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十年研究确立珠江文化理论体系——深圳中丝园“广丝文化”入选首批“珠江文化星座”

  记者/李明

  《深圳特区报》2010年6月29日

  28日,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迎来10周年大庆,庆典仪式及《中国珠江文化史》首发、首批“珠江文化星座”授牌等系列活动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等地专家学者,以及广州、深圳等我省各地文化界人士会聚一堂,共同见证珠江文化研究工程十年来收获的丰硕成果。

  王蒙、冯骥才等文化名人及美国、加拿大、日本著名学者发来贺电。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周镇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周镇宏表示,10年来,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的跨学科专家和学者们,对古老而又年轻的母亲河珠江的文化进行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专家、学者不少是省政府参事、文史馆馆员,他们跨学科地结合在一起,既为省委、省政府出谋献策,又长期地对我省以及珠江文化进行研究,为我省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据悉,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的各个学科专家,把考察、研究和著述结合起来,用3年时间,组织有关专家撰写并出版了近300万字的巨著《中国珠江文化史》。这部巨著填补了我省江河文化史的空白。它翔实而生动地记録了珠江数千年来丰富的独特文化,揭示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争潮领先的历史规律和必然性,也揭示了珠江文化的江海文化特质。

  300万言的《中国珠江文化史》是该会多年来研究的总结,据此不仅确立了珠江文化理论体系,也记録了其文化发现的历程、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在江河文化上,对珠江水系的西江、东江、北江、南江的文化研究,在民系文化上,对客家、广府、潮汕、雷琼民系文化的研究均有突破乃至标志性成果。历十年艰辛,已构成独具特色的学术系列,确立了珠江文化体系,得以和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并列。

  来自深圳、韶关、东莞等地的相关代表接受了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颁发的“珠江文化星座”证书和牌匾。“珠江文化星座”源自《中国珠江文化史》中的25处文化发现,并经投票评选、评审诞生,包括深圳中丝园的“广丝文化”、广州荔湾的“西关文化”与“十三行文化”、韶关“南华禅宗文化”、东莞凤岗镇的“客侨文化”以及阳江的“海上敦煌文化”都名列其中。这些“星座”是在珠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或开拓创新意义文化板块的主要地域或主要载体。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珠江文化史》主编黄伟宗表示,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学术定格,也是对其进行新开发奠定坚实学术基石,对广东文化强省的建设颇具现实意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