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南岛的红树林盐土



  廖金凤

  红树林盐土又称红树林潮滩盐土、红树林沼泽土、酸性硫酸盐土。红树林盐土是潮滩盐土生长红树后发育而成的,其分布与红树林的分布有关,华南沿海许多咸酸田大多发育于红树林盐土。海南岛是我国红树林盐土分布最广的地区,据统计,1956年有林面积约1万ha[1],目前有林面积仅剩约0.5万ha。红树林盐土用途较广泛,可发展海水水产养殖,其上的红树林可防风固岸。研究红树林盐土,对开发利用海岸带自然资源,改良咸酸田,均有重要意义。

  1 样品和方法

  样品1987年采自海南琼山县演丰、塔市和文昌县头苑。

  观察记载的土壤剖面有6个,由于红树林盐土剖面层次大多不明显,故采用分段采样,自下而上每隔20cm采一个样品。每一土样风乾处理后,首先通过20目筛,然后逐级处理,分别得到通过20目、60目、100目筛的释晶。

  样品测试项目有全量SiO2,AI2O3,Fe203,K2O、CaO、MgO、TiC2、Mo、P2O5、水溶性离子K+、Na+、Ca2+、Mg2+、CI-、SO2-4、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机械组成,共19个项目。

  水溶性离子的提取水土比为5∶1,振荡30min,测定pH值水土比为2.5∶1。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用BaCl2-H2SO4。交换法,机械组成用甲种比重计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用通过100目筛的样品,其他项目的测定用常规方法[2]。

  2 结果和讨论

  2.1 土壤剖面性质和特征

  2.1.1 低潮位的土壤(每天受潮进潮退影响的土壤)

  剖面1,琼山县演丰,优势植物秋茄

      0-20cm:棕灰色,质地较粘,根系少,pH6.06,有机质1.25%。

  20~40cm:黑灰色,较粘·有少量细根,夹有约3cm厚的泥炭和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pH4.08,有机质3.70%。

  40~60cm  深灰色,粘,多根系,pH3.96,有机质3.54%。

  60cm以下:灰色,较粘且紧实,根系较少,pH3.61,有机质2.86%。

            剖面2,琼山县塔市,优势植物红海榄

   0~20cm  深灰色,轻粘,有少量根系,有少量锈纹锈斑,pH4.47,有机质1.61%。

  20~40cm:灰色,重壤,根系中等,有少量锈纹斑,pH3.67,有机质1.0%。

   40~60cm:灰色,重壤,根系中等,pH3.55,有机质1.26%。

  60cm以下:深灰,壤土,根系较少,pH3.72,有机质0.26%。

  2.1.2 中潮位的土壤(低潮时不能被淹没,中潮时能被淹没的土壤)

  剖面3,琼山县演丰,优势植物木榄

   0~20cm: 灰黑色,较粘,根系较少,有臭味,pH5.27,有机质5.67%。

   20~40cm:黑灰色,较粘,根系较多,pH4.35,有机质4.81%。

    40~60cm:灰色,较粘,根系较多,pH3.26,有机质3.57%。

   60cm以下:灰色,较粘,根系较少,pH3.20,有机质3.93%。

  剖面4,文昌县头苑,优势植物海桑

   0~20cm:灰黑色,轻粘,很多须根,pH3.24,有机质14.97%。

   20~40cm:灰色,重壤,粗根较多,pH2.93,有机质11.70%。

   40~60cm:黄灰色,轻壤土,稍紧实,根系极少,pH2.80,有机质6.43%。    

   60cm以下  黄灰色,重砂土,较紧实,无根系,pH3.10,有机质6.12%。

   2.1.3 高潮位的土壤(中潮时不能被淹没,大潮时才被淹没)

  剖面5,琼山演丰,优势植物海漆

    0-20cm  褐灰色,粘,无根系,pH6.10.有机质1.75%。

    20~40cm:灰色,粘,根系中等,有臭味,pH3.60,有机质2.98%。

    40~60cm: 灰色,较粘,根系较多,有臭味,pH3.60,有机质2.71%。

    60cm以下灰色,粘且较紧实,有少量根系,pH3.52,有机质1.32%。

  剖面6,文昌县头苑,优势种榄李、瓶花木

    0~10cm:灰色,稍紧,根很少。

  20~40cm:黄灰,较松,根系较多。

    40cm以下:灰黄色,砂土,较松散,无根系。

  2.2 土壤化学组成

  2.2.1 有机质

   红树林盐土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大多数在2.5%以上,甚至高达10%以上,平均4.48%。每年有大量残落物进入土壤,由于海水的浸渍作用,土壤常呈还原状态,有机质分解较慢,易于积累。又由于海洋沉积的影响,红树残落物常被埋藏,甚至产生泥炭化层或半分解的有机质层,致使有机质含量在剖面中变化不定。除了泥炭层外,似有一种趋势,即根系多的层次,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

  2.2.2 pH值

   红树林盐土的pH值普遍较低,pH值为2.80~6.10,这是红树林盐土与潮滩盐土的显着区别。潮滩盐土是呈碱性反应的。红树林盐土表层(0~20cm)的pH值比其下层明显高些,在20cm以下,pH值变化较缓。

   红树林盐土呈强酸性和酸性与红树植物密切相关。红树植物富含单宁,其含量为1.27~4.09%[3],单宁具有多元酚基和羧基,略带酸性。红树又是富硫植物,含硫0.2%~ 0.95%,平均0.43%[4]。硫在氧化条件下,可氧化生成亚硫酸和硫酸。在还原状态下,有机物分解产生多种有机酸和硫化物。这是红树林盐土酸度较高的重要原因。土壤剖面中出现的臭味主要是极度还原环境产生的大量硫化氢。

  2.2.3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海南岛红树林盐土的阳离子交换量为2.2~20me/100g土,平均9.58me/l00g土,表 层阳离子交换量是下层的1.5~5倍。虽然红树林盐土的有机质含量较高,但由于还原环境,粗有机质含量较高,其吸附、络合阳离子的能力并不强,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不明显,而与粘粒含量的关系较密切些,粘粒含量高的,阳离子交换量较高。

  2.2.4 土壤矿质全量

      土壤矿质全量测定结果如表1。

   土壤中SiO2含量与陆源物质和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关,而与土壤离海岸的距离关系不密切。陆源物质较砂的,SiO2含量明显较高。在有机质含量较高,尤其在夹有泥炭层的土层中,SiO2的含量往往较低。在土壤剖面中,Fe、Mn、Ca有自表层下移的趋势,P在表层明显积累,K和Ti在全剖面中分布较均匀。

  2.2.5 水溶性盐分

  红树林盐土水溶性盐分含量较高,尤以水溶性Cr和Na+的含量较突出。水溶性Cl-含量为2.1-21.6me/100g土,平均11.75me/100g土。水溶性Na+是2.39~12019.00me/100g土,平均11.40me/100g土。水溶性Cl-与Na+含量显着相关,若用x和y分别代表水溶性Na+和c1-的含量,两者关系式如下,相关系数R为0.978。

   Y=1.091x-0.682

  水溶性SO2-2含量为0.47~10.82me/l00g土,平均3.70me/l00g土。水溶性Ca2+是0.43~4.64me/l00g土,平均1.45me/100g土。水溶性Mg2+为0.14-8.85me/100g土,平均2.69me/l00g土。红树林盐土水溶性Mg2+/Ca2+大多在1.5-4.5之间,其比值平均为1.86。当地砖红壤中水溶性Ca2+含量往往高于Mg2+,与红树林盐土有明显区别。

   红树林盐土水溶性SO2-4含量与Ca2+, Mg2+总量有一定关系(图1),若用x和y分别代表水溶性Ca2+,Mg2+总量和水溶性SO2-4含量,则有如下关系式,其相关系数R为0.878。 

  y=0.145+0.852x

  由此看来,在土壤溶液中,Ca2+和Mg2+对SO2-4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互补关系。在土壤 溶液中,也可能Ca2+,Mg2+,SO2-4是以CaSO4,MgS4络合物的形式出现,而不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

  红树林盐土中水溶性K+的含量很低,为0.01-0.16me/100g土。水溶性K+含量与粘粒含量有密切关系。粘粒含量较多的表层,水溶性K+含量相应较高。

  2.3 土壤机械组成

      红树林盐土颗粒大小较均匀,絶大多数颗粒小于1mm,在风乾土样的处理过程中,很容易通过20目筛。红树林盐土几乎无砾石,这是其与当地砖红壤的差别之一。从机械组成分析结果看,0.05~0.01mm的大多占5~15%,0.01~0.005mm的约占5%,0.005~0.001mm的大多占10%~15%,小于0.001mm的大多在10%~15%。从颗粒组成看,海南岛红树林盐土大多属壤土类和轻粘土类,此与物质来源有关,但土壤质地除了与颗粒大小、物质组成有关外,还与土壤水分有关。红树林盐土常处在一定的湿状,因此在剖面观察时,又常给人以似有粘重的感觉。

  红树林盐土一般分布在河口、港湾,其颗粒组成并非离岸越远颗粒越细.红树林盐土处在低、中、高潮位范围内,均可有不同类型机械组成的土壤分布,如剖面1、3、5土壤的质地较粘,而剖面2、4、6土壤的质地较砂。〖JP〗

  3 结语

  (1)红树林盐土剖面层次不明显,有一些层次常夹有数厘米厚的泥炭层或半分解的有机质层。红树林盐土含硫量较高,由于海水浸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较低,其中硫常被还原成硫化氢,产生臭味。红树林盐土全剖面大多以灰色为主,在一些表层中由于氧化还原交替,也会出现一丝锈纹斑。

   (2)红树林盐土的显着特点是土壤酸度较大,这与红树植物富含单宁和硫有关,其残落物分解产生有机酸、H2SO4、H2S等是引起土壤酸性的重要因素。在还原状况下,土壤酸化似更强烈,导致表层pH值较高,下层较低。〖JP〗

      (3)红树林盐土中的植物根系大多集中分布在土表以下40~60m范围内。由于土壤常呈嫌气状况,有机质分解缓慢,容易积累,有机质含量较高,而且在土壤剖面中变化不定,大多数土壤在60cm以下,仍然有一定量有机质存在。除了泥炭层外,往往在根系发达的层次中,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些。

      (4) 海南岛红树林盐土大多属轻粘土和壤土类。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一般随深度有所减小,阳离子交换量与粘粒关系较密切,有机质对其影响不明显。

      (5)在红树林盐土剖面中,P常在表层积累,Fe、Mn、Ca有下移现象,K、Ti分布较均匀,Si、Al含量时常与泥炭层或半分解的残落物层有关。

      (6)红树林盐土盐分含量较高,水溶性离子含量是Cl->Na′>SO2-4>Mg2++>Ca2+>K+。水溶性离子Cl-与Na+含量,水溶性SO2-4与Ca2+Mg2+总量有一定相关性。

  原载:范航清,梁士楚主编,中国红树林研究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5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