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附録二文坛掌故

  死姚崇算计活张说(姚崇)  

  姚崇与张说同一时期担任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所谓同行如敌国,两位宰相常有明争暗斗,但姚崇常常得势,因多次攻击张说而获胜,所以张说深为痛恨姚崇。

  姚崇在病重垂危时,告诫几位儿子说:“同僚张说与我不和,我们之间隔阂很深, 但他自小爱奢侈,尤其爱服饰玩物。待我死了以后,他会以同僚的身分来吊唁的,你们就把我平生的服饰玩物宝贝珍品都安放在灵堂帐前,无意让他看见。如果他对此不屑一顾,看来是凶多吉少,你们就马上安排好家事,恐怕将有灭门之灾。若他在观看,就不必害怕,暗中将这些东西全都送给他,请他为我写神道碑。待你们一拿到碑文,即刻誊写呈交皇上,并备好碑石,及时刻上文章。张说才思不及我敏捷,过几天肯定会后悔,如果他藉口要将文章修改来取回碑文,你们就给他看刻好了的碑石,并告诉他已将文章进呈皇上。”

  姚崇去世后,张说果然来吊唁,在帐前,他三番几次地注目那些珍玩。姚崇的儿子们就按照父亲生前的教诫行事,一切顺利,没几天,张说就写好了神道碑文。张说所写的碑文叙述详尽,在当时可称最佳文章。几天后,张说果然以修改文章为由,派人前来取回文本。姚崇儿子领来人观看已刻好的碑石,并相告之文章已经呈进皇上。使者回去给张说复命,张说悔恨得连拍胸堂,叹道:“死姚崇还能算计活张说,我现在方知自已的才能远远比不上他啊!”

                        *唐.郑处诲《明皇杂録》卷上  

  冠巾使复姓字(姚合)

  唐代宝历年中,姚合时任钱唐太守(杭州刺史)职。一天, 有一位名叫清塞的僧人慕名来求见,幷且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请姚合品评。姚合对待清塞十分尊重,也很客气,他读了清塞写的《哭柏岩师》,爱不释手。姚合真诚地劝清塞还俗,改姓名叫周贺。只是清塞年事已高,在文坛缺乏声名,最后,清塞还是投靠名山高僧,度过晚年,默默老终。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  

  升堂自罚(姚佑)  

  宋代元符年初期,姚佑任杭州州学教授。有一次,姚佑在堂上考学生,出《易》经题为:“干为金, 坤亦为金,何也?” 因为姚佑的书是福建刻本把“坤为釜”中的“釜”字漏刻了两点,所以姚佑误读为“金”字。被提问的学生很疑惑,请教于他,他就想当然地解释了一通。学生中有人坦诚相告,说官刻本书中的是“坤为釜”,而不是“金”,姚佑拿来官刻本一对照,果然是个“釜”字,他惭愧至极,当面向学生认错说:“我所买的书是福建刻本的,是我错了。”姚佑即刻升堂自罚。 一点也不护短。

               *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一  

  广言则多(姚铉)  

  姚铉为宋太平兴国八年(983)科举进士,曾任起居舍人、东京转运使等职。姚铉为人隽雅豪爽,尤具文才。 学生夏竦小时候跟姚铉学习写文章。有一次,姚铉要夏竦写《水赋》,并规定要写一万字,结果夏竦只是写了三千字。姚铉很生气而不看夏竦所写的文章,对他说:“你为什么不从‘水’ 的前后左右来描述呢?这样就会写得多了。”夏竦依照老师之言加以增益,写了六千多字。姚铉看瞭高兴,对夏竦说:“你这个人是可以教的”。后来,夏竦果真成了很善于写文章的文人,人们都称赞他的文章。

                   *宋司马光《湅水记闻》卷三

  注:夏竦(985—1051),字子乔。 宋代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 宋代文人、官员。   

  一、  专力则精,杂学则粗(姚鼐)  

  姚鼐年轻时,受浙中地区盛行词学的影响,曾一度学作填词。一天,嘉定的王鸣盛对休宁的戴震(字东原)说:“我过去很畏姚鼐,现在却不畏他了。”戴震问其原因,王鸣盛答道:“他喜好多能,见人家有一专之长,就想自己也兼而有之。为学若用力专一则精,而杂乱俱学则必粗,所以不足以让人生畏了。”后来戴震将此话转告于姚鼐, 姚鼐听后深为震惊。从此, 姚鼐矢志不再作词,而且舍弃了多种其他爱好,潜心研习古文,终于以古文“桐城派”之杰出代表而名著于世。

                 *清.陆以活《冷庐杂识》卷五

                 *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八

  注: 王鸣盛(1772—1797),字凤喈,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晚年号西沚 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 清代史学家、经学家。

  戴震(1724—1777),字东原。 安徽休宁人。 清代思想家。  

  二、  无妨交相师(姚鼐)  

  清代思想家戴震的学问很高深,但不喜欢做别人老师。文学家姚鼐在做举人时, 很佩服戴震的学问, 要从戴震为师。戴震写信给姚鼐,在陈述去掉“老师”这一称呼时说:“我不仅仅不足以当你的老师,而且学问也不如足下,所以只能断然敬谢不敏。古代所谓朋友,就是老师的一半,我们不妨相互为师以求得十分,如果有过错,就相互规劝。这样重视人,而不重视虚名,就不失朋友这一称谓了。”

             *清.段玉栽《戴东原先生年谱》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