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文化工程及文化品牌座谈会发言

  谭元亨

  中华民族,在进入新石器时代,无论是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是珠江流域,便各自产生自己的文化,如黄河的“仰韶文化”、长江的“河姆渡文化”、珠江的“石硖文化”等。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就指出: “广东石硖文化的发现,使得考古学者得出一种见解,它和赣江流域、长江中下游甚至远达山东沿海等地诸原始文化,不断发生直接、间接的交往和相互影响,幷且越到后来联系越广越远,而断定这沿海地区始终是紧密相联的。”上述三个流域的三种文化,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这类文化的表现,则是农耕生产勃兴,前两种不用说了,而珠江流域的石硖文化,则是马坝的石硖遗址,其下层发现的人工栽培水稻,是华南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存之一,更出土有农具等文物。从考古年代而言,均是在前5000年到前4000年之间,相互关联,但同时独立发展,由此可见,位于北回归线唯一緑洲上的珠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文明的策源地之一。

  而欧洲的多瑙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也无一不是人类元初文明的策源地,这才有整个世界的多元互动。

  对于中国而言,珠江文化正是以其迅速进入海洋文明,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扬帆冲浪,大显身手,在近古,尤其在近现代,对改变中国文化的格局,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从根本上推动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而在中国处于的“鸡肋”(梁启超的比喻)的广东,一跃进入世界的视野,不仅仅是发挥出窗口的作用,对此,珠江文化功高至伟,中国文化从此走向了更新与再造。可以说,正是珠江文化以自身的功能,魅力与贡献,改变了她曾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仅不可或缺,而且成为主流文化。

  因此,我们要打造珠江文化工程,首先要立足于:

  一、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并驾齐驱,而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如郭沫若所说的,珠江文化甚至超越过其他流域的文化,领潮争先,具有鲜明的开拓特色,成为主流。不确认这一地位与影响,则无以凸显珠江文化之重要性。

  二、珠江文化与海洋文化可谓同一意义。珠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緑(游牧文化)、黄(农耕文化)与蓝(即海洋文化)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而且在近现代日益突出,因此,打造珠江文化工程,也就要抓住其海洋文化即蓝的特色!凸显其与海洋相关的一面。

  三、珠江文化也同样是多姿多彩的,除开流域中40多个民族外,仅汉民族就拥有三大民系,以广东、广西为主,人口最多的广府民系,遍及全流域,集中在粤东、粤北的客家民系,以及主要在粤东潮汕平原的潮汕民系。三大民系,其个性、价值取向,审美表现亦各有千秋,这才烘托起珠江文化的星空来。

  以上三点,只是点到为止。

  当然,无论在自然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珠江文化都拥有无可比拟之丰富的内容,诸如海上丝绸之路,十三行到今日之广交会;又如祠堂、碉楼、围龙屋;还有自梳女、客家女……等等,我们是不可以割裂历史的,这都是珠江文化至贵的历史遗产。而作为蓝色的珠江文化,她更面向未来,面向创新的岁月。

  这就要求我们着眼于现代,着眼于创新,其实,珠江文化已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如东莞厚街的现代商居文化,便是如此,它上可追溯到十三行的商馆、行商花园,如海山仙馆等,向下,则可看到仅仅一个镇,每年就承办了30多次的大型的国际会展及其它商展,并拥有五座五星级的国际宾馆,以及诸如丰秦等宜居善居的生态群落……仅此一例,便有很多的内涵可发掘,我们的第三产业比重至今仍偏低,可见在商居,会展等上边仍大有可为。

  当然,客都文化、科学文化等也无一不具备现代珠江文化色彩,作为工程打造,自然大有作为。

  蓝色,意味着无垠,海阔天空。

  蓝色文明,更意味无限的希望!

  珠江文化工程,正是这样一项充满了希望的伟大工程,有待我们一同去扬帆远航、劈波斩浪,去迎接一个美好的未来!

  戴胜德

  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访问南沙时幸会霍英东先生。谈到珠江文化,霍先生的一番见地就很说明问题。他举出几个数字,每年黄河冲积的淤泥达11亿吨,长江为5亿吨,珠江只为2千万吨。足以说明珠江开放程度之高,珠江八门出海,不易闭塞,不易为淤。霍先生的珠江文化底藴的江海一体经济观念,决定了他的投资取向,要在广州南沙打造一个更大的海港。

  黄河入海是相当苍凉悲壮,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千古絶唱,唱得中国人为之慷慨激昂。长江入海是那么豪迈激越,刘禹锡的“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不过,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犹令人寻梦依依,缠绵悱恻。

  长江、黄河和珠江最终都是流向海洋。不过珠江口有八门出海:磨刀门、虎跳门、鸡啼门、崖门、虎门、蕉门、横门、洪奇门。似乎长江黄河,没那么多门。而且珠江也并不按“三万里河东入海”的规矩,而是“有门即向海中流”,管它向东向西,哪里能出海就往那里流,珠江口是夺八门向南而出海。清陈恭尹有句云:“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是否也可以理解为珠江不限华夷的对多元文化的兼容开放性。

  黄教授石破天惊提出“珠江文化”,现代世界崇尚“水文化”,神州大地除了长江、黄河,当还有珠江。黄帝是黄河文化的始祖,炎帝是长江文化的始祖,他甚至语惊四座,一文以义,举舜帝为珠江文化之始祖。

  英德,地势险要,风光秀美。传说当年舜帝南巡狩猎,曾率领宫廷乐队登上南山最高的鸣弦峰,奏起了《望娥》之曲,唱出了《熏风》之词。这就是舜帝在粤的足迹了。于是溯为珠江文化之源。这若是引起学术界争鸣,那就幸莫大焉!  

  早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写有《南海神庙碑》记述了册封南海神为广利王。此庙也即波罗庙,为航海之人祭祀海神,祈祷“海不扬波,一帆风顺”。明清皇朝,实行海禁,弃置“山则塞,水则通”之箴言。尽管如此,广州仍被列为对外通商的口岸。至今光塔和怀圣寺尚在,那正是伊斯兰文化的浸润。十三行,清代称十三夷馆。至今在“海皮”石室依旧直指苍穹。那可是欧洲哥特式的建筑,它是西方文明的象征,这是蓝色的海洋文明对珠江文化的浸润。

  容观琼

  我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被聘任的省政府参事之一。开始我们做参事,只是每周开次会,谈天说地,交流交流,不做什么实事。自从1992年黄伟宗教授进入省政府参事行列,并任初创立的文化组组长,提出要开始珠江文化工程之后,就真正做实事了。十多年来,我作为成员之一,亲自参加了南雄珠玑巷的考察发现,参加了封开人和广信文化的发现和论证,参加了徐闻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考察和湛江“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研讨会的论证……这些考察和论证都是很认真深入的,是实际而有成效的,既为当地和省政府提供文化的调研报告和策略谘询,又将考察和论坛成果结集出版,编成《珠江文化》杂志或《珠江文化丛书》陆续出版,使成果系列化,有质量,有份量。我因年事高而离开教学和参事岗位,但我始终关心和支持珠江文化工程的持续发展,见到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见到系列学术著作《十家文谭》的出版,……尤其是在庆祝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拿到沉甸甸的300万言史着《中国珠江文化史》,真是高兴万分!这是持续辛勤劳动的成果,是珠江文化工程的成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叶春生

  从建设“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是战略目标,也是质的飞跃。“强”在哪里,关键是有“拳头产品”,有他人所不及的力作。远的不说,诸如近期在全国影响较大的电视剧《潜伏》,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每个文化行档都拿出这样的拳头产品来,小说、戏剧、电影、音乐、绘画,以及新型的文化创意园、创意产业,真正创出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的作品来,那么,“文化强省”的招牌就稳拿了。

  300万字的《中国珠江文化史》,以其厚重的份量,特别是其宽广深遂的文化艺术视角,生动记録了珠江流域数千年来的独特文化,揭示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领潮争先的规律,阐述了人文地理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再度显现了珠江学者“醒人济世”的方略,也就是岭南文化“经世致用”的特质,这两者应该是统一的。书中论及的“广信文化”、“骆越文化”、“俚汉文化”、“禅宗文化”、“龙母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等文化现象,均是学者的关注话题,影响深远。

  我向来有个偏见,认为岭南学者缺乏团队精神,单打独斗,所以出不了拳头产品。《中国珠江文化史》的出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它集中了历史、地理、文学、艺术、语言、考古等各路专家,由省参事室(文史馆)统率,历时三年,团结奋战的结果。希望此团队精神,发扬光大,再出精品力作,“文化强省”在望矣!

  张镇洪

  有一天一位朋友问起我,你为什么对珠江文化那么感兴趣,而对岭南文化不感兴趣?对此提问我首先觉得有点奇怪,其次觉得可能有些误解。因为我从来没表示过对岭南文化不感兴趣,如果真的不感兴趣,我絶对不会在十家文谭中写出《岭南文化珠江来》这本书。但写出这本书来并不表明我反对别人继续谈岭南文化、继续探讨岭南文化。我觉得自己谈珠江文化并没有否定岭南文化的任何意思,反之也一样。

  这样一来,有人觉得我这么一说等于没说。但我觉得非也!因为大家虽然谈的是同一个课题——文化,不过谈的角度可能不同,岭南一般指的是五岭以南这一地区,中心区可能指的是两广,很少有人理解得更宽广,甚至有不少人指的就是广东。这种理解不要紧,只是范围大一些和小一些罢了,既然谈的是文化,指的就是这块地方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社会状态。这么一说两者相差也不大,所以有人说,原来早已有岭南文化这个说法,何必又多来一个珠江文化呢?不是多此一举吗?别人怎么说我认为都无所谓,但我就喜欢用珠江文化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它的含义更全面,说到根上去了。它把“母亲河”的寓意充分表现出来了,不妨让我给大家说一说。

  世界上一切文化都是由人类创造的,人类源于何物。来源于万物之灵的灵长类,灵长类又来源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来源于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来源于多细胞的动植物,而多细胞生物都是来自于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产生于水。没有水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不单活的,连不会动的也是由地球上的水所形成的。冰川、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还有地球大气层中的水气,都与“水”这个字紧密连在一起。

  地球上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好像我们身上的血管,它流到哪里就把营养输送到人体任何一个地方,保证人类健康地活着。人类健康地活着就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文化,这是根本。因此我们把河流比喻成人类的母亲一点也不为过。

  另外,水是万物之源,世界上一切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几天或一段时间里没有食物还不至于马上死掉,但只要没有了水,很快就会死亡。地球上没有生灵这个演员,地球上就算有多大的一个舞台也没有用,不会演出有声有色的“节目”,没有“节目”就是没有文化,好像宇宙间一些没有水的行星一样,无文化可谈。所以每条河流都是有生命的,有历史的,有文化的。我之所以喜欢以江河为主轴去探讨文化就是这个道理。

  文化有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这是以时间空间为标准来划分的文化。各人由于学习的专业不同而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侧重面也不同,所以谈的内容肯定有差别,比喻我是学习生物学中的动物学专业,研究的是古动物,后来主要搞的是第四纪古生物和古人类。文化上主要是研究史前考古学,即石器阶段,就我自己来说,最多到中石器时期,连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也知之甚少。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如果我能把人类史前阶段中石器以前这段文化研究好,我已经深感满足了。因为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为此,最近10年来,我在探讨珠江文化史前阶段的历史时,在分析众多的历史事件过程中,慢慢地悟出一些道理,觉得过去有些人把这个流域或地区称之为蛮荒之地是不符合实际的,也就是说岭南不是一个南蛮之地,这里的历史在史前阶段是悠久和光辉的,文化也是很辉煌的。为此在完成珠江文化史第二章的基础上,我不舍地又撰写了一本小书叫《南蛮不蛮》,望各位不吝赐教。

  曾  骐

  《中国珠江文化史》是一个宏大的文化工程。2007年我应邀参加史稿编写,任务是先秦时代的珠江文化(第三章),为此,我曾和几位同行西去桂林、梧州、南宁、武昌、昆明收集资料。蒙云南考古同行的支持,我们驱车滇东高原,在曲靖实地考察了珠江源头的珠源洞,增加了许多感性的东西。我还有机会考察了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滇国重要墓地,穿越了珠江、长江分水岭。我追随珠江文化研究会诸位专家、学者经历了几个春秋的讨论、写作、讨论、修改、定稿的全过程,基本上完成的编写任务,第三章文字约十二万字,71张插图、彩版。珠江文化史赶在珠江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喜庆出版而获得了“十年磨一剑”的美称,毕竟它是我省文化建设上值得庆贺的大事,因此,有了隆重的首发式。

  接下来是如何评价这部刚刚诞生的《中国珠江文化史》,它的社会效应如何?这需要来自社会、学界、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各种批评,作为编者自当平心、静心、细心、虚心、耐心倾听各种声音、诸方意见,本着“闻过则喜”的心态,继续努力,使珠江文化史更加切实、准确、完善和具有学术性、科学性。

  什么是珠江文化史?它应包括哪些精要内容?如何着手编写?这是当年编写组首要面对的。特别是我因多年从事考古教学与研究,受专业门槛所限,对文化学知之甚少,只觉眼前一片茫然。经过集体的反复讨论,学习和体会,我明确了以下的几条:

  1. 珠江文化史不同于政治史、经济史,也不等同于通史的文化部分;

  2. 文化史以文化为主线,讲文化的起源、孕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同时也讲文化的流向;

  3. 珠江文化史指的珠江这条长河及其幅射的广阔流域所产生有自己特点的文化。动态的文化向四邻扩散和交流,同时也吸纳周邻文化滋润和充实自己;

  4. 文化是由文化现象所反映的具体的实体,而不是抽象空洞的东西,它与人、与事件、与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相互影响。

  明确了以上几点,我便试图从珠江的源头经南北盘江、红水河、西江……。一路追溯先秦时代诸族群在谱写百越历史中缔造的文化,结果写成了以下的几节:

  滇王国和夜郎文化

  骆越与西欧文化

  南越文化

  在上述的各单元内,先秦时代的珠江文化以文化为主题的线索是清晰的,但我总觉得似乎缺少了些什么?经过反复思索,逐渐有所明白。那就是作为珠江流域这个时期最具特征的文化是什么?而这些文化的特色应该是独一无二、旗帜鲜明、与其它地区文化判然有别,有了它们才算是真正的珠江文化史。

  前面所写的三节,只重视史的过程,主题中的主角并不明显。因此,我用了很大的份量(约占全章三分之一)撰写珠江文化的形态与特征,并以此节作为本章成败的关键。我在珠江流域当时的诸多文化形态中,选择了以下八项:

  1. 岩壁画和岩画。花山壁画产生于先秦时代延续至东汉,为珠江流域骆越族独有的彩绘艺术,具有鲜明的原始宗教色彩。宝镜湾岩画是海岛海洋文化的纪实,它有别于中国内陆的各类岩画。

  2. 铜鼓的发明及流传。铜鼓起源于釜(陶釜、铜釜),诞生于珠江流域,两千多年来在珠江流域民族地区延续下来。

  3. 拔牙习俗。拔牙是一种古老习俗,源于山东半岛史前文明,此后由北向南、西南传播,先秦时期为珠江流域族群所继承并延续下来,而东方沿海则从衰落到消失。

  4. 陶器的几何印纹装饰。这是一种有别于长江、黄河流域的陶器装饰艺术,其中藴藏着珠江人的思维、图腾宗教观念、艺术风格。同时留存有受中原青铜文化装饰艺术的烙印。

  5. 西樵山双肩石器。产于珠江三角洲的西樵山双肩石器在珠江文化史中占重要地位,它广布于珠江流域,后来的青铜文化中的斧,一一均可在西樵山的石器中找到祖型和原始型。西樵山石器通过海洋向外扩散,使珠江文化在先秦时代已具有外向型特点。

  6. 珠江流域的玉工工艺传统。环珠江口外海岛先秦时期出现制造各种大小型号玉石块为主的工艺传统而有别于大陆其它冶玉、琢玉中心,它的产品用作首饰,也和西樵山石器一样,除了供应珠江流域之外,扩散到东南亚岛屿,成为海洋文化的一角。

  7. 石柏树皮布。属于无纺布系统,是珠江流域先民在史前和先秦时期的发明创造,它通过海陆两路进入中南半岛、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到达美洲。珠江人这种首创性的发明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8. 鼻食、鸡卜也是珠江流域仅见的习俗和宗教内容。鸡卜又称“越巫鸡卜”,反映珠江流域以鸟为图腾的宗教活动由鼎盛到衰亡的过程 。

  上述八项内容凸现了先秦时代面向海洋的外向型珠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这才是本阶段珠江文化史中最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因素。有了这些因素,文化史显得丰满和多彩。

  罗康宁

  在珠江文化发掘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一个困难就是部分地方政府眼光短视,没有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要么“一把手”不重视、宣传不到位、不愿出活动经费,要么就是急功近利、想马上产生效果,为自己的政绩添一笔。这些都是典型的文化建设“行政化”。

  文化实质是一种软实力,其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文化建设不会立竿见影,因此不宜急功近利。只有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才能产生一种普遍的文化效应。

  除此之外,珠江文化发展中存在的派系相争,也阻碍了珠江文化的发展。例如,针对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争论,徐闻、雷州等地至今仍相持不下。

  黄启光

   珠江、西关小姐是广东十分珍贵的文化元素,可以利用这些载体创建珠江文化的品牌。例如桂林《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广东的影视剧可以考虑在珠江边实景拍摄。上海用世博会品牌打造了浦江两岸的会展产业,广东也可以参照上海做法,利用珠江品牌,带动商贸、旅游的发展。

  珠江文化和西关小姐是广州最有生命力的品牌。几年来,也有不少平台在推动这些文化,如西关小姐的选秀活动等,但这些活动平民化有余,精品化不足。我觉得应该将这些活动精品化。亚运会是推广广东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

  当然,打造文化品牌并非个体可以完成,要有一个团队,包括政府、专家、投资商等各方的介入,才能做出好的文化品牌。

  洪三泰

  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由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10余位学者、作家执笔,经过3年的努力写成上下卷300万字的《中国珠江文化史》一书,可谓10年磨一剑。这部巨著,记録着浩荡珠江极其丰富、生动而富有活力的文化;体现文化开掘者的理论建构、实践考证,以及文化品牌打造的无比艰辛。

  我会的专家学者开始就深感到广东有些重要、独特的文化被人遗忘和曲解了。如徐闻、合浦,《汉书·地理志》上明明记载着汉武帝最早从徐闻、合浦开船,开辟一条通往阿拉伯等地的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些史实却未被重视,报刊只讲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我会同省参事室、文史馆一起,三下徐闻,进行挖掘、考证,并在湛江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 的研讨会,论证并确认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在徐闻、合浦。让海上丝绸之路提前了1300年。此前,会长黄伟宗教授曾与专家研究过珠玑巷文化,取得较大突破。后来本会前后分三批到江门市蓬江区良溪村调研,发现了“后珠玑巷”。由此,开始了海、陆丝绸之路交接的深入研究。并随之进行珠江流域的地域文化研究。

  在对珠江文化的深入研究中,我们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梳理、总结,又有不少新的发现。

  黄伟宗教授总结认为,珠江文化的创始期是先秦时代的“雏形文化;形成第一高潮期是汉代的“广信文化”,接着是第一缓冲期,即南北朝的“南域文化”;第二高潮期是唐代的“盛世文化”,接着表现为第二缓冲期,即唐五代的“南汉文化”;第三高潮期是宋代的炽热文化” ,接着出现第三缓冲期,即元代的“抗争文化”占“南通文化”;第四高潮期是明代的“耀明文化”,接着见到第四缓冲期,即清代白子“粤学文化”;第五高潮期是近代的“裂变文化”,接着显示出第五缓冲期,出现当代的“运动文化”;第六高潮是当代新时期的“开放文化”。在30年时间里,这个高潮发展有三个阶段:1、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特区文化”与“先行文化”;2、20世记90年代开始的“珠三角文化” 与“泛珠三角文化” ;3、21世纪初开始的“科学发展文化”。

  当然,珠江文化还包含着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10年来,珠江文化研究会全力研究了海洋文化、古道文化、移民文化、华侨华人文化与侨乡文化、书院文化、器艺文化、宗教文化与民间崇拜文化、民俗文化、异物文化等等。

  我们在挖掘和研究中,特别重视自然与人文环境合铸的文化特性。在《中国珠江文化史》中,我们确定珠江文化较鲜明突出的文化特性有五个方面:一是海洋性、共时性、领潮性;二是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三是重商性、务实性、时效性;四是敏感性、变通性、机缘性;五是平民性、平等性、自在性。

  在10年的珠江文化研究中,我们打造并评选了首批25个“珠江文化星座”。

  它们是在我们反复考查、研究、论证之后,严格评选出来的。我们强调有独特个性,即在珠江文化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或开拓创新意义的文化板块(主要地域、领域或载体)。这些“文化星座”是在珠江历史长河中经过论证发现的,显示出独有的光彩和魅力。有了它们,珠江才能辉映出璀璨夺目的色彩。如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说明我们祖先最早的开放地域在我国南方;也证明我国也是最早的海洋文明国。珠江与南海最早形成江海文化,其特点是开放性的。这就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点选择广东找到了历史依据。又如“现代海岛生态文化”代表特呈岛,是胡锦涛总书视察并一直关注的海岛。胡总书记关于要把特呈岛“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旅游新海岛”的重要指示,将指引我国广大海岛、农村走向生态文明。这些星座的文化光环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在当代的文化产业中将发出更耀眼的光彩。“珠江文化星座”,是对地域历史文化的学术定格,也是为其进行新开发寻找学术依据,这对现实的广东文化强省的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这是首批选上的“珠江文化星座”,是十年磨出的闪亮的利剑,要继续擦亮它们。我们的专家学者会继续关注并帮助它们发展。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评选“珠江文化星座”,并以它们为典范推动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