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历史生态环境下的民族服饰文化初探——以贵州苗族为例



  许桂香,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科学研究院,博士。

  【中文摘要】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之一,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本文阐述了贵州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贵州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苗族 服饰文化 传承与发展 贵州

  Abstract: Ethnic raiment is one of the symbols which tells one ethnic group from the others, as well as the main link to inherit history and culture. This article has expound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aiment-culture of Guizhou Miao minor ethnic group, base on which the author has raised some detail measure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is raiment-culture.

  Key words: Miao ethnic group Culture of costume Inherit and develop Guizhou Province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或称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中发展延续。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共有49个民族,世居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等17个少数民族。苗族是贵州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占全国苗族人口一半以上。贵州自然地理环境的最大特点是山区面积广大,“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苗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多为山区,山区交通不便,即使在距离很近的两地之间,也因长期缺乏交流,而各自保持和延续着自己的服饰文化传统,故贵州苗族服饰样式繁多,有百余种,形成了贵州多姿多彩的苗族服饰文化景观。苗族传统服饰文化是苗族内部认同和外部识别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存留减少,在保留文化多样性、继承弘扬优秀文化遗产的今天,很有必要从传统中发掘出优秀成果加以保护、传承和发展,为发展地方文化、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一、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与现状

  文化生态影响文化生存,这是必然的现象。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同其他民族文化一样,苗族服饰文化也面临着矛盾和抉择,目前,它正迅速地被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有些内容还来不及被仔细地研究就消失了,尽管国内外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苗族服饰文化进行了大量的保存和研究工作,但总体来说,保存的进度还是跟不上消失的速度,苗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弱化,甚至失传的状况,这意味着苗族内部认同、外部识别特征的弱化以及优秀的苗族服饰文化遗产亟须传承。贵州苗族服饰文化是贵州苗族服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由于贵州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只涉及有关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苗族传统服饰民族特色减弱

  我们从苗族服饰的发展脉络,可以窥视出其服饰民族特色的变化。最早描述苗族先民服饰习俗的典籍当推《淮南子》,在《齐俗篇》中有“三苗髽首”的记载,说的是苗族先民用麻掺头发盘于头顶的风俗。此后文献对苗族服饰的记载有所增加。明代《贵州图经新志》载苗族,“男髽髻,着短衣,无袖,惟遮覆前后而已。裙亦浅蓝色,细褶,仅蔽其膝”、“男女着花衣穿短裙”、“妇人盘髻,贯以长簪,衣用土锦”、“妇女被细褶裙”、“女则服花衣,杂以五色”、“妇女尽蜡花布”。成书于康熙二十九年的田雯《黔书》载,苗族“男椎髻,着短衣,色尚浅蓝,首以织花布束发”、“男子披草衣,着短裙。妇人长簪绾髻”。干隆年间的《苗蛮图册》绘制的82幅图中,几乎每一幅都有椎髻男性,且都是民族服装打扮。《黔书》、《苗蛮图册》所反映的是清初的苗族服装面貌。可以看出,当时苗族装束主要特点是盘髻插簪,穿绣花或蜡染衣服,女子着百褶裙。

  到清中后期,苗族服装有了明显的变化。干隆、嘉庆年间,苗族起义被镇压,“由是风俗顿改,饮食衣服与汉无殊、“发则不论生熟苗人,皆今剃之”〔1〕、“男皆剃发,衣帽悉仿汉人。近城女苗闲学汉装”。嘉庆《黔记》亦载,苗“男子衣服同汉人,妇人细褶长裙”。道光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载苗人,“苗,皆剃发改装,与汉俗同”。说明在清中后期以后,苗族改装,特别是男子改装的现象增多。

  清末民初,出现了一次服装改革,这次改革以后,出现了一种以紧袖短上衣,贴身长裤为日常生活装、劳动装的服饰款式,这种服饰成为今天仍在流行的服装式样;过去的百褶裙和绣花衣演化成为节日、婚庆、走亲访友的盛装〔2〕。目前,在贵州民族地区,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常穿戴苗族传统服饰的人已经非常罕见,即使有,也只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传统工艺制作的服饰盛装只在节日庆典或婚丧嫁娶等重大仪式中穿戴,有的甚至成为典藏品,愿意花几年或更长时间去做一件传统工艺服装的人日趋减少〔3〕。如今,在大多数地区,苗族服装也成了商品而进行生产,不少青年妇女多从市场购买成衣,其布料、色彩、制作方法,均已为机织、机制、机染,苗族传统服饰的民族特色逐渐变弱。总之,苗族服饰民族特色减弱的总体情况是城市里的苗族保留传统服饰的少,而在山寨中保留的多;男性苗族保留传统服饰的少,女性保留的多;年轻人保留传统服饰的少,老年人保留的多〔4〕。苗族服装样式的变化在总体上趋向于简化。

  (二)苗族传统服饰工艺近乎失传

  贵州苗族传统服饰是由纺织、刺绣、蜡染、银饰制作等多种精湛制作工艺打造而成的,苗族服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苗族服饰工艺可以说是苗族服饰文化中最为辉煌的组成部分,但因苗族服装的实用、文化等功能在逐渐减弱,费工费时的服饰工艺也就逐渐衰落。

  1.纺织工艺

  在历史早期,贵州苗族服饰多是经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干隆《苗蛮图册》载:“苗,女纺织最精,入市人争购之。”清嘉庆《黔西州志》卷八载,“青苗,衣麻衣,皆其自织。”〔5〕道光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载苗人,“女工纺织,善染。”民国时期的《榕江乡土教材》亦载,苗族“衣服恒为自纺自织,自染自制”〔6〕。由于苗族传统服饰的制作费工费时,一套盛装,上衣用布丈多,下装百褶裙用布四至五丈,而挑花绣朵又需要五彩丝线至少一斤,有的还佩以银饰,一般用银8~10斤左右,故苗族姑娘往往从7岁起至25岁,都花精力于纺纱、织布、挑花、刺绣的工艺之中。妇女不会纺织,就意味着一家人没有衣服裤子穿;姑娘不会纺麻织布、挑花刺绣、点蜡画线就没有小伙子看得上, 就嫁不出去。可以说, 姑娘在纺织、挑花、蜡染方面手工技术的高低、粗细、是衡量姑娘勤快和灵巧的重要标准, 是男子选择对象的主要依据。

  近年来,由于发展商品经济,成品棉纱、布坯、面料、丝线、毛线、晴纶线、化学染料及缝纫机等的大量涌入,传统的棉花种植、种桑养蚕、纺纱、织布、染料种植、染布的活动减少了,就是在苗族人口最聚居的黔东南地区,种棉、养蚕、蓝靛种植等已不多见。苗族妇女们购回成品纱织成传统的斗纹布、花椒布,购回丝线织成锦,购回布坯自染,染料也多为从市场购回之化学染料。

  2.刺绣工艺

  刺绣是苗族传统服饰工艺形式之一。刺绣主要是应用于衣服的领襟、袖口、肘部的花纹图案的制作, 添彩于帽子、头巾、背布、围腰以及被肩之上。文献记载苗族服饰时多有“花衣”等文字,即是苗族服饰上包括刺绣在内等服饰工艺的广泛运用。如明弘治年间《贵州图经新志》卷十二载,苗“服红花衣”〔7〕。《黔记》载苗“男,首以织花布束发。妇着花衣”、“妇女,服短衫,系双带结于背胸,前刺绣一方,银线饰之。长绲短裙,或长裙数围,而无绔。加布一幅,刺绣垂之,名曰衣尾”。同治《毕节县志稿》卷二十亦载,苗“衣裳以花布为之,领袖及裳皆绣五色,或以红緑布为缘”〔8〕。

  过去苗族姑娘喜欢刺绣,七、八岁就开始向奶奶、外婆、妈妈或姐姐学习绣花、挑花,成年女子则随身携带针线, 只要有空随时随地都可飞针走线,故个个是绣花能手。过去,苗族服饰的传统工艺是代代相承的,苗族姑娘很少有人读书,即便有的上学读书,也不把小学读完就辍学回家,忙于去制作嫁妆了。但现在苗族姑娘要接受现代学校教育,她们不像长辈那样热爱并欣赏苗族传统服饰,更不能像长辈那样自童年起就耐心学习挑花刺绣。即使还有一部分苗族姑娘不上学,但却要外出打工,因此会绣花的姑娘已经不多见了。据调查,在台江、雷山等县,35岁以下的妇女有50%以上不会系统的挑花和刺绣〔9〕。可见目前掌握苗族传统刺绣技艺的人数在减少。

  刺绣有织花、绉绣、辫绣、抽纱、散绣、平绣、锁绣、打子绣、破丝绣等多种类型,这些刺绣工艺精细,绣出来的图案有丰富的艺术感。其中尤以破丝绣最为精美,贵州施洞地区的破丝绣能把一根彩色丝线破成8-16根,能绣出渐变色和复色效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艺,同时它也最为复杂费时。但目前能熟练掌握这一刺绣方法的人寥寥无几,40岁以下的人基本没有破丝绣的经验。过去几何图形和变形物都是心想手绣,反面绣,正面看,现在妇女则事先手工在布上画好图案,再绣好镶在服装上,甚至还有直接从市场上买来已印好图案的白布,按图案配色彩刺绣即可。在剑河县稿午寨的中青年妇女中,能在白布上自己绘制图案再绣的人,已屈指可数,而在白布上信手绣出精美图案的人,再也找不到了。台江县施洞镇芳寨苗族刺绣在1985年前后已作为商品在艺术品市场上流通,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和市场意识的觉醒,现在在芳寨很多没有外出打工的妇女都在做刺绣商品,但其工艺非常粗糙,据她们自己说,除了要多挣钱,就是没有心思静下心来刺绣,因为一天到晚吸引人的东西太多〔10〕。以前,苗族刺绣纹样都严格恪守世代相传的标准,然而,近年来苗族刺绣的图案和纹样在现代潮流中已趋于世俗化,特别是旅游业发达地区,刺绣已成为了人们单纯牟取利润的商品,其图案和纹样不再体现苗族人民的文化意识形态, 一些诸如自行车、汽车一类的现代器物图案造型也开始出现在服饰上〔11〕。现在,当中年苗族妇女拿起祖上留下的传统服饰,也不得不感慨祖先刺绣工艺的精美和手艺的灵巧。具有精湛手艺的一代人渐渐老去,新的一代人对工艺完全陌生,以致后继无人。如果苗族传统服饰不发生复兴,那么随着老一辈妇女们的故去,苗族服饰文化的制作工艺也将随之消失。正如苗族村民所说:“挑花绣朵,50年代,人人都会;70年代,中年人会;90年代,老年人会。”〔12〕可见目前掌握苗族传统服饰刺绣工艺的精细程度也在减弱。

  3.蜡染工艺

  蜡染,是蜡画和染色的统称, 清代田雯《黔书》载: “用蜡绘花布,然后染色,即染弃蜡,则花现”,也就是指用蜡画图于布染之去蜡而成。过去,苗族人无论老幼,其服饰、衣裙、头帕、背肩上总有或精致或粗犷的蜡染为饰。苗族人婚姻、生育、丧葬、社交、节日等活动都离不开蜡染。姑娘结婚时穿的“上轿衣”、百褶裙,小孩出生后用的围片、背扇、口水兜,安葬死者的寿衣、老被、老鞋,走亲戚盖竹篮的帕子,节日“ 吃枯脏” 时打的“ 蟠”,无一不是蜡染制品。苗族姑娘从小就开始绘蜡花,渐渐的熟能生巧,不用尺子即可画直线,不用图样,花鸟虫鱼也可以画得栩栩如生。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活跃打破了苗族人民的传统观念,青年人不再热衷于蜡染的学习。如今,蜡染更多的已采用机器印染。这给苗族传统蜡染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困难,苗族传统蜡染已逐渐走向消失的边缘。 

  4.银饰制作工艺

  银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有人说苗族是“嗜银的民族”,特别是女盛装,银饰成为必不可少的配件,所有银饰上都有精美的图案,其工艺之精湛令人咋舌。苗族银饰不论是从品种数量、造型风格、还是制作工艺上,在中国民族服饰中也是十分突出的。苗族普遍采用银饰,银饰品种类多、用料大,制作精,在国内实属罕见。清《皇清职贡图》卷四载,“苗妇椎髻,长簪着银”〔13〕,清代《黔南识略》亦载,“苗族男子,项戴银圈一二围……女头必裹布,耳戴大环,项戴银圈一二以至十余围不等……女子银花饰耳,耳垂大环,项戴银圈,以多者为富”。综观全国苗族,银饰数量最多的是黔东南地区,以黔东南地区的革一式为例,头部装饰有簪子、银角、银冠、耳柱、耳环,胸部颈部银饰有麻花项圈2只,戒指项圈1只,压丝项圈1只,扁平雕龙坠银铃围披1只,银链1条,雕花压领1个;衣饰银片60片,手部银饰有六方手镯、扭丝手镯、竹节手镯、扁手镯、四方戒指、空心雕花手镯、马鞍戒指等,全身银饰重达300余两〔14〕。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增多及市场的开放,苗族妇女使用银饰有减少的趋势,如黄平苗族妇女的银饰减少,有的虽还用,据说相当部分是“假茶叶”——用一种近似白银的合成金属白铜替代白银。专事苗族银饰制作的工匠也只有台江、雷山个别乡镇〔15〕。

  二、贵州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在当前社会生态环境中传承与发展的措施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包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正如人类学家何星亮先生说的:“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文化的基础,是现代化成功的保障,而现代化又是未来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会消亡,现代化也不会终止”,贵州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了无法避免的文化变迁,它经历了变化、衰落,即将走上复兴之路〔16〕。

  要根据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解决好贵州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服饰文化民族特色减弱、民间工艺近乎失传采取相应的措施:

  (1) 正确认识苗族传统服饰的重要价值,是搞好苗族服饰传承与发展工作的重要基础。苗族传统服饰是反映苗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资料, 是苗族传统文化内涵的补充和外在表现, 是民族间相互认同的重要标记, 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 同时也是苗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先导产品。只有正确认识苗族传统服饰的重要价值,才能搞好苗族服饰传承与发展工作。

  (2)各级政府要重视苗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苗族服饰,如刺绣、蜡染技术已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全社会所共同享有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贵州苗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有些需要较大的投入,但直接回报率可能较低。各级政府应将传承与发展苗族传统服饰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目标,要组织人力进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完善的传承与发展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在政策上去推动、加强苗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发展工作。

  (3) 大力培养优秀苗族传统服饰民间艺人。优秀苗族传统服饰民间艺人是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传承人与保持者。当前,在现代化进程浪潮的冲击下,苗族传统服饰传承人和传承群体人数急剧减少, 苗族服饰民间工艺品普同化,缺少民族特色,故价格上不去,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从而导致愿意花几年时间去做一件传统苗族工艺服饰的人日趋减少, 导致服饰工艺制作日渐衰微,这将极大地危及苗族传统服饰传承与发展。只有当苗族工艺服饰价格上去之后,打工收入低于制作苗族工艺服饰的收入,人们也就回家自发的学习苗族工艺服饰的制作了,苗族服饰工艺自然也就得到了保护、传承与发展。所以,必须做好苗族传统服饰民间优秀艺人的培养工作。应在调查、筛选的基础上,评定一批优秀的苗族传统服饰工艺民间艺人,参照有关国家的做法,由政府每年拨出相应的经费给这批民间艺人改善生活、从事传统服饰工艺的活动及培养传承人。

  (4) 建立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生态村。所谓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生态村“就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力求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发展模式”〔17〕。建立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生态村,要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中,确定一些优秀的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典型村寨为“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生态村”,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生态村要靠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才能最终实现由当地民众自己管理和发展村落建设。村民要树立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和村落生态就是资源的意识,重视传承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生态,使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生态根植于丰富的民众生活之中〔18〕。

  (5)学校应开设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课程或苗族服饰设计课程。由于疏于苗族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教育使得青年一代对传统女红生疏或技艺粗糙,对此,学校应开设传统苗族服饰制作技艺课程或苗族服饰设计课程,同时,把传统服饰与现代审美、现代工艺结合起来。如在英国中小学的艺术教学大纲中都开设蜡染课, 他们认为蜡染不仅能让学生欣赏不同的文化, 包括中国文化, 而且有目的地把发明创作和知识能力结合起来, 幷且让学生进行设计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样,作为对贵州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 也可以将苗族服饰制作纳入艺术教学大纲之中;贵州艺术院校的工艺设计、服装印染设计专业, 也应开设苗族服饰制作工艺课, 使学生瞭解民族民间服饰文化内涵, 并用现代审美观念进行设计创新, 将新颖的图形、式样运用于工艺设计和服装设计之中, 使苗族服饰品的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相结合, 更具生命力〔19〕。

  另外,在苗族民间服饰工艺进课堂工作的同时,民族工作部门也可以采取举办民间技艺培训班等方式,不断培训和壮大苗族服饰民间工艺传承人队伍,并在保持苗绣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多出样式,多出产品。

  (6)找准结合点,将苗族传统服饰与国内外服饰潮流很好地结合起来。发展苗族服饰机遇与挑战幷存。一方面,苗族传统民族服饰的制作费工费时、装饰繁复、服饰造价高、服饰笨重不利于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环境的改变, 以及对外界文化发生了广泛的接触,自觉接受外界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 苗族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少穿,甚至不穿过去一直以为自豪的作为民族标志的民族服饰, 取而代之的是从市场上购回的成衣,在干部和年轻人中尤其如此, 民族服装已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仅在表演、节日和画册上可以看到。

  另一方面,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这对具有古檏风格的民族服饰来说,又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苗族传统服饰的传承应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开发,使之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然而,原汁原味的民族服饰不可能像时装那样去流行。只有将苗族传统服饰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改变传统的“不摩登”的民族服饰,将时代感融入其中,才能使其时装化,流行化。

  总之,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应有一种改变的能力,也即是应创新或变革,才会具有生命力,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如从苗族传统蜡染中汲取灵感,已经成为现代蜡染艺术家、面料设计者、服装设计师们关注的课题。又如贵州蜡染制品已经从兰白两色变得彩色斑烂, 产品由过去的蜡染发展到有扎染、绣染各式服装及旅游工艺品等上千个品种, 面料也由原来的棉布扩大为毛、麻、真丝、呢、混纺等多种。如此众多的蜡染样式,顺应了生活在现代化时期人们渴望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要, 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年轻女性以穿蜡染时装为时尚。海内外旅游者来贵州, 都以能亲睹苗族姑娘们画蜡画, 买上几件蜡染品而兴高采烈。贵州人外出探亲访友, 出国参观考察也大都以蜡染制品为馈赠佳品。因此,应加大研究苗族民间传统服饰与现代审美观结合的问题, 并创作设计具有苗族服饰特色而又赋予现代感的图形、样式和现代刺绣、蜡染、银饰艺术品〔20〕,把传统服饰文化和现代潮流结合起来,更强调地区、民族特色,发展有贵州特色的苗族时装产业,设计出具有贵州苗族地区风格的流行时装,应当成为二十一世纪贵州服饰设计思潮的一个主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苗族人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变,如今苗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制作, 已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化石而存在。传统的苗族服饰工艺也渐渐离我们远去, 这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令人惋惜的事, 而面对这种状况, 我们能做的就是对之多一份关注、多一些研究、多一些保护和发展的措施, 让苗族传统的服饰文化传承、发展下去。在当代,如何有效地传承与发展贵州苗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总体而言, 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措施,包括要正确认识苗族传统服饰的重要价值、各级政府应重视苗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大力培养优秀苗族服饰民间艺人、建立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生态村、学校应开设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课程或苗族服饰设计课程,以及需要将传统苗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完美结合等。只有这样,贵州传统苗族服饰文化就能真正复兴,并在全球化背景下得以发展。

  

  注释:

  〔1〕(清)光绪《铜仁府志·苗蛮》。

  〔2〕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17-23。

  〔3〕张国洋:《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雷公山地区为例》,载《贵州世居民族研究》第3卷,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页157-163。

  〔4〕范波:《重视民族文化保护 促进我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载《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年,页81-90。

  〔5〕(清)嘉庆《黔西州志》卷8。

  〔6〕(民国)《榕江乡土教材》章7。

  〔7〕(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12,《清平卫》。

  〔8〕(清)同治《毕节县志稿》卷20 。

  〔9〕范波:《重视民族文化保护 促进我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载《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年,页81-90。

  〔10〕高冰:《芳寨苗族饮食与服饰的变迁——台江县施洞镇芳寨村田野调查报告》,载《贵州世居民族研究》第2卷,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页279-283。

  〔11〕高冰:《芳寨苗族饮食与服饰的变迁——台江县施洞镇芳寨村田野调查报告》,载《贵州世居民族研究》第2卷,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页279-283。

  〔12〕田茂军:《文化变迁与苗族服饰转型》,载张永发主编《中国苗族服饰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页1-12。

  〔13〕(清)傅恒:《皇清职贡图》,卷四。

  〔14〕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154。

  〔15〕范波:《重视民族文化保护 促进我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载《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年,页81-90。

  〔16〕黎焰、杨源:《近现代贵州苗族服饰文化的变迁》,《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7〕尹绍亭:《文化生态与物质文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页120。

  〔18〕向云发:《关于民族文化生态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 年第1 期。

  〔19〕周世英:《贵州蜡染回眸及未来发展的思考》,《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第4期。

  〔20〕周世英:《贵州蜡染回眸及未来发展的思考》,《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第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