激发、农村特色产业成为农村生产亮点、农业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三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活力得到空前激发
改革开放首先是激活了农村的生产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的生产力受到很大束缚,当时,农村的经济活力究竟有多大,很难让人估量。正是改革开放的30年,使农村的经济活力得到了空前激发。
1.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到2007年,广东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2821.24亿元,其中增加值为1695.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与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5.2倍和4.8倍。广东省2007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位居全国第五位。
2.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30年,是广东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最快的30年。1978年全省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占乡镇劳动力的93.3%,到2000年已降到56.3%。反之,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则由6.7%增长到43.7%。二、三产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从业人数的增长上,而且表现在企业的数量增长上。1978年,全省的乡镇企业仅有8万多家,到2000年已有85万家,到2005年,则已有121万多家。乡镇企业的总收入1980年仅为42.24亿元,到2006年,则达到16504亿,增长了390倍以上。与此同时,服务业也得到极大发展。
3.投资消费供需两旺。全省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在1978年是6.72亿元,到2007年已达到2072.36亿元,年增长率达到21.85%;全省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978年是41.44亿元,到2007年已达到2634.15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5.39%。2000年以后,农村的投资消费进一步加快,其年增长率已超过同期城镇水平。由此,为广东农村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村经济活力的激发,使农产品的数量迅猛增加。如今,蔬菜、花生、水果、肉类、蚕茧、水产品、菜产品的产量已位居全国前列,而热带亚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龙眼、荔枝则雄居全国第一。
(二)农村特色产业成为农村生产的亮点
30年来,农村经济活力在得到空前激发的同时,农产品的品种也在不断创新,农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进而使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成为农村农业生产的亮点。
1.农村特色产业已经发展成支柱产业。农村特色产业是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在“以粮为纲”的方针指引下,全省特色产业十分萎缩。1978年,粮食作物与有特色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是8:2,产值的比例是76:24。在放弃“以粮为纲”,注重特色,全面发展之后,到2007年,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已成为6:4,而产值的比例则变为26:74。这即是说,广东特色发展,用40%土地面积获得了74%的农业产值。广东农村的支柱产业已立足于特色产业之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广东农村在巩固和发展种植业、林业的同时,渔业和畜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7年,畜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已占农村牧渔产值的46.7%。特色、优质、适销、高效的园艺作物得到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到2007年,蔬菜、园艺作物的产值已占到种植业产值的64.1%。
2.农村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农村生产能力的提升突出地表现在农村生产的机械化、电力化、水利化上。在农业生产上,农民实现了由手工工具为主向以机械为主的转变。特色、优势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均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7年,全省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184.74亿瓦特,同比增长3.8倍。电力的使用成为农村提高和改善生产条件的重要环节。到2007年,全省农村用电量达到937.25亿千瓦,同比增长94.2倍。以农田水利建设的代表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各级政府深知兴修水利、治理江河、保持水土之重要,建设了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涝、发电、供水等水利设施,使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新型农业组织获得迅猛发展。农业组织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是随着生产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只有适时地建立起新型的农业组织,才能适应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增长。为此,广东各级领导注意及时探索新型的农业组织。1996年,广东省政府推广了新兴县温氏集团的做法。2001年,广东省委作出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至今,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组织已在全省迅速建立。这种新型农业组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扩大了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带动了千家万户的小农户生产。到2007年,全省已有各类产业化组织9218家,其中受农业龙头企业有1812家。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达460余万户,使户均增收2296元。这种新型的农业组织增强了农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农村生产的又一亮点。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
30年来,广东的农业步步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农业现代化在广东农村已日渐清晰,人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农业现代化正朝广大农民一步步起来,比较突出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1.农民小康生活折射现代化。改革开放使广东农村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农村低保和行路难、饮水难、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老大难问题得重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广大农民逐步过上了小康生活。到2006年底,全省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0余平方米;饮用水经过净化处理的住户占45%以上;饮水能源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住户占41%以上;使用水冲式厕所的住户占53%以上;每百户拥有彩电91台多、固定电话46部多、手机96部多、电脑近6台、摩托车71辆多。不少的农民在不少的方面开始现代化了。
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呈现现代化。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村的社会事业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图景,文化、教育、广播、电视、卫生等各项事业均有了长足进步。资料显示,到2007年广东全省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到2006年来,全省13%以上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95%以上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9%以上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95%以上的村在3千米范围内有小学,70%以上的村在5千米范围内有中学。有相当数量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卫生室。在2007年,农村人均收入低于1200元的困难群众已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省有138万农村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
3.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领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设计、领导下逐步实现的,为引领农业现代化,省委、省政府极为重视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从1998年开始,广东就先后启动了22个省级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并计划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各建一个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珠三角的1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及东西两翼、北部山区的1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已基本建成。示范区引领农业现代化的效应开始显示。到2007年,全省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已带动周边乡镇1千余个,受益面积达8万多公顷。此外,全省还建起占地20公顷以上的各类现代农业园区300多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正引领广东全省农村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二、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
南粤新农村的建设不仅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非凡成就,而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先进经验是:“敢”字当头,勇走改革路;着眼实际,探索不同特色的具体道路;发挥优势,开创新型经济。
(一)“敢”字当头,勇走改革路
南粤新农村的建设,是在冲破旧的农村经济体制的束缚下取得的,而冲破旧的农村经济体制,最需要的就是一种敢于改革的精神,敢于做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业,敢于做自己应做而还未做的事情。这种“敢”字当头,勇走改革路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敢于顶住非议进行改革。广东是最早吸引外资、利用资本主义先进技术的省份。早在1979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就明确主张,珠江三角洲的社会企业应走农、工、副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利用港澳的先进技术,吸引外资,大搞“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生产、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发展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加速广东现代化建设。但是这一正确主张,当时并不为国内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一时引起各种非议,甚至把广东的这种改革斥责为“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共广东省委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种非议面前不动摇,并目审时度势,扩大企业规模,并冲破原来不准生产队办企业的限制,创立了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共办企业的“三匹马拉车”模式,从而迈出了改革的坚实步伐 。
2.敢于冲破阻力进行改革。敢于冲破阻力进行改革,是广东省的传统。以农村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例,广东是最早敢于冲破阻力并加以实行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广东省就对生产队实行“三包”,即包产、包工、包成本,“一奬”即“超产奬励”的办法。1979年,广东省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定一奬”的办法。“五定”即定劳动、定地段、定成本、定产量、定工分,“一奬”即超产受奬、减产受罚。凭藉敢于冲破阻力的精神,广东农村到1980年5月已有1/4的地方实行“五定一奬”。到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遍及农村各行各业。敢于冲破阻力,是农村改革的思想基础。
3.敢于冲破禁区进行改革。所谓禁区是指在大多数人中形成共识,并被制度化固定下来的不能碰的东西。冲破禁区,需要巨大的勇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建设中有许多禁区。例如把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与搞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等同看待,把发展商品经济视为投机倒把,把追求富裕看作滋生和平演变的温床。禁区的设置使人民群众在国家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之后仍疑虑重重。面对这些不合理的禁区,广东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以敢吃天下第一只螃蟹的勇气展开了冲破禁区的行动。如改革开放初期,南海县委、县政府针对“越穷越革命”,“富则修,富则变”的认识误区,向“怕富”挑战,提出“学富、比富、创富、赶富”的口号,全县连续三年开展“贺富”活动。后来,南海、顺德又针对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提出了“干部可以多拿一点”的与贡献挂钩的主张。由此,使农村的改革逐步走向了深入。
(二)着眼实际,探索不同特色的具体道路
同为广东农村,但广东省范围内的农村则存在着极大不同。按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广东省在传统上就划分为珠江三角洲与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四个经济区。区城之间的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公共服务等均存在着很大差距。只有着眼各经济区的实际,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不同道路、才能从总体上推进南粤新农村的建设。
1.探索珠江三角洲发展道路。珠江三角洲发展道路是在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成为全国讨论热点之后展开探索的。这一探索是由广东省委于1986年初倡议并组织科技界、经济界专业进行的。经一年多的调研准备。于1987年在广东佛山市首开“珠江三角洲科技模式研讨会”,后经国内及全省专家学者、各级领导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政府主导、外向经济发展、经济组织创新、内外市场联动的“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珠江三角洲独特的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相结合,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区新工业发展的道路。
2.探索东西两翼发展道路。东西两翼是广东省欠发达的两个经济区域。这两个区域都注意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挖掘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本区域实情的发展道路。如由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和汕尾市组成的东翼地区,充分利用海洋性气候、光热条件好、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足、手工业较为发达的优势,促成瞭高产、高质、高效“三高”农业和创汇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全区已建成颇具规模的粮、林、牧、果、菜、茶等“三高”农业基地及其加工项目数百个。此外,在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的条件下,东翼地区还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食品加工、化工塑料、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和以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同样,西翼也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如湛江大力发展水产业,其珍珠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40%。
3.探索山区发展道路。广东区域经济中的山区主要是指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五市和惠州市龙门、肇庆市广宁、德庆、封开、怀集五个山区县在内的粤北山区。山区在广东省属于极不发达的经济区域。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在领导全省人民探索出珠江三角洲发展道路、东西两翼发展道路之后,于“九五”期间正式提出山区发展的新思路。制定出对山区实行困难性税收减免照顾、强化投资和重大项目在优化布局中的作用、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从外部进行扶持,兴办“扶贫开发区”等一系列特殊政策,使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特殊环境优势得到了较好的利用,极大地推动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到2005年,山区五市的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了一番,其中,清远、河源的发展尤为突出。2005年清远经济全面提速,在全省公布的八大主要经济指标中,包括GDP在内的七个指标增长已排在全省第一位。山区五市的进出口总量已超过粤西。目前,山区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三高”农业基地,山区农业经济区是全省农业经济的坚强支持和可靠依托。
(三)发挥优势,开创新型经济
1.发挥政策优势,开创出口导向性经济。出口导向性经济是以出口商品为发展导向的经济,相对于为满足内需为导向的经济是一个重大转变,实现这一转变需要一系列条件。广东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注意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一系列特殊政策,及时促成了这一转变。为了把我国变成一个改革开放的强国,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赋予了广东“先行一步”的特殊政策,允许广东最早实行对外开放。广东利用这一政策迅速把居住在港澳地区、东西亚各国以及欧洲、北美各国和澳大利亚的港澳同胞和华侨、华裔联系起来,动员他们回来创业或投资。与此同时,对于广东农村具有海外关系的人,及其解除其思想政治包袱,给他们以特殊的地位和优待,把他们培养成引进外资的骨干。由此,引发了港澳台商及海外华人大规模投资的热潮。这一情况,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爱。后来,中央把珠江三角洲地区确定为三个“对外经济开放区”之一,进而促成了广东农村出口导向性经济的发展。
2.发挥比较优势,开创外向型农业经济。外向型农业经济是一种以出口创汇为目标、能参与国际交换与竞争、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业经济。30年来,广东省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相对落后,与国内诸多省份相比农业许多领域相对先进的条件,通过改造传统农业、大量引进动植物优良品种,加强对外人才和技术交流等措施,在全国率先发展“三高”农业,在农业领域实现了一系列转变,如粮食生产从高产向既高产又优质转变;果蔬、水产、畜禽从低档产品向名优新品转变;零星分散小商品生产向专业化、基地化大商品转变;一般耕作、传统养殖向立体种养转变;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单打一向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转变;家庭经营由个体化向股份合作化转变等等,使广东省外向型的农业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广东省农产品出口创汇逐年增加,走在了全国前列。2000年,农产品出口已达40多亿美元,约占我国农产品出口的1/3,农业产品已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发挥地理优势,开创现代型农业经济。现代型农业经济是与传统型农业经济相区别,由传统农业型经济发展而来,以现代科技和组织方式为支撑的农业经济。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具有发展现代型农业经济的良好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处南亚热带。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具有十分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发达农业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曾使该区早就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同时是全国最大的甘庶、塘鱼、亚热带水果产区和三大蚕桑基地之一。30年来,广东在农业发展中,注意通过农业区域合作、健全泛珠江三角洲区农业合作机制,以及充分利用粤港澳合作、粤台合作、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农博会”、“农交会”、“中小企业博览会”等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农业区域合作,推动广东农业朝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还积极鼓励外商采取独资、合资、租赁、承包、收购等方式投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农业基础投放建设等项目,拉动广东农业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广东的农业经济还是现代化程序逐渐提高的农业经济。
三、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事迹
南粤新农村的建设,在创造进行经济的过程中,还涌现出许多许多先进的人物典型和单位典型,而最带有时代特色的则是由许多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共同创造的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事迹,这主要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化,乡村发展都市化,新农村建设特色化。
(一)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化
广东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阶段后,无论在珠江三角洲还是在东西两翼,还是在粤北山区都已经形成了不少良好的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就有产业运行模式、持续发展模式、地域特色模式三个类别。
1.产业运行模式化。产业运行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公司+农业”的运行模式,如新兴温氏集团、增城秦稷发展公司等。第二种是“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如鳗鱼协会、养鸡协会等。第三种是科技带动型运行模式,如中山市高科技农业试验区、东莞虎门镇的緑卡实业发展总公司等。
2.持续发展模式化。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模式有四种:一是丘陵坡地的园林緑化模式;二是农田土壤的地力常新模式;三是低洼地的基塘模式和高畦深沟模式;四是沿海防风林带和农田林网模式。
3.地域特色模式化。在现代农业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已有四种:中山市的信息化农业模式;深圳的高科技外向型农业模式;珠海的设施农业模式;东莞的生态农业模式。
(二)乡村发展都市化
30年来,广东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乡村已不再是城乡二元结构时落后于城市的乡村,而已经是或正在朝着都市化的方向迈进,无论临城乡村、离城乡村,还是集镇,都在向都市化方向发展。
1.临城乡村都市化。临城乡村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这类乡村由于享有城市建设征地以及户籍改革的特殊政策,农民的身份已经变为居民。其生产方式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改变,除了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之外,相当多的人是通过做临时工、做手工业、做小生意、做小业主来谋生。其生活方式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临城乡村的村容村貌已逐渐与城市融为一体,村民的衣食住行已与城市居民无甚差异,住的是楼房,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等已经普及,因定电话机、手机、煤气已普遍使用。年轻人更是城市化了,骑摩托、驾小车、穿名牌、上舞厅已非罕见。
2.离城乡村集镇化。30年来,许多远离城市的乡村也在朝着都市化的方向发展,相当多的乡村已经集镇化了,所谓集镇化就是不再从事单一的农业,而是集农、工、贸于一身,容本地人口与外来活动人口于一集。如东莞市虎门镇的大宁村,在计划经济时期,蔬菜都不能自给,1979年,人均分配仅223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到2006年,全村引进“三资”企业已达80家,人均收入已达2万6千余元。如今该村已完全集镇化了,农业产值不到工业户值的1/5,絶大部分居民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家用电器、汽车、组合家具已经普及。该村常住人口有2380人,但外来人口有3万多人,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已变成车水马龙、夜如白昼的集闹市。
3.集镇发展市镇化。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小城镇”。30年来,广东的“小城镇”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一是表现在数量的增加上,二是表现在模式的扩大上。在数量上,从1957年到1983年的26年间,广东的小城镇几乎没有增加,如珠江三角洲一直徘徊在30个左右。到2006年,珠三角的建制镇已有404个,数量增加了十几倍。这在些集镇中,总收入1亿元以上的建制镇已超过90个。在规模上,小城镇凭藉上连城市下连农村的特点不断在扩大。如虎门镇,其镇中心建成区面积已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4平方公里扩至32平方公里;其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如今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的比例中已占47%,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经济总量,在2005年,全镇先成国内生产总值127亿多元,农村人均收入1万1千多元。如今,虎门镇正在建设成为一个以外向型工业为主,同时发展商业、贸易和旅游的港口城市。这种城市化的镇在广东农村已为数不少。
(三)新农村建设特色化
广东各个农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人口素质条件以及文化习俗、与外界交往等均存在着很大不同,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必然有先有后,水平有高有低,因此,新农村的建设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千篇一律的模式,而只能着眼于自己的特点。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由于各级领导一直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的思路,因此,广东的新农村建设是现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局面,也涌现出一些有影响的模式。
1.欠发达山区特色。欠发达山区的农村建设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难度要大些。但是,以河源为代表的山区县却着眼山区特色,探索出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在河源,农村经济一向都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就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恐怕还会几十年一贯制,农村旧貌难以换新颜。为此,河源一改传统思路,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品化的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结果,县城经济发展了,农村的面貌也改变了。由于发展农村工业,由于发展特色农业,由于发展龙头企业,由于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结果全县产值上来了,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
2.工业理念特色。所谓工业化理念特色就是用办工业的理念来办农业,或者把农业当成工业来办。这是佛山市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像佛山市办工业园区那样,把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发展效益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如今,佛山市已经规划建设了南海万顷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园区内,各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使用。当地农民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获取收入,一方面作为园区内的农业工人获得工资收入,使总体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得到重新规划与建设,成为农业建设的一景。
3.城市理念特色,所谓城市理念特色就是借用城市的管理方式、思维方式来从事新农村的建设。在这方面,中山市走在了前列。这些年来,中山市在农村开展了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村改居”,建立健全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多项改革。在改革中,推动农村的经济形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社会形态由农村社会形态向城市社会形态转变,推动农村居民身份由农民向市民转变。不仅如此,中山市更加注意促进农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由小农方式向城市文明转变,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
(作者系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副会长、南方医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