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古诗词选

  

  赠范晔

  陆凯(陆凯,三国时人,字智君。吴赤乌五年(242)秋七月,将军聂友、校慰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以友为珠崖太守,凯为儋耳大守,是役陆凯于梅岭作诗,寄范晔。)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此诗经清初南雄知府陆世楷考证,载于《南雄府志》。)


  三枫亭饮水赋诗

  范云(范云(451—503),字彦龙,原籍南乡舞阴(今河南沁阳县)人。在齐累官零陵内史、始兴内史,广州剌史。因辅佐梁武帝有功,入梁任吏部尚书,封霄城县侯。后迁尚书右仆射,卒谥文。他的诗歌善于描写山水,风格宛转流丽。)

  三枫何习习,五渡何悠悠。

  但饮修仁水,不挹斜阶流。 


  浈 水

  祖孙登(祖孙登,南朝人。仕于陈,曾任陈朝侯安都将军的记室。)

  龙川紫阙映,珠浦碧沙沉。

  岸阔莲香远,流清云影深。

  风潭如拥镜,山溜似调琴。

  请君看皎洁,知有淡然心。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沈佺期(约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高宗上元二年中进士,官至太子少詹事。诗与宋之问齐名,世称“沈宋”。他们的诗歌在形式上总结了六朝以来的律诗的成就,完成了律诗的体制建设。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天长地阔陇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春风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度大庾岭(二首)

  宋之问(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洲(今山西汾阳)人。上元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部。曾先后谄事张易之和太平公主。睿宗时贬钦州,玄宗时赐死。长于五律。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一)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晓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二)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度大庾岭

  张说(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洛阳人。官至中书令(宰相),封燕国公。有《张燕公集》。)

  东汉兴唐历,南河复禹谋。

  宁知瘴疠地,生入帝王州。

  雷雨苏虫蛰,春阳放鹁鸠。

  沿洄炎徼里,登降粤山陬。

  岭路分中夏,川源得上流。

  见花应独笑,看草即忘忧。

  日照居重译,天星已再周。

  乡关絶归望,亲戚不相求。

  弃杖枯还植,穷鳞涸更浮。

  道消黄鹤去,运启白驹留。

  江妾晨炊黍,津童夜棹舟。

  明时良可遇,应返 城游。


  自始兴溪夜上赴岭

  张九龄(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今广东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玄宗时官至中书令,为开元贤相之一。后因李林甫排挤,贬为荆州长史。诗以格调刚健着称。着有《张曲江集》。)

  常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

  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

  日落青岩际,溪行緑筱边。

  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

  数曲迷幽嶂,连圻触暗泉。

  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

  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

  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


  谪岭南道中作(作者受贬时曾在南雄天峰山真仙岩住了三个月,路过五岭时,感受当地气候风景之异,写下了本诗。)

  李德裕(李德裕(787—850),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李吉甫子。武宗时居相位。后遭牛僧孺派打击,贬崖州(今海南琼山)司户,后卒。着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和王子元过大庾岭

  余靖(余靖(1000—1064),字安道,北宋韶州曲江人。举进士,知桂州,官至工部尚书。)

  秦皇戍五岭,兹为楚越隘。尉陀去黄屋,舟车通海外。峭 倚云汉,推轮日倾害。贤哉张令君,镌凿通行迈。地失千仞险,途开九野泰。安得时人心,尽夷阴险阂。

  
  过岭二首

  苏轼(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早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以文章知名,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有《东坡全集》。)

  (一)

  暂着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

  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

  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二)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过梅岭题壁(并序)(此诗为无名氏所作,选自《宋诗纪事》。)

  英州司寇女

  妾幼年侍父任英州司寇,既代归。父以大庾本号梅岭,今荡然无一株,遂市三十本,植于岭之左右,因留诗于寺壁。今随去任端州,复至此岭,已为圬镘者所覆,即今墨于故处。

  浈江今日掌刑回,上得梅山不见梅。

  辍俸买栽三十树,清香留与雪中开。  


  度大庾岭

  陈与义(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洛阳人。徽宗时任太学博士,后累官至参加政事,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重要诗人。)

  年律将穷天地温,两州风气此横分。

  已吟子美湘南句,更拟东坡岭外文。

  隔水丛梅疑是雪,近人孤嶂欲生云,

  不愁去路三千里,少住林间看夕矄。 

二月十三日南雄解舟

  杨万里(杨万里(1127—1206),字延秀,自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创“诚斋体”诗风。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与范成大、陆游、龙袤并称为“南渡四大家”。)

  昨夜新雷几地鸣,今朝春涨一篙清。

  顺流更借江风便,此去韶州只两程。

  水没蒲芽尚有梢,风吹屋角半无茅。

  急滩未到先闻浪,枯树遥看只见巢。

  
  登梅岭

  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人。历任宋高宗、孝宗、宁宗四朝。累官至宝文阁待制。世称朱子,着有《四书集注》、《诗集传》。)

  去路霜威劲,归程雪意深。

  往还无几日,景物变千林。

  晓磴初移屐,密云欲满襟。

  玉梅疏半落,犹足慰幽寻。
  

  鹧鸪天·和张志和提举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和诗人陆游的诗词创作,代表着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樽俎风流有几人,当年未遇已心亲。

  金陵种柳欢娱地,庾岭逢梅寂寞滨。

  樽似海,笔如神,故人南北一般春。

  玉人好把新妆样,淡画眉儿浅注唇。

  
度大庾岭

  李昴英(李昴英(1201—1257),字俊明,广东番禺人。宝庆进士,累官吏部侍郎。着有《文溪集》。[ZW)]

  征舆六月度梅关,大地清凉树影斑。

  行客不须梅止渴,流泉到耳冷潺潺。

  
  生 朝(《生朝》为至元十六(1279)五月二日,作者四十四岁生日所作。当时,他被元军押解北行,于四月二十日离广州,五月四日出梅岭。写这首诗时,行程在南雄城至梅岭途中。生朝即生日。)

  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字宋端,又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庐陵(今吉安)人。理宗时中状元,为尚书左侍郎官。后拜右丞相。文天祥是一个忠肝赤胆的爱国者,可以说,他的诗词用血泪写成的,感人肺腑,为世人所传诵。)

  客中端二日,风雨送牢愁。

  昨岁犹潘母,今年更楚囚。

  田园荒吉水,妻子老幽州。

  莫道长生祝,吾心在首丘。


  五月四日出梅岭至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度梅岭

  伯颜(伯颜(1236-1294),蒙古八邻人。元世祖时官至中书左丞相,为率兵南下的主帅。)

  马首经从梅岭归,王师到处即平夷。

  担头不带关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

  
  横浦登舟(凌江河古称横浦水。)

  许有壬(许有壬(1287—1364),字可用,汤阴人。延佑进士。顺帝时任中书参加政事。前后历官七朝,近五十年。官至集贤殿大学士。着有《至正集》。)

  南征殊不恶,乐事总相关。

  马上相思句,舟中卧看山。

  尽收烟景去,满载明月还,

  何往不自得,浩歌天地间!


  奉命回粤道经梅关谒张文献词

  何真(何真,字拜佐,东莞人。元末官江西福建行省左丞,治广州。明初官湖广布政使,人称东莞伯。着有《忠靖集》。)

  提兵昔过梅关北,奉命今还五岭东。

  古庙尚留朱履迹,旧题羞见碧纱笼。

  一天云气千山雨,万壑松声十里风。

  谒罢相祠重回首,蓬莱宫阙五云中。

  
  大庾岭路松

  陈献章(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新会人。正统举试礼部,不第,苦学数年,再游太学,名乃大震。后经人推荐,授翰林捡讨。陈献章诗文俱佳,工书法,又善画墨梅。着有《白沙集》。)

  天地风云会有辰,开元可是欠经纶。

  千寻松下看流水,十八年中度岭人。

  
  文献祠

  湛若水(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人。弘治末(1500年左右)进士,授编修。嘉靖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文简。着有《甘泉集》等。)

  文献凿庾岭,功与九河同。

  河凿免鱼鳌,岭凿免兵锋。

  无险不负固,割据无奸雄。

  广民永安堵,要领保善终。

  岂惟保善终,风气亦渐通。

  文运日以昌,中土争污隆。

  有功弘王化,无田俎豆空。

  家徒千顷者,过此无赧容。

  过岭瞻望张丞相祠

  黄佐(黄佐(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嘉靖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少詹事。与大学士夏言论复河事不合,不久罢归。卒谥文裕。曾参与编修《永乐大典》和《广东通志》。)

  蹇蹇宗臣起海涯,荆州南去为谁家。

  鼓鼙尘里青骡远,鹰隼风前紫燕斜。

  揭日声华垂宇宙,格天英采在云霞。

  十年旧路生秋草,长忆寒梅绕树花。  

  
  晚霁过梅关

  欧大任(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广东顺德人。嘉靖辛亥(1563)年以岁贡从天下郡邑试,入为国子监博士。少与梁有誉、黎民表辈相友,为“南园后五子”之一。)

  千峰收积雨,迢递出梅关。

  日向猿声落,人从鸟道还。

  中原开障塞,南海控瓯蛮。

  万国来王会,秋风战马闲。

  
  过沙水珠玑村

  黄公辅(黄公辅,字振玺,广东新会人。万历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所至廉明练达,深得民心。着有《北燕岩集》。)

  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

  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

  已无故老谈前事,那得新闻访旧知。

  遥忆先人曾赋此,百年泰运又还期。

  
  入梅关

  戚继光(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家,明抗倭名将,军事家。嘉靖三十四(1555)年调浙江,任参将扺抗倭寇。嘉靖四十年在台州大胜。先后二次援闽,升总兵官。着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

  五岭山头月半弯,照人今古去未还。

  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天上班。

  烟水情多鸥竟惬,长林风静鸟声闲。

  依稀已觉黄粱梦,却把梅关当玉关。


  秋发庾岭

  汤显祖(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戏曲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所居玉茗堂。早年即有文名,曾拒絶首辅张居正招揽。万历十一年进士,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着有《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五种,其中以《还魂记》、《牡丹亭》最著名,诗文有《红泉逸草》、《玉茗堂集》等。)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掩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岭上见梅花

  欧大相(欧大相,字用孺,广东高明人,明万历己丑(1589年)进士。选庶吉士调南太仆丞。被誉为“明代岭南诗家之最”。着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等。)

  梅岭候偏宜,梅花岭上窥。

  报瑶人去远,踏雪马行迟。

  驿使春前发,乡心笛里知。

  已从关路北,犹觅向南枝。

  
  晚次始兴江口

  客程行渐北,乡思转悠悠。

  斗下看雄剑,风前揽敝裘。

  渚花飘映月,霜叶洒随舟。

  今夕南征雁,先飞故国楼。
  

  度大庾岭

  朱彝尊(朱彝尊(1629—1709),字锡逸,号竹坨,浙江秀水人。少时家贫,客滑游各地。康熙十八(1679)年,以布衣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参与修《明史》。着有《曝书亭集》、《日下旧闻》、《经义考》等。)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送人度梅岭

  屈大均(屈大均(1629—1696),字翁山,广东番禺人。早岁为僧,中年还俗。曾参加过抗清斗争,诗词多错吊古咏史寄托爱国的思想感情,也有一些抨击黑闇政治、反映社会苦难的作品。着有《翁山诗外》、《道授堂集》。)

  天作长城五岭间,雄州缭绕万重山。

  越王旧治梅花国(梅花国指中站城。),秦帝初开大庾关。

  红叶影中双骑去,白猿声里一人还。

  乘时自有台侯业,莫使乡愁上玉颜。


  锦石登舟至窑塘言别

  今释(今释,字淡归。仁和人。俗姓金名保。明崇祯庚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参雷锋礼函昰。创丹霞寺。着有《编行堂正续集》。)

  南雄陆孝山沈融谷来游丹霞。余以仲冬二十日自湘江方舟而行。二十二日到寺即周海螺岩一匝下,二十三日从锦石登舟至窑塘(南雄境)言别。

  是谁信手画干坤,江楚风烟势欲吞。

  犹喜将军(将军,石名。)销剑戟,尚怜长老(长老,峰名。)护儿孙。

  当关有虎惟高卧,半夜归猿只断魂。

  缔构也应支劫尽,与君剪烛共评论。
  

  度大庾岭

  天然罡禅师(天然罡禅师,广东番禺人。着有《瞎堂诗钞》。)

  (一)

  突兀庾关暗晓昕,人从鸟道入高雯。

  嵩林秋晚新夏隐,车马骈阗旧见闻。

  行迈不随尘鞅后,凭高休作海江分。

  皇天后土知予意,半亩山田且自耘。

  (二)

  万古宗猷却向东,祖庭艰巨与谁同。

  凌空睥睨干坤外,山岫风云浩荡中。

  守法尚能巢白鹤,从心终不学黄龙。

  周身已愧非吾道,岂更荒唐问化工。

  (三)

  忧雪辞乡国,秋风送马蹄。

  庾关终古峙,猿穴至今啼。

  五老人初望,三山日渐西。

  徘徊下原湿,叠叠白云迷。

  
  寄陆雄州孝山

  陈恭尹(陈恭尹(1630—1700),字元孝,号半峰,又号独漉山人,亦称罗浮布衣,广东顺德人。陈邦彦子,邦彦殉难,恭尹才十余岁,及长,遂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布衣。工诗。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家”而为之冠。陈兼精书法,着有《独漉堂集》。)

  曲江祠下俯无涯,锁钥关门倚妙才。

  薄俸散归名下士,新诗多似岭头梅。

  北楼天净峰争出,南浦桥高舶竞开。

  昨日人来频见说,郡斋寒叶落成堆。


  归度大庾岭

  王士祯(王士祯(1634—1711),字子贞,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清人避世宗讳,改称士正。顺治进士,康熙时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累官刑部尚书。是清初著名诗人,与朱彝尊并称“朱王”。文学史说他的创作和诗论,都成为一代的宗匠。着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精华録》等数十种。)

  大庾连横浦,艰难此再经。

  鬓从五岭白,山入百蛮青。

  瘴水流炎海,榕阴数驿亭。

  今霄望南斗,渐远使臣星。
  

  台 关

  梁佩兰(梁佩兰,字芝五,号药亭,广东南海人。顺治十四年(1657年)应乡试,名列第一,此后屡试不中。康熙二十七年(1688)中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七十七岁去世。岭南三大家之一。着有《六莹堂集》。)

  台关天半五丁开,鸟道迂盘蚁垤回。

  翡翠越裳能北贡,橐驼边塞亦南来。

  秦人旧是屠睢入,汉使曾经陆贾回。

  休说一丸堪自守,几番王霸已成灰。


  过梅岭

  袁枚(袁枚(1715—1797),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干隆时进士,当过几任县令,政声颇好。三十三岁起辞官不仕,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致力于文辞诗歌。其诗通俗自然,流畅活泼。为清诗之大流派之一。着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

  南界一岭横,拔地三百丈。

  想见赵尉佗,借此作屏障。

  楼船十万师,到此气凋丧。

  一朝虽扫除,王道未坦荡。

  直至曲江公,蚕丛始开创。

  峨峨双阙门,尚存斧凿状。

  树密岗翠涌,人多云气让。

  蛇盘不觉险,鹄立始惊壮。

  过此路渐夷,天容如一放。

  尚有八九峰,孤蹲野田上。


  南雄舟行

  钱大昕(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江苏嘉定人。干隆年间,累官至少詹事。后来为湖南乡试正考官,提督广东学正。著名檏学家。)

  水浅沙停一线滩,十夫推挽力空殚。

  谁知咫尺凌江路,下水翻同上水难!

  
  梅关步武图咏

  宋湘(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广东梅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初为编修官,后迁湖北粮道。卒年七十一岁。湘性豪迈,下笔倜傥雄奇,诗磊磊落落,自成一家。着有《丰湖漫草》、《红杏山房诗钞》等集。)

  江城过遍但花知,生不人传故白眉。

  一叠阳关君系马,不须描写是离思。

  

  刘彤轩以画梅及诗卷见赠

  用卷中过梅岭韵答之

  丘逢甲(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沧海,台湾苗栗人,清末进士,台湾爱国人士,诗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联合台湾爱国官绅,反对清政府割让台湾,推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任副总统。1908年,任广东省谘议局副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参议院议员。着有《岭云海日楼诗钞》。)

  (一)

  载酒名园取次过,江城无奈落花何。

  天涯幸有生春手,写出南枝雪意多。

  (二)

  万里归槎客写梅,海云浓处墨花开。

  年来羮鼎因和误,孤负春风说占魁。

  (三)

  洒洒春痕满笔端,罗浮梦断客衣寒。

  卷中诗句都清絶,合与梅花一例看。

  (四)
  挥尽金壶墨几丸,调冰弄雪不知寒。

  广平铁石心肠在,更倩先生为写看。
  


  咏 梅

  何香凝(何香凝(1879—1972),原名谏,又名端谏,广东南海县人,是我国著名女革命家、政治家和著名画家。)

  一九二六年秋北伐经大庾岭,见梅盛开,有感而作。

  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

  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


  重游大庾岭

  一九二七年北伐途中

  十月重观岭上梅,红花笑雪傲霜开。

  梅兰菊竹同时会,羡煞庾山独占魁。


  梅岭三章

  陈毅(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着有《陈毅诗集》。)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莽丛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鹧鸪天·珠玑巷与梅岭(此诗是黄绍竑于1944年经过这两个地方时写成的。)

  黄绍竑(黄绍竑,广西人。桂系军长,曾任湖北省主席。)

  五十江湖作漫游,珠玑巷里溯源流。沾身粤海丝丝雨,极目中原点点愁。

  寻旧迹、几荒坵,老鸦啼彻破墙头。欲知数百年前事,梅岭花开几度秋。

  
  梅岭二首

  陶铸(陶铸(1908—1969),湖南祁阳人。192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书记处常务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着有《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一) 

  梅岭无梅几百春,谁来荒岭植芳林。

  东风情厚欣勤拂,万树云霞向北生。

  (二)

  梅岭春归早,南枝向北开。

  劳动今作主,香海艳人寰。


  登梅关

  田汉(田汉(1989—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我国当代戏剧话家、剧作家、诗人。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剧作家协会主席、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等职。)

  等闲越过小梅关,南粤雄城尚可攀。

  谈罢廿年游击战。夕阳如火照南安。

  
  雄州新貌

  韦丘(韦丘,著名诗人。原任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曾在粤赣边打游击。)

  帽子峰前旧战场,林森树壮忆沧桑。

  雄州元夜灯如海,五岭蓝天日正旸。

  浈水流金迎驷马,梅关摇緑洗壶觞。

  长街十里披华彩,脱却鹑衣换锦裳。


  菩萨蛮·梅岭

  杨应彬(杨应彬,广东大埔人。曾任中共广东省常委、秘书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著名诗人,着有《东山浅唱》等。)

  赣江北去云涛碧,浈江叠浪青山裂。

  碑碣莽林封,残留迁客踪。

  只今天地变,翅展长空雁。

  岭北岭南梅,逢春一路开。


  登梅岭(1978年来南雄参加韶关地区在南雄召开的说唱文学座谈会,曾随工农兵作者登梅岭。当年粤北硝烟的难忘情景一时跃上心头而作此诗。)

  李门(李门(1914—  ),广东三水县人。曾任广东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着有《金阿英跳海》、《今时不同往日》、粤剧《金鸡岭》、话剧《敲牙记》和《粉墨集》等。)

  天半岭南第一关,梅花高处朔风寒。

  红旗飘过春初暖,緑水流来稻不殚。

  送帽昔年抒壮志,论诗今日展欢颜。

  何当寰宇同凉热,斗酒长歌再上山。


  咏雄州

  陈丕显(陈丕显,福建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现中顾委常委。三十年代曾与陈毅同志在粤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三年。)

  五十春秋弹指间,雄州腾飞谱新篇。

  弘扬先烈凌云志,继往开来更着鞭。

  帽子峰

   重访帽子峰,沿坑觅旧踪。

  林泉齐欢唱,伴我映山红。

  (黄敏选自《南雄诗词选》,1990年10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