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西沙、南沙等群岛的自然地理概要



  徐俊鸣

  (一)南海海底地形轮廓

  南海亦称南中国海,是我国沿边四海中最大的一个。它北起台湾海峡的南口,

  南扺加里曼丹岛西南方的卡里马塔海峡。西界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东界菲律宾群岛。南北纵长,东西稍狭,面积三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为东中国海(东海、黄海、渤海的总称)的三倍。

  南海海底地形相当复杂,海水也较深,通常分作四个地形区:

  1.大陆架 它是大陆的延伸部分,地势比较平坦,水深一般不到200米。南海的大陆架相当辽阔,特别是在西北部和西南部。前者包括我国的两广和台湾以南沿海和中越间的北部湾等海面。台湾和海南两大岛都在这片大陆架上。南海西南方的大陆架更为辽阔,西面包括暹罗湾,东扺加里曼丹以北,南连爪哇海和爪哇、苏门答腊等岛,俗称巽他大陆架。而越南中部以东和菲律宾群岛以西的大陆架都较窄。

  2.大陆坡 是大陆架到深海盆地的过渡区。坡度较大,地形也较复杂,水深由数百米至数千米不等,中有高度不同的阶地和海底山脊,珊瑚虫即以此为基地生长,成为无数珊瑚小岛礁滩。我国的东沙、西沙和中沙群岛都在这个大陆坡范围内。

  3.中央深海盆地 位于南海中部而稍偏于东北。北起吕宋岛之西,南扺南沙

  群岛以北,西扺越南中部海外,略成一三角形,水深多在3,500-4,200米之间,地势一般比较平坦。吕宋岛以西直至民都洛岛以西有深海沟,如马尼拉等海沟,深达5,000米以上。而西沙与南沙群岛间亦有深达5,567米的深海沟,为目前已知的南海最深处。

  4.海底台地 位于北纬12°。以南,南接巽他大陆架。水深一般在1,500-2,000米间,东有巴拉望海沟(深度不及马尼拉海沟)与巴拉望岛分界。台地上有许多突起的海脊,南沙群岛大部即以此为基础。

  南海同相邻的海区之间有许多通道,为海水交换和海上航行之所必经,其中较重要的有以下八处:

  (1)台湾海峡 北通东海,最狭处宽75涅,水深70米。

  (2)巴士海峡在台湾南部与巴坦群岛之间,水深达2,600米,为南海东通太平洋最重要的水道。

  (3)巴林塘海峡 在上述巴士海峡之南,亦为南海通太平洋水道之一,惟深度不及前者。

  (4)民都洛海峡 在菲律宾的民都洛岛与巴拉望岛之间,东通苏禄海,水深达450米。

  (5)巴拉巴克海峡 在巴拉望岛之南,亦东通苏禄海,惟水深仅100米。

  (6)卡里马塔海峡 在加里曼丹岛西南侧与勿里洞岛间,为南海通爪哇海的重要水道,水深约40米。

  (7)加斯帕海峡 在勿里洞与邦加岛间,亦为南海通爪哇海通道之一,水深亦40米,惟宽度不及前者。

  (8) 马六甲海峡 介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间,它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地带,在世界航运上极为重要,但因水道较浅(仅30米)对于海水交换上却并不重要。 

  (二)南海的气候和海流概况

  南海北起北回归线(北纬23.5°)左右,南起南纬3°左右,属于赤道和热带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除北部的东沙岛(北纬20°40′)冬季因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一月平均气温(20.6℃)未达到夏天的标准(22℃),最热月(六月)平均28.6℃, 年温差多达8℃外,其余各岛。月平均都在22℃以上,即四时皆夏。年温差也很小。如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北纬16°50′),一月平均为22.80℃,最热月(六月)

  平均为28.9℃,年温差仅6.1℃。南沙群岛距赤道更近,年温差自然更小。依其纬度相似的邻区(越南芽庄)的记録,最冷月为24.2℃,最热月为28.6℃,年温差仅 4.4℃。

  南海和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都是台风的发源地,受台风影响的季节特长。

  南海又受季风影响,大概5-9月以西南季风为主;11-3月以东北季风为主。4月与10月是季风转换季节。这种定期转换方向的风,千百年来为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来从事生产和对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远在北宋时期,我国沿海人民就称夏季风为“舶舻风”,因为它能吹送海舶归来。

  南海的表层海水,因受季风的吹拂等原因,冬夏的流向亦有所不同。夏季(以八月为例),从爪哇海通过卡里马塔海峡和加斯帕海峡流入南海的海水,因受西南季风的吹送,转向东北流,经巴士和巴林塘海峡汇入太平洋的黑潮中,或通过台湾海峡进入东海。而在北部湾、暹罗湾和南海的东部各有顺时钟方向的局部小环流。至于冬季(以二月为例)情况恰相反,那时从东海通过台湾海峡南下的海水和从太平洋通过巴士和巴林塘海峡的海水,进入南海之后,因受东北季风的吹送,向南海西侧南下,至越南中部海岸流速最大,有时每小时可达二涅,扺马来半岛后折向东南流,经过卡里马塔等海峡流入爪哇海。此时,北部湾与暹罗湾二处亦有小环流,惟流向与夏季不同而作逆时钟方向。而南海东部则有由苏禄海通过民都洛与巴克巴拉海峡的水形成由东向西的补充流。南宋周去非所着的《岭外代答》一书中曾指出:在海南岛西南方的海洋中,有三种不同流向的海流交汇于此,叫做“三畲流”。其情况与现在南海冬季的海流有类似。

  (三)南海诸岛的地形及其他

  分布于南海腹心的岛都是珊瑚小岛和礁滩之属。珊瑚为热带海中特有的生

  物,故珊斑岛为热带海中特有的海岛。这些岛屿在地形上的特点是面积不大,海拔不高。据现在已测量过的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为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其面积为1.8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的为西沙群岛中的石岛,海拔12-15米。人们把岛礁距海平面的高低分作五类;1.岛屿——成陆较久海拔稍高的;2.沙洲——成陆不久,但一般高潮已不能淹没的;3.礁——出没于高低潮间的;4.暗沙——低潮时亦不能露出水面的;5.暗滩——比暗沙离水面更远,一般在30米左右的。但这种区分也没有明确的界线,故有时此书称岛,别书称礁滩者亦常有之。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有珊瑚小岛及沙洲共40个左右;而礁,暗沙与暗滩共140多个,合共岛礁共180多个。通常分作以下四群;

   (1)东沙群岛 位置在汕头以南约140浬。由一个岛(东沙岛)和几个礁滩构成。东沙岛清初名为“南澳气”(见《海国闻到见録》),后称“大东沙”,据说因在万山群岛以东得名(见《海録》)。自古为我国清初粤、台等地渔船停泊之所。今广州或香港至马尼拉和台湾高雄的航线通过东沙附近。

   (2)西沙群岛 在海南岛榆林港东南约150浬,西距越南中段海岸约240浬。包括十多个岛屿和十多个礁滩等,我国古称千里长沙或七洲岛(见宋人著作)。主要集中于东西二群:(甲)宣德群岛,位置较东,包括永兴岛、石岛(同在一礁盘上)北岛,中岛、南岛(同在另一礁盘上),树岛(又称赵述岛)与西沙洲等。其中以永

  兴岛为主岛,面积1.85平方里,海拔高8.5米。土名猫注岛或林岛,岛上有居民并多森林;现为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革命委员会所在地。这六岛连较东的东岛(又称和五岛,面积与永兴岛相似)合称东七岛,据说古之七洲洋即指此七岛附近的洋面。(乙)永乐群岛,位置较西,在永兴岛西南约37浬。亦有六岛共构成新月形,故又名新月群岛,东南端有三岛,为琛航岛(又名灯擎航)、广金岛(又各掌岛)与晋卿岛。深航岛面积0.43方平公里,海拔约5米,但无淡水。与广金岛同在一礁盘上,潮落时可以涉水而过。新月形西端亦有三岛,由北而南依次是珊瑚岛、甘泉岛和金银岛。甘泉岛以有淡水著名,海拔约8.5米,珊瑚岛面积不到0.3平方公里,海拔9.1米,亦有淡水。甘泉岛与金银岛间有羚羊礁,为一典型的环形礁。新月形开口向南,北侧另有森屏滩。永乐六岛及其南的盘石屿和螺岛(即中建岛)合称西八岛。森屏滩上现新成两岛,一名金沙岛一名全富岛。在永乐群岛与盘石屿之间有巨大的环形礁,名为觅出礁或华光礁。此外,还有其他暗沙等,如神狐暗沙和一统暗沙遥遥偏北已在北纬19°附近。西沙群岛位于南海航运的要冲,广州至新加坡的航线通过西沙与中沙之间,香港至西贡的航线通过西沙之西。

  (3)中沙群岛 位于西沙群岛东侧,主要集中于北纬16°与东经114°附近。是一个巨大的水下环礁,周浅而中深,北有比微暗沙,南为波伏暗沙,西有排洪滩,东有隐矾滩。其中以礁盘北缘的立夫暗沙隆起最高。此外,分布较远的黄岩岛(即南岩岛或称民主礁)和宪法暗沙,也是中沙群岛的一部。

  (4)南沙群岛 位置最南,分布最广。北起镇南礁(北纬约12°),南迄曾母暗

  沙附近(北纬4。以南),西起万安滩(东经109°30′),东到海马滩(东经117°50′),包

  括十多个岛屿沙洲和一百多座礁滩暗沙。其中以太平岛为最大,它位于北纬10.23′,东经114°22′处,面积约0.43平方公里,海拔4.2米。北距西沙群岛的永兴岛400多浬。在太平岛西南方的南威岛(约在北纬8°和东经112°)亦为南沙群岛较重要的岛屿,面积虽只有0.15平方公里,海拔约3米,但有良好锚地,可作海军基地。

     南沙群岛在南海海运上的地位相当重要:广州或香港至新加坡的航线通过它的西侧,新加坡到马尼拉的航线通过它的西北,新加坡至文莱的航线通过它的南侧。

  西沙、南沙、东沙和中沙群岛都是著名的高产渔场,这可能是由于海流被礁滩所阻挡而形成局部的上升流,以及珊瑚礁内的矿物质发生溶解,健营养物质集中在这个区域内的缘故。这里生长着的大量珊瑚又为鱼群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地和避敌的庇护所。所以南海诸岛附近海域以盛产各种鱼类、海参、海龟、玳瑁、贝类、紫菜等著名。岛上又多海鸟(鲣鸟最多)和鸟粪。鸟粪为优良的化肥原料并可提取重要的药材。

  据地质学家研究,亚洲东部有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向斜”,这巨大的地向斜为藴藏石油的理想地带。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都在这种地带内,所以南海海底有希望成为将来世界重要石油产地之一。这也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所以垂涎我南海诸岛的原因之一。 南海虽然烟波浩渺,岛礁错落,风沙猎猎,波涛翻滚,但数千年来,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民通过和大风大浪的长期的搏斗,开发利用了这广大的海域和散布于南海腹心的西沙、南沙、东沙和中沙等群岛。这些海岛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领土。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誓为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南海长城而斗争到底,一切不自量力的侵略者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决不会有好下场的。

  原载:中山大学报,1975,(1):81-84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