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 言

  中山大学地理学系已走过八十年的路程,现今已发展成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八十年,前20年虽战乱动荡,但薪火未断,固守学业;虽人数不多,但乐攻地理,各有建树。后五十年虽不是一帆风顺,但也算一路走通,越走越通;虽分分合合,但见越分越大,越合越强。真是峥嵘岁月八十年,万千桃李尽争妍;教学科研加服务,地理星光照南天。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为庆祝中山大学地理系成立80周年,决定出版纪念文集。文集以人物、事件、机构、越事为题材,通过作者在母校学习、生活、劳动、娱乐、体育活动的回忆叙述,展现中山大学地理系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赞颂地理系师生的优良学风和师生情谊,重视地理系校友的学子风采和青春眷恋。

  2008年11月5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向教师和校友发出《关于约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师和校友撰稿的函》,至2009年7月底止,共收到教师和校友发回来的文章36篇。其中35篇文章,按内容大致分为学科探索、学者青春、师生情谊和康乐激情四个方面,成为本纪念文集的前四部分;另一篇记述校友事迹的文章编入第五部分校友寻访。

  校友会曾组织跟踪寻访校友,学生会曾组织教授访谈,编者从学院办公室收集到7份校友寻访録和15份教授访谈録。也许学生寻访的校友不止这7位,访谈的教授也不止这15位。我们收集到的这7份校友寻访録和15份教授访谈録,分别成为本纪念文集的第五部分校友寻访和第六部分教授访谈。

  文章的编排基本上是贯彻“论资排辈”兼顾内容的原则。具体来说,第一部分学科探索,以内容及其讨论深度为主排序;第二部分学者青春,以作者届别和内容结合考虑排序;第三部分师生情谊,以作者届别为序;第四部分康乐激情,以作者届别排序为主,兼顾考虑内容;第五部分校友寻访,以被访者届别排序;第六部分教授访谈,原则上以教授考上大学年限为 序。

  在整理、审阅、编辑文稿过程中,编者对部分文章作了册节,恳请作者予以理解和谅解。教授访谈是采访者写的访谈记録,对教授的介绍可能不全面,但正如几位采访者所表达的,“也许文章中尽是溢美之词,但是,都是我们由衷的敬佩之情的表达;也许我们对老师的瞭解稍显片面,但是,我们还是清楚地看到了老师身上闪烁的学者精神和他固守的学术天空。”教授访谈録中,有几位教授被采访者称为大师。编者把“大师”头衔都删去了,主要是考虑当下中国是缺少出大师环境的年代,不宜在一本公开出版的文集中,又在一个教学科研机构中,同时出现几位地理学大师。编者这种考虑也希望得到理解。校友寻访録中,没有显示寻访者的姓名,均以校友寻访队名义出现,对这些埋名的作者,编者谨表歉意和敬意。

  部分文章编者作了删改,可能导致文意表达不清。由于较对不慎,致使部分文章有文字错漏。在此,谨向作者和读者表示歉意。

  刘琦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