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姚超、姚世真等

  姚超(1938— )

  号壮飞。河北保定人。书法家。

  姚超幼承家学,稍长得天津名家李智超指教,获益良多。其初学颜鲁公,后习北魏,深研《张猛龙碑》、《郑文公碑》、《廛鹤铭》诸碑,兼取“二王”笔意,工各体,尤以行书见长。其所作方圆并用,着墨浓重,富有金石韵味。

  姚超历任河北保定画院院长、保定书法家协会理事长。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其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及在北京举办的河北十人书法邀请展,并获河北省首届“文艺振兴奬”,1987年在保定市首届艺术节中被评为“育才一等奬”。1988年,姚超应邀访问日本米子市并举办个人书展。有的作品在报刊上发表,被收入书画集,或为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

  姚世真(1938— )

  上海人。女钢琴演奏家。教育家。

  1956年,姚世真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毕业。1961年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0至1982年期间,任浙江省歌舞团、海军政治歌舞团演奏员。1982年回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任教。1985年赴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学院进修。1987年归国,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姚世真培养的学生,曾在全国(含香港)及英国、美国的各项钢琴赛中获奬。2000年获第二届区永熙优秀教育奬。姚世真编写了大量钢琴基础教材的文字注释及録制VCD专题教学片。校注《李斯特钢琴曲全集》。

  姚世真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浅谈普罗科菲也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作品75号》,《关于箫邦的晚期作品》等。

  姚德成(1938— )

  上海人。教授。科学研究者。

  1954年,姚德成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1982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研究激光化学。1984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物理系研究激光光电离谱。1985年归国后,任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教学部副主任。

  姚德成主要从事KB5晶体的倍率和频研究,强场下氢原子史塔克谱线的系统计算、视盐菌学膜光化学中间产物的动力学过程等。

  姚德功(1938— )

  内蒙古人。蒙古族。画家。

  姚德功曾在呼和浩特市机床附件厂任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会员。

  姚奎鸿(1938— )

  浙江萧山人。材料研究专家。

  1962年,姚奎鸿于浙江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毕业。198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工程系,参加电子材料晶体生长实验室的高纯度、高完整半导体晶体生长新法的研究。1988年回国,任浙江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副所长。

  姚奎鸿主要研究高纯度、高完整半导体材料的制取,包括高纯度材料的提纯、合成、晶体生长、晶体缺陷、半导体中微区微量杂质及缺陷的分析及材料性能评估。姚奎鸿进行高纯度硅烷提纯,近本征高纯度辐射探测器及硅单晶体制取和COMS集成电路用硅材料评估等,获1980年国家发明三等奬、1985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奬、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奬。

  姚奎鸿着有《硅烷法原理,工艺及设备》等,发表论文多篇。

  姚泰(1938— )

  浙江杭州人。医学研究专家。

  1959年,姚泰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79年赴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循环生产理论。1981年回国,任上海医科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姚泰主要研究针刺和刺激躯体神经对异常心血管活动的调整作用。在动物实验中证明针刺或电刺激躯体神经可使正常动物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发生重调定,纠正异常血压的能力增强。在高血压动物中可使血压降低。研究成果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奬和1989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奬。

  姚泰主编有《人体生理学》等,论著有《模拟针刺刺激对高血压动物的长时间降血压作用》等多部。

  姚根玉(1938— )

  浙江杭州人。摄影家。

  姚根玉1958年参加工作。1985年任南昌铁路局文化宫主任。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

  其主要作品《全神贯注》入选1985年全国铁路卫生科普美术,摄影展览,并获优秀奬。作品《溶在其中》入选上海铁路局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等。

  姚集鲁(1939— )

  广东广州人。肝病研究专家。

  1961年,姚集鲁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79年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1982年回国。姚集鲁历任中山医科大学教授、病毒性肝炎研究室副主任、科研处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传染病学会代主任委员。

  姚集鲁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毒血清学,血清流行病学,免疫预防等应用研究工作。其《一步夹心法检测HbgAg的高灵敏度单克隆试剂ELISA技术》获1988年广东省科技委员会生物技术专项奬,科技进步二等奬、广东省卫生、高等教育局科技进步一等奬。《单克隆抗体—HBS生产及在测验HBsAg—的ELISA系统中的应用》获1982年广东省卫生厅、高等教育局科技成果三等奬。

  1988年, 姚集鲁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姚顺祥(1939— )

  香港出生。书法家。

  1961年,姚顺祥在公立学校任教,并开始研习书法,从师冯康侯十八载之久。其书法先习《曹娥碑》、《破邪论》,后又习《郑文公碑》、《泰山金刚经》等。并学习篆刻。

  姚顺祥曾参加文雅书学社及历年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的师生书法篆刻年展等国内国际书法篆刻展览。其作品被辑入多种专集内,为海内外所收藏。

  姚博海(1939— )

  原名姚书纪,号黄台山人。河南禹州人。书画家。

  1961年,姚博海于郑州艺术学院师资美术系毕业。为郑州美术家协会会员,三级美术师。

  姚博海擅长书法,尤善画年画。作品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各类书画展览,均获奬。姚博海书法作品曾多次被作为馈赠礼品送往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姚建祥(1939— )

  骨科医学专家。

  姚建祥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总医院任职,历任骨科主任等职。1988年曾赴澳大利亚进修。

  姚建祥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共获国家、军队、武警科技进步奬十七项,其中有一等奬、二等奬和三等奬多项。

  姚建祥着有《周围神经显微修复学》等,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要有《急性脊椎损伤合并复发性肺栓塞》等。

  姚振兴(1939— )

  上海人。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2年,姚振兴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姚振兴长期从事地震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从震源、波传播和地面运动的基本问题出发,系统地解决了为宽频带地震波形研究进行正演模拟的多项难题。姚振兴引入了一种求解地球物理非线性问题的全局性优化反演方法。该方法已成为求解地球物理问题的有力工具,完成了中国大陆不同构造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的研究。

  姚振兴发展了利用地震波估计爆炸当量的新方法,提出了完整的近场强地面运动预测的理论地震学方法,幷且成功地利用于秦山核电站和二滩水电站厂的地震危害性估计。1999年,姚振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建铨(1939— )

  原籍江苏无锡,出生于上海。激光与电子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5年姚建铨于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任天津大学教授。姚建铨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研究,提出了非线性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精确计算理论及方法。论文被多国学者引用百余次,得到了国际学术界肯定和确认,被称为”姚和Fahlen技术”。

  姚建铨提出了激光谐振腔“类高斯分布论”。发展瞭高转换效率下倍频理论及准连续泵浦倍频新方法,实现了输出功率34 w的内腔倍频YAG激光器。并以此为光源,完成了激光三维扫描系统。其首次采用准连续运转的緑光光源泵浦染料及钛宝石可调谐激光器,从而从理论到器件技术建立了一个新的“准连续泵浦激光调谐系统”的技术体系。姚建铨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金玉(1939— )

  江苏省张家港人。女化学研究员。

  1960年,姚金玉由华东纺织工学院选拔到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创办的长春化学学院物理光谱班学习,1963年毕业。

  姚金玉主要从事氢化法、石墨炉和衬钽管墨炉等研究工作。姚金玉详细研究了氢化法的干扰和消除方法,找到了一种简单而适用衬钽方法,进行了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的研究。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奬、1987年中国种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奬和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奬等奬项。

  姚金玉发表论文四十多篇,主要有《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铅锑合金中砷的测定》、《衬钽管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衬钽技术及其应用》等。

  姚兰昌(1939— )

  广东省平远县人。气候物理研究员。

  1964年,姚兰昌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任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姚兰昌主要从事高原气候辐射和西太平洋海面辐射研究。与他人合作多次组织瞭高原辐射和热量平衡考察。姚兰昌首次肯定了青藏高原尤其冬季的地面加热强度及地理分布,提出瞭高原大气加热场的年变化,对西太平洋赤道海域的辐射状况给出了一个定量的概念。其中“1982—1983年青藏高原热源观测试验”成果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二等奬,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获1987年国家气象局一等奬。

  姚兰昌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平均大气冷热源的研究》、《西太平洋赤道海域的紫外辐射》等。

  姚志忠(1939— )

  笔名哲成。辽宁海城人。书法家。

  姚志忠自幼酷爱书法。早年从师冯月庵,后又拜沈延毅为师,主学魏碑兼唐人笔法,后专攻行书。姚志忠书作笔势奔放,意志自然,平实之中饶有逸宕之势。姚志忠还善碑贴及印章监赏。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历任辽宁书法家协会理事、秘书长,沈阳硬笔书法研究会主席、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沈阳分校副校长等职。

  姚志忠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一届、第二届书法展览及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入选1976年在日本举办“中国书法展”,1980年在美国举办“万国博览会书法展”,1981年“中国.新加坡书法联展”等各类大型展览,1984年与辽宁八位书法家合出《九畹书法作品选》。有的作品为北京故宫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及青海省、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并被收入《中国书法作品集》等书画专集。日本川崎市“藕香园”及山东篷莱阁等处碑林有其作品刻石或制匾。

  姚俊中(1939— )

  河南泌阳人。画家。

  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姚俊中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分赴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工作,1975年调河南大学美术系任教。为河南大学美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河南省油画研究会会员。

  姚俊中善绘画,尤擅长油画。作品《秋菊》(油画)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主要作品还有《惊涛》、《接喜》、《在长白山里》等。

  姚俊国(1939— )

  河南泌阳人。画家。

  姚俊国196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石版专业,分配到黑龙江田开林业局中学任教师。1973年调河南开封市群众艺术绾任美术干部,1985年调任河南省出版局中原农民出版社美术编辑。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河南版画研究会理事。

  姚俊国擅长版画、年画。作品《攻克汴京》(石版画插图)参加第六届全国版画展;《花轿传奇》(石版画插图)参加第三届全国版画展等;作品《千鸡户》(石版画)由中国美术馆收藏。还有作品《植物》(石版画)、《黄河滩上新牧歌》等。

  姚金才(1939— )

  上海人。画家。

  姚金才曾于上海市阀门厂任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

  姚贻周

  (1939— )。上海人。雕塑家。

  姚贻周始学于充仁画室,曾在上海园林雕塑创作室工作。后任上海旅游工程学会文化艺术部副主任。

  姚贻周擅长雕塑的设计与创作。作品《飞向未来》获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纪念奬。主要作品有《三毛》(铜像)、《昼》(合作)、《鹰》(宋教仁墓)、山东新泰市烈士陵园纪念碑设计及浮雕创作等。

  姚钟华(1939—  )

  云南昆明人。画家。

  姚钟华1955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5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在董希文工作室学习。1964年毕业后分配回云南工作。历任云南省文化局摄影工作室副主任、云南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

  姚仲华擅长中国画、油画。1983年, 应邀在中央美术学院授课。1985赴欧州进行艺术考察,并在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个人画展。作品《牛年首日封》曾获全国最佳首日封。主要作品有《啊!土地》(油画)、《老石磨》(油画)、《土林梦》(油画)等。其中《黄河》(油画)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玉龙金川》(壁画)陈设于人民大会堂云南厅、《撒尼人的节日》(油画)参加1982年巴黎春季沙龙展览,为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收藏。出版有《姚钟华画选》。

  姚剑英(1939— )

  浙江杭州人。女越剧演员。

  姚剑英十四岁入浙江越剧一团学艺,习小旦。 演出剧目有《盘夫索夫》、《白蛇传》、《穆桂英》、《飞行员》、《李双双》等。 其中《谢瑶环》是她最有影响的代表剧,已成为浙江越剧团的保留节目。姚剑英曾担任艺术指导员和辅导工作。

  姚振汉(1939— )

  江苏常熟人。力学专家。

  1966年,姚振汉于清华大学固体力学研究生毕业。1984年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从事回转殻瞬态热应力分析的半解析环元研究。198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归国。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

  姚振汉主要从事汽轮机叶片振动研究。其所完成的“汽轮机扭曲叶片的渐近分析”,获1977年北京科技大会奬。姚振汉参加北京重型电机厂“单缸10万千瓦汽轮机研制”及《汽轮机叶片振动强度安全准则》制定,分别获水电部、北京市、一机部科技进步二等奬。进行的“边界元法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奬和二等奬。

  姚振汉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姚宗儒(1939— )

  生于北京。京剧演员。

  姚宗儒自幼拜章少奎为师习艺,1953年登台表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先后在广西和吉林京剧团演出,后又拜景荣庆为师,演艺益精。 1981年调北京京剧院,姚宗儒工铜锤花脸,常演出《刺王僚》、《连环套》、《将相和》、《铫期》、《白良关》、《锁五龙》等剧目。

  姚克裘(1939— )

  上海市人。医学教授。

  1966年,姚克裘毕业于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中医班,1967年进修西医内科。姚克裘精通中医内、外、妇、儿、伤、针等学科,专攻奇症怪疾。姚克裘从医4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对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动症、高血脂、高粘沛血症、病毒性肝炎、减肥等有一定研究。

  姚克裘曾任上海市香山中医医院医务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康复》杂志社谘询部特约顾问医师。

  姚克裘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曾先后发表中医药科普文300百余篇,论文二十余篇,编着《忌口知识200题》、《家庭保健按摩200题》、《高血压病自我保健按摩》、《芦荟的妙用》、《非处方药手册》、《走出养生保健误区》等书,为《中国中医药年鉴》经常撰写内儿科病症的文献综述条文。

  姚鸿发(1940— )

  浙江宁波人,生于沈阳。书画家。

  姚鸿发自幼酷爱艺术,从师于朱鸣岗教授。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先后在辽宁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任美术创作员及美术编辑,曾任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综合编辑室主任。

  姚鸿发擅长中国画,长期致力于彩墨画创作,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天然趣味妙韵。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奬,并在多种书报发表。1983年,中央电视台曾作过专题介绍。1987年在北京中日艺术家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姚鸿发曾应邀赴香港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均有作品参加展览。姚鸿发还应邀赴俄罗斯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

  1995年出版《姚鸿发画集》。

  姚介厚(1940— )

  浙江杭州人。西方哲学史学家。

  1962年,姚介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1965年在该系研究生毕业后,曾在教育部门工作。后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姚介厚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中华全国现代外国哲学会理事、《现代外国哲学》副主编等职。

  姚介厚主要著作有《希腊哲学史》第1卷(合着)、《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合着),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德谟克利特》、《解释学评述》等。

  姚守岗(1940— )

  河北人。编剧。导演。

  1951年,姚守岗考入西北文艺工作团任歌舞演员。1958年调入西安电影厂导演室。1976年入北京电影学院专修导演。

  姚守岗先后参加二十多部影片的拍摄,从场记、导演助理、副导演到独立执导。主要电影作品有《乳燕飞》、《忠烈千秋》、《即将发出的逮捕令》、《野妈妈》;电视剧《这是谁的谁》、《飘来的媳妇》等。剧本作品有《野妈妈》等多部。其中处女作《白桦林中的哨所》曾被列为全国二十九部好影片之一。1986年《野妈妈》在第十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银孔雀奬、评委特别奬和印度电影评论家协会的第十一届国际电影节最优秀影片奬。

  姚维斗(1940— ) 

  笔名北辰, 字运之。江苏靖江人。作家。

  姚维斗历任《红旗》杂志、人民出版社编辑、《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全国妇联妇运动史研究室主任、中国妇女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编审。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出版社妇女读物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中国“西厢记”研究会理事。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姚维斗负责《李大钊文集》、《张太雷文集》、《陶铸文集》、《向警予传》等人物传记,《包惠僧回忆録》等回忆録出版。组织出版“中国妇女运动史资料”丛书,“中国妇女文库”等大型丛书,以及“当代中国”丛书《妇女卷》等。其主编《华英烈传》、《开拓者的足迹》、《李大钊遗志补漏》、《笔祭陶铸》等多种。所着的《李大钊的故事》获全国爱国主义历史读物优秀奬,所组织领导出版的图书在全国多次获奬。

  姚维斗在报刊上发表多篇作品,主要有《辛亥革命北方英烈传》、《五四群英》、《李大钊生平纪事》、《李大钊青年时代》、《神圣抗战》等十余种。

  姚振涵(1940— )

  河北枣强人。诗人。

  姚振涵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尽管其既跛又驼背,但其坚强不屈,努力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62年,姚振涵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河北大港农场、南皮县机关、衡水地区物资局及文联工作。历任秘书长、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

  姚振涵始初从事文学写作。1979年后改为创作诗歌,渐入诗坛。姚振涵才华出众,在当时被称为河北省诗歌界三颗新星(与张学梦,边国政)之一。之后诗歌风格的由一般的社会抒情转向新乡土诗和纯诗。198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土地阳光》,后续出第二本诗集《我唱我的主题歌》,第三本诗集《迷恋》和第四本诗集《感觉的平原》。其曾两次获河北省最有权威的文艺振兴奬。,1989年获诗刊社会全国“珍酒杯”大奬二等奬。

  姚林声(1940— )

  上海人。科学研究员。

  1963年,姚林声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67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任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

  姚林声主要从事微电子学方面的工作。在化合物半导体电化学性质的研究、集成电路工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其中“高速双极型集成电路”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奬。其负责的“052单片八位微处理器”获1980年上海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奬。“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制版系统”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奬。“集成电路智能解剖分析系统”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奬及各项奬。

  姚林声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姚文俊(1940— )

  河北魏县人。教师。

  姚文俊于1959年起在河南安阳中学任教,后做小学领导工作。1978年后, 姚文俊历任安阳人民达道小学校长、全国小学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1983年被评为“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代表,1984年获“全国优秀校长”称号。

  姚文俊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确定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并结合各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组织实施。主要制订《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提纲》,撰有《针对小学生特点探讨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

  姚士谋(1940— )

  广东平远人。经济地理研究员。

  1964年,姚士谋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地理专业。1983年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学习一年。后访问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并在国外十六所大学讲学。历任全国城市规划学术委员、经济地理专业委员,国际地理学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

  姚士谋与他人合作“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曾获1983年江苏省科技成果三等奬;“连云港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获1986年江苏省科技成果三等奬;“厦门特区综合开发研究”获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奬(主持人)。

  姚士谋着有《中国的大都市》、《美国地理见闻》、《闽南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布局》及其图集等。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有《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厦门特区综合开发研究》等先后被评为省与中青年优秀论文等论文。

  姚家杰(1940— )

  广东梅县人。祖籍浙江。作曲家。合唱指挥家。

  初期,姚家杰师从李书年、李惠连、朱荣芬、方应暄、岑冰等名家学习声乐。又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得到德国、保加利亚、苏联合唱指挥专家的合唱训练与指导。学习了各指挥专家的指挥理论与训练方法。同时,在时乐蒙、胡德风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指导下,不断进行艺术实践。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和理论作曲系学习。

  姚家杰在总政歌舞团从事演员、教学、作曲、指挥工作四十多年,历任总政歌舞团合唱团副团长、独唱组组长、职称评委副主任。

  姚家杰曾指挥过几届全军、全国文艺会演中的男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等。指挥过《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祖国颂》、《中外名曲合唱音乐会》等演出。同时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声乐作品,为各和声乐作品配器。

  姚家杰曾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作曲配器,其创作并指挥的数十件作品由中国唱片社録制成唱片、盒带。此外,其曾为电视连续剧《我们已经长大》、《车踪鬼影》、《初升的太阳》作曲配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姚家杰开始从事童声、中青年、老年等不同形式的群众合唱工作。姚家杰曾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图书馆等二十多个单位的合唱指挥和常任指挥。姚家杰为发展群众和专业合唱艺术不断探索,坚持不懈。姚家杰所指挥和辅导的合唱团,在全国各单位及大学的合唱比赛中,共获得二十六余个一等奬及多项奬项。

  姚运才(1940— )

  湖南长沙人。音乐家。

  1964年,姚运才于湖北艺术学院理论作曲系毕业。历任湖北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北文联委员、湖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姚运才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音乐创作。其先后发表了一百多首歌曲,其中有十多首作品在全国或省级创作比赛中获奬。其曾为十多场神话歌剧、小歌剧、歌剧及歌舞谱曲。姚运才创作管弦乐曲《扬扬花》在1990年湖北“鹤声杯”管弦乐曲作品比赛中获创作奬;作曲的大型歌舞《平原的太阳》参加第三届北京台唱节获作品奬。

  姚运才在《音乐研究》等报刊上发表了《音乐要把握时代的主旋律》等二十余篇论文或音乐评论文章。

  姚其彪(1940— )

  四川人。画家。

  1963年,姚其彪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曾任北京市良乡文化馆馆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

  姚其彪善画中国画,尤擅山水、花鸟。主要作品有《三峡神韵图》(中国画)、《奋搏图》(中国画)等。

  姚其彪着有《浅谈群众业余美术指导》等。

  姚振生(1940— )

  安微贵池人。建筑师。

  姚振生1965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1965年至1982年任山西煤矿设计院技术员、建筑师。1982年调杭州市建筑设计院任职。历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姚振生擅长建筑设计、建筑绘画。主持设计和规划的主要作品有:燕子山矿与四合沟矿两个三十六公顷特大型小区详细规划、杭州中日友好饭店、浙江省第一医院现代化多功能病房大楼等。发表论文有《云岗托幼设计的一些思考》等多篇。

  姚麟章(1940— )

  笔名姚屹。河北青苑人。画家。

  1961年,姚麟章于天津师范学院毕业。曾任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专教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

  姚麟章擅长中国画,尤工山水。主要作品有《万壑松风》、《群峰竞秀》、《轻山雨意》、《幽谷鸣泉》(中国画)等。

  姚敏奇(1940— )

  河北人。工艺美术家。

  姚敏奇曾于山西美术学院任职。擅长工艺美术。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

  姚殿科(1940— )

  辽宁人。画家。

  1964年,姚殿科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留任鲁迅美术学院当讲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

  姚殿科善绘画,尤专油画,还擅长摄影。主要作品有《试验》、《殷切的希望》等。着有《摄影色彩学》。

  姚道余(1940— )

  笔名姚谢。安徽合肥人。画家。

  1974年,姚道余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历任安徽省安庆市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国画研究会干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安徽合肥分校聘任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姚道余擅长国画,工山水。作品《雪夜测量》(版画)1964年参加全军,全国美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舟桥兵》(版画)1964年参加全军展;《帆影巍巍》(国画)参加1987年全国建军60周年美展;《刻者之歌》(木刻)由上海、绍兴两地之鲁迅纪念馆收藏。主要作品还有《塘湖帆影》、《龙山揽胜图》等。

  姚伯齐(1940—  )

  湖北监利人。画家。

  姚伯齐曾任湖北省监利县文化馆美术干部, 擅长中国画(山水)。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

  主要作品有《魂系泰岳》、《醉游三峡》等。

  姚力芳(1940—  )

  广东朝阳人。画家。

  姚力芳曾任广州铁路局文联秘书, 擅长中国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铁道部文联会会员。

  姚力芳主要作品有《铁路穿越万重山》、《旭日青松》等。

  姚国品(1940—  )

   笔名觉忠。云南人。画家。

  姚国品1960年于昆明师专毕业。历任昆明第二职业中专教师、中国科学协会及云南科普美术摄影协会理事、云南省青少年科普宣传协会理事兼辅导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

  姚国品擅长书画工艺。主要作品有《云南筇竹寺五百罗汉造像》(国画)《老山岚》(水彩)、《龙》(艺术指导,协作创作工艺品)等。

  姚春(1941—  )

  字敬源。吉林梨树人。书法家。

  姚春历任吉林省四平市地委教育科科长、四平市民政局局长、政协科教委主任、四平市地方志编委主任、《四平市志》常务副主席、《四平年鉴》主编等职。为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代硬笔书法学会会员、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四平分会副会长、《民间名人大辞典。副主编。

  姚春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书画展,获一、二等奬。1991年获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硬笔书法大展优秀奬。有的作品收入《二十世纪中华书法篆刻集粹》等专集。

  姚春着有《古诗钢笔书法》、《一诗一画钢笔书法》、《小学生生字钢笔练习》等。

  姚洁(1941—  )

  湖北黄陂人。女书法家。

  姚洁历任武汉大学物理系资料室资料员、武汉大学宣传部干部、武汉大学图书馆管理员、武汉大学新闻系办公室主任、武汉大学传播与市场调研中心副主任。

  姚洁书法作品曾参加马年硬笔书法精华大展并入选有关专集。参加武陵源碑林首届国际书法大赛获优胜奬,后获1992年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家作品大汇展二等奬,入选第二届全国硬笔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应邀参加当代硬笔书法艺术家作品大展。

  姚锡娟(1941—  )

  安徽歙县人。女话剧演员、配音专家。

  姚锡娟1962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先后在广州话剧团、广东省话剧院任演员。姚锡娟历任广东省话剧院艺术指导、中国剧协常务理事、广东省剧协分会副主席等职。

  姚锡娟曾在《青年的一代》、《奥赛罗》等三十余台话剧中担任主角。她善于用声音刻画不同年龄、性格的人物。姚锡娟曾为《排球女将》、《海蒂》、《血凝》等十余部外国电视连续剧及电影配音,羸得了广大观众的称誉,获得第三届《大众电影》“金鹰奬”、最佳女配音奬、第五届全国电视连续剧“飞天奬”优秀女配音奬。

  姚家星(1941— )

  上海人。物理研究员。

  1964年,姚家星于重庆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任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姚家星主要从事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重点是直接法。姚家星提出的“随机多解法”比一般多解法更有效。特别是对较复杂的结构。该方法已被世界上许多晶体结构测定软件系统所采用。

  姚家星所参加的项目“胰岛素结构测定”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奬。“直接法处理晶体结构分析中的赝对称性问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奬及多项奬。

  姚家星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要有《随机多解法》、《小蛋白质的相位信息扩充》等。

  姚庆章(1941—  )

  出生于台湾。美籍华人画家。

  姚庆章1965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在台湾期间,主张艺术改革创新。姚庆章曾参与推动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运动,是年代画会的创始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曾赴巴西参加第十届圣保罗国际双年展等国际美术展览,并获日本东方国际青年艺术家美术展览荣誉奬。

  姚庆章于七十年代初赴美定居。擅长油画,主要从事超写实画的创作。1974年起在路易斯·默塞尔画廊连续数次举办个人画展, 并在各国家和地区参加多次联合画展。作品主要采用油画、水彩画、版画等形式着重表现象征新时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城市建筑、机械构造、橱窗、霓虹灯、反光玻璃等,被誉为超写实派的“主流大师”。

  姚庆章曾到中国讲学,1983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姚庆章版画展,积极促进中美和海峡两岸的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代表作品有油画《商店橱窗》、水彩画《时报广场》等,多幅作品被欧美等国家的一些著名博物馆所珍藏。

  姚宝玉(1941— )

  笔名姚远方。北京顺义人。画家。

  姚宝玉于1982年进入北京师范学院进修。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

  姚宝玉擅长版画、油画。主要作品有《金色的路》(版画)、《心》(版画)、《野菊》(版画)等。有的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比赛或获奬。

  姚鸿斌(1941— )

  浙江嘉兴人。画家。艺术设计师。

  1963年,姚鸿斌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历任长春话剧院美术设计、吉林舞台美术学会秘书长等职。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理事。

  姚鸿斌擅长舞台美术设计,善绘风景画。主要作品《丁香》、《山泉》(油画)、《山村新人》(话剧舞台美术设计)等。

  姚佐澄(1941— )

  上海人。摄影家。

  1962年,姚佐澄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任新闻干事。1975年起任《伊犁日报》报社摄影组组长、记者。姚佐澄主要担任伊犁师范学院、伊犁职业专科学校的摄影教学工作。

  姚佐澄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新疆分会员、新疆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姚二青(1941— )

  河北内丘人。美术设计师。

  姚二青曾任河北省电视台编辑。擅长美术设计。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

  姚克明(1941— )

  居住台湾。医学者。

  姚克明曾任国民政府公共卫生专家等职。

  姚趪(1942—  )

  字叔钧,又名姚璜,斋号无愁小楼。河北保定人。书法家。

  姚趪自幼在家父姚兆伦指授下学习书画,稍长得到祖父姚丹坡门人李智超、王雪涛等点拨,获益良多。

  姚 趪历任河北省政协委员、保定日报社美术摄影部主任编辑。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保定市美术家协会顾问,书法家协会顾问。

  姚趪书作豪放而不狂诞,草情、隶韵、篆意兼具。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展览并获奬。姚趪曾三次与其孙姚小全在日本名古屋、横滨等地举办书画作品联展。应邀赴日本访问讲学。多件作品收入专集或刻石碑林,百余件作品被海内外博物馆、纪念馆收藏。

  姚趪亦擅长国画,长于人物 兼及山水、花鸟。发表书论文章《书为心画》等多篇。

  姚少华(1942—  )

   斋名雄风堂。原籍山东,生于北京。画家。

  姚少华自幼喜爱青丹,大学毕业后投师著名的画虎大家胡爽鑫先生,攻山水、走兽,尤擅画虎,有“虎王”美称。姚少华为中国画研究院特邀画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姚少华作品笔墨雄浑,气势溥大,饱含激情,藴藏着一种勇猛之力和威严之美。在数十年艺术求索中,师法造化,根植传统,博采众长,致力创新。姚少华广泛汲收秦汉瓦当、古墓壁画、历代雕刻、京剧面谱等民间艺术,以及西洋抽象画派、立体派、米勒、毕加索的表现技法,使塑造的老虎形象是集狮虎豹百兽灵气于一身的合象,是经过夸张的变形,升华创造的意象。

  姚少华的作品多次赴港、澳、台、日、韩、奥地利、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展出。并应邀东渡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和友好访问,受到东瀛各界盛赞。

  姚少华画作品曾以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布什等友邦元首。作品《傲骨雄风图》获1999年联合国颁发世界和平教育奬等。

  姚友访(1942— )

  陕西户县人。作家。

  姚友访196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陕西咸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咸阳日报社总编辑办公室主任、主任编辑等职。为咸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协会理事。

  姚友访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民间文学多种。作品《“衣冠冢”的来由》获陕西省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奬、个人获陕西省民间文学十年评奬的编选出版奬。报告文学《他从这里走向世界—张艺谋在咸阳农村工作纪事》,和《殡葬工的苦辣酸甜》分别获第一届、第二届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评奬三等奬。中编纪实文学《罪犯的克星—西安“1.19”特大抢劫杀人案侦破纪实》获第二届百花大众文学评奬二等奬。

  姚友访编着有《咸阳风物传说》,主编报告文学《腾飞中的渭城》等。

  姚家树(1942— )

  江苏泰兴人。画家。

  姚家树自幼喜爱美术。1959年在宁夏石嘴山瓷厂从事陶瓷美术工作。1981年调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和文艺工作。姚家树历任宁夏美术家协会理事、石嘴山美术家协会主席。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理事。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姚家树数十年致力于艺术创作,擅长陶瓷美术、国画、版画、漫画、剪纸等。作品雕开光花瓶《红楼梦仕女花瓶》(陶瓷美术),入选1973年全国工艺美展、版画《春苗》获198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评奬美术二等奬、《初春》获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评奬美术二等奬。有的作品在香港、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在宁夏历届文艺作品评选中,其均有作品入选并获奬。代表作有《亭亭玉立》、《春晓》、《塞北春晓》等。

  姚治铭(1942— )

  浙江湖州人。科学研究员。

  1965年,姚治铭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88年赴联邦德国化工机械与生物工程研究所进修。

  姚治铭于1989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耐腐蚀材料研制和腐蚀机理研究。姚治铭所完成的“氢氟酸转炉用10Gr Mo- WCu钢的研制”获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奬。有的研究分别获198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奬和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发明二等奬等多项奬。

  姚鹤鸣(1942— )

  河北人。作曲家。

  姚鹤鸣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文工团创作组组长。 作有组歌《歌声在导弹阵地上空飞扬》, 舞蹈音乐《春茶》、《新緑》等作品。

  姚成友(1942— )

  湖南桃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陆军少将。

  姚成友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后被授少将军衔。

  姚泉福(1942— )

   笔名憨泉。江苏苏州人。画家。

  姚泉福1985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曾任济南市卫生防疫站工艺美术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

  姚泉福擅长油画、水粉画。主要作品有《泉城小景》(油画)、《春》(水粉画)、《生命在于运动》(装饰画)等。

  姚正秋(1942— )

  浙江永康人。工程师。

  1981年,姚正秋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合招“天文仪器与方法”专业研究生毕业。1984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天文台进修天文仪器研制。

  1986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台仪器厂工作。姚正秋主要从事天文仪器机械系统的研究与设汁。其参加完成“12米红外望远镜”的研制,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奬。参加研制15米和09米两台望远镜的部分套件设计等。还进行过主行光学的研究工作等项目工作。

  姚正秋发表论文主要有《霍格子午环的误差及其消除》等数篇。

  姚桂安(1942— )

  山东省荣成市人。医师。

  姚桂安1958年始拜族内名医姚庆增爷爷为师。199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结业。从医40余载。历任中国疑难顽症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疑难顽症研究院肿瘤、偏瘫康复中心主任,主治医师。为中国抗癌协会会员、国际传统医学会顾问、中国恶性肿瘤、瘫痪两大疑难病专家、中国医疗保健学会理事、。

  姚桂安从医初始即主攻疑难顽症,历经6年的深钻苦研,于1964年首次治愈经文登中心医院治疗两个多月仍卧床不起四肢瘫痪的病人姚某,一举攻克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病所致的中风瘫痪及后遗症。姚桂安创造发明治瘫验方《益气祛瘀汤》与循经点穴按摩法相结合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法,至今已使上万名中风瘫痪及后遗症患者重获劳动能力,极大的丰富了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理论。姚桂安1972年开始主攻癌症,历经十余年,无数次试验,创造发明瞭《抗癌散》,在攻克当今世界人类头号杀手—癌症中取得突破性进展。1986年首次治愈晚期胃癌并广泛转移至肝胰等部位的患者,至今己救治各种中晚期癌症数千例。1992年首次在《山东中医杂志》发表《抗癌散为主治疗晚期癌肿三例》后,又在《中医药防治肿瘤特技集成》、《亚洲医药》等刊物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恶性肿瘤败毒四法》、《癌症中医证治初探》、《同病异治话胃癌》、《恶性肿瘤证治四法》、《晚期胃癌辨治》、《抗癌散治疗晚期肝癌68例临床小结》、《抗癌散为主治疗晚期肺癌82例临床小结》、《抗癌散为主治疗晚期乳腺癌5l例临床小结》、《抗癌散为主治疗晚期胃癌128例临床小结》、《怪病两例治验》等30多篇论文。

  在攻克世界性疑难顽症中,姚桂安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医治疗癌症的理论。为人类抗癌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令中外医药界瞩目。姚桂安同时对类风湿、脉管炎、男女不妊不育症、肝硬化、冠心病、心率不齐、心动过缓、下肢血栓等疑难顽症亦有精深的研究,独特的疗效。其《抗癌散》、《胃炎康》等已获国家专利。

  2003年前卫生部长钱信忠提词:山东省威海市姚桂安中医诊所:《中医治疗疑难病名医名院》。2003年中国卫生部授予:姚桂安《健康使者》荣誉称号

  姚桂安曾荣获《齐鲁杯优秀奬、百名民族医药之星》国际金奬、世界名医成就金奬、山东省首届十大科技兴医先进人物、共和国名医金奬、威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奬、威海市科技发明一等奬。获得《中国名医》、《中国大陆名医,健康使者》等荣誉称号。载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创业英才》、《共和国名医专家大典》、《中国名医名药大典》、《辉煌的中医药事业》、《中国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史册。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数十家媒体多次载誉了他的医德、医风、医疗特技。

  姚永康(1942— )

  笔名土人。祖籍浙江宁波,生于江西南昌。雕塑美术家。

  1966年,姚永康于景德陶瓷学院毕业后,在江西景德镇建国瓷厂从事陶塑创作。1980年调景德陶瓷学院任教,任景德陶瓷学院雕塑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雕塑研究会副会长。

  姚永康擅长雕塑。作品《智魔》(雕塑)获1984年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展览铜奬、《百花女神》(雕塑,中国电影百花大奬奬品)。主要作品还有《难忘时刻》(雕塑)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奥林匹林》(雕塑)参加首届全国体育美展、《和谐》(青铜)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陶与瓷》(组雕,与康家钟合作)获首届城市雕塑评奬优秀奬,现陈列于景德镇市火车站。

  姚有铨(1943—  )

  笔名贡和。安徽繁昌人。书法家。

  姚有铨1960年安徽繁昌师范毕业。姚有铨擅长书法。有的作品曾参加安徽省硬笔书法大赛等国内外各项书法展赛,并多次获奬。有的作品被辑入多种展览专集,为国内外人士所收藏,或刻石勒碑于多处碑林。此外, 姚有铨还书有多种字贴。

  姚重庆(1943—  )

  山东济南人。画家。

  姚重庆擅长宣传画、年画。历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历编辑室主任、中国出版者协会年画研究会秘书长等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

  姚盟蒂(1943—  )

  湖南人。画家。

  姚盟蒂擅长版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湖南版画研究会会员。

  主要作品有《鹿鸣》(版画)、《泉》 (版画)、《青春》、《少女之马》及套色版画《情歌》等。

  姚文心(1943—  )

  江苏人。女画家。

  姚文心1962年云南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云南地矿局中学教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

  姚文心擅长中国画,作品《云岭杜鹃》1984年获全国首届“山野激情”画展二等奬;  《版纳春晓》获1988年全国“山野激情”画展二等奬。主要作品还有《蝶舞》、《山茶》、《春潮》、《争艳》、《玉兰》等。

  姚汉民(1944—  )

  浙江长兴人。高级工程师。

  1966年,姚汉民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主要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光学仪器设备研究。姚汉民曾参与多项国防科委和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的研制工作。研制成功的投影光刻物镜,像质达到了衍射极限的满意效果,为研制新型的分步重复投影光刻机奠定了基础。

  其中“靶场观测设备”获国防科委重大成果二等奬,“JK—I型半自动接近/接触式光刻机”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奬, “电子束曝光机激光定位工件台系统”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奬。

  姚汉民还发表了多篇论文,代表性的论文有《激光定位工件台干涉仪装校》、《光刻物镜的弹性装校》、《光刻物镜定中仪的设计和使用》等。

  姚珠珠(1944— )

  浙江吴兴人。女舞蹈演员。

  姚珠珠于8岁时考入中央实验歌剧院学习班,得戴爱莲、韩世昌、马祥麟、索柯尔斯普夫妇等中外著名艺术家的亲授。10岁考入北京舞蹈学校深造。在校期间,曾在大型舞剧《鱼美人》中担任性格舞的领舞、独舞。

  1961年,姚珠珠以全优成绩毕业于民族舞专科,留校参加民族舞剧小组的艺术实践。1962年调入中央歌舞团任领舞、独舞演员。曾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任领舞。姚珠珠为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

  姚珠珠在数十年的舞蹈生涯中,涉猎古今中外多种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尤其擅长表演性格化的舞蹈。

  1981年至1982年间,姚珠珠与资华筠、王堃合作举行舞蹈专场晚会,在北京及全国各大城市公演,深获好评。演出的主要节目有:独舞《春之歌》、《朝鲜族鼓舞》、《摘葡萄》,双人舞《草原夜曲》、《二妞和铁蛋》、《流浪者之歌》、《飞天》等。此外,姚珠珠还在《红绸舞》、《欢乐的琴声》等节目中担任领舞。1980年,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表演三等奬,1986年在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表演特等奬。

  姚正选(1944— )

  笔名石野。陕西三源人。画家。

  姚正选1970年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历任陕西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陕西装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

  姚正选擅长书法、中国画、装饰设计。主要作品有《五月》(水粉画)、《黄金季节》(水粉画)、《秋之实》(中国画)、《荷》(中国画)、《人际关系学概》(装帧设计)等。

  姚民范(1944—  )

  江苏苏州人。高级工程师。

  姚民范1965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学系毕业。1982年赴英国萨瑞大学,从事电子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1984年回国,任电子工业部半导体工艺设备研究所离子束设备研究主任。姚民范主要从事电子工程技术方面的研制开发。

  姚民范主持研制的Lc-1型80仟电子伏离子注入机,Lc-2型200仟电子伏离子注入机,分别获全国科枝大会奬、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奬。

  姚民范曾多次出席电子技术方面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数篇。

  姚志修(1944—  )

  上海人。教授。

  姚志修1968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1980年赴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工程系学习。1984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姚志修曾任上海假体医学工程研究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外科植入物、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学和生物摩擦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国家有关标准的制定。姚志修完成“人工关节金属材料及工艺的综合研究和应用”,获1989年上海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奬。

  姚志修发表论文多篇 ,主要有《关于假体的人工润滑》等。

  姚友(1944— )

  内蒙古赤峰人。摄影家。

  姚友于1964年入伍。1978年在内蒙古赤峰科技情报研究所从事摄影工作,后任馆员。1982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姚友的主要作品《风餐露宿》入选1979年内蒙古摄影展览,《时儿的心》、《梅花闹春》入选1982年上海摄影展览《塞外玛瑙》等3幅作品入选首届中国摄影家协会内蒙古分会摄影展览。此外,还有《艺高胆大》、《秋色》等。

  姚武祥(1945— )

  字魁甫。山西闻喜人。书法家。

  姚武祥为山西书画家协会会员,淮海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馆员。姚武祥曾参加“精英杯”中国书画家作品邀请赛、金鹅奬国际书画大赛、“鲁南之光”国际书画大赛、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国际“乐听杯”书画大赛等展赛,获奬数十次。有的作品被第二届农运会、山西图书馆、浙江省金鳌阁等单位收藏。

  姚有志(1945— )

  山东胶州人。陆军少将。

  姚有志历任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副部长、部长,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等职。1995年晋升少将军衔。 

  姚顺麟(1945— )

  浙江绍兴人。书法家。

  姚顺麟1987年于上海业余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结业。历任上海市博雅广告公司美术师、上海教师书画篆刻研究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华书法协会理事。

  姚顺麟作品在历年举办的“牡丹杯”、“太白杯”、“草原颂杯”、“金鹅杯”等国际性、全国性书法大赛中多次获优秀文化奬。入选“天涯杯”国际书画、美术、摄影大展,纪念井岗山会师六十周年全国书画展等国际、国内展览。书法作品被镌刻碑列于四川太白碑林。被辑入《二十世纪国际现代书法篆刻名家作品荟萃》、《墨彩大观》等专集内。

  姚泰和(1945—  )

  陕西华阳人。作家。

  1967年,姚泰和于新疆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新疆文联委员。姚泰和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新疆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及新闻作品。

  小说《自白》在《延河》发表后获各界好评,报告文学《颉富平印象》获1989年“ 银花杯”纪实文学征文一等奬,论文《论文学这面镜子》被收入文艺理论专集内,新闻等分别获1983年、1984年新疆好新闻一等奬,并辑入书集。

  姚东辉(1945—  )

  曾用名姚凤阁,笔名冬晖。吉林省海龙县人。画家。

  1965年,姚东辉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同年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擅长宣传画、水彩、水粉画。历任教科片动画美术设计、故事片美术设计。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师,曾任宣传部美术编辑。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员。

  姚东辉创作的油画、水彩画、水粉画作品多次参展幷发表。1980年后, 姚东辉专职从事电影招贴画创作。其作品以写实为主,熔写实技巧、现代美术流派观念、现代设计观念、手法于一炉。作品风格雄浑、俊逸。姚东辉在中国电影招贴画领域影响较大,多次担任宣传画展览评委。

  电影宣传画《井》获东北三省电影宣传画展览一等奬,宣传画《为了友谊,争取和平》入选中国体育美展,《緑化净化美化环境造福后代》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火焰山》等多幅作品入选“中国电影招贴画展览”,在非洲博茨瓦纳展出,入选“第一届国际招贴艺术节”在巴黎展出,还有数幅作品在国际、国内展出并获奬。《谭嗣同》、《火焰山》、《武当》作品发表在多种画刊杂志上或收入各类专集内。此外,还编辑出版有电影《开国大典》、《两宫皇太后》等大型画册。

  姚向东(1945—  )

  笔名湘东。山东蓬莱人。电影美术家。

  1965年,姚向东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曾任《电影文学》杂志美术编辑。 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员、中国书刊艺术学会会员,吉林分会常务理事。

  姚向东尤擅长插图。主要作品有《罪证》(连环画)、《吉鸿昌》(连环画)、《刑场上的婚礼》(电影招贴画)、《生活的道路》(插图)等。

  姚凯伦(1944—  )

  浙江吴兴人。物理学家。

  姚凯伦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7年起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原华中工学院)物理系任教,1987年任教授。1980年至1983年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及研究人员。1986年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工作三个月。1989年在联邦德国杜伊堡大学作访问教授三个月。姚凯伦历任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国高科技中心理论物理分中心成员、全国超导电子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姚凯伦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在自旋玻璃、无序超导体、分形与渗流、高分子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工作。被授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曾获湖北省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奬、三等奬。

  姚凯伦曾应邀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发表论文数十篇,代表作有《Randon Fractal Aggregation and ist Tnreshold》等。

  姚德荣(1944— )

  江苏吴县人。企业家。

  姚德荣从最初经营一家丝织业的小厂,经过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丝织行业最大的乡镇企业——江苏艺龙集团,姚德荣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艺龙集团有十八家分厂、五家合资企业。拥有从发电、原料、织造、印染、绣品到成衣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姚德荣善于化包袱为财富,他大力提高专业化程度,使各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组合。高度重视发展产品的竞争力,其中仿真丝产品成为拳头产品,返销欧美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打入了“仿真丝帝国”日本市场。

  1991年始企业连续三年被评列为“全国十大百强乡镇企业”,荣获“全国出口创汇大户”等称号。姚德荣被评为“中国优秀企业家”,曾任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等职。

  姚小尧(1945— )

  原名姚得法。字少君,又名岚父,别号清冷书屋主。河北沧州人。书画家。

  姚小尧幼承家学,酷爱音乐、书画。师从黄绮,学书从唐碑入手,继学何兆基,又上追石鼓文与汉魏六朝书风,通摹《张迁碑》、《石门颂》及汉简。其所作重骨力,求内涵,笔势凝重而生动,隶韵草情兼具。

  姚小尧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法国亚洲文化与传统协会名誉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并获奬。曾获河北省首届文艺振兴奬、曼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奬、国际交流会书法金奬等奬项。1985年,姚小尧在法国巴黎举办个人书画展,同年在荷兰举办个人书画展。1988年,姚小尧与法籍阿拉伯书法家哈桑·玛苏德(峰密儿)在法国云纳斯荷大学城举办了“异国异文书法友谊联展”,又与拉丁籍书法家米歇尔·代尔克、法籍中国书法家赵金刚在巴黎举办国际书展。有的作品被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

  姚小尧论著有《学行草书浅见》、《磁州的盆景艺术》等。

  姚渝永(1945—  )

  浙江嵊县人。画家。

  姚渝永1965年重庆第六中学毕业后,在重庆第五十四中学任教。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

  姚渝永擅长中国画、连环画。姚渝永于业余之时,不断致力于艺术创作。主要作品《水浒》(合作,连环画)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奬绘画创作三等奬。主要作品还有《秦淮健儿》(连环画)、《名诗名句浅谈》(插图)等。

  姚虹(1945— )

  山东曹县人。画家。

  姚虹曾任西安市西北电影院美工。擅长油画、山水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

  主要作品有《孔雀公主》(电影宣传画)、《情天恨海》、《人生》、《野妈妈》等。

  姚颂民(1945—  )

  甘肃省镇原县人。摄影家。

  姚颂民于1963年入伍。1974年在新疆地震局从事摄影工作。后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新疆分会,为新疆摄影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初试》入选新疆1979年第二届影展。《攻读》获新疆1979年职工影展二等奬,《地震》(组照)获1984年新疆首届科技影展一等奬,《争分夺秒》、《高效测试分析》入选新疆新闻影展。

  姚志祥(1946—  )

  湖北武汉人。中共军人。

  1967年,姚志祥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入武汉工厂任技术工人。1976年入伍,到青藏兵站输油管线团服役。

  姚志祥服役二十八多年,翻越四千米高度以上无人区二百多次,累计行程超五十一万八千四百公里。姚志祥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被评为全军、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姚志元(1945— )

  江苏金坛人。研究员。

  1967年,姚志元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1978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加速器物理与技术。1980年在斯坦福同步辐射实验室,从事储存环研究与改进。1981年回国,任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副总工程师。

  姚志元从事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物理控制设计、扩初设计和研制。姚志元参加了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设计与研制,完成了一套由小型机和多台微机组成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姚期智(1946— )

  祖籍湖北孝感,出生于上海。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姚期智幼时随父母移居台湾。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取得哈佛大学物理博士。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人科学院院士。

  姚期智先后攻读量子力学,后转研究计算机科学。年二十六岁时到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计算机专业,三年后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后到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向新的学术领域发起冲击。姚期智在数据组织、密码学、通信复杂性乃至量子通信和计算多个专端科研领域里,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对计算理论做了诸多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重大贡献。姚期智获美国图灵奬(被誉为诺贝尔奬的数学最高荣誉奬)。

  姚仲新(1946— )

  天津人。女画家。

  姚仲新擅长绘画,作品清新不俗。姚仲新曾在天津市委宣传部任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

  姚诗训(1946— )

  美籍华人。科学家。

  姚诗训为美籍华裔机械工程专家。于1971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硕士学位。1974年获博士学位。姚诗训先后在伊利诺理工学院,阿贡国家实验、卡内奇-梅隆大学等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卡内奇-梅隆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理事。

  姚诗训在传热学各领域,特别是在沸腾和两相流、喷雾与射流冲击、传热和传质过程、计算传热学以及喷雾燃烧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姚诗训曾十四次担任各种科学会议的主席和副主席,先后三次来华讲学。

  姚诗训发表论文七十余篇,主编出版论文集三部。

  姚永全(1947—  )

  广东博罗人。书法家。

  姚永全自幼酷爱书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拜麦华三为师。书法学魏晋钟、王法贴,并广涉商殷甲骨、西周金文、秦篆汉隶、北碑南贴、隋唐法楷以及宋元明清和现代各派书法与篆刻。姚永全能各体,尤擅契文,形古体美,笔爽力健。

  姚永全作品入选国内外展览,1987年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览。1986年获“全国青年美术书法摄影大奬赛”书法优秀奬。作品被收入  《国际书法展览作品精品》等书画集或被收藏。

  姚永全着有《书法学习浅谈》等。

  姚波烈(1947— )

  曾用名金生、成边。江西福安人。作家。

  姚波烈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多部,电视连续剧(合作),以及数十篇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故事作品等。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吉安地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姚波烈多次荻省、地区政府创作奬,1991年由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协、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委会评为先进工作者。着有长篇小说《走出山门》等。

  姚同庆(1947— )

  号达愚,室名大漠堂。原籍山东,生于上海。书法家。

  姚同庆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书法,擅行草章法多变化,跌宕合度,用笔随意洒脱。亦擅篆刻,宗法秦汉古玺和明清诸家。姚同庆历任青海书画篆刻研究会秘书长、青海省中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海印社副社长、青海省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等职。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姚同庆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等展览及在日本等国举办的书法作品展览,并在各报刊发表,被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收藏或被风景名胜区碑刻。

  姚定一(1947— )

  上海人。高级工程师。

  1982年,姚定一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毕业。1986年赴美国学习计算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1987年回国,任中国煤田地质局航测遥感局计算中心主任。

  姚定一主持完成了国内第一次引进VAXII785-Intergraph辅助测量与制图系统Macro-VAXIIM600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安装、调试、联网和用户联络系统设计。承担“矿产资源管理与研究程度图形数据库”及“煤矿工程图件管理系统”的研制。

  1991年,姚定一被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归国人员称号。

  姚学礼(1948— )

  甘肃平凉人。诗人。

  姚学礼的诗、散文、论文在法国、日本、美国、泰国、加拿大等国家地区和国内发表。历任甘肃平凉地区文联副主席,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副秘书长、甘肃作家协会理事。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文学创作员。

  散文《陇东人》,诗集《姚学礼海外诗选》等作品获全国、省、地文学奬四十多次。诗歌《月不落国》等被《新时期诗歌选萃》等数十种选集和多种辞典收入。

  姚学礼著作有十多部。诗集有《色卦》、《泾河龙》等;散文集有《陇东初録》、《心灵的轨迹》等;理论集有《姚学礼文论集》编选有《香港当代诗选》、《崆峒诗选》等。

  姚敦睦(1948—  )

  湖南新晃人。侗族。曲艺家。

  姚敦睦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贵州思南县任中小学教学,教研,教导工作。1984年起从事地方志编修,任思南县志办公室主任、《思南县志》主编、思南县文联常务理事。为中国曲艺家协会贵州分会会员。

  姚敦睦编剧,词曲的歌剧《山乡变》、《喜盈门》,独幕话剧《烈火情深》获贵州武警调演创作奬。创作的方言相声、歌曲等多次获奬。歌曲《乌江颂》(词曲)获“乌江之夏”音乐会一等奬,创作的歌词获艺术节创作奬等。此外,其新编的《思南县志》获全国修志成果三等奬。

  姚卓雄(1948—  )

  中国香港人。民主人士。

  姚卓雄为香港康富快餐店东主。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香港地区事务顾问。大同中学中四毕业。曾获社区服务奬。

  姚卓雄为多届观塘区议会民选议员、香港医疗辅助队观塘区顾问。历任蓝田东区社区中心管理委员会主席、蓝田分区委员会文康组主席、蓝田区商会主席、公屋联会事务顾问、观瑭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委员、体育会蓝田分会会长、观塘体育会发展部部长、民主建港联盟九龙东支部副主席、观塘东联络处总干事等职。

  姚明(1948— )

  辽宁营口人。作曲家。

  1961年,姚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后,任沈阳空军文工团演员、指挥。后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毕业后回团工作。此期间,姚明创作有大型歌剧音乐《野白花》。

  1985年,姚明调往空军政治歌舞团任作曲。在创作中注重民族音乐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并善于创新,个性鲜明。姚明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创作。众多作品获国家级奬励。姚明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曾任中国轻音乐学会理事。

  姚明的主要作品有《故乡是北京》、《唱脸谱》、《大黄河》;电影音乐《龙凤娇》、《白衣侠女》;电视连续剧《天桥梦》、《净魂》;舞蹈音乐《醉鼓》、《赶海》;民族音乐合奏《夜深沉》等。

  姚仁承(1948—  )

  山西阳泉人。书法家。

  姚仁承幼爱书法,小时即从其母亲学习。后求教于当地俊彦,由唐入津,又入河南书法院拜周济仁先生深造,旁及魏晋明清诸家。后获河南书法院书法研修生毕业文凭。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山西省教育书法学会理事。

  姚仁承楷书清丽端雅,气秀色润,深得南贴韵致。草书苍穆,浑厚,气势开张。姚仁承深研古法,致力出新。每于古今书论多所钻研,时或刊印作画,摇琴撰句以丰学养。姚仁承数年一直为当地文化系统师教,培养学员千数名,颇受社会各界称誉。

  姚仁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书展或参赛并获奬多次。有的作品被出版、刻碑、收藏。

  姚元祥(1948— )

  上海人。画家。

  1978年,姚元祥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后任杭州美术公司美术干部。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浙江油画研究会会员。

  姚元祥擅长油画。作品《明天》(油画)、《探索》(油画)、《緑叶》(油画)入选1988年日本现代美术作品展;《海鸥,您早!》、《晨雾》入选第一届水乡行画展,《杨杏佛》入选1986年北京革命历史人物画展。

  姚国才(1948— )

  江苏常州人。摄影家。

  姚国才1968年参加工作后。历任铁道部常州车辆厂文化宫副主任、常州市工人摄影协会副秘书长、铁道部文协创作辅导部部长等职。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

  主要作品《散场以后》入选1982年全国新闻影展,《新车待奔》入选1984年全国新闻影展,《力的较量》获全国第三届铁路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优秀作品奬,《雨后》入选1988年全国“擎天柱”职工影展。此外,还有《渔歌破雾来》等。

  姚洪(1948— )

  北京人。打击乐演奏家。

  姚洪为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演奏员,曾多次参加团里组织的大型歌舞晚会等演出。

  姚倬(1948— )

  江苏无锡人。摄景家。

  姚倬1969年参加工作。于上海画报社工作,之后调赴云南任职。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

  主要作品《散场以后》入选1982年云南省卫生摄影展览并获优秀奬。《哺》、《僾伲姑娘》入选1982年“云南纪实与抒情”影展。

  姚金芬(1949— )

  北京市人。女魔术表演艺术家。

  1961年,姚金芬考入中国杂技团训练班学习技艺,她勤学苦练,勇于探索。后任中国杂技团演员。为中国杂技家常务理事,北京市杂技家协会理事。

  姚金芬多次随中国杂技团出国访问演出。其所新编表演的魔术节目《彩扇争艳》,于1979年获北京市文化局优秀节目创新一等奬。姚金芬表演的节目《乒乓球变幻》、《飞鸭不见》被拍成电影片《杂技》。姚金芬表演的节目《烛花变幻》和《变扑克牌》被拍入影片《杂技与魔术》等。

  姚连弟(1949— )

  笔名幼蚕,别署寂庐主人。北京人。书法家。

  姚连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北京市中国书画研究社社员、北京诗词协会会员。

  作品曾参加“新新杯”书法拔选赛获三等奬。获市文联、工业系统书法展三等奬,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书法展三等奬、“复兴杯”书法大奬、北京市各界书法联展获优秀奬、丰台区环境保护书画展一等奬。

  姚景卿(1949— )

  天津人。画家。

  姚景卿曾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任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姚景卿擅长中国画,尤善工笔重彩。

  姚二云(1949— )

  山西秸山人。美术家。

  姚二云曾于山西省展览馆任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姚二云擅长美术创作。

  姚永胜(1949— )

  山西阳城人。画家。

  1988年,姚永胜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曾任山东省枣庄市中心区文化馆馆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

  姚永胜擅长中国画、壁画。主要作品有《铁道游击队的故乡》(中国画)、《煤城怒火》(连环画)、《掘进先锋》(年画)等。

  姚若水(1949—  )

  河北青县人。摄影家。

  姚若水于1972年参加工作。1983年在大港油田钻井公司工会从事摄影工作。后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天津分会,中国石油摄影协会。

  主要作品《龙的脊骨》获天津市第二届“晶彩杯’摄影大赛鼓励奬等。

  姚泽远(1949— )

  四川广安人。摄影家。

  姚泽远于1970年参加工作。1981年任华菳市文化馆馆员。后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南充支会理、华菳市摄影协会秘书长。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

  主要作品《阿妹》等入选1983年四川省群文干部影展。1988年,举办了姚泽远个人影展。

  着有论文《豪华落尽见真淳—论摄影艺术的质檏自然美》等。

  姚志明(1949— )

  浙江人。手风琴演奏家。

  姚志明于1969年入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 1981入中国歌剧院任独奏演员。姚志明编有《少年儿童手风琴速学教程》。

  姚念学(1949— )  

  山东巨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陆军少将。

  姚念学于1969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51基地政治委员、56基地政治委员等职。

  姚念学于2001年晋升少将军衔。

  姚红(1949— )

  湖北人。女歌唱家。

  姚红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文工团、科委文工团歌唱演员。

  姚迪雄(1949— )

  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祖籍浙江湖州。画家。

  姚迪雄生于天马之乡伊犁,母亲为白俄罗斯后裔。姚迪雄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整整十年,先后从师黎群、黄永玉、黄苗子、黄胄、关山月、邵晶坤等名家学习。在天马之乡草原成长的姚迪雄,画马自然成为其拿手好戏。

  1979年,姚迪雄移居澳大利亚。1983年,姚迪雄成为第一位获得澳洲政府赞助的华人画家。1985年完成了澳洲最长绘画,世界上第一幅用中国画形式反映异国情调的巨作《200袋鼠图》。曾多次被列为澳洲政府重大庆典的特别展出节目。1988年,《200袋鼠图》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録大全。

  姚迪雄历任澳洲华土著艺术研究会副主席、美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终身顾问、中国吴道子纪念馆名誉馆长、吴道子画林碑苑名誉院长、中国名人馆高级顾问兼澳洲总策划、中国翰园碑林顾问等十多个文化团体名誉顾问和名誉理事。其被收入《世界名人録》、《国际名人传辞典》、《国际智慧名人録》、《国际和世界前500位传记专辑》等。并获纪念金牌、百万分之一的荣誉奬状、对艺术有杰出贡献的成功金钥匙和对艺术有卓越贡献金人奬座—终身成就奬及二十世纪成就奬牌。

  姚迪雄名列1992年年度世界名人杰出人士。被台湾等海外评论评选为华人三杰之一。其画马作品做为澳洲华人赠送给澳洲政府总理和多位部长的礼物。姚迪雄作品多次拍卖捐款救灾,多幅作品被世界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其代表作有《200袋鼠图》、《百骆驼图》、《百马图》等。

  补録

  姚敏

  江西萍乡人。生卒年不详。国民高级将领。

  姚敏于1922年任中华民国江西陆军第一混成旅第二团团长等职。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陆军中将姚纯的堂兄。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