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节 南海北岸早期人类文化的探索

  在邻近南海的地区内,也有多处重要遗址发现。1991年以来,广东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广州、深圳、佛山、河源及所属的若干县(市),发现了多处旧石器地点,采集到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打制石器和石制品一批,有的地点还有薄刃斧、大尖状器和手斧。除了洞穴中发现旧石器之外,还在阶地上发现砾石石器,如英德小狗山。小狗山位于英德市沙口镇靑溪,属于北江东岸的二级阶地。这里采集到7件打击石器,器形种类有手斧形砍砸器、砍砸器和刮削器,为砾石制作。其特征是,器身大部分保留原砾石面,使用锤击法,单面打击,片痕多大而浅,少见修理面。器型简单,形态粗糙。

  1995年3月底,广州市南海神庙管理所曾祥旺,带着一些在深圳龙岗镇采集的石器标本到北京,请专家作鉴定。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敎授,北京大学考古系吕遵谔敎授都认为,深圳龙岗的标本似有人工打制痕迹,要作进一步硏究,经深圳市文管办组织试掘,出土了一些人工打制痕迹明显的石制品。

  1995年5~7月间,根据曾祥旺的初步发现,广东省博物馆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硏究所以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地质系的部分专家,多次到番禺锺村镇大乌岗的三个地点作复查,先后获得打制石制品51件。石料大部分都为角砾形态的脉石英和石英岩。计有石器、石核和石片三种,其中石器39件,以石片制的有28件,约占72%。器类有刮削器、砍砸器和尖状器等,以刮削器为主,制法以单面加工为主,修整简单粗糙。根据国家地震地质硏究所热释光测定,确认大乌岗旧石器遗址人类活动的年代,大约在距今9至22万年之间。考古年代属于旧石时代中期①。

  旧石器时代晩期的人类活动遗存以及全新世初期的人类活动遗存,我们这里以香港黄地峒遗址、海南岛落笔洞遗址和广东南澳县的细石器遗存作介绍,这都是靠近海洋的早期人类活动地点。

  一、香港西贡黄地峒遗址

  2006年1月14日,香港举行了黄地峒旧石器时代遗址重大考古发现曁发掘硏究成果发布会。来自内地和香港的考古专家向外界正式宣布了在香港西贡发现一个有近4万年历史的远古人类活动遗址。这是一个旧石器时代晩期的石器制造场。

  该遗址的发现实属偶然:2003年春,香港商人黄虎,来到新界西贡企岭下海的一个海滩钓鱼。在等待鱼儿上钩之时,他突然发现,身旁几块石头十分奇特。这些石头旣不像被海水冲刷得溜圆光滑的卵石,也不像从山上滚下来的滚石。黄虎毕业于台湾大学考古专业,凭着专业敏感,随即拍了照片,并马上将照片电邮给他的大学学弟、香港考古学会副主席吴伟鸿。吴伟鸿与黄虎来到这里,发现整个海滩上布满类似的、“有规律”的石头。甚至在海滩旁山路的断面上,也发现与海滩上形制一样的“楔形器”。凭着专业人士的直觉,吴伟鸿很快带着石头去了广州,向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硏究中心主任张镇洪敎授、他读硏究生时期的老师求证。“这是香港乃至珠江三角洲都从没发现过的原始打制石器。”仔细观察标本的张镇洪大喜过望。很快,香港考古学会与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硏究中心联合组成了考古队,在获得特区政府部门批准和资助后,调查和试掘工作于2004年底开始。

  这次考古发掘的成果发表在《人类学学报》(该学报由中国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硏究所主办)2006年第一期。由吴伟鸿、王宏、谭惠忠、张镇洪等人撰写的《香港深涌黄地峒遗址试掘简报》,对黄地峒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进行系统介绍。黄地峒遗址位于香港东部的西贡半岛北岸。东起黄地峒山西麓50~60米等高线处,西至企岭下海潮间带以下的浅海,宽100多米,南起鳌鱼头,北至深涌码头南约600米处,长约300米,从山坡到海滩富集大量石料和石制品。遗址所处基岩为早侏罗纪赤门海峡组的泥岩和砂岩,呈黄色-黄红色,上覆硅凝灰岩,浅灰-灰黑色,质地坚硬,是生产石制品的主要石料。黄地峒试掘总面积为10平方米,分5个探方(沟),T1、T2位于最先发现石器的西坡潮间带,T1在高潮线(高程2.5米)以下,T2位于高潮线以上,面积1×1.5平方米。在潮间带小路旁的山坡上也发现一处富集大量石片、石核和石器的堆积,厚0.3~0.5米,长约15米,发掘者在此布了T3、T4两个探方(沟),总面积为1×5平方米,这里距海边10米,海拔高度也为10米。另在南坡的一块小平地上也布上一个1×2平方米的探方(T5)。在该遗址调查与试掘中,在潮间带与山坡之间,发现岩块、石核、石片(目的石片、废片)、石块、半成品、石器(成品),共3261件。其中大体可辨识的石器有156件,可以分为9类:楔形器达90件、刮削器25件,尖状器14件,手斧9件,砍砸器8件,镞形器3件,锥形器3件,手镐2件,雕刻器2件。发掘者吴伟鸿等人硏究总结了这批石器制作的技术特点:1. 石片以横石片(宽大于长)的居多;2. 打片主要用锤击法,个别石片具有鋭棱砸法剥片的特点;3. 修理方法有两种:A剥出小石片,从一些石核和石片上看,可能存在修理台面工艺;B以石锤轻敲台面,形成多层阶梯状小石片疤。台面细小。有点状、线状和零台面。有些台面后缘亦经修理;4. 以指垫法在石片上进行细致的二次加工。这种技术具有莫斯特工业的加工特点;5. 两面加工技术较常用。旣有交互打击的,也有先打一面再打一面的;6. 可能使用过两极打法;7. 石核中有一类呈龟背形,它们实际上属于盘状石核;8. 从石核形态上看,有接近苏门答腊式的石核技术。其腹面未见剥片痕迹。在器物组合上,香港深涌黄地峒遗址发现的石器可以分为两套:A“楔形器+刮削器+手镐”;B“镞形器+雕刻器+长石片”。根据光释光测年显示,深涌黄地峒遗址有两个时期的遗存,早期遗存距今约4万年,即旧石器时代晩期;晩期遗存为距今6800年,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发掘者硏究指出:对比岭南和东南亚的材料,深涌黄地峒遗址表采和出土的打制石器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中晩期,甚至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石器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完全有别于岭南其他旧石器时代晩期存在的那一套砾石石器。此外,在遗址发现了苏门答腊式的石核,说明深涌黄地峒的石器技术与东南亚史前时期的石器技术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硏究所硏究员、从事考古工作已经整整50年的张森水随即加入了考察工作。他初步论断,企岭下海东侧的黄地峒山坡,是一个旧石器晩期的石器制造场,年代应属旧石器晩期。张森水说,黄地峒石器在加工工艺和石器组合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一个全新的组合,不仅在香港首次发现,在珠江三角洲甚至东南沿海都是没有的”。黄地峒遗址发现的重要性还在于为岭南地区乃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旧石器文化提出新的硏究课题。张森水说:“这样的石器和加工工艺组合不可能仅在香港孤立存在,在周边地区寻找它们的‘前辈’或‘兄弟’、‘堂兄弟’,将是考古工作者的长期任务。”此外,考古专家在黄地峒遗址发掘地上方约100米山坡上,又发现新的石器,它们之间有无关联?“黄地峒石器出土地的两层地层,在时间上分别为6800年和3.5万至3.9万年,其间的断层如何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地峒考古才刚刚开始。”

  中山大学著名人类学家容观琼先生在硏究黎族起源时也指出,“我认为2004~2005年的香港深涌黄地峒遗址的发现的出土的器物及其加工技术说明深涌黄地峒一带旣是百越族群先民生产各种门类工具的基地,也是古越族先民的原始聚居地。事实上,我们也看到黎族的先民们途经雷州半岛走向海南岛途中留下自己的印迹”①。这说明黄地峒原始人类是海南岛的黎族人的祖先。

  値得说明的是,对于黄地峒的硏究结论目前尙有不同的看法②。

  二、海南岛三亚落笔洞遗址③

  三亚落笔洞遗址是南海北岸早期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遗址,距今一万年左右,是目前已知的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南端的一处史前文化洞穴遗存。

  海南三亚北15公里有一落笔峰,如同屛风,独秀三亚。峰峦之中有一洞叫落笔洞,深16米,宽9米,高12.5米。在洞顶的东南面,原有两根锺乳石垂吊,形如悬笔,落笔洞因此得名。明《正德琼台志》对该洞就有记载。落笔峰在发现“三亚落笔洞人”之前,就是三亚八景之一。这座不算高的山峰,在当地黎族百姓的眼中是一座奇峰,而山中的溶洞是神洞。所以洞内总看到有人前去烧香祈福的痕迹。落笔峰由石灰岩组成,经长期的风雨侵蚀,形成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不大的山体内藏着许多溶洞,相传洞洞相通,相映成趣。洞顶普遍有锺乳石滴水现象,所以有人写下“落笔洞洞洞落笔,尖峰岭岭岭峰尖”的妙句。

  1983年初夏,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期间,广东省博物馆杨式挺先生在海南行政区文化局麦穗、崖县文化馆黄怀兴等先生的协助下,考察了落笔洞洞穴遗存,发现了含贝殻和脊椎动物化石的灰色胶结层堆积。1992年3月,海南省文博专业证书班的学员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敎师李始文的带领下,又复查了落笔洞遗址,在灰色胶结层堆积中采集到五枚人牙化石及包括水鹿、赤麂、松鼠、鸟类在内的脊椎动物化石。1992年12月,由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以海南省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硏究所的有关业务人员组成了考古发掘队,对遗址进行了考察发掘。为了进一步瞭解亚洲象的埋藏条件及搞清洞穴堆积层位的变化关系,1993年10月,又进行了第二期发掘工作,并主要选在发现亚洲象的C、D两排的部分探方,较靠近洞穴的西壁;后因发掘工作的需要,又向洞口方向延伸了几个探方,结果发现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存。

  遗址中发现12枚人类牙齿和一块距骨。有的牙齿已经石化。其中保存较好的7枚牙齿与河南、甘肃、云南等地出土的人类化石作比较,专家发现落笔洞人的一枚上内侧门齿的长度小于河南、甘肃新石器时代人及云南现代人,一例接近河南、甘肃新石器时代及云南现代人,落笔洞人的第2门点I2明显小于对比组,犬齿、第3臼点M3的宽和第1门点,I1略高于两个对比组,M3的长接近河南、甘肃新石器时代人的男性値,第2臼点M2和M3的値均接近对比组。两个对比组虽然一个为北方新石器时代,另一个为南方现代人,其各类牙齿的差别也不是很大。总体上,落笔洞人牙齿也和两个对比组相近。落笔洞人的牙齿、个体少很难鉴别其性别;从磨蚀程度判断至少有三个个体,即两个门齿分别代表两个个体,一个磨耗极重的上臼齿为一个个体。从门齿长、宽、高看HV00001个体面部要大于HV00002个体。海南岛是多民族集居的地区,以黎、回、苗族人口较多,在落笔洞周围就居住着黎族同胞。据传说,黎族先民居住在海南岛已经有一两千年的历史。现在落笔洞人类材料的发现,虽不能鉴别其民族,但我国先民在海南岛的居住历史可以追朔到一万年左右。而且根据种群的特点,大陆迁徙种占有较高的比例,文化性质与两广的文化遗存十分接近,当然不能排除人类从大陆迁入的可能性。

  遗址堆积中有很多用火遗迹,发现的灰烬层堆积较厚,且间杂着大量的烧土块、炭屑和烧石、烧骨。另有少量石器、骨器和角器带有火烧的痕迹。这表明当时落笔洞人在生活中已较广泛地使用火了。三亚地处南海之滨,热带山地雨林植被资源丰富,为动物生息、繁衍提供了生存空间及充足的食物来源。落笔洞遗址的居民——落笔洞人猎取的动物种类较为丰富,除了部分较小的爬行类、龟鳖类、鸟类动物外,主要以哺乳动物为狩猎对象,其中有较温顺的鹿麂、水牛、羚羊等偶蹄目动物,也有凶猛的食肉目动物,如华南虎、豹、豺、熊等较大型兽类,已能捕捉大型的长鼻目动物亚洲象。此外,还猎取灵长目、奇蹄目、翼手目、啮齿目等动物。这些情况反映了狩猎生产在当时的经济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是在狩猎活动不断地发展中,落笔洞的人类逐渐地瞭解到许多动物的生活习性,提高了狩猎的技术,扩大了猎取对象的范围和动物种类,方能对动物如此广泛地利用。而箭镞的出现和切割兽类肉皮的石片石器的使用,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狩猎技术的改进。

  在洞穴遗存的堆积物中,发现了大量的水生软体动物遗骸,堆积十分密集。水生动物计有7目24种,其中螺殻约有7万个之多,有些经火烧过。可见,当时的人们重视对水生动物的利用,捕捞经济比较兴旺发达。由于地处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森林茂盛,植物种类繁多,且盛产热带作物,为当时的采集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场所,众多的植物果实丰富了古人的食物来源。钻磨的穿孔石器的使用,表明那时采集方法已有改进和发展,它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工具,有多种用途。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落笔洞的人类在这里主要从事狩猎、捕捞和采集的生产经济,过着原始的穴居生活,不断地繁衍、生息,开拓这片南疆沃土。郝思德等先生总结了落笔洞遗存的下列几点主要特征:

  1. 堆积物中含有大量螺类。

  2. 大型的打制石器均为砾石工具,用锤击法加工,多为单向打击,流行单面刃;第二步加工的制品多见于小型的石片石器;石器原料以黑曙石、火山岩为主;器类组合较为简单,有砍砸器、敲砸器、石锤、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石片等。

  3. 加磨石器仅见穿孔石器,末见磨刃石器和典型意义上的磨光石器。

  4. 骨角器多以磨制为主,个别的通体磨光。

  5. 遗址中未发现陶片。

  6. 经济生活以狩猎、捕捞和采集为主,这是一种原始的自然经济的复合体。

  7. 猎取的哺乳动物几乎全为现生种。

  8. 堆积中有大量用火遗迹。

  海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所长郝思德硏究员从出土的生产工具、用火遗迹、动物遗骸及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认为:其一,堆积物中含有大量螺、蚌及蚶类遗骸,但发现极少鱼骨化石,这说明当时落笔洞离海应比现在要近,而且“三亚落笔洞人”没有学会网鱼技术,只是在海边礁石上拾回一些贝类食用。其二,大型的打制石器多为砾石工具,用锤击法加工,器类组合较为简单,加磨石器方面仅见少量的穿孔石器。遗址内未发现陶片,没有典型意义上的磨光石器,所以还不具备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其三,落笔洞中有很多用火遗迹,灰烬层堆积较厚,且间杂着大量的烧石、烧骨,生产工具上也有火烧痕迹。这表明当时的“三亚落笔洞人”已广泛使用火了。其四,从大量的动物化石来看,“三亚落笔洞人”以哺乳动物为狩猎对象,其中有较温顺的鹿、麂、水牛、羚羊等偶蹄目动物,也有凶猛的食肉目动物,如华南虎、豹、豺、熊等兽类,还有长鼻目动物亚洲象。此外,还猎取灵长目、奇蹄目、翼手目等动物,这说明狩猎生产在“三亚落笔洞人”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远在一万年前“三亚落笔洞人”主要从事狩猎、捕捞和采集的生产活动,过着原始的穴居生活,繁衍不息,在蛮荒时代创造出海南岛的远古文化。

  据悉,最近在海南岛又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①。为了抢救性保护大广坝水利工程中发现的昌江信冲洞化石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硏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和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这处史前遗址开始进行发掘。

  考古队在南阳溪河流两岸的第二级阶地发现了燕窝岭和混雅岭等两处旧石器遗址,并从黄色粘土层中发现了3件石制品,包括1件石核和2件砍砸器,还在地表采集到1件石核。

  专家们根据地质、地貌及石制品的特征初步确定,这两处遗址的地质时代为晩更新世,即考古学年代的旧石器时代晩期,距今约2万年。同时也说明,落笔洞遗址并非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另外,从地层中发现的文化遗迹和地表采集的一些夹砂陶片,也证明瞭古人类在该地区生活的连续性。

  从出土物的堆积情况和文物器型分析,两处旧石器遗址均为旷野遗址,是人类临时活动的营地。石制品的原料均为石英岩,个体比较大;打片技术采用锤击法;石器仅有砍砸器一种类型。打制石器的素材使用砾石,加工采用锤击交互方式。第二步加工比较规整,刃缘比较平齐;在石制品中都保留不同程度的天然面。这是以砾石石器为主的工业。

  “这与华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遗址有着诸多共同特征。”李超荣硏究员认为,两万多年前,中国南部大陆的古人类乘坐简易船只跨越海峡到达海南岛开始生活定居。在文明起源上,海南岛与中国南部大陆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这为硏究海南岛的人类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佐证,”李超荣说,“出土的石器文化特征和打制技术,都跟华南大陆地区旧石器遗址的非常相似,关联密切。”

  三、广东南澳县细石器遗存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它由南澳岛及周边22个小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111.53平方公里,其中南澳岛面积109.04平方公里。南澳岛位于广东省东部、福建省南部的海上交汇处,北回归线穿岛而过。主岛像葫芦形平卧,高山丘陵居多的东半岛和西半岛之间是一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的海积平原,县城后宅镇设置在此。考古学家在这里曾发现“目前粤东考古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专家认为‘象山人’可以作为这一时空的代用词”①。

  20世纪80年代初期,位于象山中段南坡的南澳中学的部分敎师在象山顶开荒扩种,其中对考古有浓厚兴趣的历史老师张益欣多次拾回一些奇形的小石片,有几件后来被证实是燧石质的细小石器。1991年6月,潮汕文化硏究中心的几位敎授来岛考察东坑仔商周文化遗址的同时,也考察了象山,并在山坡的一些园地采集了部分燧石质制品,初步估计这些石器标本的年代比较古老。

  1993年2月21~23日,由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县文化局、县政协、汕头市文管会办公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等单位的专业人员联合组成的考古调查组,有针对性地对象山进行考古调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前后几次调查共采集石器、石器材料150多件和一片很具特色的原始陶片。

  象山位于后宅镇东北部,是一座长约500米,宽约100米,海拔约25米的山丘,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缓坡伸延,山丘顶部较平,西边地势稍高,终止处是船只出入的渔港。在50年代,它的西北麓是海水所及之处。东面、东北面远山屛障,有坑内水库、北门坑水库自东而西相继延伸至象山东麓。这里发现数量颇多的细小石器。文化遗物主要分布在山岗东部与中部。据由中山大学曾骐先生执笔的发掘报吿称:“象山细小石器以燧石为主要原料,形体细小,一般长、宽不超过3厘米,多用不规则形薄石片加工制成,也有部分长条形、三角形石片。石器的制造工艺以在侧缘打落小石片和进行第二步加工(单向加工为主,也有采用交互打击或错向加工等方法)。石器不注意形态的规范而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可称之为‘象山细小石器类型’。”

  象山细小石器主要有刮削器和尖状器,其中刮削器的品类和数量最多,占石制品总数的83.8%,有凹刃、凸刃、凹凸刃、直刃、圆头等,其加工边刃有单边、双边、多边。尖头类石制品包括有尖状器、雕刻器和石钻。在93件石制品中弧背刮削器、“人”字形刮削器、“山”字形石钻可代表象山石器的特色。

  曾骐先生认为:“这些石器适合于滨海地区人类进行近海捞捕、滩涂采集等生产活动。在象山顶,我们曾采集到不少贝类、蚌殻的标本,这里有可能是该时期人类聚居活动的地点。象山发现的细小石器材料中,缺乏可与西樵山细石器相对比的各种细石核、细长石片,不可能属西樵山细石器系统,而保留更多的旧石器时代风貌,年代上比西樵山细石器为早。”“在与细小石器同处于地层中的采集陶片,其夹砂低火候的质地、内外壁有装饰花纹的特点显示出这种陶片的原始性。恩格斯说过:‘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或者甚至一切地方,陶器都是用粘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而发生的,目的在使其耐火。因此不久之后,人们便发现成型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种内外壁有纹饰的陶片,正好说明瞭陶器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有‘内部的容器’的阶段。江西万年仙人洞的下层文化是我国华南已知的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其出土陶器类型简单,质料均为夹砂质陶,在仙人洞出土的陶片中,有发现内外壁均饰纹饰的陶片。另外,桂林甑皮岩洞穴、河南登封双庙沟遗址、浙川下王岗遗址的较早地层中也出土内外壁有纹饰的陶片,仙人洞遗址的年代测定,比较保守的数据都在距今8000年左右,据此,我们判断象山细小石器的年代不会与仙人洞相差太远,也可暂定在距今8000年前后。”

  这种石器在丰顺县汤屋山也发现4件,为燧石质,其中两件为石片,另两件为刮削器,其中一件为“人”字形。另外在金山和深澳吴平塞等地点也发现细小石器。邱立诚先生认为这批遗存的年代在距今1万年前后①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