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走街串巷寻访“古番禺文化”

  记者/李明 

  《深圳特区报》2010年7月13日

  新近出版的《中国珠江文化史》称,从目前已发现的史料和出土文物看,秦统一岭南后南海尉任嚣所筑的“番禺城”,是在中原都城文化影响下岭南所建设的最早的都市,也是目前已知岭南最早出现的郡治。

  公元前204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番禺成为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学祖地”。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揭开洋洋大观人文史的初页。

  历史前进了2000余年,番禺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旧时的古郡,已变身为广州市的一个新城区。然而,即使在现代化气息漫天飞扬的今天,记者徜徉在古镇纵横交错的街巷中,依然能寻味番禺文化的古风遗韵。咸水歌、鳌鱼舞、赛龙舟,余荫山房、留耕堂,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何氏三杰”……这民风民俗民情随处可见,触手可及,令日久弥新的“古番禺文化”穿越时空,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沧海桑田,珠水不竭。番禺文化如滔滔江水川流不息,洗涤着尘埃,在冲刷中沉淀。番禺拥有“飘色之乡”、“醒狮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岭南画派发祥地”、“星海故里”等美誉,众多原生态文化遗产是其入选“珠江文化星座”的充足理由。

  何润霖,人称“霖哥”,土生土长的番禺人,任职于古镇旅游开发工作办公室,是记者此番探古之行的向导。他领着记者走街串巷,听祠堂大门洞开的唱响,观屋檐砖雕石刻的花语,阅览了一幅幅“古番禺文化”绘就的锦绣画卷。

  205米街14条古巷

  沙湾是番禺著名古镇。这个目前人口约9万人的小镇,远在南宋初年,就已经是繁华的村落。寻访“古番禺文化”,沙湾便是一最具代表性的好去处。

  霖哥带路,记者来到了体现沙湾古镇风貌的一条重要古街道——安宁西街。沙湾自古商业发达,安宁西街仍延续着昔日商业街市的繁华。

  这条全长205米的街,密布着14条古色古香的小巷。青石街窄巷,青砖大屋,都保持了原有风貌,每条小巷的古老巷名还记载着一段段有趣的历史故事。“看这条‘进士里巷’名称,是为纪念宋代进士何起龙和他的曾孙明初进士何子海而改的,‘一门两进士’这在当时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转身到另一条巷,面前出现一座颇具规模的旧式建筑,抬头仰望,高高悬挂的“三稔厅”牌匾映入眼帘。这股气势,足以让人感觉此非一般大屋。霖哥一说,果然不寻常。这是广东音乐文化的发祥地,曾经聚集着一大批音乐家和文人雅士。

  “三稔厅”原为沙湾何氏的小宗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2002年按原貌重修。记者跨进大门,行至中庭,一棵茂盛的三稔树翠緑挺拔。看门的大婶热情地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因此树而得名。更有意思的是,三稔树直到现在还每年结果,“又大又甜,长满枝头垂到这来咧。”大婶举起手在头上方比划了一下。

  听霖哥道来:从清代开始,“三稔厅”便是乡内外音乐爱好者演奏及研究广东音乐的重要场所,“何氏三杰”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等广东音乐名人,创作出《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等经典名曲,幷发展出广东音乐何氏典雅派。“有粤乐‘四大天王’之称的尹自重、何大傻、吕文成、钱大叔,还有曲艺名家徐柳儿、张月儿等也到过这里交流切磋。”

  历代富人名人聚居

  安宁西街仍有居民,沿街商铺下面做生意上面住人。据霖哥介绍,这种“下商上住式”是明清广府民居商贸建筑的典型代表。

  街里的小巷大多窄窄长长,拐弯抹角,但个中却是大有干坤,用霖哥的话说就是“豪宅多”。以前,安宁西街曾是乡中富商的聚居地,其中大多都是沙湾的大族之一何族甲、乙房的子孙庭院。据记载,清末街内曾经出现一座两座相连的半洋房式建筑,名叫“大中堂”,其后座重楼叠院,气派非凡。“可惜后来损毁了。”

  与安宁西街相邻的车陂街,更是富人、名人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名人故居。沙湾以“富”着称,而车陂街则是“富中之富”。清代至民国年间,这里聚居了众多富人、名人,如富商何与瑶(其岳父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主人邬燕天),广东音乐名家何博众、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等。“他们的影响力不只在沙湾,在广东历史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霖哥如是说。

  建于清代的清水井原是沙湾中心的一口公用水井。但记者现在看到的只是一口枯井了,所幸井口、井壁和题词仍保存完好。霖哥说,井东面不远处,曾挖出大铁索和铁锚等航船之物,而且地下全是白沙,由此可推断清水井的南面,古时为海滨,“这也说明安宁西街是古沙湾居民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之一。”

  古祠堂遍布村落

  在传统文化中,祠堂可谓是一个独特的符号。在历史悠久的番禺,至今仍有近500座各具特色的大小古祠堂保存完好。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可在各房子孙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用,还能作为族亲们商议重要事务的聚会地方。霖哥说,从祠堂的大小就可看出这族人家的富贵程度。

  在番禺众多的文物中,以祠堂类的古建筑最为常见,几乎遍布每一村落。每一村落中每一姓氏又都有祠堂,而且同一姓还有几间祠堂。年代上,从元、明、清建筑形式,到民国建筑风格,一应俱全。

  番禺祠堂建筑最早的是宋代。经历元代,到明嘉靖年间,番禺民间的祠堂建筑进入繁荣时期,到处祠堂林立。霖哥告诉记者,番禺絶大部分祠堂始建于明代,到清康熙三年,为防范明朝将领郑成功从海上进攻,清政府采取禁海移民政策,令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絶大部分的祠堂被拆毁。到干隆嘉庆年间,由于禁海移民政策的取消和经济发展,番禺又兴起一轮修建祠堂的风气。“现在我们看到的祠堂絶大部分是清代建筑,但用了不少明代遗存的建筑材料,如红砂岩石构件,短、粗、古檏的木构件等。从建筑材料上可以反映明清历史的演变过程。”

  安宁西街、车陂街上都有好几座祠堂。祠堂内或有轻盈的木雕、精美的石雕、动感的砖雕、雅致的灰雕,壁画更是活灵活现,有戏曲人物的、有花鸟虫草的,艺术气息十分浓厚。何氏大宗祠(留耕堂)是众祠堂中的经典之作,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在番禺沙湾镇北村,霖哥说值得一看。

  尽管外貌已经陈旧,但仍不难看出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当年的气派。这座造工精巧、轩敞雄伟的古建筑,有“岭南综合艺术之宫”的美誉。

  霖哥对“留耕堂”的历史显然熟烂于心。据他介绍,南宋绍定六年,先祖何德明迁居沙湾,繁衍生息,并建造了富丽堂皇的祖祠,取名“留耕堂”。1700年,“留耕堂”开始大规模扩建,伴有“水緑山青文阁”等附属建筑。

  现今的“留耕堂”,基本保留了当年的格局。头门厅梁架木雕为特色,雕琢精细的吉祥如意图案和历史故事。仪门天阶上的牌坊,正面刻“诗书世泽”,背面刻“三凤流芳”,是明末著名书法家陈白沙所书,意在纪念何氏祖先曾高中状元、进士、官拜学士、宰相,勉励子孙世代效法,发扬光大,流芳百世。

  “古番禺文化”的魅力还体现在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十分丰富,逢年过节都有飘色、舞龙、舞狮等节目,穿街过巷,锣鼓喧天,大街小巷荡漾着欢歌笑语。“现在不是节庆时分,看不到,以后有机会可以来凑凑热闹,呵呵。”霖哥憨厚地表示。

  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藴让霖哥倍感自豪,他说一路上向记者介绍的这些历史情况,是专门拜师学艺而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