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十年磨一剑,擦亮珠江文化的历史和坐标

  记者/徐绍娜

  《新快报》2010年6月27日

  珠江是独具魅力、古老而又年轻的江流,是珠三角人深爱的母亲河;珠江文化历史悠久、底藴丰厚,是我国江河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成立(以下简称“研究会”)十年来辛勤耕耘、研究不断,终出丰硕成果。“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于今日举行,庆典上将播放録像《珠江文化探索历程》并展出珠江文化工程“十年磨一剑”的学术成果:揭开专著《中国珠江文化史》面纱、公布首批“珠江文化星座”。

  300万字“珠江文化专著”出炉

  《中国珠江文化史》由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十余位学者、作家执笔,历史3年完成,上下卷共300万字,首发式同时于“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的庆典上举行。

  据悉,该书系十多位专家分工考察、积累研究的成果,是一本丰富严谨的专著。内容从珠江文化形成发展的地理环境到历代文化探索历程,年代则从史前时代、先秦时期一直到近现代、当代均有涉及。例如,隋唐五代时期的珠江文化,就包括了隋至初唐的汉俚文化融合,丝路文化、佛教文化、科举制度与诗文创作、贬谪文化、民间传说与民俗文化、工艺文化及南汉国文化等;现代和当代前期的珠江文化,则包括历史转折中的珠江文化风涛、“地方自治”条件下的“自治文化”、“救亡文化”、“解放文化”、“运动文化”等……各个时期珠江文化的特征与历史地位在这些详尽的史料记载中一目了然。

  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洪三泰表示,“一直以来只有黄河文化史、长江文化史,却没有珠江文化史。但珠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自己的史料记载,以填补我国南方大江河文化史的空白;其次,作为广东人古老的母亲河,珠江独特的文化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藴,值得以‘史’的形式做详尽记録;此外,一部完整的珠江文化史也是展示南方改革开放试验地深厚文化基础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首批“珠江文化星座”诞生

  “珠江文化星座”是“研究会”十年珠江文化研究中的另一重头戏。由“研究会”打造并评选出的首批“珠江文化星座”也将在十周年庆典上公布,授予“珠江文化星座”称号,并颁发牌匾、证书。

  据介绍,“研究会”评选出的首批“珠江文化星座”有25个,是在专家学者反复考查、研究、论证之后评选出来的。关于评选标准,洪三泰表示:“我们强调有独特个性,即在珠江文化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或开拓创新意义的文化板块(主要地域、领域或载体)。这些‘文化星座’必须是在珠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被冲刷、锤打出来的,具有各自独有的光彩和魅力。如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我们祖先最早的开放地域是在我国南方,证明瞭我国也是最早的海洋文明国。珠江与南海最早形成江海文化,其特点是开放性的,这就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点选择广东找到了历史依据。”

  在首批诞生的“珠江文化星座”中,广州荔湾的“西关文化”与“十三行文化”、韶关“南华禅宗文化”、东莞凤岗镇的“客侨文化”以及阳江的“海上敦煌文化”都名列其中。“研究会”会长黄伟宗教授在讲到“珠江文化星座”评选的意义时说:“这些星座的文化光环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学术定格,也是对其进行新开发奠定学术基石。这些星座必定将在当代文化产业中发出耀眼光彩,对广东省的文化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据悉,评选“珠江文化星座”的工作还将继续,争取发掘出更多具有特殊文化属性的星座,而首批诞生的星座,“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将会持续关注并帮助它们发展,继续擦亮它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