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姚侬正、姚硕仑等

  姚侬正(1931— )

  曾用名姚清章。河南邓县人。摄影家。

  1949年,姚侬正参加工作。1978年起在长江葛州坝工程局科研室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北分会。

  姚侬正主要作品《接龙》入选1978年湖北影展;《一柱擎天》、《机械化施工》入选1979年湖北影展,其中《一柱擎天》获优秀奬;多幅作品入选各类影展。其中《葛州坝上送晚霞》获金牌奬、《壁虎》获银牌奬、《筑》获铜牌奬。

  姚硕仑(1931— )

  江苏东台市人。摄影家。

  姚硕仑于1951年参加工作。曾任台东县报记者、台东县委宣传部通讯站副站长。1960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分会。

  主要作品《积肥小景》,入选江苏省第三届影展;《纺线》、《林牧》、《渔港之晨》等入选江苏省第五届影展。

  姚喜贵(1931— )

  辽宁大连人。摄影家。

  姚喜贵1952年在大连展览馆工作。1988年在大连国际博览中心筹建办公室工作。197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辽宁分会,任大连老年摄影学会理事。

  1982年,姚喜贵等六人举办了“南国风光”影展,主要作品《农贸市场》、《市图书馆藏书室一角》,专题片《农牧渔业先进典型—大连皮子窝化工厂》、《大连机床厂》等。

  姚光弼(1931— )

  教授。消化病、肝病和临床免疫学专家。

  姚光弼1954年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1980年,姚光弼作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访问研究员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皇家阿弗雷德医院进修临床免疫学。他40余年从事肝病和消化病的研究。历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院长、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铁道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理事、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及内科学主任委员、肝病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肝炎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为国际肝病学会和亚太肝病学会会员、美国消化病学会国际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姚光弼多次主持国际肝病、消化病、变态反应学学术会议。科研成果如“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乙肝病毒前S1,S2抗原抗体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的研究”等曾分别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奬1项、二等奬1项和三等奬2项、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奬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奬2项、上海市卫生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奬1项、三等奬2项。姚光弼为上海市1983年度劳动模范。1991年获国家人事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个人传略分别载于5种国内外出版的《世界名人録》 姚光弼着有论著、综述、述评300余篇,专著40部。代表性著作有《临床肝脏病学》、《临床肝胆系病学》、《肝胆胰疾病》和《病毒性肝炎新进展》等。

  姚希贤(1932— )

  浙江清德人。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

  姚希贤1954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物理系。为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低温与超导》副主编。

  姚希贤致力于凝聚态理论、多量子理论的研究工作。其代表论文有《关于电阻分路约瑟夫逊结的析解》、《圆域遂道结中自场的影响及其解的稳定性》、《量子统计的格林涵数理论》等。

  姚福生(1932—  )

  上海人。动力机械汽轮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福生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2年于波兰格坦斯克工业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历任国家机械工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山东工程学院院长。

  姚福生主要从事汽轮机叶片、叶珊以及汽轮机的旁路系统等工程技术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另外, 姚福生还从事洁净煤技术的研究,为中国的能源和环保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路。

  姚福生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绍福(1932—  )

  湖南省桃源县人。航天军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飞航导弹武器系统总体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绍福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历任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型号系列总设计师。姚绍福先后任多种型号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的副设计师、设计师。其解决了武器系统总体设计领域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为发展中国飞航导弹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姚绍福主持了论证我国飞航导弹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奬特等奬、一等奬和二等奬多项。姚绍福发表论文,科学报告和著作十余篇。

  姚绍福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骏恩(1932—  )

  上海市嘉定县人。电子学物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骏恩1952年于大连理工学院毕业。后任中国工程院北京科学仪器研究中心研究员。其设计并主持完成我国第一台大型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并在国内推广电子显微镜制造、生产技术。

  姚骏恩参加完成我国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幷发展为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其提出并主持研制完成我国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幷且投入生产。

  姚骏恩负责完成我国第一台超分辨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指导完成敲振式原子力显微镜。并主持研制,生产多种纳米检测等仪器、器件。

  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奬二等奬和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奬一、二、三等奬十一项。姚骏恩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骏恩出版著作六部以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姚介兴(1932—  )

  上海人。有机化学研究高级工程师。

  姚介兴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曾在上海生化药厂工作,后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姚介兴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制备、氟化学及激光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计划管理与科技开发工作。其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要有《三氯化铝催化硫的同位素交换》等。

  姚克鲁(1932—  )

  广西合浦人。中共官员。

  抗日战争期间。姚克鲁曾任合东南游击队武工队队长,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姚克鲁后历任北海市人民政府科长、办公室主任,中共合浦地委农业生产办公室副主任,北海市水产局副局长、市渔业办公室主任,北海市市长、中共北海市委副书记、钦州地委副书记,北海市政协主席等职。1988年,姚克鲁当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姚振炎(1932—  )

  江苏常熟人。高级工程师。

  姚振炎1952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电力工业部基建司工程师、副师长。水利电力部基建司司长、高级工程师。水利电力部副总工程师、副部长等职。是1998年第九届 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

  姚治华(1932— )

  曾用名姚志华、世安,斋号泥墅。湖北孝感人。画家。

  姚治华于1949年参加工作,1961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留校任教。后任教研室主任、人物画科副主任、副教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函授大学国画部主任、中国石涛艺术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黄山写生画院院长、联合国新闻谘询委员。

  姚治华擅长白描人物、水墨山水画。人物形象简练,笔墨生动,颇为传神;山水意景深邃,笔墨甜畅,情趣盎然。

  作品《早春河畔》曾入选蒙特卡洛“国际现代艺术展”、《漓江渔歌》入选法国比格诺勒·瓦尔“第一届国际现代艺术双年展”、《夕渡图》入选日本“中日水墨画交流展”获优秀作品奬,1999年获世界和平艺术大展优秀导师奬,并获联合国“阿克特米”大奬等。还有《芦荡飞鹤》等。

  姚治华曾在北京、山东、山西、湖北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和联展,1988年赴日本肯尼亚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姚治华画选》,发表论文有《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人物画技法》、《中国人物速写》等,主编有《中国画论文选编》等。

  姚景兰(1932—  )

  上海人。女高级工程师。

  1953年,姚景兰于交通大学电信系毕业。1959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央电信研究院,进修载波通信及晶体管电路。1961年回国,在邮电部科学研究院任职。

  姚景兰曾负责全铝单器总对称电缆晶体管60路载波增音系统设备研制,参加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系统研究,两项成果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奬。由其主持几项系统的科研管理,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奬。此外,姚景兰还参加了中国技术政策(通信)的制定,并获多项奬。

  姚葆勋(1932— )

  祖籍浙江余姚,生于上海。书法家。

  姚葆勋青少年时期受业于王遽常,临颜、柳、欧诸家楷书。1954年毕业于华东艺专绘画系,先后在河北兴隆师范、浙江美术设计公司、杭州艺专、西泠印社从事教学和创作。二十六岁得陆维剑指授,专攻魏碑达十年。曾任杭州美术公司副经理,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姚葆勋以魏碑方笔铺毫运锋之法作楷、行、草书。着有《新魏书字帖》、《魏书西湖诗钞》等。

  姚伦湘(1932— )

  上海人。集邮家。

  姚伦湘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集邮。主要收集清代、近代民国各类邮票。1949年起收集解放区邮票。

  新中国成立后,姚伦湘曾任河南粮食局总经济师。为河南省集邮协会高级会员、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全国邮联五大代表,全国、省集邮先进个人。姚伦湘编组的传统类邮票和专题类邮票,曾先后在世界邮票展览会上两次获镀金奬,在五洲邮展上获得大银奬,在全国邮展上获得金、大镀金奬、镀金奬和特等奬各类奬多项。

  姚伦湘曾在集邮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姚庆栋(1932— )

  浙江瑞安人。电子信息科学家。

  1952年,姚庆栋于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1983年,姚庆栋赴联邦德国汉诺威大学信息理论与处理研究所访问学习。次年回国后,任浙江大学信息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为中国通信学会理事。

  姚庆栋主要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其完成的ERIP—1系统的研究。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奬,已完成图象编码的研究及数字通行系统的研究,其所编的《图象编码基础》,获1988年邮电部教材二等奬。

  姚庆栋发表论文主要有《数字无线传输》等五十余篇。

  姚维祯(1932— )

  浙江余杭人。教授。

  1956年姚维祯于哈尔滨东北农业学院农业机械系研究生毕业。1985年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作访问学者,进行猪舍环境模拟研究。

  1986年姚维祯回国,任东北农业学院农业工程系教研室主任、黑龙江农业工程学会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姚维祯主要研究畜牧业机械化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进行“养猪、养鸡机械化研究”、“人工授精模拟牛的研制”,获1983年机械工业部二等奬。

  姚维祯着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机械》、《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等,主编教材《畜牧业机械化》,发表论文数篇。

  姚振麟(1932— )

  福建莆田人。民间美术家。

  姚振麟擅长用高磷土等材料、手工雕刻、烧制陶塑作品。其作品造型生动,刀法熟练,细腻,线条流畅,艺术风格受国画家李根之影响较深。作品多表现佛教故事,有罗汉、观音等。其能够利用温度的控制,陶土成份的构成,使陶塑人物皮肤及服饰呈现不同的色彩并产生机理效果。如罗汉袒露的肌肉皮肤,能凸现出自然皮纹。

  姚振麟的代表作品“达摩”、“观音”等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获专家和观众赞评。

  姚平(1932— )

  笔名丁一, 室名寒梅阁。江西兴国人。诗人。

  姚平于南京空军政治学校毕业,后任兰州军区西安老战士大学教授。姚平历任《雁塔诗词》、《东方诗词》副主编,《雁塔诗词丛书》常务副主编,陕西电视大学词学研究会理事,陕西诗词学会秘书长,雁塔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汉诗词协会陕西分会会长等职。

  姚平着有诗集《梅亭词选》、《寒梅阁诗词选》、《寒梅阁吟章》、《梅阁续》等。

  姚凤磐(1933—  )

  安徽寿县人。电影编剧家。导演。

  姚凤磐曾任台湾《中华日报》、《联合报》记者、编辑,《征信新闻报》主编及主笔。

  姚凤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编剧创作、编写的作品有影片《白云故事》、《北极风情画》、《街头巷尾》、《天之骄女》、《破晓时分》、《辛十四娘》、《几度夕阳红》、《塔里的女人》等。

  姚凤磐导演的影片有《玻璃眼球》、《雪娘》、《秋灯夜雨》、《索命三娘》等。

  姚永炀(1933— )

  江苏南京人。高级工程师。

  1952年,姚永炀于华东邮电学校毕业。1960年赴苏联国家无线电研究院进修。1962年回国,姚永炀历任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技术员、工程师。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是中国通信学会第一届理事,第四届人大代表。

  姚永炀长期从事微波通信的研究工作。曾参与600路、960路微波机的研制工作。在解决全国微波通信线路设备稳定性问题的工作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姚立辰(1933— )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

  姚立辰善绘,尤擅长水粉画。

  姚应焱(1933— )

  湖北武汉人。美术设计家。

  姚应焱曾在武汉市美术设计公司工作,擅长装潢、设计等。姚应焱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

  姚秦(1933— )

  又名姚建材。广西合浦人。画家。

  1954年,姚秦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西玉林地区《大众报》任编辑、记者。1965年起在广西美术学院任教,历任系副主任、主任,广西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姚秦擅长油画,作品《新画》、《备课》均参加第三届全国美展, 主要作品还有《红瑶妇女》等。姚秦编有《世界风俗画选》、《世界历史、战争画选》、《世界神话、宗教画选》等。

  姚安子(1933—  )

  北京人。女研究员。

  1956年,姚安子于北京医学院卫生系毕业后,同年赴苏联医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留学,研究物理因素的生理学。姚安子于1962年获医学副博士,同年回国。

  姚安子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工作。从事微小气候的研究,参与制定有关标准。姚安子创建了噪声与振动实验室,进行噪声与振动的科学研究。姚安子还负责研制“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获“七五”期间国家标准优秀奬。

  姚安子参加《噪声控制学》等劳动卫生手册的编写。着有《建筑中的噪声控制》等,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姚敦义(1933—  )

  浙江湖州人。教授。

  1953年,姚敦义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1980年赴美国访问进修学习。于1986年赴英国访问进修学习。归国后, 于山东大学生物系任教。姚敦义历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山东植物学会会长、山东遗传学会常务理事。

  姚敦义主要从事植物遗传学的研究。其提出试管无菌代替薯块过冬的方法。主持“棉花体细胞发生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研究”获山东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奬;“牧豆树节外植体条件下的再生”、‘棉花体细胞组织培养”获山东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奬。

  姚敦义编着有《植物学》、《遗传学》等。

  姚兆奇(1933—  )

  上海人。研究员。

  1954年,姚兆奇赴苏联诺夫彻尔卡斯克工业大学矿业系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矿冶学院地质系学习。1959年归国,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任职。姚兆奇主要从事我国南部二叠纪大羽羊齿植物群和含煤地层的研究。

  姚兆奇成功地证实华南二叠纪大羽羊齿植物群和相应的龙潭顶底界的穿时问题。提出了华北的古植代与中植代的更替发生于晚二叠世内纪,首次证实了大羽羊齿植物属于种子蕨类。

  姚兆奇在国内、国际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姚治国(1933—  )

  笔名姚峻。山东荷泽人。摄影家。

  姚治国1949年参加工作,1983年任西安事变旧址管理处摄影师。1959年任西安摄影协会理事,后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陕西分会。

  主要作品《爱科学》、《少女》分别入选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影展;《青春》入选陕西首届人像影展;《令箭》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陕西分会首届会员荣誉奬,还有《铁牛遍地跑》、《全国劳模张秋香》等。

  姚宗仪(1933— )

  广东潮阳人。摄影家。

  姚宗仪1953年于复旦大学毕业,1954年进新华社西北分社工作。期间,姚宗仪曾到过玉门油田、柴达木油田、陕西煤矿、兰州油田等地进行过新闻采访。1984年,姚宗仪任新华社驻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记者。

  主要作品有《列车在秦岭之巅》、《宝成铁路接轨》等。

  姚筱舟(1933—  )

  江西省铅山县人。词作家。

  1949年,姚筱舟参加瞭解放军。1954年赴朝参战,回国后来到陕西铜川矿务局担任宣传、秘书工作,后调任焦坪煤矿任技术员。

  姚筱舟下井后,常常倾听老矿工吟唱高亢的陕北民歌。姚筱舟的心弦被拨动了,他鼓起勇气提笔写诗,并取了个与矿名同音的“蕉萍”为笔名。那是一个诗潮涌动的岁月,矿工们都风趣幽默,编快板、顺口溜,可以“出口成章”,如“党是咱的妈,矿是咱的家,咱听妈的话,建设好咱的家”等。这些顺口溜对姚筱舟的创作启发很大,“我把党来比母亲”就是从“党是咱的妈”借用过来的。1958年的一个深夜,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姚筱舟一口气写出了三首矿工诗,其中一首就是《唱支山歌给党听》。 

  写成后的《唱只山歌给党听》歌词刊发在1958年第八期《总路线诗传单》上。那是由陕西省民歌整理小组专门编印的一份不定期小报。1962年,歌词被春风文艺出版社收入《新民歌三百首》,署名蕉萍。雷锋曾把其中两段八行抄在日记里,并将“母亲只能生我身”改为“母亲只生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1963年,上海音乐学院年轻教师朱践耳从《雷锋日记》中发现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词。朱践耳怀着对雷锋的崇敬之情,为之谱曲,并交给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的藏族女歌手才旦卓玛演唱。在上海首演获得空前的成功,才旦卓玛和朱践耳一举成名。歌曲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传遍了大江南北。 

  作者“蕉萍”是谁呢?1963年秋,朱践耳通过多番寻觅,终于发现“蕉萍”在陕西焦坪煤矿,于是便给该矿党委书记写信。党委书记赵炳儒也不知道蕉萍是谁,就召开大会问大家:“谁叫蕉萍?”筱舟没有吭声。矿党委派人把筱舟找去,赵炳儒问:“你是‘蕉萍’,有人看见过你用笔名写稿子。”筱舟一看瞒是瞒不住了,于是就诚惶诚恐地点了点头。赵炳儒笑说:“好事嘛,这有啥不敢认的!”便把朱践耳的信转到筱舟手中。于是,从1964年起,《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才正式注明词作者的真实姓名。 

  1965年春,这首歌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歌曲”。北京举行颁奬大会时,筱舟因“社会关系复杂”未能成行,一套《毛泽东选集》和四张丝织音乐家像、一张奬状还是由矿上转交的。在“文革”中,《唱支山歌给党听》不但没有给筱舟带来好运,反而成了他的“罪状”。 

  1997年,姚筱舟、朱践耳、才旦卓玛这三位《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合作者在跨越34个春秋之后,终于头一次在“上海之春”第十七届音乐会开幕式上相见。

  姚兆炜(1934—  )

  江苏太仓人。计算机科学家。

  姚兆炜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电脑部副经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用语言研究室主任、中国软件技术公司语言工程实验室主任。姚兆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高级工程师。

  姚兆炜主要从事机器翻译、情报检索、图书自动化的研究。1959年获中国科学院庆祝建国十周年成果奬(俄汉机器翻译)。姚兆炜发表论文有《关于实现机器翻译在词典里查词的扦值方法》、《机器翻译中英语词典数值化初探》等。译有《算字计算机的编译程序构造》、《编译技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等。

  姚正康(1934—  )

  笔名文浅、雪松、蜀客。四川自贡人。作家。

  姚正康曾在广西南宁水利电力学校、武宣县中学任教。后在武宣文化局任创作员。1978年调任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为教授。姚正康先后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姚正康为广西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广西写作学会副会长。

  姚正康曾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艺理论、评论、电影文学剧本等。主要理论著述有《古典小说的小说技巧》、《血泪交织的悲歌》、《喜剧创作的琐谈》等,其中三项获优秀论文奬,诗歌集有《莺歌燕舞》等。

  姚品文(1934— )

  湖北建始人。女教授。

  姚品文于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江西师范学院讲师、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江西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会员、江西诗社社员。

  姚品文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及研究工作,重点为古代戏曲及散曲。曾任《元曲欣赏辞典》、《历代志怪大观》等书撰稿人。

  姚品文发表作品都为学术性论著,负责副主编,撰稿《中国历代咏物诗辞典》获江西教委科研成果三等奬;主要论著有《朱权研究》、《太和正音谱述评》等;论文《(太和正音谱。群英乐府格势)浅谈》选入首届海峡两岸散曲研讨会论文集,《散曲欣赏漫谈》等数十篇。

  姚秀云(1934— )

  江苏雎宁人。女柳琴剧演员。

  姚秀云自幼随父母学艺,工青衣、花旦。1948年在苏北、苏东、鲁南及雎宁等地区演出。1952年参加雎宁大众柳琴剧团任演员。1958年任该团团长。1960年调江苏省柳琴剧团任主要演员。姚秀云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徐州剧协理事。

  姚秀云擅长青衣、花旦,亦演老旦。在柳琴戏唱腔方面大胆创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曾成功地塑造了《点兵》中的樊梨花,《四告》中的梅翠娥,《状元打更》中的刘金婵,《双玉婵》中的谢芳儿等艺术形象。1954年,姚秀云参加华东地区戏剧汇演,演《喝面叶》获演员二等奬。1957年在江苏戏曲汇演中,其主演的《大燕和小燕》于1979年拍成电影。1986年,在徐州举行的首届柳琴节上,姚秀云获得优秀表演奬。

  姚金陵(1934— )

  上海人。建筑师。建筑设计师。

  1956年,姚金陵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在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之后在港王董建筑事务所和戴凯勒室内设计公司工作。姚金陵为民用建筑设计院设计师、高级建筑师、主任建筑师。上海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城市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环境美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姚金陵曾参与上海天目路西藏路旧街改建规划和设计、上海市中心规划和设计、上海市长白新村文化中心规划等项目。还参加苏丹友谊厅分段设计室外总体和室内灯具。

  姚金陵参加上海体育馆设计获全国优秀工程奬。创作设计上海城市雕塑二件:“申”字城标和街头喷泉获优秀创作奬,参加上海宾馆设计获全国优等设计奬。1982年,全国性“钓鱼台国际会议中心设计竞赛”,姚金陵参赛方案获二等奬,设计的宋庆龄陵园获上海优秀设计奬。曾主持上海“新锦江”饭店、上海新虹桥俱乐部及体育健身中心等项目的主体设计。

  姚金陵主要论文有《住宅区的建筑群体艺术》、《古代艺术融于现代建筑之初试—上海宾馆门、中庭的室内设计》、《新锦江饭店新楼》等。

  姚祖康(1934—  )

  浙江余杭人。道路建筑专家。

  姚祖康1959年于同济大学铁道、道路及隧道系研究生毕业。历任同济大学讲师、教授。道路与交通工程系主任,道路与交通研究所所长等职。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姚祖康专于路基路面设计。在国内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混凝土路面结构,解决了路面力学分析,温度力计算问题。

  姚祖康编着有《路基工程》、《道路路面工程》等。

  姚俊卿(1934—  )

  辽宁黑山人。书法家。

  姚俊卿自幼学书法。1958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字幕书写工作,三十多年间书写中外电影字幕300余部。其学书兼取王羲之、张旭、怀素、颜真卿、郑板桥诸家之长。尤擅行、隶,喜作榜书。

  姚俊卿为二级字幕美术设计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北国书画社副社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长春分校副校长。

  其所作行书行笔奔放,生动遒劲。所作隶书法度严谨,凝重内含。作品入选“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观摹展”、“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中国书画展” 。曾在长春市及在日本举办书法展览。

  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姚俊卿个人书法展览。有的作品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西泠印社等文化单位收藏或碑刻、收入书画集。

  姚振亚(1934—  )

  安徽歙县人。邮学家。

  姚振亚历任《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助理兼文化部主任、《集邮》杂志主编。

  姚振亚受家传影响,自幼始好集邮,所收集的邮票在赴京工作前一度散失殆尽,在《中国青年报》工作时恢复集邮。1983年调任《集邮》杂志主编后,藏品日渐丰富。

  姚振亚在《集邮》杂志任职期间,使杂志的年发行量从二十万一跃为五十万份,成为世界邮刊发行量之最,在全国五千家杂志评选中,《集邮》“获全国最佳杂志”称号。姚振亚在任集邮图书编辑部主任期间,主持、审定、出版了大清,国民、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目録,填补了我国集邮史上的空白。其中《新中国邮票目録》(1987年香港版)在加拿大国际邮票展上获镀银奬。专著《百国邮票欣赏》获全国优秀图书奬。

  姚振亚负责主编有《中国的邮票》等。

  姚锡棠(1934—  )

  江苏武进人。研究员。

  1956年,姚锡棠于苏联莫斯科工程经济学院能源工程系毕业。1961年归国后,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姚锡棠主要从事能源、经济、技术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其所着重研究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理论,多次获上海市优秀成果奬。

  姚锡棠参加撰写《新技术革命与上海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抉择》等。

  姚雅男(1934— )

  辽宁沈阳人。女舞蹈演员。

  姚雅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为中央歌舞团主要演员兼教员。表演过诸多中外民间舞蹈,塑造瞭风格各异的少女形象。如花鼓灯《抢手绢》中俏丽活泼的少女和双人。《弓舞》中气质豪迈的巾帼英雄。

  姚雅男基本功扎实,技巧娴熟。在教学上勤于探索,整理出一套合适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的教材。姚雅男后来从事编导工作,为舞蹈教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姚雅男创编《白马情家》(合作)获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二等奬;改编的《花鼓灯》获1987年在土耳其举办的国际民族民间舞蹈比赛银鹰奬。1987年,姚雅男参加全国“定位法”舞谱学习班学习,获教员证书。

  姚雅男主要论文《生态、艺术、舞蹈—对汉族民间舞蹈花鼓灯中“风摆柳”舞步的研究》曾在国际会议上宣读并收入会议文集内。

  姚继焜(1934— )

  原名姚煜焜,笔名阿昆。原籍江苏宿迁,出生于苏州。演员。 编剧。

  1955年, 姚继焜考入苏州戏曲训练班学艺,次年入江苏省昆剧团,随团学艺。先学苏剧,后学昆曲。1966年,姚继焜改唱京剧,在江苏省京剧二团演现代戏。1972年恢复江苏省昆剧团,重归该团演出。姚继焜为中国剧协江苏分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

  姚继焜扮相轩昂,神采内藴,嗓音宽厚,运用自如,吐字归音颇见功力。其戏路较宽,善于塑造不同风格的各类人物,出色地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1983年,姚继昆在北京与张继青合演《朱买臣休妻》,深获好评,并由中央电台録音、中央电视台録像。之后, 姚继焜积极从事昆剧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工作。姚继焜曾创作《李太白与杨贵妃》,整理《朱买臣休妻》,改编《渔家乐》(合作)等。

  姚继焜代表剧目及角色有《十五贯》中的况钟,《吕后篡国》中的陈平,《李太白与杨贵妃》中的李白,及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玉梅等。

  姚新生(1934— )

  上海人。医药学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新生1955年于东北药学院(今沈阳药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为沈阳药科大学教授。

  姚新生长其从事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及科学研究。1981年—1983年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获药学博士学位。 

  姚新生已培养出三十五名博士、十名硕士、三名博士后。曾任沈阳药科大学校长、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校长及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深圳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科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学院、澳门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新生已申请了四十多项专利,已获授权八项,成功研制开发新药四个,获省部级以上奬励五项。姚新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多篇被SCI收録。主编出版了《天然药物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及《超导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等三部全国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及研究生教材。 

  姚熹(1935—  )

  江苏武进人。电子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姚熹于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1982年,姚熹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固态科学博士学位。姚熹历任交通大学讲师、教授,电子工程系主任、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委员会副理事长。

  姚熹主要从事电子材料研究工作。1982年在美国发现铌酸陶瓷中晶粒压电共振现象,1985年获美国陶瓷学Ross-Goffin-purdy奬。姚熹与人合作研制成AFGSP热释电晶体,并获美国专利。

  姚熹撰有论文《晶粒压电共振对金属酸锂陶瓷供电频谱后的影响》、《热压锆钛酸镧铅陶瓷的极与去极化特质性》等。

  姚璇秋(1935— )

  广东潮州人。女潮剧演员。

  1953年初,姚璇秋进入正顺潮剧团培训班,学习青衣旦行。1956年,进入广东省潮剧团。曾任广东省潮剧院副院长、名誉院长。

  姚璇秋工青衣,其音色圆润,以情带声,以声抒情。表演雍容大方,身段婷婷娴雅。姚璇秋原来以唱清音着称。其塑造人物既遵循程式规范,又能做到法为我用,追求形象的真实和完美。

  1954年,姚璇秋参加广东省戏曲会演,主演潮剧传统折子戏《扫窗会》,获优秀表演奬。其主演《荔镜记》、《苏六娘》、《辞郎州》、《井边会》、《春草闯堂》和《梅亭雪》等剧,已摄成影片或録像録音。

  姚璇秋多次赴柬埔寨、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等地区访问演出。

  姚伟星(1935— )

  江苏苏州人。 女药理学家。

  1957年,姚伟星毕业于南京药学院,任同济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副教授。

  姚伟星长期从事药理数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曾于1983年赴德国科隆马道士药厂研究发展部药理室进修学习心血管药理,参加科研课题“粉防止碱抗钙作用的研究”,1985年曾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乙级奬。

  姚伟星参加编着有《心血管药理》、《医用药理学》,及《药理学》等书。

  姚连蔚(1935—  )

  陕西省长安县人。中共高级官员。

  姚连蔚从事医学工作,其在医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担任行政领导,为1973年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候补委员,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副委员长等职。退任后,姚连蔚居西安市,继续从事中医研究工作。

  姚秉衡(1935—  )

  浙江宁波人。地理与湖泊研究员。

  1958年,姚秉衡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毕业。后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

  姚秉衡主要从事现代和古代湖泊地貌与湖泊沉积研究。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其偏重比较沉积学研究,开展石油沉积与岩相古地理研究。其中“我国几个含油盆地砂体微相初步分析法”与“云南浙陷湖泊环境与现代沉积作用的综合研究”分别于1986年、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奬。

  姚秉衡发表论文十余篇,有《几个含油盆地砂体微相的初步研究》、《泪海浙陷湖盆三角洲的初步研究》等。

  姚钟麟(1935—  )

  陕西安康人。化学物理研究员。

  1958年,姚钟麟于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从事化学科学研究工作。姚钟麟主要致力于有机化学、冠醚化学及其应用,分子器件等方面研究工作。其中姚钟麟研究“SP高温防絶缘硅漆”获1987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奬。“钾离子选择电极”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奬;“锂同位素分离”获1988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奬等。

  姚钟麟主要著作有《冠醚化学》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有《树型化合物》、《冠醚合成和设计》、《冠醚用于离子选择电极》等。

  姚振寰(1935—  )

  笔名振寰。天津人。画家。

  姚振寰1962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1963年分配到中国煤炭文工团搞舞台设计。历任中国煤炭文工团美术设计员、舞台美术队队长、二级舞台美术设计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协会会员。

  姚振寰擅长版画、水彩画、美术设计及舞台设计。主要作品有《哈萨克姑娘》(石版画)、《人民的悼念》(套色木刻)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还有《登泰山之路》(水彩画)、《矿工舞》(舞台美术设计),京剧《奥赛罗》(舞台美术设计)等。 

  姚万邦(1935—  )

  湖南慈利人。画家。

  姚万邦1955年于湖南艺术学校毕业,曾于湖南省慈利县文化馆任职。姚万邦擅长水彩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

  作品《緑海揽秀》1983年入选中国水彩画展览。主要作品还有《新的开端》、《春满山乡》等。

  姚林富(1935— )

  北京人。教授。

  姚林富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80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院进修心肌受体药理。

  1982年回国,在天津第二医学院任教,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和研究。为国际心脏研究会美洲分会会员。

  姚林富发表论文主要有《胰高血糖素对心肌的作用》等十余篇。

  姚文杰(1935— )

  湖北武汉人。摄影家。

  姚文杰1951年参加工作,曾任湖北省对外经济贸易厅处长。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北分会。

  姚文杰主要作品《比》、《扇子舞》入选湖北第三届摄影作品展览。

  姚映(1935— )

  安徽寿县人。回族。摄影家。

  姚映1949年参加工作。1953年任《九江日报》社摄影记者,1988年任九江民生实业公司影印图片社社长。1983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西分会,任理事,同年加入九江市摄影协会,任秘书长。姚映曾任江西影展评委。

  主要作品《卫生积肥》、《比赛之余》、《周瑜点将台》等入选各类影展并获奬。

  姚映论著有《千古文化名山—庐山》(合作)。

  姚永寿(1935— )

  甘肃临夏人。摄影家。

  1954年,姚永寿参加工作后,曾任临夏民族青少年科技文化宫主任等职。姚永寿于1986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甘肃分会。

  主要作品《丰收乐》、《我们的科技队伍》入选甘肃省美术、书法、摄影展,此外,还有《草原六月》、《挤奶忙》等。

  姚吉棠(1935— )

  山西临汾人。摄影家。

  1950年,姚吉棠开始参加工作。1955年于西北艺术学院毕业。姚吉棠历任《西宁铁道报》摄影记者、临汾群众艺术馆馆员。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

  姚吉棠主要作品有《球场新风》、《只生一个好》、《筑坝淤田》、《苹果出口》入选山西影展,还有《繁忙的西宁车站》、《战天斗地》等。

  姚奎(1936— )

  曾用名姚发奎。山西垣曲人。画家。

  姚奎少年时在部队文工团任演员、美工。1957年就读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壁画专业。1962年毕业后在建筑科学研究院从事壁画创作。

  姚奎得益于张正宇、张仃、袁运甫等先生的指授, 醉心于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诸家。擅中国画,不为成法所囿,致力创新,所作重装饰情趣,厚重饱满,境意别具,个性鲜明。亦擅壁画,其对古今中外的造型艺术,采取融汇汲收的态度。1964年, 姚奎曾为桂林市展览馆设计创作了中国第一幅大型陶瓷壁画《桂林山水歌》。

  姚奎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总编辑助理、副编审。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会员、加拿大中国国际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会员。旅居加拿大。

  姚奎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为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等收藏。作品《蒙特利尔之夜》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并获铜奬,1988年获台湾“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奬”;1989年先后在台湾台北市和台中市举办个人画展,1991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和蒙特利尔市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小鸟天堂》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主要作品还有《立体交叉》、《运河历史》、《月夜》等。出版有《姚奎画集》。

  姚振道(1935—  )

  山东莱城市人。摄影家。

  姚振道1954年参加工作。1980年在新疆轻工业厅工会工作,后任新疆纺织工会副主席。1983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新疆分会,后加入新疆新闻摄影学会。

  主要作品《接线》获1979年新疆影展一等奬、《一丝不苟》获1984年“新疆在前进”影赛三等奬、《吸引》、《丝路古艺新花》入选1984年全国纺织职工影展。

  姚福申(1936— )

  浙江鄞县人。新闻史家。编辑史家。

  姚福申于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留校任教。历任该校新闻学副教授、编辑专业副主任、新闻学院资料室主任等职。

  姚福申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新闻史和中国编辑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专著有《有关报刊若干问题的探索》、《中国古代官报实考》、《对刘向编校工作的再认识》等。

  姚义(1936— )

  甘肃灵台人。中国文艺家。写作教育家。

  姚义1960年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长庆石油学校中文高级讲师,兼任语文教研室主任、学刊《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等职。为甘肃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关陇民族学会理事,甘肃中专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

  姚义坚持业余写作,为地方剧团和文艺宣传队编撰戏曲演唱节目数十出,获奬多次。1987年获《北斗》杂志短文大赛优秀组织奬,1990年获中国微型文学征文大展小说创作三等奬。

  1981年以后,姚义又致力于语文教学论文和文学评论的写作,发表教学论文数篇,文学评论数十篇、诗、小说、散文、曲艺、剧本、报告文学等作品百多篇(首),有的收入《论文选集》等专集内。

  姚堃(1936— ) 

  江苏南通人。女科学工作者。

  1960年,姚堃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历任南京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

  姚堃主要从事医学微生物的教学和病毒免疫学的科学研究工作。特别对呼吸道病毒免疫及干扰素的机理有较深的研究。姚堃 在干扰素的研究中,利用两种诱生剂先后刺激淋巴细胞,能分别得到r型和Z型干扰素,这对大量生产干扰素有重大意义。所负责的“慢性气管炎病毒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奬;“干扰素的抗病毒机理”获1983年江苏省科技奬。1985年对“2`—5`p3A3保护病毒感染细胞的普遍性”的研究,获江苏妇联等六单位一等奬。姚堃参加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2`—5`P3A3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重要的生物功能研究”,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三等奬。

  姚堃发表的论文和综述有数十篇,主要有《2`—5`P3A3保护病毒感染细胞的普遍性》、《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等,在国内同行专业领域中有一定的影响。

  姚守拙(1936—  )

  上海人。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9年,姚守拙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毕业。回国后,姚守拙历任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教授、湖南大学化学系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姚守拙主要从事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研究,其提出了完整的压电晶体液相振荡性能定量关系式。建立了用于液相微量组分测定的压电传感器分析方法,将表面波液相传感技术应用于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研制了适用于液相的新型瑞利表面声波传感器,建立了与液相物理化学特性相关的网络分析传感理论和若干新测定方法。

  此外,姚守拙还提出了非质量效应压电、体声波传感方法,发展了多种微量、痕量与生物传感技术。提出了变价态物电极理论和能斯特倍增效应理论及相应的电极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灵敏度与精密度。

  姚双龙(1936— )

  云南鹤庆人。  彝族。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陆军少将。

  姚双龙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14军42师126团团长,后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退役。

  姚培元(1936— )

  上海人。地理研究员。

  1962年,姚培元于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专业系毕业。主要从事农业地理的研究工作。其中“太湖流域水土资源及其农业发展远景的研究”获国家1987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奬,姚培元为该项研究的主要骨干。

  姚培元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有《航空像片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太湖地区的土地利用》等。

  姚科贵(1936— )   

  湖北沙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陆军少将。

  姚科贵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装甲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姚则悟(1936—  )

  浙江新昌人。原子科学研究员。

  1959年,姚则悟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计算专业毕业后,在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工作。后赴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研究所从事中子物理方面研究工作。

  姚则悟曾从事和负责秦山核电站300MW压水堆含硼轻水零功率装置物理实验。“七五”攻关项目低温核供热堆物理实验及商用r辐射装置物理设计等工作。其中含硼轻水零功率装置及其实验获1987年全国科技大会奬。上海辐射中心钴源装置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上同类型装置水平,工程设计获国家优秀设计银奬,工程建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奬。

  姚则悟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有《上海原子研究所零功率装置》、《上海辐射中心钴源装置剂量场计算》和《上海辐射中心总体设计》等。

  姚志铨(1936— )

  江苏江阴人。原子科学研究员。

  1960年,姚志铨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主要从事反应堆物理实验的中子物理实验研究。

  姚志铨曾赴苏联,在联合原子研究所从事中子物理实验研究。后赴美国,在加州劳伦斯实验室从事重离子核反应实验研究。回国后,其作为负责人之一主持的“728压水堆零功率装置物理实验及装置”科研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奬。

  姚志铨发表了数篇论文,主要有《同位素镱的中心共振》、《用空间积分脉冲中心源法则量负反应性》、《大立体角布拉格曲线谱仪》等。

  姚关荣(1936— )

  浙江镇海人。指挥家。

  1954年,姚关荣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次年从上海音乐学院公派留学德国。1961年,姚关荣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莱比锡高等音乐学院指挥系。后入威玛高等音乐学院,随世界著名指挥家赫尔曼·谢尔兴深造。

  归国后,姚关荣历任中央新闻纪録电影制片厂(今中国电影乐团)指挥,负责人、首席指挥。其指挥録制了大量电影、电影片音乐,如《地道战》(主题歌,插曲),《怒潮》、《野火春风斗古城》、《寒夜》、《蹉跎岁月》等。1978年起,姚关荣兼任中央乐团指挥,并多次客席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活跃于交响乐乐坛上。其成功指挥了贝多芬的九部交响乐及大批中外名曲。姚关荣的艺术魅力和音乐感染力受到广泛欢迎和赞扬。

  1980年,作为“文革”后第一位出国指挥的文化使者,姚关荣应邀出访德国、奥地利,成功指挥了德国科隆广播乐团“与中国相见”交响音乐会,向欧州实况转播。被誉为“即使以欧州的标准来衡量,姚关荣的指挥艺术也是一流的!”。同年,成功指挥中央乐团音乐会,获文化部颁发的“交响乐指挥优秀奬”。

  1985年,姚关荣主动调往深圳开拓交响乐事业,任特区深圳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作了大量演出及普工作,直接听众达五十万人次。1992年应邀出访美国,参加路易斯安那大学第四十七届“当代作品音乐节”,指挥“新音乐乐团”,演出中、美、日当代作品音乐,受到高度评价。1993年、1994年,姚关荣率深圳交响乐团在“羊城音乐花会”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交响乐音乐会,获得成功。1994年,姚关荣应邀访问欧洲四国,其指挥了列支敦士登室内交响乐团建团五周年交响音乐会,受到热烈欢迎。1996年,又应邀指挥德国克特交响乐团演出。1997年率深圳交响乐团巡逥演出德国、捷克。

  2001年,姚关荣担任中国电影乐团首席指挥后,于2004年率团出访意大利,成为第一位两度率中国乐团成功登上柏林爱乐大厅、布拉格斯美塔那音乐厅、纽伦堡名歌手音乐厅和米兰威尔第音乐厅的指挥家。

  2000年成功指挥了德国纽伦堡爱乐交响乐团“纪念德国现代作曲家K·魏尔诞辰一百周年和逝世五十周年音乐会”,被认定为:“具有国际经验的中国指挥家”。

  2005年,姚关荣获“当代中国电影特别贡献奬”。姚关荣成功指挥过的乐团还有:德国柏林广播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德国曼海姆室内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姚关荣为国家一级指挥、中国电影乐团首席指挥、深圳交响乐团荣誉音乐总监。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席、深圳市音乐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姚关荣主要译著有《柏辽兹·施特劳斯:配器法》(上,下卷,合译)等。

  姚辉云(1936—  )

  江西萍乡人。词作家,诗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姚辉云随父亲赴渝。1940年父亡,姚辉云随母亲回江西,1942年母亲逝世。1956年,姚辉云于九江一高中毕业后,主动下乡到九江县农村。期间当过乡村医生,中小学教师,后调县文化馆。

  姚辉云1956年在《间隙文艺》发表诗歌处女作《晨耕》并获省级奬。累计发表诗、歌词、报告文学等作品千余件,逾百万字。

  姚辉云为国家二级创作员,曾任职于九江市文联文艺创作室。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江西省诗歌创作委员会委、九江市作家协会理事等。

  姚辉云出版有:歌词集《大海和白云》、《匡庐恋歌》,诗集《匡庐情思》,散文诗集《庐山风景线》,长篇纪实文学《金陵血泪》,歌词作品《大海和白云》、《无名的枕木》、《工地之夜》、《林业工人之歌》等在全国性大型征歌评选中获奬。《桃花渡口喜事多》获省优秀文艺作品奬,获奬作品还有《江南美》、《江南小唱》》四十余首歌词。《小路弯变》、《月照松林》等十五首歌词谱曲后録成唱片、盒带,《大海和白云》谱曲后分别获“杜鹃杯”全国征歌一等奬、全球华人“中华歌会”征歌大赛银奬。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台多次播放,《文艺报》誉其为中国内“较有影响的词作家”。作品入选《中外当代名歌》丛书。

  姚玉卿(1936—  )

  山东泰安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49年,姚玉卿进入铁厂工作。后调往青岛市文联任专职音乐干事。姚玉卿经常参与职工文艺会演的组织辅导工作。在市工人文化宫组织的全市职工文艺骨干培训斑,青岛市教师学院组织的全市中学教师培训班上讲授理论作曲多期。后在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任编辑,并参与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评选工作。后执教于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今青岛师范大学)。

  姚玉卿历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青岛文理专修学院教授、青岛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席、青岛市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兼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自学成才者,山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委员。

  姚玉卿于1954年开始音乐创作,共创作音乐作品一千五百余首(部),部分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奬励,并由中央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数十家播放。十余首作品入选高等艺术学院校教材。姚玉卿主要作品有《四姐、五姐本是亲姐妹》、《赞美我的祖国》、《春雨》、《桃李满天下》、《黄河组歌》等,器乐曲有交响诗《青岛之恋》,序曲《科学之光》,弦乐四重奏《纺织歌》、《乡音》等。著作有《姚玉卿歌曲创作选集》、《姚玉卿器乐作品选集》、《献给时代的鲜花》(合作)等。此外,发表论文及评论四十余篇。

  姚伟生(1936— )

  笔名单戈。吉林人。画家。

  姚伟生善绘画,尤其擅长中国画。姚伟生曾于吉林市文联任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

  姚福祥(1936— )

   笔名蜀人。四川人。画家。

  1958年,姚福祥于安徽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后,曾任安徽黄梅戏学校高级讲师。安徽版画研究会干事。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

  姚福祥擅长版画。其主要作品有《送粮归来》(套色木刻)、《舞狮图》(纸版水印)、《三月江南》(水印木刻)、《晨雾》(水彩画)等。

  姚康德(1936—  )

  江苏常州人。科学研究者。

  1963年,姚康德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研究生毕业。1979年赴美国麻省州立大学聚合物科学与工程系进修。1981年回国,在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职。

  姚康德主要从事精细及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其中“核/殻型乳液聚方面的研究”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奬;“改性聚醋酸乙烯脂乳液涂料”的研究,获第二届全国发明协会银奬。

  姚康德发表《十八甲基炔诺酮/聚(基甲乙烯基硅氧烷)缓慢释放体系》等论文,为“新型宫内节育器”的完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姚佩佩(1936— )

  上海人。女研究员。

  1961年,姚佩佩于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卫生系毕业。1979年赴联邦德国土宾根大学毒理研究所留学,从事药物与毒物的代谢工作。19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86年,姚佩佩赴美国密执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留学,次年归国。姚佩佩历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姚佩佩主要研究治疗硅肺各种新药在动物与人体吸收、分布、排出和代谢的规律。在治疗硅肺药物“梯络龙”、神经系统用药物“阿米替林和诺替林的代谢”等药物的研究中特别着重了代谢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的鉴定,为阐明药物对身体的作用机理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姚佩佩对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系有一定的研究,用实验证明瞭酶诱导“反常现象”的理论假说。姚佩佩还致力于用P450的诱导作为毒物毒性或致癌性指标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成就。

  姚玉云(1936— )

  江苏苏州人。女科学研究工作者。

  1956年,姚玉云赴苏联哈尔科夫农机学院留学。1962年回国,在海南开发建设总公司任职。姚玉云为高级工程师。

  姚玉云参加瞭高空无人侦察机的研制工作,设计了电脑多功能无汞压力计。是多卜勒导航系统及导航计算机的科学研究负责人。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奬。

  姚玉云发表论文主要有《导航计算机的静态误差分析》、《变参数系统的动态分析方法》等数篇。

  姚克慎(1936— )

  江苏南京人。摄影家。

  姚克慎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1956年在南京市工人文化宫工作,后任馆员。1980年任南京摄影协会理事,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任理事。

  姚克慎主要作品《美人蕉》入选1985年全国“神州大地”展,《力的乐章》入选全国首届黑白展并获创作奬,《训练之余》入选1985年蓝天展,《晨曲》获1987年全国“六大古都”影展创作奬,《京剧组照》入选中日“劳动与生活”影展等。

  姚柱林(1937—  )

  广东东莞人。剧作家。

  1937年,姚柱林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196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姚柱林在国家文化部工作多年,长期从事电影创作与文艺理论研究。历任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所长、《舞台与银幕》杂志主编、东莞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副校长等职 。为国家一级编剧,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姚柱林创编的《外来妹》、《秋天的印象》、《南方的风》、《代理市长》、《商界》、《冷暖两知心》、《首富人家》等脍炙人口的电影、电视、话剧等作品,深受群众好评。在文艺创作理论方面, 姚柱林着有《漫谈写戏》、《粤剧老了的原因》、《戏曲革新现状随感》等专著与论文。

  姚立常(1937— )

  辽宁海城人。光学研究科学家。

  1961年,姚立常于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毕业。为长春光密精学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电影经纬仪总设计师。

  姚立常长期从事电影经纬仪电控系统总体及微型计算机应用的研制工作。其作为负责人之一,所研制的各种型号经纬仪,成功地完成了有关的光学跟踪观测任务,并做出了较好的成绩。曾获得部级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奬、国家技术进步奬特等奬。姚立常所研制的“用CS3-型微机系统实现电影经纬仪的多功能实时控制”项目获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颁发的微机应用成果展览三等奬。

  姚立常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有《计算机引导电影经纬仪跟踪空间摸拟目标的总体设计与实践》、《电影经纬仪电控系统总体设计》等。

  姚茂启(1937— )

  山东枣庄人。中共官员。

  姚茂启于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姚茂启曾任淮北煤炭会战指挥部第三十二工程处掘进队第七队副队长。所在队于1975年被煤炭部命名为“猛虎掘进队”。

  姚茂启多次被评为淮北市劳动模范。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姚延进(1937— )

  山东即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陆军少将。军事研究员。

  1962年,姚延进于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军政大学、政治学院、军事学院任编辑、教员、军事研究员。姚延进历任军事科学院研究部军事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科学研究部军事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姚延进1990年晋升少将军衔,1997年离职。

  姚延进主要从事军事思想、战略理论和军事建设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军队建设学》、《积极防御战略浅说》、《论现代军队的六种能力》等。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探讨》、《论新时期军队建设地位的作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应把握的着眼点》等。

  姚伯茂(1937— )

  浙江诸暨人。哲学研究员。

  1962年,姚伯茂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历任上海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教授、主任,全国唯物辩证主义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哲学会常务理事。

  姚伯茂主要从事唯物辩证主义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侧重于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哲学应试指导》、《质量互变的辩证法》(合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合作)、《哲学自学指南》(合作)、《马克思主义原理》(合作)等。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论转化范畴在辩证法中的地位》等。

  姚有多(1937—2000)

  浙江慈豀人。画家。

  姚有多家境贫困,自幼爱好习画,早期从事连环画创作。1952年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姚有多历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第二画室主任、教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石涛艺术学会理事。

  姚有多擅长连环画、写意人物画、肖像画,功力深厚,尤擅写意人物,工于造型,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状貌传神,意态灵动,不落俗套,独具风格。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展,并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作品连环画《革命家庭》(与姚有信合作)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奬三等奬、《新队长》入选1986年第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春雨》入选1982年法国沙龙展及日本“现代中国画展”;《傣族姑娘》、《野趣图》等入选1983年在约旦、坦桑尼亚、扎伊尔等国家举办的中国画展。作品《春》、《夏》、《秋》、《冬》入选1984年香港集方斋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展览;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入选日本“中国现代绘画名人作品展览”,为日本福山市博物馆收藏; 作品《诗圣着千秋》入选1985年日本“中日水墨画交流会联合展览”。1985年,姚有多分别在日本东京、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此外,曾多次应邀访问几内亚、巴基斯坦、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并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为美术馆,博物馆及文化单位收藏。

  姚洪川(1937— )

  江苏常州人。企业经济学专家。

  1962年姚洪川于北京邮电学院邮电通信经济与组织专业毕业。历任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国家机械委全国管理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和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姚洪川长期从事生产控制与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与经济核算等教学及研究工作。后致力于质量控制与质量成本,建立企业内部银行等专题研究。

  其主要着有《工业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实用手册》(合作)等,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目标管理》、《量本刊分析》、《对质量问题的再认识—质量经营》等。

  姚增朴(1937—  )

  北京人。画家。

  姚增朴自幼习画,曾从师于黄正襄。1953年开始在《中国少年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获“少年儿童美术比赛”奬。1963年,姚增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进入北京中国画院研究生班学习,后留院从事古典工笔重彩及白描人物画研究。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姚增朴创作不守成法,努力追求严谨深沉,秀雅洒脱的艺术风格。1969年,其参加绘制《红楼梦故事画意》,随“曹雪芹展览”赴日本展出。1979年,作品《先驱》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深情》、《千里共婵娟》、《李白戏权贵》、《春归》、《国之魂宝》、《红楼梦幻》、《巾帼风流》等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或获奬,并被刊收入各种专集画册。

  姚增朴编有《中国画技法常识》等。

  姚于惠(1937— )

  江苏阜宁人。画家。

  姚于惠1956年入伍,1960年在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任文化干事,1964年调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任美术创作员,1983年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结业。历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江苏省版画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等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分会会员、中国版画协会会员。

  姚于惠擅长版画。作品《小管家》1964年获全军第三届美展优秀作品奬;《无名高地》1986年获南疆前线美术作品展览鼓励奬;1987年,作品《百色的回忆》获全国建军六十周年佳作奬。此外,主要作品还有《怒河铁骑》(参加全国第三届全军美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夹道穿行》由江苏美术馆收藏,《南海普陀》(参加全军版画展及日本“亚洲第二回美展”),《前哨》(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马蹄声声》(参加波兰“克拉科夫第八届国际版画展”)、《出击之后》等。

  姚志远(1937— )

  北京人。工艺美术家。

  姚远志擅长雕塑,装饰设计。曾任山东装饰设计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其主要作品《中国汉画石笔贴封套》获全国旅游产品包装优秀设计奬;还有作品《报头图案集》、《古帆船》(金属壁饰)等。

  姚维廉(1937—  )

  浙江余杭人。高级工程师。

  1962年,姚维廉于清华大学冶金系毕业。1981年赴英国Flmer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2年回国,在机电部上海材料研究所从事耐热钢及高温合金研究。

  姚维廉进行研究柴油机增压器整铸涡轮材料731合金研究项目,获1978年上海科技大会奬,1985年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奬。姚维廉所从事大型燃汽轮机一级动叶片材料M38高温合金研究,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奬。进行“炉用耐热钢性能评定及合理选用的研究”获机电部二等奬、国家科技攻关奬。

  姚维廉发表论文十余篇。

  姚玉川(1937— )

  辽宁盖县人。教授。

  1962年,姚玉川于吉林大学毕业。1980年赴美国拉特格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研究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1982年,姚玉川回国,在吉林大学任教,从事人工智能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其所研制完成了“MGJ—1通用汉字专家系统”,主持研究的“岩性解释专家系统”获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奬。

  姚玉川发表论文十余篇。

  姚福成(1937— )

  曾用名同错。山东曹县人。摄影家。

  姚福成1956年参加工作,后任高级教师。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教师摄影研究会常任理事。姚福成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少年指导员。1987年, 姚福成获上海市“从事青少年教学和创作”铜牌奬、摄影教学园丁奬。

  作品《幼儿嬉球》入选1982年上海体育影展;《雷雨之前》入选1984年上海教工影展;《内圆》等入选上海市首届“园林风光”摄影展。姚福成着有《少年摄影》等。

  姚永瑞(1937— )

  浙江瑞安人。建筑师。

  姚永瑞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后在中南建筑设计院工作。为高级建筑师,长于建筑设计。

  姚永瑞参与或主持设计的建筑作品有: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分别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奬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奬;广深医药大厦、广州白云机场国际候机楼等。其建筑画曾被选入《建筑画选》。

  姚金墩(1938— )

  福建晋江人。建筑师。

  姚金墩196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后在中南建筑设计院工作。为高级建筑师、副总建筑师。

  姚金墩擅长建筑设计,曾参与或主持设计的建筑作品:有洪山宾馆大楼、扩建同济医院新门诊大楼、中南民族学院重建(获1987年湖北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二等奬)等。发表有《建筑形式的继承与创新》等论文。

  姚廷柱(1938— )

  山东日照人。画家。

  姚廷柱九岁起学习民间美术,经常画彩灯、风筝以及设计刺绣花样等。1976年开始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培训班,并开始农民画创作。姚廷柱为日照农民画主要创作者之一。作品曾选送新西兰、奥地利展出。

  作品《庆新春》入选首届中国艺术节现代民间绘画展览、《飞车走壁》由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

  姚今观(1938— )

  浙江盐海人。经济学家。

  1961年,姚今观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毕业后,在内蒙古物资局等单位工作。1978年后在河北省财经学院任教,任系主任等职。姚今观历任河北财经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职。为中国价格学会理事,河北省价格学会副会长、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姚今观主要从事商业经济和价格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对市场价格学有着深入的研究。

  姚今观主编和参与编写的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与核算》、《市场价格学概论》等。主要论文有《试谈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试谈价格的职能》(获中国价格学会优秀论文奬)、《农产品价格运动规律和调控对策》等。

  姚建(1938— )

  江苏南通人。高级工程师。

  姚建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曾任江苏南通石墨设备设计研究所所长兼市换热器厂总工程师。

  姚建曾研制设计了各种新型列管式石墨换热器、石墨降膜吸收器、圆块孔石墨硫酸稀释器、石墨蒸发器等产品。有的产品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奬、获国家专利。1994年, 姚建设计开发出全国目前最大的石墨装置合成炉,列管式石墨降膜吸收器,曾被评为“振兴南通经济建功立业”先进个人。

  姚建编写有《腐蚀与防护》全书中的《石墨》部分十余万字。发表论文《开发专利技术、大幅度提高三合一产能》等。

  姚贵昌(1938—  )

  四川人。工艺美术师。

  姚贵昌于四川绵阳师范学校毕业。曾于四川攀枝花市工艺美术公司任职。

  姚贵昌主要从事苴却宝玉石系列工艺品的研制工作,其对雕琢苴却石案头饰品(含文房四宝的砚系列产品)、居室装饰品、佩带装饰品和旅游纪念品等系列工艺品的工具、磨料、工艺流程进行了革新和创造性的实验。从理论和实践上确认苴却石具备宝石材料的特殊的物理特征和工艺美术要求。

  姚贵昌先后完成的研制成果,1993年获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一等奬。系列工艺品先后获四川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奬、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奬、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奬、中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一等奬。1995年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姚淑琴(1938—  )

  山东临沂人。女工人。

  姚淑琴于196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山东电影机械制造厂、烟台市电影机械修配厂及无线电六厂工作,曾做过车工、钳工和仓库保管员,任厂供应科副科长。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姚淑琴在担任仓库保管员的十多年间,先后经管过四千一百多种实物,幷兼管全厂的流动工具、半成品及材料定额账,从来未出过差错。库存物资,账、物相符率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被职工誉为“红管家”。

  1965年至1967年连续被评为烟台市先进工作者、青年积极分子、红管家、第四机械工业部馍范标兵。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物资战线劳模。1982年、1983年获山东省和烟台市劳模称号,1979年至1986年均被评为烟台市模范党员,是烟台市总工会、山东省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共烟台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姚敏学(1938—  )

  河南濮阳人。中共高级官员。

  姚敏学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姚敏学历任中共开封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副秘书、副书记、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郑州市委书、省委秘书长等职。

  1987年起,姚敏学任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姚锦钟(1938—  )

  广东潮阳人。高级工程师。

  姚锦钟1954年进汕头无线电厂当工人。1966年于汕头职工业余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姚锦钟历任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1962年起,姚锦钟先后主持研制成功CTS—14型十通道超声波探测仪等十九种超声检测设备。其中超声波人体检测仪等十四项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1978年、1979年,姚锦钟先后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功模范称号。是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姚嘉文 (1938— )

  台湾彰化县。国民政府官员。

  姚嘉文1966年考取台大法律研究所,并取得律师资格。1975年与林义雄为郭雨新打官司,获得“党外大护法”称谓,并担任“台湾政论”法律顾问。

  1979年,姚嘉文因美丽岛事件被捕,判刑入狱12年。1987获假释出狱,同年当选民进党第二届党主席。1988党主席任内,民进党全代会通过“台湾主权独立案”。1992年,姚嘉文加入谢长廷筹组之“福利国联线”,同年当选第二届“立法”委员。1998年竞选第四届“立法”委员失利。2000年出任“总统府”资政。

  2002年,姚嘉文以刚好过半的票数惊险过关,当选为台第十任“考试院”院长。

  姚昆(KYao1938— )

  香港人。华裔美籍信息科学家。

  姚昆于1961年、1963年、196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先后获学士学位、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65年至1966年间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NAS—NRC博士后研究人员。

  姚昆主要从事随机过程数学通信、卫星通信系统、摸拟、雷达系统、超大规模集成法和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工作。

  自1966年起,姚昆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期间曾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访问助理教授和美国航天航空电子研究中心的访问副研究员,及荷兰哈文大学的访问教授。姚昆历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机电工程系教授、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副院长。《ITIT》杂志书评副主编、《工程与信息科学中的概率论》杂志主编、美国科学进行协会会员。姚昆曾任1981年在洛杉矶召开国际信息论学术讨论会的两位主席之一。

  其著作主要有《通信与雷达系统的处理与算法》(合作)等,此外,还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