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抗元勇士丘必明与陈福基



  庄礼味

  纲常为重身为轻——丘必明传

  丘必明,其先祖杰秀公,福建莆田人,任温、吉、歙三州刺史,曾祖父成实公宋枢密院使(今国防部长),祖父君与公任广东梅州刺史。父亲淑敏公,据南雄《丘氏族谱》记:曾任南雄州知録事。

  必明为淑敏第四子,号万六,宋宁宗嘉定乙亥年(1215)生于广东海阳(今广东饶平)。系丘穆公第73世,宋度宗咸淳辛未年( 1271) ,时年57岁登进士。累官至韶州佥判(其职务为协理郡政,总管文牍,相当于今秘书长)。

  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元将吕师夔率十万军逼近广东南雄梅关时,粤各地义士纷纷抗元,宋制置使赵溍攻入广州,元降将梁雄飞遁去。宋东莞人熊飞又进取韶州,新会县令曾逢龙亦率兵来会合,领战士驰往南雄城救援。赵溍令东莞勇士熊飞与曾逢龙抗击元军,曾逢龙不幸战败牺牲。熊飞走还韶关。丘必明则率兵与元寇在雄州城巷战,元兵攻至麦铁杖楼边(今南雄市总工会处),丘必明不幸被执,不屈,元兵诱降不遂而杀必明,当场白血喷流,惊煞元将,奇异哉。元将立即命士兵停刀屠城。旋麦铁杖楼改名为保定楼。南雄必明后裔称为白血祖公。后人在南雄建有忠节牌坊和韶州建忠节祠以祀。

  元兵继续前进,攻克韶州,守将刘自立出城投降,熊飞巷战不支,赴水自尽。赵溍窜逃,不久宋亡。

  明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丘浚有赠文于谱云:“宋进士韶州佥判忠节公必明,少负气节,登咸淳进士,累官韶州佥判,德佑中,元兵追宋帝于崖海也。势迫梅关人心震悚,公乃倡议,坚志蔫城存亡,诚可谓忠负守死亡臣矣。既而领熊飞矢心戮力志图抗元师,以全宋社稷卒之。势危飞遁,城陷身戮可胜概哉。视夫文山无愧也,惜于天运莫回,不能暴着其忠,以风天下,至今有遗憾焉”。时明成化九年(1473)仲春既望。

  必明妣傅氏(右丞傅希祝长女),生祯、祥,又据广东南雄谱记妣屈氏,生子一:宗伯,葬圆圃村(即蔡屋场)虎形岭。公于明万历元年三月廿一日由南雄府舒大猷牒呈钦差提督学校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王口批奉祀乡贤祠。

  明户部尚书谭大初吊丘忠臣古体诗云:

  宋家末造国不竞,景炎祥兴皆寄生。

  群盗躏轹闽广间,五岭以南无坚城。

  当日守臣多忧死,往往全躯保妻子。

  楚囚赵虏走且僵,谁似平原颜御史。

  狼烟蓦蓦薄韶阳,北门锁钥已狼当。

  封疆之臣诚捍御,江淮谁复真源张。

  义士见危当授命,存亡誓与孤城拼。

  黄尘蔽日云漫漫,公服拜天唯自靖。

  委身谁不为良臣,匪躬之故非殉名。

  问甚鸿毛与泰山,纲常为重身为轻。

  谁道韶城为虏圮,更有金城长万里。

  谁道公死非全归,高节清风树人纪。

  仪容俨雅非公神,地为河岳天星辰。

  烹鲂鳏猗溉釜鬵,吊公忠兮怀好音。

  这里表明作者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字里行间,充满爱国情操龢民族大义,歌颂丘必明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

  气节凛然陈福基

  陈福基,名宗,字卜世,原籍福建莆田人,后落籍于南雄珠玑巷。

  陈福基系南宋孝宗朝同平章事(宰相)陈俊卿的孙子,其父陈理,太学生出身。福基生而聪颖,幼时与胞叔陈宓同受朱熹之门。尝从游白鹿洞朱熹先生,称为高弟子。性刚直不阿,忠义自矢。宋理宗时官至签书枢密院使(今国防部副部长正三品官)。每以正君格心为务。后因上疏尽言极谏,触怒理宗帝,遂被贬谪远州(今四川茂县地)。闻命之日即夷然就道起行,絶口不言家事。

  度宗登基为帝,因思任用德高望重之臣,而复诏福基为广南东路安抚使(三品)。当时曾同在朝廷奸相贾似道专政揽权,福基与他不协。凡有奏章,似道从中阻隔,留其实不进。且阴有排挤之心,福基拂衣而起曰:“泰山虽大,一指足遮蔽,此亦天地极否之秋也”。福基复职,带着家眷南来行扺珠玑巷,未上任而解组致仕。不归故里而隐居于南雄珠玑巷。

  德佑二年(1276)元将吕思蘷率大军度梅岭至珠玑巷。亲自到福基宅第拜访,劝道:“今之天下将为元所有,宋臣之降元者皆不失官爵,君之父子盖不往仕焉”?福基深知吕师蘷原是宋将,叛宋降元而得元将军之职,鄙夷的对他说:“吾恨不宁捐躯报国,兴复宋室江山,若为元用,是逆道而行也”。语气凛然。

  师蘷碰壁,惭愧而退。尔后元兵到处烧杀,杀到南雄城麦铁杖楼,韶州佥判丘必明(南雄人)战死,白血横飞,元寇见而惊异立即停止屠杀,但百姓备受摧残,生民涂炭。

  是时,陆秀夫张世杰辅帝为航海之计,由闽入粤驻跸崖州,福基对二子说:“君父在难,此岂臣子安坐之时耶?吾家世受国家恩泽,今虽告休,不可无勤王之举,汝曹苟兴义兵,谅必有应着”。十多天,在南雄组织义兵数千人,奔往韶州,遇元兵交锋,为其所阻,事败,福基号泣不已,数日不思寝食,忠义满腔,壮志难酬。

  珠玑巷乃交通要道,车马络绎不絶。遂率家眷迁居溪塘村(黄坑镇属),其长子陈言忠,原福建建宁知府(五品),次子陈主忠为台州通判(六品)。言忠居溪塘上门,主忠居溪塘下门,经营创业贻谋燕翼,躬耕田园,以度晚年。福基于元大德十年(1306)卒于乡,享寿82岁。今福基、言忠、主忠坟墓犹存,抗元忠骨仍遗留人世间。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