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文化研究会10周年巡礼:让科技文化“擦出火”——访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汤少明

  记者/冯海波 刘宇雄  

  《广东科技报》2010年6月25日

  2008年,在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的倡导与支持下,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技报社、广东科学馆为主要力量,广东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对科技文化这一新兴的课题进行关注和研究。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搭建了文化界与科技界合作交流、携手发展的平台,并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取得了系列成果。近日,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汤少明教授接受了记者采访,介绍了推动科技文化共融互促等方面的探索历程。

  进行新探索:繁荣科普作品创作

  记者:在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前,广东省科协及几个所属单位已经在科技与文化结合,推动科学技术普及与繁荣科普创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这一理念是如何提出来的?

  汤少明:自从吹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与科技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相比,科学普及却显得寂寞了许多。当前我国科普创作能力薄弱,科普产品总体质量不高,科普创作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改革开放30多年,还产生不了像《十万个为什么》那样的名作。而在这个时期,国外的优秀科普作品却是佳作连篇,从《海底两万里》到《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从《时间简史》到《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优秀的科普作品层出不穷。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的科普作品创作?作为身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的科普作家,近几年我们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

  记者:那么,在科技与文化结合,推动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探索过程怎么样?取得了什么效果?

  汤少明:繁荣科普作品的探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民参与阶段,第二阶段是专门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第三阶段是鼓励和推动科技与文化的大融合,从而使全省的科普创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2006年,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后,我们就思考如何鼓励和组织更多的科普作品创作人士参与科普创作,并从2007年起举办 “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第一届大赛征集到参赛作品共1083件,作品形式有平面作品、影视作品和网络作品等。总结第一届大赛,我们觉得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与广东的省情特别是科技发展的节奏有较大距离,二是作品质量还是有待提高,实际上是存在科技文化两张皮现象。譬如,广东每年有这么多的科技成果,许多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很少作品反映这些成果,科学普及缺少创新。又如,广东有大批著名的作家、画家、书法家,他们的作品让公众喜闻乐见,但涉及科技和科普的并不多。

  由此,我们策划科技如何与文化艺术结合,并决定把第二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定为“科学艺术美术书法作品专题创作大赛”,组织科技专家与艺术家开展对话,联袂创作。例如,张景中院士不但担任大赛的顾问,还专门组织他的学术团体创作作品参赛。钟世镇院士与李喻军教授对话,让李画家受到启发,创作了著名的油画作品《脉》。通过科技文化联姻,第二届大赛办得很成功,产生了较好社会反响。此后,第三届的动漫专题,第四届科普剧及科普小品专题都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推进的。

  建立主阵地:成立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

  记者:一直以来,科技与文化给人感觉是格格不入的两个领域。那么,你们是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成立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的?

  汤少明:随着科技界和文化、艺术界接触的增多,科技与文化联姻的好事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就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当时,他先后到广东科技报社、广东科学馆、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为我们这些单位在推动科技普及工作取得的成绩而感动,特别写成省政府参事建议,第一次提出“科技文化”的概念,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文化软实力”的观点。这份《省政府参事建议》,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副省长宋海先后作出批示。

  正是在这份省政府参事建议中,黄伟宗教授提议要建立广东省科技文化研究会,并支持由广东科技报社牵头,幷联合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馆组建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 2008年12月9日,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记者: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开展了哪些活动?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汤少明: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策划举办了一系列的品牌活动,包括“科学艺术高峰对话”、“科学艺术沙龙”,活动搭建了一个科技界与艺术界合作的新平台,加强科学界与艺术界知名人士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科学与艺术在多方面的合作与融合,为在全社会倡导“创新”营造了更好的舆论氛围。2008年,共举办了三期,都是由在粤工作院士与广东省的知名艺术家进行对话,共同探讨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问题。2009年,该沙龙的讨论面进一步扩大,主题包括“理工类高职院校营造人文和艺术氛围的重要作用”、“科学的终极价值是人文价值”等。

   2009年8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还组织了“科技文化采风团”赴川藏地区采风,采风团由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和广东省部分艺术家组成,在西藏地区,采风团看望了广东的援藏干部,并同他们就科技援藏进行了座谈。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委会的专家来广东考察,先后参观考察了“南海I号”、开平碉楼、“南澳I号”等,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即将召开的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将专题研究建设文化强省工作,并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这对于加快广东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是新的机遇,也将为推动科技与文化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特别是为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更好地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活动回顾

  科学艺术沙龙:科技与文化的碰撞

  为了搭建一个科技界与艺术界合作的新平台,加强科学界与艺术界知名人士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科学与艺术在多方面的合作与融合,2008年9月25日,作为广东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科学·艺术”美术书法作品专题创作大赛)活动之一,第一场“科学艺术沙龙”在广东科学馆开讲,之后在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的策划下,举办了超过五场的相关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硕贤,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会徐善衍以及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协科技人文专委会主任张开逊,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卢小根……一大批科技及文化名人齐聚一堂,探讨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加强科学与人文互融共通、科学的终极价值是人文价值……一系列主题揭示出了科技文化的深刻内涵。

  考察南澳I号:掀开沉在海底的历史

  2007年5月25日,南澳县渔船在南澳海域乌屿与管屿之间半潮礁(俗称三点金)一带作业时,打捞出一批瓷器,由此,南澳I号的发掘工作拉开了帷幕,这是继南海I号之后,对广东海域具有极大历史价值沉船的又一重大发现。

  如何恰当地定义南澳I号的历史意义?如何科学地进行发掘工作?珠江文化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特意邀请了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党组原副书记、副主席、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会徐善衍以及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协科技人文常委会主任张开逊等专家团来考察并给予指导意见。徐善衍表示,随着沉船“南澳I号”的发掘,海上丝绸之路会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张开逊同样认为南澳I号意义重大,通过文物的研究,对瞭解明代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乃至包括饮食习惯、宗教信仰、人际关系、官僚制度等历史文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