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开发岭南先驱梅



  罗凯燊

  筑城浈水上

  历史文献记载,梅岭最早的拓荒者是战国末年的大禹之后梅鋗。《直隶南雄州志·梅鋗传》载:“梅鋗,其先越王勾践子孙,避楚走丹阳皋乡,更姓梅,因名皋乡为梅里。周末,散居沅湘。秦并六国,越复称王,自皋乡遂逾零陵往南海,鋗从之,至台岭家焉,筑城浈水上,奉王居之。”台岭即大庾岭,浈水即今梅岭南山水,古称浈水。

  梅鋗徙居梅岭的史实,可从《史记》有关越人南迁的记载中得以佐证。战国时之古越国,民族剽悍,勇敢顽强。公元前510年,吴王兴师伐越,越军大败吴军。不久,吴王为复仇再次兴师伐越,攻陷越国首都,越王勾践只剩五千多人困守会稽山上,经二十二年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于一战而灭吴国,称霸中原。可是到了公元前356年,越国衰弱,为楚国所灭。许多越人不耻于当亡国奴,为避楚王统治而更名改姓,“散居江南海上”。公元前223年,秦国灭了楚国,越人为避秦又一批批地更向南迁徙。

  在这一群群南迁的越人中,有一支人马在梅鋗率领下拥戴一越王来到大庾岭上。他们回首战乱不堪的故国,不胜磋叹,南望岭南风光,又无限欣喜,终于找到了可以安居的乐土。众人决计在大庾岭南麓,浈水之上,即今梅岭南麓20余里河谷地带,披荆斩棘,筑城垦地,安居下来。

  梅鋗奉越王居浈水上,遗迹犹存。《直隶南雄州志·古迹》记载,梅岭有越王故城、梅鋗故宅。“越王故城在梅岭。……筑城当在梅岭间,故梅岭亦称越王山”。据南雄文物部门考证,梅鋗城即今中站。《南雄文物志·古遗址》载:“梅鋗城(又称中站城)位于南雄城北25公里的梅岭镇中站村。该城址坐北向南,总面积3.2万平方米,梅岭古道贯穿其中……。中站城即梅鋗城,有台侯故宅。……城北因年久已毁,但尚存城基,长约25米,用青灰色岩石叠砌筑成,……为明嘉靖年间修建城址遗迹。…… 城北墙脚发现东汉墓一座,城北200米处发现晋墓一座。”

  梅鋗这群拓荒者有多少人?《南雄府志·风俗》记载,清康熙间始兴县令魏琪曾撰文称:“越王尝住台关,而六千君子随隶版籍,宋帝夙临粤境,而九重硕辅至止珠玑。”可见其时南迁越人之众。类此一批批人南迁聚居,称雄一方,号称百越,他们带来了吴越文化,对岭南的早期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公元前214 年,秦始皇经略岭南,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谪徙50万人戍五岭。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又徙女无夫家者15000人“为将士衣补”,实则与戍守者就地成家立业。戍五岭的几十万将士,主要驻守在横浦关(即今梅关)、阳山关、湟溪关一带,其中当有部分定居于梅岭者。时在岭南执政者赵佗,采取“与越杂处”的和越政策,越人心附。这样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就在梅岭相互交融,在岭南开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封侯十万户

  梅鋗率领越人继承其祖先勾践“卧薪尝胆”的传统,在梅岭休养生息三十余年,积粮练兵,待时而动。至秦末,中原反秦义军风起云涌,赵佗欲据岭南以观天下,采取“急絶道,聚兵自守”策略。而梅鋗则揭竿而起,举兵从番阳令吴芮反秦。其事均载历史文献《史记》 、《汉书》。

  《史记·高祖纪》载:秦二世三年(前207年)“高祖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与皆降析、郦。”

  《史记·项羽纪》载:秦灭后,项羽分封天下,“番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番君将梅鋗功多,封十万户侯。”

  《前汉书·荆燕吴传》亦有记述吴芮、梅鋗破秦之事:“沛公攻南阳,乃遇芮之将梅鋗,与偕攻析、郦,降之。及项王相王,以芮率百越佐诸侯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其将梅鋗功多,封十万户,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而鋗为芮将,功最多,封十万户,为列侯”。

  《直隶南雄州志·梅鋗传》记述更详:“秦末,天下大乱·番阳令吴芮甚得江湖间民心,号曰番君,江中亡命皆归之。于是,百粤叛秦,推雄杰为长。众皆贤鋗,乃长之。鋗下令举兵,户出壮士一人,领以户将,使合傅胡害将之。战则编为什伍,领以队将,使摇毋余将之。将士受命,整肃均齐。遂统众归芮,劝之应诸侯伐秦。芮遣鋗将百越兵往至南阳,遇沛公,与言相合。沛公乃与鋗偕攻析、郦,降之。胡害、毋余皆为沛公都尉,从破秦。及项籍相王,以芮率百越佐诸侯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而鋗为芮将,功最多,封十万户为列侯。”

  由此可见,梅鋗率领的这支队伍在破秦战斗中的重要作用,是主力之一。梅鋗在破秦中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当时,天下群雄四起,破秦将领何止百千,而破秦后论功行赏,除十八王外,唯有梅鋗得封十万户侯。

  人钦万古香

  以上所述,梅鋗是开发岭南的先驱,又是破秦功臣,得项羽封为十万户侯。可是,由于灭秦后,吴芮与梅鋗都没有参加刘邦与项羽争霸的战争,刘邦登上皇位后两人均不得封。吴芮保留了王位,但由衡山王徙为长沙王。长沙王属地从衡山王属地中分出,比衡山王地域小了许多。高帝十年,又割长沙王属地象郡、桂林、南海三郡立赵佗为南越王,封地又更小了。《前汉书·地理志》载:长沙国户43470,口235825,属县13。刘邦本意不封异姓王。他封吴芮为长沙王实为以越治越的一种策略,羁縻吴芮,以防赵佗。

  刘邦登基,大封功臣,就是没有封梅鋗。梅鋗虽得项羽封十万户侯,食邑在岭南,而岭南已为赵佗所据,十万户侯就成了空衔头了。梅鋗不得已乃随吴芮往长沙,以益阳梅林为家(引何光岳着《南蛮源流史》)。其子孙有的辗转迁徙于曲江、浈阳(英德)等地。至于随梅鋗徙居梅岭之越人,在历史变迁中也早已徙居别地,而今南雄已找不到他们的踪迹了。

  梅鋗定居梅岭的时间虽然不过半个世纪,而其功绩永垂后世,岭南人们不会忘记他。清初岭南著名诗人番禺屈大均作《梅鋗》诗云:

  庾岭惟秦塞,台侯是越人。

  重瞳封万户,勾践有孤臣。

  浈水乡闾旧,鄱阳俎豆新。

  千秋交广客, 欲继入关尘。

  

  艰难自梅里,此地奉君王。

  岂欲兴于越,惟知祀少康。

  仇从高帝复,名在汉书长。

  食采梅花国,人钦万古香。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