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史前人类的艺术长廊——中国云南沧源岩画解读



  马娟,云南省临沧市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

  【中文摘要】岩画是一种刻在岩石上或画在岩壁上的图画,是远古人类描绘生活、自我表述的一种文化形式。有学者将中国岩画分成北方系统岩画、东南系统岩画和西南系统岩画。西南系统的岩画以云南沧源岩画内容最为丰富。

  【关键词】岩画 云南沧源 题材 艺术风格 年代

  Abstract:Rock painting is a kind of picture carved or painted on the rock, which is a kind of cultural form for descriping the life and self-expression. The rock paintings were divided into the northern system, the southeast system and the southwest system. Among the southwest system, the rock psintings in Canyuan, Yunnan province are the richest on content.

  Key words: Rock painting Canyuan in Yunnan Content Art style Age

  

  岩画是一种刻在岩石上或画在岩壁上的图画。岩画是远古人类描绘生活、自我表述的一种文化形式,是反映自远古以来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的一种形象化或符号化表现。岩画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以法国和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岩画为代表。中国也在内蒙古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岩画。中国岩画分布在18个省、自治区、特区的100多个县、旗、市,共一百余处,含个体图像十多万幅。我国岩画研究专家陈兆复教授将中国岩画分成北方系统岩画、东南系统岩画和西南系统岩画。在西南系统岩画中,以云南沧源岩画的内容最为丰富。 

  一、岩画的自然环境及历史

  ﹙一﹚自然环境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云南西南边境,北、东、南东三面与耿马、双江、澜沧诸县相接,西面和西南面与缅甸掸邦接壤,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8° 52′~99 °42′、北纬23°05′~23°30′。总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迄今发现的崖画集中分布于沧源县东北境内。

  沧源全境多山,著名的高山有安东山、东米山和拱弄大山。著名的河流有南滚河、猛董河、小黑江以及其支流——拉猛河。在群山环抱之中,在河谷两旁,亦有平坦地带﹙坝子﹚。较大坝子有猛董(县城所在地)、猛角、猛省、猛来。属亚热带,气候较热,年平均温度为16°~17°C。每年5月至8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0°~22°C,低坝区可达40°C);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0°C左右,高山区在0°C以下)。大部分地区终年无霜期或在1、2月间有微霜。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为1750毫米左右。降雨集中在5月至9月,是为雨季;其他诸月为旱季。该地区森林茂密,森林覆盖面积仍占土地总面积百分之十以上。在森林中生活着虎、豹、猴、熊、羚羊、岩羊、野猪、马鹿、麂子等野兽,以及孔雀、犀鸟等珍禽。特别是在班洪、班老一带,至今还有野象出没,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产象地之一,现列为重要的动物保护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地下藴藏着银、铅、铁、铜、煤等矿产。农作物以稻谷为主,次为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有甘蔗、橡胶等。各种亚热带的植物和水果均能在这里生长。

  ﹙二﹚历史建置沿革

  汉至三国、东晋时属哀牢县地,属永昌郡辖,南朝时属宁州。南诏时,属银生节度地。大理国时期归属永昌府地。元朝,南部及东北部属木连路军民总管府,西部及中部属孟定路军民总管府。明朝,分属孟连长官司,耿马安抚司。清光绪十四年(1888),属镇边直隶厅。民国初年划出镇边厅所属的猛角董土司地设置沧源行政委员会,归迤南道,后改为普洱道。民国二十五年(1936)改设沧源设治局。建国初属普洱专区,1951年改沧源县,1952年划归缅宁专区(后称临沧地区)。1964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沧源佤族自治县。

  ﹙三﹚古代文化遗址

  1964年,中央央党校孙定国在双江县忙糯乡一带发现了若干新石器。这是临沧境内史前文化的首次发现。1982年,文物普查队在云县忙怀一带调查发现了数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并对旧地基遗址进行了试掘。调查结果证明,以忙怀为代表的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是云南地区新发现的一种文化类型,定名为“云县忙怀新石器文化”。同年9月又在沧源县农口硝洞调查发现了一批打制石器及哺乳动物化石,并被确定为旧石器文化遗址。这次发现,为滇西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首次发现,第一次把临沧的人类文化历史推到了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1982年,在临沧境内开展的文物普查工作。共登记史前文化遗址或地点5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遍及全区八个县,并在镇康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一处。在沧源县和耿马县所辖的小黑江及其支流沿岸岩画下(第二、六、七、八、十三地点)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文化遗址。在岩画的分布区内,还发现了新石器文化洞穴遗址,调查研究证明这又是云南地区一种新发现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被定名为“耿马石佛洞文化”。

  综上所述,澜沧江流域远古文化遗存和遗物比较丰富,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原始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先民的足迹已遍及全境。

  二、岩画的发现

  1965年,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汪宁生在沧源糯良一带进行民族社会调查工作,当地佤族干部和群众为其提供线索并为其带路,在今猛来、猛省一带调查发现了岩画共一至六个地点。汪教授即时发表了调查报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此之后,省市文化文物工作者相继在沧源阿佤山调查发现了九个地点,在耿马﹙2﹚、永德﹙2﹚、双江﹙4﹚、临翔区﹙1﹚又发现了九个岩画点。至此,临沧市境内共发现岩画24个地点,其中沧源15个地点。

  三、岩画基本情况

  (一)分布情况

  沧源岩画群15个地点,分布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猛省、糯良、猛来、猛角四个乡区域内,地处小黑江及其支流的峡谷地区,该区有着发育较好的岩溶地貌、溶洞、蜂林地层,岩画便绘制于峰林的岩面上,新石器文化遗址即分布在岩厦下或岩洞中。这一带最高海拔1759、最低海拔989米,15个点岩画面积约4712平方米,共有图形1200多个。

  (二)作画条件

  发现岩画地点环境有以下几个特点:(1)岩画地点均在山上,最高海拔为1759、最低海拔为989米。(2)岩壁下端向内倾斜,形成岩厦。较为典型者如四、五、七、十、十一、十二、十三地点。(3)岩壁多为面朝南向,或偏东南或偏西南。岩下有一平坦地面,其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以上,画距岩前立足之地最高7、最低1米。

  上述特点表明,岩画地点是经过严格选择的,呈岩厦的岩面,有利于岩画的保护和观赏,岩下有一平地,可供作画者立足或举行有关宗教活动。岩画靠山近水,可满足人类饮水和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等生产、生活条件。

  (三)题材内容

  岩画以赤铁矿颜料绘制于内倾或垂直的石灰岩岩面上,十五个点岩画面积共约470平方米,共有图形约1200多个。画面内容多为狩猎、舞蹈、放牧、杂技、战争、原始宗教、采集、建筑和村落等。画面布局多采用图解、示意的形式处理空间。图形描绘均作剪影式。人物和动物分别严守正面律和侧面律,强调主观意趣。表现方法以单线为主,或辅以平涂法表现大块的形体。画面内容反映了一定的宗教观念,作画的意图和功能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

  岩画图形,可分为人物、器物、动物、房屋、自然物、符号和手印七大类。人物是岩画表现的主要对象,人物图形占全部图形的70%左右。部分人物图形绘有男根,可辨认为男性,个别图形绘有女阴,乳房或作大肚状,可辨认为女性。还有个别图形,人物上面绘有动物 “发光体”和“太阳人”等,汪宁生教授认为是神话和神只人物。岩画中人物使用的器物计有弓弩、盾牌、矛枪、牛角、杵臼、棒、木栅栏等。另外,还有头饰、耳饰、尾饰等。动物图形约占总数的20%。可辨认种属者有牛、猿猴类、鹿类、鸟类。动物图形大部分与人物狩猎活动有关。房屋见于沧源岩画第二、四、五地点,可分为树上干栏﹙巢居﹚和干栏﹙村落﹚二种。岩画所描绘的自然物计有道路、山峦、山洞﹙穴居﹚和树木等。沧源岩画第五地点,耿马岩画和永德红岩岩画均为手印。手印分为阴阳二式,分别以手按于石壁再喷涂颜料和以手蘸颜料直接按捺而成。符号类的图形共有10多种,有的已模糊不清。有的石壁剥脱后残缺不全。岩画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几何图形,种类有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

  以下是对部分岩画的图解。

  1.  祭祀(猛来第一地点2区﹚

  第一地点有画岩面全长达30米,由于山顶雨水常年冲刷,部分图形已模糊不清。计有6个区。画面左下有一较大的人形,头绘成扁带状,双手叉腰而立。头部上方有两个上下相反的卷云纹图案,从画面分析,此人应为巫师(天地间的中介人),巫师常自称能呼风唤雨,能使人生病并为人疗病,能预知吉凶。能变化自身为动植物等。在巫师的下面绘有14个身体未涂实呈“文”字形的小人和一剪影羽人。羽人上方有两组动作整齐的舞者。画面记録了当时部落先民的一次祭典活动。

  2.  牛和猴活动场景﹙猛来第一地点5区﹚

  画面上端用一条弯曲的线表示山路起伏弯曲,上立15只猴子向左行进。再往下有二人用绳索系牛脖,有猎手持弩弓射杀野兽。该画面描绘了部落先民狩猎的精彩场景。

  3.  村落暮归(丁来第二地点)

  画面正中为以示村落范围的椭圆形,其间沿周围或正或侧或倒描绘了干栏建筑十余间,中心两座房屋较大,近旁有两人正在舂臼。村落以正中为界,左侧房屋作轮廓状描绘,右侧作涂实,村落呈半阴半阳,恰如夕阳西下时的山寨景色。村落四周若干表示道路的线条向外延伸,众多人群从道路上徐徐归来。画面以散点透视表现全景的构图形式,描绘出村落暮归的广阔场景。

  4.  舞  蹈(猛省第三地点)

  岩画绘于一块平整光滑的石壁上,画面中的十三人均作舞蹈状。中部有一组图形,带鸟饰的房屋,屋内有二人。右下端有一头呈三角形、身着羽毛之衣的伪装人物“鸟形人”。伪装人物较多地出现在其他地点的狩猎画面中,系为伪装的猎人。该地点画面所表现的或许是人群对居所或家庭和狩猎活动的膜拜场面。

  5.  栅栏捕猴(猛省第四地点)

  画面有二人共持一栅栏捕捉猴群的狩猎活动。在沧源岩画众多表现狩猎的画面中,栅栏捕猎仅此一例。此画面应为描绘一种狩猎方法或是一次以栅栏捕猴成功的记録。

  6.  岩画颜料采集洞穴与手印(猛省第五地点)

  画面中下部隐藏着赤铁矿的人工形成的洞穴,洞外有几个散乱的人物图形,右上部有一阴模手印。成份分析表明,洞内赤铁矿与 岩画颜料基本相同。手印系以左手按于岩壁上喷洒颜料而成,如成年男子之手。手印或是代表作者的签名,又有胜利、占有、力量等意义。手印岩画在全世界都有发现,南非也有。所以说,原始民族的图画语言是无国界的。

  7.  巢  居(猛省第五地点)

  在一棵画有树根的大树上,架着一个长方形的小屋,屋内开有一门,大树旁斜放一竿,可能是人上下的通道。这种建筑形式与中国南方地理环境有关。因南方多雨。为防止野兽的侵袭和避免地面潮湿,古代南方民族有着“依树搭巢而居”的居住形式。画面表现的是把房屋建造在大树上的巢居生活。

  8.  弄 丸(猛省第六地点)

  该画面为该地点大幅崖画右上角的一部分,右上端为一人,双臂平伸,双脚叉开,胸部绘有双乳,胯间绘一圆孔,当为女性。女性右下有一圆形物,其下二人双手扬举,五指张开,呈抛接状,似为“弄丸”(抛球)。左侧三人,二大一小,其一胸部绘有乳房,胯间绘有圆孔,其一手持盾牌状物,一手持短棒。该画面女性人物图形,鲜见于沧源岩画其他画面,其内容应与母系社会和生殖崇拜有关。

  9.  穴 居(猛省第六地点)

  画面中心绘有一圆形山洞,洞口左侧有一人作进(出)状,山洞周围有活动人群。在沧源岩画分布区域内,有着若干以山洞为居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画面所描绘的场景,当是这种原始社会穴居生活的写照,反映了当时人群对防止野兽侵袭和躲避风雨而赖以生存的山洞崇拜信仰意识。佤族有著名的史诗《司岗里》,相传佤族就是从山洞里走出来的。

  10.  捕牛·采果·猎鸟(猛省第六地点)

  画面上部表现牛群进入伪装猎人的埋伏区,其中一牛已被捕获拴缚;中部人群间的圆点,应是表现采集果实;下部为猎人引弓猎射长尾鸟。整个画面内容丰富,概括地反映了古代人类的生产劳动。

  11.  战 争(猛省第六地点)

  画面之人群有以弓箭相向者,有徒手相交搏斗者,有倒于地亡伤者,表现了古代战争的一个场面。古代滇西地区部族间战争频繁,滇西古代民族以勇敢善战而着称。画面表现的当是古代部族之间一次重要战争场景,得胜者以绘画记録其事,以炫耀胜利。

  12.  圆圈舞(猛省第七地点)

  画面表现五人围成一圈翩然起舞的场景。布局以一单线圆圈为中心,沿圈外绘有一手高扬一手下襬的5人,以示圆圈舞蹈。五人中有一人比较特殊,表示领舞者。此画面应是当时人群自娱性舞蹈的写照。现今沧源佤族舞蹈《圆圈舞》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集体舞。舞蹈时男女老少以箐火为中心围成一圈,在乐器的伴奏下跟着领舞者朝逆时针方向转动。

  13.  太阳人和羽人(猛省第七地点)

  这是沧源岩画的经典图像,称为“太阳人和羽人”。画面所描绘的二人均作双手平举、一手持弓一手执箭(或短棒)状,左侧人物置身于一绘有若干放射状短线的圆周内,右侧人物则头部佩戴长羽毛。学术界一般解释为“太阳人”和“羽人”。但也有人认为是隐蔽于草丛或伪装进行狩猎图形。

  14.  驯 牛(猛省壤典姆山崖)

  画面中心为一牛,隆背、长尾、牛角细长弯曲,当为瘤牛。其头部系一长绳,牛前三人共持牛绳,牛后牛上三人作牵引、驱赶状。该地点岩画中,绘有围捕、射杀野牛的画面多处,该画面所反映的当是古代人类捕获野牛或捕获野牛后进行驯养的活动场面。

  15.  人与牛(猛省壤典姆山崖)

  画面为一牛一人组成,牛居人上,似为雄性瘤牛,人物头部带圆形饰物,作蹲踞状,一手持短棒,一手执牛角,牛角尖部似有一装饰物。该画面位于该地点大幅岩画的最高处,其下画面应具有一定宗教性质,反映了古代人群对牛的崇拜、祭祀心理。

  (四)艺术风格

  1.全部岩画均为红色﹙单色﹚。因颜料配制有浓淡之分或保存情况不同而呈紫红色和朱红色。岩画第五、第十地点均有赤铁矿藴藏。第五地点岩壁上还有一个人工挖凿而成的洞穴,内有较纯净的赤铁矿。经昆明有色金属研究所作光谱分析,证明岩画颜料与岩画地点所藴藏的赤铁矿成分基本相同,可以认为两个试料是同出于一物。

  2.采用二维空间的表现手法,物体不分远近,都画成一平面。这种平面造型的效果,能给人一种明了的视觉印象。

  3.画人物、动物全部涂色﹙剪影﹚,人物均作“大”字和“文”字的正面形象。注重四肢动态及头上、身上饰物。以反映其活动和身份。动物强调鼻、角、耳、尾的特征,以表现其种属。

  4.突出主要人物,如神只﹙巫师﹚图形比其它稍大一些,以其来显示特殊的身份地位。

  5.图形较小、排列密集。如人物图形,大者高约30厘米,小者仅3~4厘米,在约1平方米的范围内,描绘图形近30个。

  总之,沧源岩画绘画风格比较单纯、原始、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具有一种檏素美。概括为六个字:自然、生动、质檏。

  (五)关于使用颜料及工具

  2000年4月,在耿马石佛洞内发现一红色颜料棒。高115、直径8厘米,其形状为人工加工而成。经临沧地区冶炼厂鉴定结果其主要成份含铁931%,2003年在石佛洞新石器遗址的发掘中,又出土了沾满红色颜料的研磨棒、石斧,下碎石层发现较多的赤铁矿粉沫,同时还发现陶器内壁附有红色颜料。在岩画数处地点的岩层上,隐藏有较多的赤铁矿,有两个地点发现人工挖掘的痕迹,根据对颜料成分的分析,可知这种原生矿与岩画颜料成分基本相同。表明岩画使用的颜料应为牛血与赤铁矿粉调合而成。研磨棒、石斧和陶器内壁的红色颜料应为岩画颜料加工、研磨、盛装之残留。据分析,有的图形可能使用毛刷、小棍或其它工具所绘,有的则为直接用手指醮颜料绘成。这些绘在岩壁上的图画应为石佛洞新石器文化的人群人所为,石佛洞人即是沧源岩画的作者。

  四、关于岩画年代

  关于岩画的年代问题,已有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分析推论和科学测定。汪宁生教授首先把沧源岩画中的干栏房屋、鸟饰和羽人、盾牌等图形与云南青铜器图案作比较,把岩画的杂技图形与《后汉书》记载的抖掸国献乐与幻人作应证,推论崖画的年代为“上可到汉、下可到明”。根据岩画中未见有青铜器具、沧源岩画与石佛洞新石器文化分布范围、文化面貌的共同点,以及对第五地点崖画颜料中孢子花粉化石综合分析,为对覆盖岩画的钟乳石标本测定,不少学者认为沧源岩画为新石器文化时代晚期产物,年代距今约三千年。当然,各地点的岩画甚至同一点内的不同图形产生时间也会有先后问题。但整个时间的跨度不会太长。

  五、关于创作者的族属

  汪宁生教授认为沧源岩画几乎所有人物形象都是圆头型,创作岩画的民族应属于南方蒙古人种。

  岩画中所反映的多种习俗,在岩画分布区域内的傣族,尤其是佤族中至今还可以找到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如果要确指岩画的作者属于哪一个古代民族,或者说是我们今天哪一个民族的先民,看来是不能作简单结论的。因为佤族和傣族的形成,都要比岩画形成的时间晚得多,所以我们不能以现今民族分布区域去代替原始社会时期的民族分布情况。先秦时期,活动在云南的民族主要是氐羌、百越、白濮三大族系的部落群体。《华阳国志·南中志》载:“云南在昔盖夷越之地。”云南东部、南部、澜沧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均为百越,百濮族群的聚居区域。濮和越在云南很多地区又是交错杂居的,他们的经济文化往来十分频繁。岩画的族属我们只能从岩画中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居住干栏式房屋、使用长方形盾牌、头饰羽翎翠葆、跳圆圈舞、有尾饰、对牛崇拜等,和云南的考古材料相应证,从而推断岩画的作者与古代百濮集团有关。

  六、结 语

  沧源岩画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考古一次重要发现。岩画规模较大,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在岩画中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对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及毗邻的东南亚地区古代民族历史、宗教和文化艺术,提供了崭新的形象化资料。这些绘画在岩壁上的图画,记録着远古时期少数民族先民的生存状态、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汪宁生:《沧源崖画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2.邓启耀:《云南岩画艺术》,昆明:云南出版集团,2006 年。  

  3.吴学明:《沧源崖画的发现记録与研究成果概述》。

  4.吴学明:《石佛洞新石器文化与沧源崖画关系探索》。

  5.马娟:《发掘史前文明——耿马石佛洞考古》,《临沧文艺》2004年。 

  6.文物出版社编:《中国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