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苏东坡在南雄故事三则



  庄礼味

  梅关赠诗

  传说,北宋大诗人苏东坡被贬谪海南,到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获赦北归。路经梅关时,正值隆冬,朔风飒飒,寒气袭人。他见到驿道旁有一茶店,就进去歇脚。姓卢的店主见苏东坡到来,连忙恭恭敬敬倒水冲茶。苏东坡一边喝茶,一边和店主攀谈起来。

  店主诉说他原来是浙江的盐商,因为当地官吏乱加盐税,自己不服,惨遭官吏迫害。大儿、二儿被活活打死,自己只好带着妻子和最小的儿子,南逃来到这里,开个小茶店存身。至今已20多年了。初来时在门前种下的松树,如今已成合抱的大树。听了店主的一番诉说,苏东坡看看店前合抱的青松,面对同是落难人,触景生情,感怀身世,即席吟了一首诗: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君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次韵代老人写的答诗: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载。

  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店主听苏东坡吟罢,正在慨叹,他的小儿子刚从仙人岭打了一只黄猄回来。于是,就煮了红梅酒、吃黄猄肉,与苏东坡畅怀痛饮,然后依依而别。

  当晚,苏东坡投宿于梅关下的钟鼓岩,与洞真观的道人一同去游览翠屏山,并为八仙洞题了“诸仙岩”三字,刻于洞上,至今仍存。

  二宿龙泉寺

  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谪到惠州和琼州。有一天,他携带着妾王朝云和幼子苏过,来到梅岭灵潭都麒园村(今南雄珠玑袛源村)的龙泉寺,适遇僧人化缘准备铸造大钟,东坡赋诗一首,铸于钟上,以鸣不平: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静。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顶,结发受长生。

  过了六年,宋徽宗即位,苏东坡于建中靖国元年正月获释北归。途中在南雄盘桓20多天,再次来到龙泉寺住宿,又写了一首五律诗: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緑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轼诗提到的叔孙子是春秋时候的人,其后代叔孙通,曾扶助刘邦采择古礼并结合秦制来定立朝仪,存心也祈望宋朝重立新朝仪。

  如今龙泉寺只剩断墙残壁,但龙泉钟犹存。苏东坡在南雄留诗有十余首。

  横字妙用

  苏轼谪海南岛,于公元1101年获赦北归。路经南雄州城,有一天,从城西过接龙桥,越过凌江河,对面便是甘露寺,横卧江畔。他见徐信在寺中壁上题诗,其后半絶云:

  “平地风烟飞白鸟,半空云木卷苍藤”。此刻,他俩互相作揖寒暄,茗茶款待。徐信乃南雄州人,皇佑四年(公元1052)登进士,文苑上颇有名声,遇轼来到则谦虚求教。轼说:“其中的‘飞’字是否改为‘横’字恰当?请考虑。”信佩服道:“妙哉,妙哉!横者有横越天空的气势。”这是横字的妙用。

  第二天,苏轼乘舆东北行百里路,往天峰山真仙岩游,慕名唐宰相李德裕曾在此隐居三月。天峰山高峻插天,上有泉、旁有观音、罗汉、仙女诸形象。山腰有洞曰:“真仙岩”,风景秀丽。苏轼到此,举大笔在石穴边书写“石髓横开”四个大字。此横为意外,天然生成,标其异也。天峰山古迹,今尚保存一部分。

  后来,苏轼从南雄过大庾县,因小住几天,与受贬谪的刘器之同访宝界寺玉版和尚。东坡作一偈赠之:

  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

  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

  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

  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这里联系五祖传衣钵事,本已定传给神秀,因五祖作偈,惠能答得最好,结果衣钵就传给六祖惠能了。此外,法嗣横枝,乃选贤择能之意。可能当时是南宗禅教之祖南华寺派遣和尚去主持宝界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