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雄古代商贸盛况



  罗凯燊

  南雄县城在历史上是沟通大庾岭南北的商贸重镇。因其地处大庾岭南麓,北邻江西赣南,自唐开元开通梅关古道之后,古道像一条彩带,北接章水,下赣江,入长江,南接浈水,下北江,入珠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结起来了。雄城在这条彩带的南端,成为南北水陆联运的交道枢纽。广州沿海一带的货物客商,由水路溯北江而上到雄城,转由古道到岭北大余,下赣江,入长江;岭北的货物客商,溯赣江而上到大余,再经古道到南雄,转由水路下北江,到广州沿海一带,这样,水陆兼程,舟车联运,货物畅通。南雄商贸,因之兴盛,历经宋明清而不衰。

  广盐入赣转运站

  自汉代以来,食盐由官府专卖,谓之榷盐。官府到产地统购食盐,加税后由盐商运销各地。北宋熙宁以前,江西原食淮盐(苏、皖产的盐),熙宁年间始食广盐(广东沿海产的盐)。《宋史》载:熙宁三年(1070年)江西提点刑狱张颉上言:“虔州官盐卤湿什恶,轻不及斤,而价至四十七钱。岭南盗贩(广盐)入虔,以斤半当一斤,纯白不什,卖钱二十,以故虔人尽食岭南盐。”那时虽然食盐官卖,禁运私盐,但由广南贩卖私盐到虔州(即赣州)的人,成群结队,武装护送,官府也没法制止。元丰三年(1080年)章惇参政,因势利导,派遣蹇周辅往江西筹划,停运淮盐,改运广盐一千万斤到江西南安军供应。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江西盐隶广东宣慰司,岁办10825引”。每引235-320斤,折合约三百万斤。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进一步采取措施,“分三十万八千余引(盐)贮广东,别遣商入粟广西乏粮卫所,令支盐广东,鬻之江西南安、赣州、吉安、临江四府。”于是,广盐更进一步运销江西各地。

  大批广盐北运,都要通过梅关古道这条通道,雄城成了食盐转运站。每年几百万上千万斤的食盐,由沿海溯北江水运至南雄,然后由南雄肩挑转运南安,销往赣南各地。《直隶南雄州志》载,干隆五十四年(l789年)南雄设保安埠,有盐厂七所,子店十二间,行销江西南安府所属之大庾、南康、上犹、崇义各县。嘉庆二十年(1815年)添行赣州府赣县,改设雄赣埠,年销盐引33441道,约千万斤。

  明天顺二年(1458年),两广巡抚叶盛上奏朝廷,于南雄城南太平桥置关榷盐,叫太平桥关,以榷盐为主,也征收商税、铁课等,税额颇丰。万历元年(1578年),太平桥税收银达4.3万两,占全国各大关卡总税银的38%(《南雄财税志》)。清康熙九年,太平桥关驻韶州,广盐入赣仍以南雄为转运地,直至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广盐入赣改道潮州。

  水陆交通一片繁荣

  交通是商业发展的条件,交通的发达,促进商业的发展,古代南雄的水陆交通是相当繁忙的。

  南雄陆路交通主要有四条;一走梅关古道入江西大庾,二走乌径大坊入江西信丰,三走南亩入江西虔南,四走百顺入韶州仁化。这四条路以梅关古道为最盛,是古代重要驿道,设施相当完善。清代,县城设凌江驿,有驿书一名,跑役十四名,下属十四站铺驿:红梅铺、大庾岭铺、小岭铺、火径铺、里东铺、石塘铺、沙水铺、长径铺、长宁铺、州门铺、东浆铺、修仁铺、古禄铺、都塘铺、璎珞铺、黄田铺(后三铺属始兴县)。每十华里设一铺,每铺设铺兵四名,共五十六名。驿道上由于来往客商多,为客商服务的客栈、茶楼酒店也随之兴旺起来,逐渐形成圩镇街道,从梅关到南雄城,三十多公里驿道上,就有七条街:雉公嵊街、新路口街、小岭街、中站街、灵潭街、里东街、沙水街。所谓“街”,就是许多店铺分列两旁形成街道,这七条街的店铺不下七八百间,每天接待的客商千人以上,每年约四五十万人。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南雄知府江璞仍感街市应接不暇,又在槐花(火径)创建通济镇,有货栈旅社120间。嘉靖二十一年,(1552年)又与南安府合作修建中站城,以便货物储运中转。

  为加强社会治安,保证商旅安全,宋代在沙水镇设巡检司。明洪武十三年(1382年),在梅关下设红梅巡检司,后迁火径,再迁中站。清代,沿途设塘汛,驻兵巡逻。由梅岭至南雄计有梅岭塘、新路口塘、中站塘、槐花塘、里东塘、石塘塘、沙水塘、光脑塘、新铺前塘等九处,每塘设塘兵七名。

  传说梅岭上有一座“状元坟”,碑刻对联一副:“日受千人朝拜,夜观万家灯火”。意思是说这坟的“风水”很好,每天有千人攀登梅岭,一步一步,好像向它朝拜;而每晚俯瞰山下,村店灯光闪闪,好似千万颗明珠撒地。这些虽属传说,却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来往于古道的客商很多的客观事实。

  南雄的水运,主要航道是浈江,上溯新田,下通韶关、广州,通航能力是相当大的。汉初,能通航楼船(运兵的大船)。楼船将军杨仆平南越之乱,数万楼船师即由浈江直下广州。宋末珠玑巷人33姓97家南迁,多数乘木筏沿浈江漂流两个多月至南海一带。随着商业的发展,水运日益繁荣,船筏如梭,码头设施也逐步完善起来了。明嘉靖年间,航行于浈江的船只有1000余只。州城沿河设有五大专业码头:一是盐码头,专供盐船使用;二是龙蹲阁码头,多为上方(浈江上游)客商船只起卸货物;三是大码头,四是青云门码头,这两个码头贴近闹市,最为繁忙,主要为行栈使用;五是木码头,专供竹木商使用。同时也产生了专营运输的行业,全城就有十多家,以挑担谋生的夫力有上千人。早在北宋嘉佑中推官萧世范推广独轮手推车(俗称鸡公车),一车可胜数人之载,直至上世纪末仍在农村使用。

  明清时期,南雄成了南北商贸人流物流中心枢纽,特别是清干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实行闭关自守,封闭了漳州、宁波、连云港三个港口,以广州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江浙闽皖所产丝、绸、茶叶等商品必须走陆路,过大庾岭,经南雄而下广州。梅岭古道成为内地外贸货物通往广州的主动脉,南雄更是一派繁荣景象。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作《雄州歌》四首,其一云:“緑榕万树鹧鸪天,水市山桥阿那边。 疍雨蛮烟空日夜,南来车马北来船”。

  四方商贾各展宏图

  南雄商贸的一个特点是,外地商人前来开店经商的多。干隆十八年修的《保昌县志》卷一,记述南雄县城“市肆贸易率多广郡江闽之旅”。特别是清代中期,南雄黄烟、土纸两大商品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十分可观的商业利润,吸引了不少外地商人前来经商。据《直隶南雄州志》载,早在道光初年黄烟每年约货银百万两。土纸年产10万担货银一百余万两。广州、江西、福建等地的商人,按照资本流动规律,纷纷涌进南雄开店经商。在雄城就有500余家。

  各地商家经营各具特色,在竞争中和衷共济。广府商家资本雄厚,且谙外贸,以经营洋货、布疋、烟行、纸行为主;赣商以樟树帮为多,主要经营国药、百货;闽商以经营烟叶、烟丝、土纸为主;嘉应州商家以兴宁籍为多,经营小商贩为主,货郎担串村入户,遍及城乡。南雄商人主要经营旅业、饮食、粮油副食品等服务业。这一个格局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1948年登记,南雄城10家最大的洋货布疋杂货店,除丰和祥是南雄人开的外,其余9家,属江西人开的5家,广府人开的3家,嘉应州人开的l家。8家大烟行、6 家大纸行中,福建人开的8家,广府人开的4家,南雄人开的2家。11家金铺,南雄人开的6家,江西人开的3家,福建人开的1家。39 家旅馆客栈南雄人开的23家。4大茶楼有3家是南雄人开的。

  外地商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各自成立了“同乡会”,设立了四大会馆:广州会馆、福建会馆、豫章会馆、嘉应州会馆。同乡会“以维护同乡权益,增进感情及矫正弊害并辅助社会事业为宗旨”。会馆有一定的基金,有定期的活动,还积极举办教育事业。广州会馆办了广仁小学,福建会馆办了萃雄小学,江西会馆办了豫德小学,嘉应州会馆办了嘉修小学,这些小学都带有很强的地方色彩,经费比较富裕,师资充实,设备较好,教育质量较高,尤以广仁小学为全县之冠,这些学校对南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