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在“岭南地区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张镇洪,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教授。)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的大会是庆祝大会,第一是庆祝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原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二是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十年来文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十年来,在整个长江以南各省区,本专业研究委员会的研究员,在本专业的岗位上都作出的重要的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粗略统计,我们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以及国内一些项目中,共获得近三百万元的科研经费,完成较大的科研项目约20个。重大的考古发现有:香港黄地峒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加工场,西贡蚝涌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场,澳门路环岛阿婆秧和天后宫前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英德牛栏洞和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水稻硅质体及原始陶片。还有广西百色盆地和布兵屯盆地发现的新旧石器文化遗址及人类化石地点。云南省最新发现的有关早期人类头骨化石;贵州盘县大洞的综合研究。这一切,都凝聚了我们研究人员和文博同行的心血。

  我们出版了十期《岭南考古研究》,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十年来我们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到欢迎和得到应有的重视及承认,它可以作为评审职称的正式成果。因为,无论是科学院院士或是初入行不久的学者,都乐意在我们的《岭南考古研究》刊物上发表论文,由于我们的刊物坚持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了多学科参与,跨地区、跨部门互相拉动的学术原则,使整个学术气氛都活跃起来,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成果,这是值得大家庆祝的。

  十年来,我们也是走在开革开放的大路上,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我们还是支持下来了,我们应该好好总结,总结报告我已经代表专业委员会写好了,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在这时讲了,准备刊登在下一期《岭南考古研究》中。

  最后,我要感谢大家,感谢专业委员会全体成员和文博界同行,对我们十年来工作的大力支持。我希望大家继续共同努力,把明天的工作做得更好!祝大会圆满成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