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越南古代铜鼓的调查与研究



  (黄启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

  【中文摘要】本文对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单位所藏的100面铜鼓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把这些铜鼓分成A、B、C、D、E、F、G等7型17式,讨论了其相应的年代和铜鼓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进程。提出了越南铜鼓文化是世界铜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越南 铜鼓 调查 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was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bronze drums with an amount of 100 that collected by the Vietnam National Historical Museum. By utilizing the Archaeological Typology, the research classified these bronze drums into 7 categories, A, B, C, D, E, F, G, and 17 types. The research as well argued the eras in relation to the drum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procedure of the bronze drum culture, indicating that Vietnamese bronze drum culture is a critical element of the world bronze drum culture. 

  Key words: Vietnam bronze drum research investigation

  

  2009年7、9月间,我们两次到越南,对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和越南的福寿、和平、山罗、清化、义安、海洋、兴安、河内等省市博物馆以及玉乐县文化局所藏的铜鼓进行调查,同时对古螺铜鼓出土的地点进行考察,并到安定县丹尼山、河内等三处铜鼓庙进行调查。在调查期间,还对与铜鼓一起出土的铜器、陶器、玻璃器等伴随物进行记録,通过对铜鼓拍摄、测量、称重、花纹描述等登记工作。使我们对越南古代铜鼓有了进一步的瞭解,本文拟在调查的基础,探讨越南古代铜鼓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一、越南古代铜鼓的调查

  应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邀请,广西博物馆先后两次派出专家赴越考察铜鼓,第一次赴越的时间是2009年7月5~12日,主要工作是对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铜鼓进行考察,该馆有铜鼓100多面,这次考察,共选择登记了86面铜鼓进行记録。登记时,我们是按黑格尔“四分法”进行登记的,其中黑格尔Ⅰ类45面(包括明器鼓21面),黑格尔Ⅱ类30面,黑格尔Ⅲ类4面,黑格尔Ⅳ类5面,异型铜鼓2面。同时对位于河内东北郊区的古螺城遗址和古螺铜鼓出土的地点进行考察,还对河内民间收藏的铜鼓进行考察。第二次赴越的时间是2009年9月16~29日,对福寿、和平、山罗、清化、义安、海洋、兴安、河内等省市博物馆以及玉乐县文化局所藏的铜鼓进行调查,选择登记39面铜鼓。也是按黑格尔“四分法”进行登记。其中黑格尔Ⅰ类15面(包括1面明器铜鼓),黑格尔Ⅱ类22面,黑格尔Ⅳ类1面,异型铜鼓1面。对与铜鼓一起出土的铜器、陶器、玻璃器等伴随物进行记録,同时还在清化省农村、兴安省博物馆考察了两面现仿铜鼓并对清化省黄龙博物馆的铜鼓进行考察。同时对安定县丹尼山、河内等三处铜鼓庙进行调查。两次赴越共登记铜鼓125面,具体如表一。

  两次赴越共登记到125面铜鼓,其中黑格尔Ⅰ类60面,黑格尔Ⅱ类52面,黑格尔Ⅲ类4面,黑格尔Ⅳ类6面,异型铜鼓3面。根据所到的省市博物馆有关人员介绍,该地区所藏铜鼓的情况如表二。

  从表二可以看到,富寿、和平、山罗、清化、义安、海洋、兴安、河内等8个省市博物馆收藏的铜鼓有358面,如把和平、义安两省已知各县所藏铜鼓大约40面统计入数,这8个省约有铜鼓398面,如把河内市民间收藏的20统计入数,这8个省市的铜鼓数量超过400多面以上。

  到目前为止,越南有多少面古代铜鼓?至今还是个未知数。据陪同考察铜鼓的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阮国平先生介绍。越南全国约有800多面铜鼓。

  二、越南古代铜鼓的类型

  对于越南古代铜鼓的分类,前人已做了不少工作,但仍存在着分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能从本次记録的125面铜鼓中,选择100面铜鼓进行分析研究,其余的25面铜鼓(明器鼓22面、异型鼓3面)将另文讨论。列入本文讨论的100面铜鼓,从铜鼓的造型、所饰纹饰看,大致可分A、B、C、D、E、F、G等7型17式。

  (一)A型,2件

  这类铜鼓的主要特点是鼓面小,鼓胸明显突出且大于鼓面,鼓身腰部严重收缩,鼓足外侈,鼓面中心无纹饰或有简单的太阳纹、雷纹等纹饰。制作粗糙,形制古拙,可分两式。

  1. Ⅰ式,1件,以上农鼓为例。

  该鼓于1981年在越南富寿省三清县上农社逢仓村出土,现藏富寿省博物馆。铜鼓面径31.5、高25.6、胸径44.2、腰径34.4、足径44.5、壁厚0.2厘米。重15千克。鼓面光素无纹饰,有3个圆形空洞。鼓胸无纹,有4个空洞。鼓腰、鼓足无纹饰。鼓耳为两只单耳。鼓身有两道合范线。

  2. Ⅱ式,1件,以松林1号鼓为例。

  该鼓于1932年5月在河西省章美县美良社松林寺附近发现 ,现藏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鼓面径52.0、高34.5、胸径63.8、腰径46.3、足径71.8、壁厚0.3厘米。鼓面中央太阳纹16芒,芒纹长短不一,芒内饰2圈细小绳纹,芒外饰1晕变形曲折纹、雷纹、纵线纹和点纹等,鼓胸无纹饰。鼓腰分上、下两格,上格以斜线三角纵纹带分格,格内无纹,下格分别为点纹、云雷纹、纵线纹。小扁耳2对。鼓身有双合范线,器表粗糙,有气孔。鼓面有多处破洞,鼓身严重残缺。

  (二)B型,25件。

  这类铜鼓的主要特点是鼓面小,鼓胸大,个高厚重。中心太阳纹芒鼓多,一般为12、14、16芒,个别多达22芒,花纹繁郁,多为写实,如鸟、房屋、动物、人物、船等纹饰。可分五式。

  1. Ⅰ式,8件,以古螺1号铜鼓为例。

  古螺1号鼓,1982年6月20日,在河内市东英县古螺城遗址的外城与内城之间发现,现藏河内市博物馆。该鼓仰埋,内装铜器247件,有犁头、铲、锄、镰刀、斧、凿、刀、镞、矛、战斧、匕首、蛊、提筒、盆、托盘、半两钱等遗物。该鼓面径73.8、高58.4、胸径82.8、腰径51.4、足径80.4、壁厚0.3厘米。重72千克。鼓面中心太阳纹14芒,芒间翎眼纹。二或三弦分晕,共分15晕。第1、5、9、14晕圆点纹,第2、4、7、10、12晕切线圆圈圆点纹,第3晕为S形纹,第11、13晕栉纹,第15晕为无纹。第6晕由羽人舞蹈纹、圆顶高脚屋、飞檐高脚屋、铜鼓晒台、舂米舞等10组花纹图案。并对半分成两个部份,每部份有5个组,每组花纹图案与之对应的图案相同。从左向右数,第1组花纹图案为圆屋顶高脚屋。内有1人。第2组为羽人舞蹈纹,有6个羽舞人。其中第1人持矛,第2人吹芦笙,第3、4、5、6人为羽人舞蹈纹。第3组为铜鼓晒台,分上下两层。上层有4人持杵做舂米状,下层为4面铜鼓。第4组为高脚飞檐屋,屋顶上有1只鸟,屋内有1人。第5组,舂米舞,两人持杵对面做舂米状,后有1人表演舞蹈。第8晕有16只翔鹭作逆时针方向环飞。鼓胸二弦分晕,分4晕。第1、3晕栉纹,第2晕双行切线圆圈纹。第4晕为6艘船纹,每船载3名执矛羽人,船逆时针环绕鼓胸,每船之间为栖鸟。鼓腰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以斜线纹夹双切线纹竖行纹带分8格,每格内填羽人执矛舞蹈纹。下部二弦分晕,共3晕,纹饰与鼓胸相同。鼓足光素无纹。鼓耳双耳两对,4只,饰穗纹。鼓身有合范线两道。鼓内足部处镌刻汉字:“□(内)河州鼓重两千百八十二”

  2. Ⅱ式,4件,以庙门1号铜鼓为例。

  庙门1号鼓,1961年在河西省章美县同心社庙门出土,现藏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面径72.2、高48.0、 胸径79.5 、腰径66.5、足径83.0、 壁厚0.3厘米。重51.6公斤。鼓面太阳纹14芒,芒间翎眼纹。单弦分晕,共14晕。第1、5、8、10、14晕圆点纹,第2、4晕圆圈圆点纹,第3晕曲折S形纹,第7、12晕同心圆点纹,第11、13晕圆点间锯齿纹。第6、9晕为主晕。第6晕为两组鹿纹与两组怪兽纹相间,每组鹿4只,雌雄成对;怪兽四足,扇形尾巴,每组四只,亦雌雄成对。第9晕为翔鹭纹,鹭鸟16只,有冠,展翅含鱼,逆时针环飞。鼓胸2或3弦分晕,共7晕。第1、5、7晕为点纹,第2、4晕为锯齿纹,第3晕为同心圆纹,第6晕为划船纹间鱼鹰与鱼,船6只,由左向右划行。每船3人,皆戴高羽冠,坐姿划桨。鼓腰上部以点纹和锯齿纹夹同心圆纹为纹带纵向分格,共分8格,合范线上的两格为空格,其余各格为单人或双人的舞人纹。下部为点纹和锯齿纹夹同心圆纹纹带。鼓足无纹。鼓耳两对4只,饰辫纹。合范线两道。垫片痕较多,且不规则。除鼓面太阳纹外,其余纹饰全为阴纹。

  3. Ⅲ式,4件,以鼎乡1号鼓为例。

  鼎乡1号鼓,1972年在义安省义坛县义和社鼎乡遗址第一次发掘时出土,现藏义安省博物馆。鼓面径37.8、高29.0、胸径43.4、腰径33.5、足径45.4、壁厚0.2厘米。重11千克。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间饰复线角纹。一弦分晕,共8晕。第1、4、8晕圆点纹,第2、6晕同心圆圈圆点纹;第3晕翔鹭纹,4只翔鹭逆时针方向环飞。第5、7晕锯齿纹。 鼓面外沿有对称的两个空洞。鼓胸分上、下两部,上部一弦分晕,圆点纹、锯齿纹夹切线圆圈圆点纹。下部以合范线分两组船纹,每组各两船。每船两头高翘,船首两人及船尾一人坐姿划船。鼓腰亦分上、下两部,一或二弦分晕。上部以圆点纹和切线圆圈圆点纹纹带纵向分成8格,每格内饰一头牛。共8头牛,雌雄各半,并以合范线为界,分为两组,每组牛的排列方式是,公牛—母牛—母牛—公牛。其中有一组牛身上饰切线圆圈圆点纹,另一组牛身则饰以斜线纹。下部纹饰与鼓胸上部相同。鼓腰有一处残缺。鼓足光素无纹,局部有残缺。鼓耳为两对双耳,饰叶脉纹。鼓身对称两道合范线。多处垫片痕迹。

  4. Ⅳ式,7件,   以鼎乡3号鼓为例。

  鼎乡3号鼓,1973年在义安省义坛县义和社鼎乡遗址第二次发掘坑14号墓出土,现藏义安省博物馆。该鼓出土仰置,鼓内装有铜缸、铜壶各1件。铸鼓时因铜液灌流不畅而倒至鼓面缺损一大块。并有两处修补焊接痕迹。鼓面径56.4、高48.2、胸径54.2、腰径42.6、足径58.0、壁厚0.3厘米。重33千克。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间翎眼纹。二或三弦分晕,共10晕。第1、5晕圆点纹,第2、4、9晕切线圆圈圆点纹,第6晕光素;第7晕翔鹭纹,4只翔鹭逆时针方向环飞。第8、10晕栉纹。鼓胸二或三弦分晕,共4晕。第1、3晕栉纹,第2晕切线圆圈圆点纹,第4晕光素无纹。鼓腰上部以叶脉纹纹带纵向分为8格,格中空白。下部分有3晕,二弦分晕,纹饰为栉纹夹切线圆圈圆点纹。鼓足光素。双耳两对共4只,已缺失一只,饰穗纹,并饰有细条捆绳纹。鼓身两道合范线。

  5. Ⅴ式,2件,以广昌鼓为例。

  广昌鼓,1934年清化省广昌县购得,现藏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面径37.0、高30.0、 胸径37.5 、腰径26.8、足径38.0、 壁厚0.3厘米。重9.3千克,鼓面太阳纹8芒,芒间饰斜线纹。2弦分晕,共7晕。第1、6晕为切线圆圈圆点纹,第2、5、7晕为栉纹,第3晕为羽人纹夹高脚屋纹,有两座对称的高脚屋,屋下有下弯的弓形屋顶,两屋间有两群羽人舞像,有的穿长裙,有的裸体。第4晕为鹭鸟6只,作逆时针飞翔。鼓胸2弦分晕,共3晕。第1晕为切线圆圈圆点纹,第2晕为栉纹。第3晕为羽人划船纹,有6只船,船上有羽人。鼓腰双栉纹纵向分为8格,其中6格有舞人,舞人穿吊带裙、手持盾牌,头上有飞鸟。鼓足素面无纹。鼓耳2对,饰辫纹。鼓身有两道合范缝。

  (三)C型,7件。

  这类铜鼓的主要特点是:鼓面不出沿或略出沿,胸径略大于面径,大扁耳,鼓面立青蛙塑像、花纹多以变形鸟纹,变形羽人纹、鹭纹、定胜纹等图案作装饰。可分为3式。

  1. Ⅰ式,5件,以右钟鼓为例。

  右钟鼓,1961年海洋省四圻县和成社右钟村陆江河边出土 ,现藏海洋省博物馆,铜鼓仰置,内盛满泥沙。鼓面径:91.5-87.5;高67.0、胸径94.5、腰径79.0、足径97.7、壁厚0.1厘米。重75千克。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间翎眼纹。二弦分晕,共9晕。第1晕平行斜线对角纹,第2、8晕双行切线同心圆圈纹,第3、7、9晕栉纹,第4晕变形鸟纹,第5晕变形羽人纹;第6晕翔鹭纹,分两组,每组5只,逆时针方向环飞,每组间以定胜纹。鼓面立4只青蛙塑像,逆时针方向环踞,其中一只虽残断,但仍保持原蛙。鼓胸二弦分晕,共4晕,第1、3晕栉纹,第2晕双行切线同心圆圈纹,第4晕羽人舞蹈纹,共6组,每组8个羽人。鼓腰二弦分晕,共4晕。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以双行栉纹夹双行切线同心圆圈纹纹带纵向分格,分8格,以空格逐一间隔羽人舞蹈纹,4组羽人舞蹈纹(5个羽人)。下部两道栉纹夹双行切线同心圆圈纹。鼓足光素无纹。双耳两对4只,饰穗纹,每耳竖向开缝。对称合范线两道。多处垫片痕迹。

  2. Ⅱ式,2件,以农贡鼓为例。

  农贡鼓,1934年在清化省农贡县发现 ,现藏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面径62.0~64.0、高36.0 胸径65.0、厚0.3厘米。鼓面太阳纹14芒,芒间饰以翎眼纹间斜线角纹。2弦分晕,共分10晕。第1晕纹为曲折S形纹,第2晕为切线同心圆圈圆点纹,第3、7、10晕为栉纹,第4晕为勾连雷纹,第5晕为变形羽人纹。第6晕为鹭鸟纹间定胜纹,6只鹭鸟均分两组,每组3只,鹭鸟长尾、合翅、长喙、引颈,逆时针方向行走。第8晕饰以双行切线同心圆纹,并在立蛙边改饰网纹。边缘立4只青蛙塑像,逆时针环列。鼓胸3弦分晕,分3晕。第1、3晕栉纹 ,第2晕双行切线同心圆纹。鼓腰上半部以栉纹夹双行切线同心圆纹为纹带纵向分格,格中素。下半部为栉纹夹双行切线同心圆纹。鼓足2弦分晕,光素。鼓耳两对4只,饰辫纹。每耳中间有两小孔。双合范线,阴纹。

  (四)D型,35件。

  这类铜主要特征是鼓面有檐外伸,面大于胸,鼓身呈筒形,有立体蛙像,个别饰大象、龟、野猪、鸭等动物。个大体重。

  1. Ⅰ式,20件,以谅山鼓为例。

  谅山省出土 现藏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面径58.8、高35.5、胸径55.2、腰径48.8、足径56.8、壁厚0.3厘米。重18.6千克 。鼓面太阳纹8芒,芒尖穿至第2晕,芒间饰以连钱纹。2或3弦分晕,共12晕。第1、12晕为蝉纹,第2晕为虫形纹,第3、6、10晕为鸟纹,第4、7、11晕同为四瓣花纹,第5、9晕为四出钱纹,第8晕为菱形纹。在9、10、11晕上有3只累蹲蛙与3只单蛙间隔分布,逆时针走向。蛙皆三足,背饰雷纹。鼓胸2弦分晕,共6晕。第1晕蝉纹,第2晕四出钱纹,第3晕鸟纹,第4晕四瓣花纹,第5晕菱形纹,第6晕复线角形纹。鼓腰共7晕,第1晕虫形纹,第2、6晕菱形纹,第3晕四出钱纹,第4晕鸟纹,第5晕四瓣花纹,第7晕席纹。鼓足共6晕,第1、5晕菱形纹,第2晕四出钱纹,第3晕鸟纹,第4晕四瓣花纹,第6晕蝉纹。鼓足外折沿。扁耳两对4只,耳饰叶脉纹,每耳下方开一小方孔。鼓身合范缝两道,鼓面内壁有扇形铲痕,面、身显露较多方形或不规则垫片。

  2. Ⅱ式,15件,以锦平鼓为例。

  在清化省锦水县锦平社发现,现藏清化省博物馆,面径58.3、高35.9、胸径53、腰径48.6、足径59.4、壁厚0.1厘米。重15.4千克。鼓面中心太阳纹6芒,芒间无纹,芒箭光细,中央光体圆凸。二弦分晕,共3晕。第1、2晕菱形雷纹,第3晕心形云纹。鼓面立4只蛙塑像,其中3只为单蛙,1只为累蹲蛙,皆为顺时针方向环走。鼓沿外伸2.6厘米。鼓胸、鼓腰无纹饰。鼓足饰心形云纹。扁耳两对,共4只。两道合范线。多处垫片痕迹。

  (五)E型,15件。

  这类铜鼓的主要特征,鼓面伸檐,小腰内缩度大,足部呈喇叭形,花纹以龙、飞鸟纹 、奔鹿、莲辨、葵辨、菊花、菩提叶等动植物纹饰为主。个另有汉字“寿”等吉详语。分为两式。

  1. Ⅰ式,14件。以名和鼓为例。

  名和鼓,和平省奇山县名和社出土,1994年移交和平省博物馆, 现藏和平省博物馆,面径60、高35.5、胸径55.4、腰径48.6、足径57.9、壁厚0.2厘米。重26千克。鼓面太阳纹8芒,中间光体凸出,光体外围有莲子纹,外圈莲花瓣纹。太阳纹芒箭与光体隔上述两晕。二晕分晕,共6晕。第1晕龙纹,共6条龙;第2晕鸟纹,第3晕莲花纹,第4、5晕菱形填花纹,第6晕乳钉纹。鼓面立4只蛙塑像,3只顺时针、另1只逆时针方向环踞。鼓沿外伸2.4厘米。鼓胸二弦分晕,共4晕,第1晕树间立人纹,第2晕鸟纹,第3晕莲苞间立孔雀纹,第4晕树纹。腰际为一道粗棱。鼓足二弦分晕,共3晕,第1晕飞鸟纹,第2晕莲苞纹,第3晕孔雀立群山顶纹。扁耳两对,4只。鼓身有对称的合两道范线。多处不规则垫片痕迹。

  2. Ⅱ式,1件,以莱同鼓为例。

  莱同鼓,在富寿省青山县莱同村发现,1968年移交富寿省文化厅,现藏雄王博物馆。面径70.5、高53、胸径66.7、腰径57.5、足径71、壁厚0.5厘米。鼓面中心太阳纹12芒,芒间光素。云间双龙戏珠。鼓沿外伸2厘米。鼓胸上部对称分为6格方框,第1框周围为四叶纹间菱形纹,框内填以双龙腾云驾雾纹;第2框腾云驾雾的麒麟纹。第3框梅花纹填“万”字纹;第4框荷花纹填乌龟背经书纹;第5框凤含珠纹;第6框“万”字盖龙纹。鼓胸下部为回纹。鼓腰饰1晕回纹。鼓足对称分为6格方框:第1框图案为水草、麒麟腾云驾雾纹;第2、5框“寿”字压桃枝图案;第3、6框腾云驾雾龙纹。第4框腾云驾雾麒麟纹。鼓耳两对,为实心龙形耳。鼓身有两道合范线。

  (六)F型,4件。

  这类铜鼓的主要特征:面大,饰立体累蹲蛙雕像。鼓身呈筒形,花纹细致,主要以动植物为题材。如稻穗纹,鸟、龟、牛、蚂蚱等,用失蜡法铸造。

  1. Ⅰ式,1件,以老挝琅勃拉邦邓廷诗鼓为例。

  邓廷诗鼓,1936年在老挝琅勃拉邦向收藏家邓廷诗购得 ,现藏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鼓面径63.5、高44.5、 胸径55.5 、腰径40.5、足径46.0、 壁厚0.2厘米。重20.2千克。鼓面太阳纹12芒。2弦分晕,共20晕。第1、4、9、16、18晕栉纹,第2、3晕同心圆圈纹,第5、11、15、19晕雷纹,第6、7、12、13晕菱形纹间鸟纹,第8、14晕鸟纹,第10晕银杏叶纹。鼓面立累蹲蛙4只,逆时针环列,每蛙皆4足。鼓胸2或3弦分晕,共7晕。第1晕乳钉纹,第2、7晕雷纹,第3、6晕栉纹,第4、5晕同心圆纹。鼓腰上、下部光素,中部分13晕。第2、12晕雷纹,第3、6、8、11晕栉纹,第4、5、9、10晕同心圆纹,第7晕素,第13晕羽纹。鼓足分3晕。第1晕羽纹,第2晕雷纹,第3晕栉纹。扁耳两对4只,耳上部有绞索纹,下部有较宽绞索纹。失蜡法。鼓身有两道装饰性合范线,上面覆盖弦线。

  2. Ⅱ式,3件,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所藏的5753号铜鼓为例。

  5753号铜鼓,1920年在老挝购,现藏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面径63.6、高48.4、 胸径57.3、 腰径47.5、足径53.3、 壁厚0.1厘米。重17.4千克。鼓面太阳纹12芒。3弦分晕,共18晕。第1、3、4、9、10、15、16晕都是同心圆点纹,第2、14晕为栉纹,第5、11晕为变形鸟纹,第6、12、17晕回形雷纹,第7晕为索纹间菱点纹,第8、13晕为3组菱形纹间3只鸟纹,第18晕只有一个盖印。边沿为麦穗纹,鼓面上有4组3只叠累蹲蛙,逆时针环列。鼓沿外伸2.8厘米。鼓胸3弦分晕,共6晕。第1晕回形雷纹,第2、3晕同心圆点纹,第4晕栉纹,第5晕索纹间菱形点纹,第6晕栉纹间水波纹。鼓腰3弦分晕,分10晕。第1、9晕回形雷纹,第2、3、7、8晕均为同心圆点纹,第4、6晕为栉纹,第5晕为3个菱形纹一组间隔排列,第10晕为同心圆点纹、叶脉纹及水波纹组合。对侧自上而下有天秤、锤子、钳、令牌、手铐、牛、黄鼠狼、蚂蚱、三只大象、螃蟹。禾穗分两边,禾穗外侧有鱼、螺各1组。鼓足3弦分晕,共5晕。第1晕同心圆点纹、叶脉纹及水波纹组合,第2晕为栉纹,第3晕同心圆点纹,第4晕回形雷纹,第5晕有4道弦纹。鼓耳为两对4只。耳饰穗纹,下端还饰有如意纹。耳下方有一只蚂蚱。失蜡法。

  (七)G型,6件。

  这类铜鼓的主要特征是:鼓形小且扁矮,面径略小于胸径,主纹以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为主。分3式:

  1. Ⅰ式,2件,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所藏的5736 号铜鼓为例。该鼓面径51.1、高30.1、胸径48.1、腰径35.4、足径46.3、壁厚0.2厘米。重14千克。

  鼓面太阳纹12芒,芒间翎眼纹。2弦分晕,共3晕。第1、2晕素,第3晕翎眼纹。第2晕开2个对称小孔,鼓面边沿超出鼓胸1.9厘米。鼓胸有弦纹3条。鼓腰上部光素,下部3道弦纹。鼓足复线角形纹。耳两对4只,饰辫纹。鼓身合范线4道。

  2. Ⅱ式,3件,以山庙鼓为例。

  山庙鼓,1903年在维仙龙队山庙购买,现藏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该鼓面径49.7、高28.5 、胸径53.8、 腰径47.7、足径51.4、 壁厚0.2厘米。重14.3千克。鼓面太阳纹12芒,芒间翎眼纹。1弦分晕,共10晕。第1晕“酉”字形纹,第2、10晕云纹,第3、9晕乳钉纹,第4、8晕栉纹,第5晕斿旗纹,第6、7晕无纹饰。边缘有4道浇铸痕。鼓胸共分6晕。上部有4晕。第1晕乳钉纹,第2、3、4晕云纹。下部2晕,栉纹夹云纹。鼓腰分3晕。第1、3晕回形雷纹,第2晕云纹。鼓足饰以复线角纹。扁耳两对4只,无纹,耳上有方形孔。两道合范线。

  3. Ⅲ式,1件。以清抗鼓为例。

  1980年在山萝省马江县清抗社发现,现藏山萝省博物馆,面径45.6、高24.2、胸径45.1、腰径39.5、足径42.6、壁厚0.2厘米。重13.7千克。鼓面太阳纹12芒,芒间翎眼纹。以二、三或四弦分晕,共9晕。第1、4、7晕为乳钉纹,第2晕叶脉纹,第3晕栉纹,第5晕如意云纹,第6晕斿旗纹,第8晕“S”形云纹,第9晕绞索纹。鼓胸二弦分晕,共5晕。第1晕乳钉纹,第2晕如意云纹,第3晕回纹,第4、5晕“S”形云纹。鼓腰二弦分晕,共3晕。第1晕同心圆圈圆点纹,第2晕菱形雷纹,第3晕“S”形云纹。鼓足有1晕复线角纹。双耳两对,共4只,饰六瓣纹夹菱形回纹。鼓身有4道合范线。

  三、越南铜鼓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一)铜鼓文化的类型

  本文把这次考察到的100面越南铜鼓分成7型17式,目的是寻找其文化发展脉略和演变进程。

  1. A型铜鼓,这类铜鼓,造型古檏,制作粗造,鼓面小于鼓胸,鼓足外侈,素面或饰少量花纹,对于这类铜鼓,已有几种不同的归类方法,有的称之为“早期铜鼓”,美、日两国学者将其归入“先黑格尔Ⅰ类”,越南学者归入“D类”,中国学者归入“万家坝类”等等。对于其年代,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中、日、美学者认为这种古檏粗造的铜鼓,当是铜鼓文化的鼻祖,越南学者则认为这种古檏粗造的铜鼓当是铜鼓文化发展到衰落时期的产物。是退化了的铜鼓。那么,这类铜鼓是“鼻祖鼓”还是“退化鼓”呢?,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此类铜鼓看,已有相当多的数量,据李昆声先生的统计,截止2008年止,世界上已发现此类铜鼓有62件,其中中国51件,越南8件,泰国3件。李昆声把这62件铜鼓分成四种形式〔1〕,本文的A型Ⅰ式铜鼓属于第一种形式,年代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春秋早期)。A型Ⅱ式铜鼓属于第四种形式。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战国中、晚期)。2004年12月13日,越南考古研究院阮文好教授致信李昆声说:“1932年发现的松林1号鼓和1973年发现的松林2号鼓为一对公母鼓”〔2〕。日本新田荣治先生也说:“松林2号鼓虽腰、足部残缺,但从保存部分来判断,可以说基本上是属于与松林1号鼓相同类型的铜鼓”。〔3〕因而学术界对这两个铜鼓十分关注。越南学者武胜也曾认为,松林1号鼓“可能是已知的早期标本中最早的一件”〔4〕。朱文晋也认为“松林鼓比玉缕鼓还古老”〔5〕。范明玄女士在《越南老街1993年新发现的东山铜鼓》一文中,也把老街出土的11、12号鼓归入“万家坝类型”。〔6〕

  但也有相反的意见,认为越南最古老的铜鼓是玉缕鼓、庙门1号鼓等等。其最大的理由是,铜鼓“技术的发展是从写实表现向格化式方向变化发展”〔7〕。对于这类铜鼓,中国学者李昆声认为,把越南东山铜鼓中的“D型鼓”“说成是时代较晚的、退化了的铜鼓,这当然毫无道理”〔8〕。蒋廷瑜先生认为:这类铜鼓,“从形态上看是原始、古檏的,带有初创阶段特有的风格。一般都认为是年代古老的作品,但有的学者看法不同,他们把古檏看作是粗疏,是铜鼓的某种退化形式,是衰败的表现”〔9〕。

  虽然越南所发现的8件A型铜鼓没有确切的年代依据,但在云南万家坝型铜鼓中,有不少铜鼓是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获得的,有年代依据,如云南楚雄万家坝铜鼓,墓葬年代经过碳14年代测定为距今2640±90年。相当于春秋早、中期。从A型铜鼓的其造型和纹饰上看,与云南出土的万家坝型铜鼓十分相似。因此,本文的A型Ⅰ、Ⅱ式铜鼓,其来源可能是从云南输入的。

  2. B型铜鼓,主要特点是鼓面小于鼓胸,个高厚重。中心太阳纹芒鼓多,一般为12、14、16芒,个别多达22芒,纹饰华丽,多为写实,如鸟、房屋、动物、人物、船等纹饰。如玉缕、古螺、黄下、沱江等铜鼓,都是B型鼓的典型代表,也是越南最有特色的东山铜鼓

  文化。对这一类型铜鼓,B型Ⅰ、Ⅱ式的年代较早,如玉缕、古螺等鼓的年代当在公元前3—2世纪。从古螺鼓内出土的青铜犁、斧、匕首、矛、锸、箭头等青铜器的造型看,与中国战国时期的同类器相似。至于古螺鼓本身,有的认为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8世纪”〔10〕。也有人认为当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B型Ⅲ、Ⅳ、Ⅴ式铜鼓的年代稍晚一些,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左右。C型铜鼓,鼓面不出沿或略出沿,胸大于面径,大扁耳,鼓面立青蛙塑像、花纹多以变形鸟纹,变形羽人纹、鹭纹、定胜纹等图案作装饰。这类铜鼓相当于中国铜鼓“八分法”中的冷水冲型铜鼓。如右钟鼓、东孝鼓、农贡鼓等。所饰纹饰,多饰以翎眼纹、变形羽人纹、切线同心园圈纹和青蛙塑像等纹饰。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世至公元2世纪。D型铜鼓,这类铜主要特征是鼓面有檐外伸,面大于胸,鼓身呈筒形,有立体蛙像,个别饰大象、龟、野猪、鸭等动物。个大体重。相当于中国铜鼓八分法中的灵山型铜鼓,其年代相当于东汉至唐代。E型铜鼓共分为两式,Ⅰ式的特色是在D型Ⅱ式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鼓腰比D型Ⅱ式明显收束,鼓身明显瘦小,龙、鹿、鸟、菩提树叶、柠檬花、菊花等为主要花纹装饰。越南阮成斋在黑格尔第Ⅱ类型铜鼓探讨中认为,这类铜鼓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十一至十九世纪”〔11〕。E型Ⅱ式铜鼓只有一件,为富寿省青山县莱同村发现,故称莱同铜鼓。阮成斋说;“莱同鼓已经开始向第Ⅳ类型鼓(麻江型)转化,但又有所不同,不同的是鼓较长,没有花纹圈,太阳高出V字形的12芒,太阳周围是二龙朝月”。这面铜鼓胸、身各饰6个方框,框内分别填入龙、凤、龟、麒鳞、梅、桃、荷、竹以及篆体汉字,其中鼓胸两个“万”字,鼓身两个“寿”字。与麻江型铜鼓常见的“万寿”吉祥语相似。阮成斋说:莱同鼓“虽不同于第Ⅱ类型鼓,但是,莱同鼓仍然保持着相近似的装饰风格。我们还发现它的装饰艺术与阮朝越南亭庙的装饰艺术相近似,所以说莱同鼓是阮朝制造的,这可能是十九芒世纪最后一批铜鼓中的一具〔12〕。F型铜鼓可以说是从老挝输入的,学术界对此类铜鼓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所见研究文章不多,笔者在2009年3月到老挝访问,有幸在朗勃拉邦皇宫看到类似铜鼓50多面,越南所藏的F型铜鼓,都清楚地记録是从老挝购得。G型铜鼓实际上是麻江型铜鼓,是从中国输入的。

  所列举各类型铜鼓的对照,不管是黑格尔四分法或中国的八分法或是越南的五分法或本文七分法,都是对研究世界古代铜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东山铜鼓对研究越南铜鼓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越南学者集中精力研究东山铜鼓,对中国麻江型铜鼓和老挝购入铜鼓未加分类,如加入这两类,越南铜鼓的类型也当有七类,由于越南未对全国铜鼓作调查,因此,越南铜鼓是否还有新的类型,至今还难于言语,我们期待着新的发现。

  (二)越南铜鼓文化的发展

  除了中国之外,越南是世界上第二个拥有铜鼓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铜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越南铜鼓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学术界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内函丰富的东山铜鼓文化是令人瞩目的,优美的铜鼓造型、细致华丽的花纹装饰,充分显示了东山铜鼓文化的昧力,反映了古代东山铜鼓文化的精髓。对于东山铜鼓文化的发展,不少学者认为,早期东山铜鼓与中国石寨山铜鼓是平行发展的两支不同区域的文化,李昆声先生在《中国与东南亚的古代铜鼓》中,把以云南为中心的石寨山型铜鼓称为“云南系”,把以越南为中心的东山铜鼓称为“越南系”。日本学者今村启尔又称为“石寨山系铜鼓”和“东山系铜鼓”〔13〕。不管怎样称呼,石寨山型铜鼓和越南东山型铜鼓,无论其造型和纹饰,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因此,蒋廷瑜先生在《东山铜鼓在铜鼓发展史中的地位》一中指出,“早期东山铜鼓与石寨山型铜鼓并行发展,但又各有自己的地方特点”。〔14〕今村启尔在《论黑格尔Ⅰ式铜鼓的二个系统》一文中,“认为东山系是由石寨山系或和石寨山系相近的铜鼓派生出来的,东山系中拥有锯齿纹的铜鼓是古老的,由锯齿纹转变为栉纹的铜鼓是后来出现的”〔15〕。 同时又说:“和先Ⅰ式在器型上有很大差异的东山系铜鼓是从先Ⅰ式变化而来的假说是不成立的”〔16〕。这句话的意思是,东山系铜鼓不是从先黑格尔Ⅰ式(万家坝型)铜鼓演变发展而来,而是从石寨山系铜鼓派生出来的。由此可以认为,本文的A型铜鼓不是越南铜鼓的祖先,而是从云南输入的万家坝铜鼓,也是万家坝铜鼓文化传播的实物例证。

  越南铜鼓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从东山起步的,铜鼓文化一开始就十分的活耀。而且具有区域性文化的特点,形成一支独特的铜鼓文化,同时也向周边幅射。如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发现的一些铜鼓,都含有东山系铜鼓文化的因素。甚至广西贵港出土的一件铜鼓,也被认为是东山系铜鼓。万辅彬等人在《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与铜鼓分类新说》中说:“值得注意的是1955年在中国广西贵县(今贵港市)高中发掘的8号汉墓内有一面石寨山型铜鼓(鼓土1011号),其铅同位素数据在越南东山铜鼓铅同位素分场Ⅰ中,实验证明这一面铜鼓是在东山文化区域做好后,通过某种途径交流到中国贵县的”〔17〕。由此可见,铜鼓文化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越南铜鼓文化的传播也经久不衰的,当今越南的、巴那、赫家(苗)、傣族、芒族、基都、高来、倮倮、克木、布依、布标等少数民族等都还保存和使用铜鼓。可见,越南铜鼓文化渊源流长,内容丰富多彩,是世界铜鼓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越南铜鼓的来源和文化的发展,都是值得人们去深思和研究的,本文分析研究的100面铜鼓,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看法;

  1. 本文把100面铜鼓分成7型17式,其中A、G型铜鼓可视为是从中国输入的铜鼓,B型铜鼓是与中国的石寨山型铜鼓平行发展,但其区域性文化特色和艺术特点十分明显,C、D、E型铜鼓,所饰的羽人、翔鹭、船纹等纹饰高度图案化。反映了与B型铜鼓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但E型铜鼓的龙纹、汉字等有可能吸收了中国的吉祥话语和吉祥图画等内容。F型铜鼓有可能从老挝、缅甸购入,非越国之产物。

  2. 由于篇幅所限,尚有明器铜鼓和异型铜鼓未列入本文分析研究,如果将其列入,越南大致有9种不同类型的铜鼓,这既反映了越南铜鼓文化的丰富多彩,也显示了世界铜鼓文化的博大与深厚。

  3. 越南铜鼓文化虽有其区域性特点,但与中国的铜鼓文化是紧密联系的。而且在长期的交往、迁徒、融合等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种种经济、文化的关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状态。

  4. 铜鼓文化是跨国界的文化,它不仅是中国的或者是越南以及东盟国家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世界的文化遗产,但愿有更多的人来研究它,保护它,让铜鼓文化象鼓面太阳纹一样,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注释:

  〔1〕李昆声、黄德荣:《中国与东南亚的古代铜鼓》,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页62。

  〔2〕同注〔1〕,页53。

  〔3〕新田荣治着、黄德荣译:《东南亚早期铜鼓及其起源》,《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18期,2002年12月,页83

  〔4〕武胜:《越南和东南亚东山铜鼓分布状况》,《考古学》1993年第13期。

  〔5〕朱文晋:《东山铜鼓的年代》,《考古学》1993年第13期。

  〔6〕范明玄:《越南老街1993年新发现的东山铜鼓》,《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17期,2001年12月,页85。

  〔7〕同注〔3〕,页87。

  〔8〕同注〔1〕,页266。

  〔9〕蒋廷瑜:《东山铜鼓在铜鼓发展史中的地位》,《广西博物馆文集》第2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页140。

  〔10〕河内文化和通讯处文化保管办公室:《古螺铜鼓的发现》,《越南人民报》1982年7月29日第2版。

  〔11〕阮成斋着、王金地译、《黑格尔第Ⅱ类型铜鼓探讨》,《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8期,1992年4月,页34。

  〔12〕同注〔11〕,页36。

  〔13〕今村启尔:《论黑格尔Ⅰ式铜鼓的二个系统》,《铜鼓和青铜文化的新探索》,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

  〔14〕同注〔9〕,页141。

  〔15〕同注〔13〕,页29。

  〔16〕同注〔13〕,页29。

  〔17〕万辅彬等人:《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与铜鼓分类新说》,《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