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王尚学墓的发现及其意义



  (陈坚,柳州博物馆,馆员。)

  【中文摘要】柳州市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明代王尚学墓。王氏家族是柳州明代诗书礼仪的望族。王尚学墓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但对柳州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广西历史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关键词】柳州 王尚学墓 发现

  Abstract:Was uncovered  during in the third cultural relics census in Liuzhou, WangShangXue tomb, Wang family was the gentility of Liuzhou in Ming dynasty. WangShangXue grave contains rich historical information, not only for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f Liuzhou, also have considerable value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Guangxi.

  Key words: Liuzhou Wang Shangxue’s tomb discover

  

  柳州市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该市城中区河东街道办事处河东村上茅洲屯东南的黄家岭上发现一座明代古墓。该墓葬座北向南,封土大体为椭圆形,外砌青石条。封土残损较严重,长4.5、宽2.3、残高1.2米。墓碑直接镶嵌在墓葬封土的青石条中,墓碑周围青石砌筑杂乱,   似被破坏过,后重新垒砌。墓碑文字从右至左为“隆庆二年戊辰仲春廿六日 明大司马显考王公墓     孝男化仲信任仕佳等立”。

  从碑文记载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知该墓主逝于明代隆庆二年,其子有王化等人,并在兵部担任过官职。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柳州明代官员,只有明嘉靖年间做过兵部职方司郎中的王尚学。王尚学,字敏叔,号柳滨,生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十三年(1534)考中举人,嘉靖十七年中进士。王尚学中进士后,先出任福建省福宁府推官,后擢任兵部职方司郎中。王化为其子,“王化,字汝赞。父尚学,职方郎中。”〔1〕王尚学生于弘治十八年,至隆庆二年时,已60多岁。因此,从生卒年月,所任官职,所具有的子嗣等三个方面,可以确定王尚学为该墓墓主。至于墓碑中称王尚学为大司马,而大司马在明代是对兵部尚书的尊称,王尚学作为兵部职方司郎中只能称为司马的原因,应该是:一是因为王尚学敢于忤逆权臣严嵩(将在后文详述),而受到的尊重。明代在严嵩倒台后,敢于忤逆严嵩的人,都受到当时社会的大大尊重;二是在明代大司马作为兵部尚书的尊称,只是一种别称,不是官方制度,也就不存在僭越问题。

  王尚学墓得到发现和确定,大大丰富了柳州的文物古迹,并能提供丰富、确实的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王尚学是明代两大重要事件“庚戌之变”和“严嵩弄权乱政”的见证者和受害者。王尚学在明嘉靖朝任职兵部职方司郎中期间,恰好是严嵩弄权乱政,危害朝野最为厉害的时期。在此期间,发生的令明朝长城边防失陷,京师受到威胁的“庚戌之变”,就是严嵩弄权乱政,置国家安危、百姓生死于不顾的一次集中体现。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首领俺答汗大举进犯明朝,因为时逢庚戌年,史书上称为“庚戌之变”。本年,俺答汗大举进攻明朝,六月,先围攻大同。此时,驻守大同的是总兵官仇鸾。仇鸾,生年不详,卒于1552年,字伯翔,陕西镇原(今属甘肃)人。先任甘肃总兵,以阻挠军务被曾铣弹劾,乃投靠严嵩,成为严嵩的乾儿子,得到重用,成为大同镇总兵。此人既无文韬,又无武略,见俺答汗围攻大同,不敢扺抗,只好用重金贿赂俺答汗。俺答汗于是绕过大同,进犯蓟镇,八月攻破蓟镇,攻至密云、怀柔、通县、昌平等京师附近地区,并大肆抢掠。京师戒严,明世宗下诏令“檄诸镇兵勤王”,仇鸾一方面怕自己贿赂俺答汗之事暴露,另一方面为了乘机邀功并博得世宗欢心,乃主动上疏请求入援。世宗反而欣赏仇鸾“忠勇”,命为平虏大将军。仇鸾不敢应战,反而劫掠村落;在俺答汗攻近京城时,兵部尚书丁汝夔向严嵩请示扺抗方略。严嵩说:“在边塞打了败仗还可瞒住皇上,在京郊就难以隐瞒了。俺答汗志在掳掠财物、人口而已,掳掠饱了就会自己离去。”丁汝夔听信严嵩的话,传令诸将,不许轻易出战。致使俺答汗大肆焚抢内地,九月才由张家口、古北口“满志捆载去”。 仇鸾尾随俺答汗兵后,杀了数十个百姓的头,冒功请赏。世宗加封仇鸾为太保,并赐金币。为了怕承担战败的责任,就不顾百姓死活而避战;其党羽先是重金贿赂敌方,后又杀良冒功,却得封赏加官进爵,可见严嵩弄权乱政为祸之烈。兵部职方郎中王尚学在俺答汗攻近京城时,屡次请求丁汝夔下令催促诸将立即出兵应战。但是,丁汝夔秉承严嵩旨意,消极避战。 

  俺答汗退走后,明世宗(嘉靖帝)感到庚戌之变是一次奇耻大辱,为了泄愤,遂下令逮捕丁汝夔等治罪。见嘉靖帝追究责任,丁汝夔求救于严嵩。严嵩肯定地说:“我在,你决不会死。”哪知严嵩知道嘉靖帝发怒,又要包庇仇鸾,就抛出丁汝夔,致使丁汝夔以“御寇无策,守备不严”问死罪斩首。按照明代律令,职方司郎中论罪当从坐,王尚学亦应坐死。丁汝夔此时深悔不听王尚学的出战建议,而秉承严嵩消极避战旨意,却为严嵩所卖,又连累了王尚学。因此为王尚学申辩,说明王尚学在俺答汗攻近京城时,屡次劝自己出战,罪在自己,与王尚学无干。王尚学得以免去死罪,改为革职谪戍。“方廷讯时,职方郎王尚学当从坐。汝夔曰:‘罪在尚书,郎中无预’。得减死论戍。比赴市,问左右:‘王郎中免乎?’尚学子化适在旁,谢曰:‘荷公恩,免矣。’汝夔叹曰:‘汝父劝我速战,我为政府误。汝父免,我死无恨。”〔2〕相关的记载也见于《马平县志》:“初,王君父尚学嘉靖二十九年为兵部职方司郎中。敌薄都城,王郎中立赞出兵,而尚书丁汝夔为权臣所误,令勿出战,因以论死。王郎中当随坐,丁尚书独自引罪,以故的减死。”〔3〕王尚学敢于忤逆权臣严嵩而名垂青史,因此它的墓葬本身就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第二,王尚学墓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柳州王氏家族被称为“诗书礼仪之族”,家族之中历数代有由科举而为宦者,是柳州明代的名门望族。王尚学生平事迹如前所述。其子王化,嘉靖三十九年进士,曾任广东按察副使(马平县志为按察使),是《明史》列传的柳州少数几人之一。王化在嘉靖三十九年中进士后,成为嘉靖四十年,朝廷新置平远县(今广东梅州平远县)的首任知县。王化初任平远知县,恰逢广东程乡(今梅县)梁宁等人发动农民起义。朝廷派出重兵前往围剿,梁宁兵败逃走,其子梁相国投降。王化也领兵参加了这次战役,于檀岭截击温鉴、梁辉立下战功。不久梁相国再次称反作乱,与葛鼎荣等分兵进攻江西、福建。王化把妻子寄留在江西会昌,率军迎击。梁相国等连遭重创,于是用反间计在会昌散布王化已经战死的謡言,王化的妻子伤心不已,竟然自刎而死。王化听到噩耗后怒不可遏,更加催兵讨敌,最后在石子岭抓获梁相国。王化因平乱有功被升为潮州同知兼代平远知县,因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被特准提拔为广东按察副使。后因南赣巡抚吴百朋弹劾而遭革职,巡按御史赵淳深知王化知兵善战,加以举荐,用为惠、潮兵备佥事。〔4〕

  王启元,王尚学之孙,王化之子。于明万历年间26岁时中举,后在山房苦读37年,上京赶考13次,终于在明天启2年(1622)63岁时高中进士,获授翰林院学士,作熹宗皇帝的史学侍从,后来以年老为由乞休归柳,归柳后“犹著书不辍”,他撰写的《重修府学碑记》中,推崇“柳州山川甲天下”。 “王启元,马平人。弱冠博通经史,登万历乙酉科榜。连上公车十三次,至天启壬戌始成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以老告归,犹著书不辍,其笃学如此。”〔5〕王启元之弟,为贡生,“以明经授县佐,不赴,隐于蟠龙岗,着《蟠龙江志》。”

  王氏家族虽然在明代柳州盛极一时,但是留下的实物史迹极缺。王启元兄弟虽然在蟠龙山留下刻苦攻读的“王氏山房”,并引得大旅行家徐霞客慕名前往,并记载在其游记中“……江东之南山,有楼阁高悬翠微,为黄\[王\]氏书馆。即壬戌会魁〔会试第一名〕黄\[王\]启元。……四旁皆耸石云嘘,飞翠鸾舞,幽幻险烁。壶中之透别有天,世外之栖杳无地。”〔6〕但,现在已毁圯无存。王尚学墓的发现,将大大丰富柳州地方的文物史迹。

  第三,王尚学墓碑碑文,可以大大地补充了柳州地方史史料。碑文记载,王尚学之子有王化、王仲、王信、王任、王仕、王佳。王化是嘉靖三十九年进士,王尚学之子,马平县志已有明确记载。而马平县志亦记载了另两位举人:“王仲为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举人;王仕为隆庆四年庚午科举人。”结合王尚学墓碑的记载和王仲、王仕中举的时间,我们可认为这两位举人也应是王氏家族的成员,是王尚学之子,王化之弟。

  因此,王尚学墓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但对柳州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广西历史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注释:

  〔1〕(清)舒启等:《马平县志》卷七《人物·乡贤》。

  〔2〕(清)张廷玉:《明史》列传第九十二。

  〔3〕归有光:《计烈妇传》,《马平县志·艺文》。

  〔4〕(清)张廷玉:《明史》列传第一百十。

  〔5〕同〔1〕

  〔6〕(明)徐霞客:《粤西游记》。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