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柳侯祠文物遗址调查及考古发掘简报



  (柳州博物馆)

  【中文摘要】柳侯祠建于唐长庆二年(822年),是柳州市重要的人文历史古迹。考古发掘发现文化遗迹三处,包括清代江西会馆基址、贤良祠基址和开元寺基址,出土文化遗物近千件,包括瓷器、铜器、铁骑、玉石器和古钱币等,为研究柳侯祠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柳州 柳侯祠 考古发掘 历史文化

  Abstract:Liu Zongyuan temple was built in 822, which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Liuzhou.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for the cultural relics found three culture sites, including the Guildhall of Jiangxi which was built in Qing dynasty, the base plot of Oracle temple and KaiYuan temple. These sites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nearly 1,000, including porcelain, jade, bronze and stone and coin etc.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data for the seudy on the historiy and culture of Liuhou .

  Key words: Liuzhou Lin Zongyua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historical culture

  

  柳侯祠遗址作为一处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重要遗址,在研究柳州古代城市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次对柳侯祠文物遗址调查及抢救性考古发掘于2005年元月开始,文物遗址调查面积40000平方米;重点发掘面积532平方米,共分A、B、C、D四个区域。根据柳侯祠改造工程的进展,2005年2—7月的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A区、B区、C区;8—11月柳侯祠内的动物园搬迁后,重点发掘D区(原动物园大门西侧)。

  一、柳侯祠历史沿革、组成部分及保存现状

  柳侯祠位于柳州市城中区文惠路64号,始建于唐长庆二年(822),是为纪念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柳宗元而建,距今已有1180多年历史。该祠原名罗池庙,因建于罗池西畔而得名〔1〕,后改称柳侯祠。从宋代至今,历代官府多次对柳侯祠进行过维修或重建,现存的柳侯祠保持了清代的建筑风貌。

  (一)柳侯祠历史沿革

  唐元和十年(815)柳宗元贬任柳州刺史。

  唐元和十四年(819)柳宗元病逝于柳州。

  唐长庆二年(822)柳宗元逝世第三年,柳州人民于原柳宗元灵柩停放处柳州城东关的罗池西畔建罗池庙(柳侯祠),以纪念、祭祀柳宗元。并于罗池庙北面修筑柳宗元衣冠墓,内祭柳宗元生前使用的官服及官帽。后又陆续在罗池周围修建了“柑香亭”、“思柳轩”等纪念柳宗元的建筑,并将他写的《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井铭》、韩愈写的《柳州罗池庙碑》等文章刻成石碑立于庙中以示纪念。

  宋嘉定十年(1217)由柳州知州桂如箎主持,将柳城知县关庚带来的苏轼所书韩愈撰写的《迎享送神诗》刻成《荔子碑》立于柳侯祠内。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重立《柳州文宣王庙碑》于柳城,碑的上方刻柳宗元文,下方刻柳宗元像。后移回柳侯祠。

  元至元三十年(1293),由奉训大夫柳州路总管兼内劝农事李××主持刻立柳宗元像于柳侯祠,并写《柳宗元像跋》附于石刻上方。此碑现存于柳侯祠西碑廊。

  元至大二年(1309),柳州路总管梁国栋主持修建柳侯祠,由刘跃撰写了《柳州路重建灵文庙记》。

  明正德十三年(1518)由柳州历史上第一位解元计宗道书写《荔子碑》并刻于柳侯祠。

  清康熙五年(1666),驻柳州的右江道戴玑等主持重修柳侯祠,并写《重修罗池庙碑记》刻于柳侯祠。受戴玑的嘱托,柳州进士戴朱弓厷撰写了《重修罗池碑记》、《罗池界址碑记》。《重修罗池碑记》现存于柳侯祠西碑廊,《罗池界址碑记》现存于柳侯祠与罗池之间的路旁。

  清干隆二十九年(1764),驻柳州的右江道王锦主持重建柳、刘二公合祠及主持重建柳江书院作为柳侯祠的附属建筑,幷亲自撰写《柳、刘二公合祠碑记》、《柳江书院碑记》刻于柳侯祠。此二碑现存于柳侯祠西碑廊。

  1961年2月10日,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到柳侯祠拜谒,写下《访柳侯祠遗迹诗》并刻于柳侯祠。此碑现存于柳侯祠西碑廊。

  (二)建筑遗迹

  据清代干隆二十九年《柳州府志》记载,当时的柳侯祠建筑规模很大,建筑群组众多,以柳侯祠为主体,有柳侯祠碑刻、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罗池、贤良祠、讲堂、山长住房、斋房、开元寺等。东西宽约156、南北长约324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为具有浓郁南方园林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1.  柳侯祠。

  由主体建筑柳侯祠及附属建筑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思柳轩等建筑组成,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建筑面积4182平方米。

  主体建筑始建于唐长庆二年(822),以后历代均有修缮或重建。现存为清代建筑样式,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由仪门、中殿、后殿、东西廊、东西厢房及前、后庭院三进式庭院建筑组成〔2〕,其建筑面积共1870平方米。

  2. 柳侯祠碑刻。

  柳侯祠碑刻是柳侯祠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柳侯祠内最具文化内涵的重要标志物。现保存有宋至现代碑刻42方,其中最著名的为宋嘉定十年(1217)所刻的《荔子碑》。该碑集“柳事、韩文、苏书”于一体,有“三絶碑”之称,为国内碑刻之精品。

  3. 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衣冠墓位于柳侯祠北面,始建于唐长庆二年(822),历代均有对其进行加固、维修。现存墓冢为清代所修。墓冢为半圆形,以长方青条石包砌,华盖宝顶,墓碑刻“唐代柳宗元衣冠墓”为郭沫若先生补题。

  4. 罗池。

  罗池在柳侯祠东侧,面积1900平方米,为柳州古八景之一,柳宗元去世后,柳州百姓在罗池旁立庙祭祀。柳侯祠原称罗池庙,后改称柳侯祠。

  5. 柑香亭。

  柑香亭位于罗池畔,为纪念柳宗元种柑之事,于宋代始建柑子堂,并将其《种柑诗》刻于堂内,后柑子堂被毁。清干隆十九年(1754)柳州知府孟端于罗池旁建亭,取名“柑香亭”,干隆二十八年(1763)右江道王锦修缮。亭为平面呈六边形柱网,每根檐柱均有柱础,小青瓦屋面,重檐屋顶,共二层,占地120平方米。

  6. 思柳轩。

  思柳轩位于柳侯祠东侧,宋代始建思柳亭,后又建思柳堂。清宣统元年(1909),在柳江书院讲经堂的基础上修建思柳轩。思柳轩由一字形长廊及其两端相衔接于同一侧面各设的短廊构成,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硬山屋顶,建筑面积290平方米。

  7.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柳侯祠东侧100米左右,主要基础位于原动物园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1628平方米,坐北向南。由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廊房等建筑群组成。柳侯祠的祭奠和日常管理以及大型祭祀活动的操办,一直是由开元寺的僧侣们管理主持。

  8. 贤良祠。

  为纪念左谏议大夫、昌平侯刘蕡的祠堂。刘蕡,字去华,唐昌平(今北京昌平区)人。文宗大和二年(828)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对策,极言宦官擅权之害,深为考官叹服,但因畏惧宦官威势,不敢録取,致使舆论哗然。令狐楚、牛僧孺节度山南东西道时辟为幕府,授秘书郎,以师礼礼之。宦官深嫉,诬以罪,宣宗大中二年(848)贬为柳州司户参军事。至则以德化民,以礼齐民,次年巡行田亩间,坠马而卒,州人以贤良称之,就地葬于今西鹅山头村龙兴屯。昭宗天复三年(903)追赠左谏议大夫,谥文节,追封昌平侯。北宋皇佑年间立贤良祠于西关,明万历年间迁东关柳候祠左侧,合称唐二贤祠。

  9. 讲堂 ( 柳江书院 )。

  柳江书院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始建于城东门外,后为营兵所占,干隆七年(1742)诸生在柳候祠就读,十年,在祠旁建讲堂、斋舍,二十七年,扩建课堂七间、斋舍二十间,五十年、嘉庆七年(1802)、道光三年(1823)先后重修。现建筑为干隆年间规模。依据考古资料恢复的讲堂,为干隆七年所建讲堂。

  10. 山长住房。

  山长即书院院长,山长住房为书院院长住房和书院办公区,山长住房为干隆二十七年所建。

  (三)柳侯祠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跟柳侯祠有关的许多建筑都在岁月的变迁中被埋没了。特别是1906年地方人士以柳侯祠为基础建公园,在建设公园的过程中,逐渐将开元寺、贤良祠、讲堂、山长住房、斋房、围廊、照壁等柳侯祠的附属建筑拆除,目前柳侯祠的建筑只剩下柳侯祠的仪门、中殿、大殿和东西厢房,以及柳宗元衣冠冢和罗池、柑香亭,规模仅是原有规模的六分之一。

  二、柳侯祠地下文物调查

  为实施柳侯祠保护性建设工程,柳州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于2004年7月对柳侯祠周边的历史遗迹点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实地调查,重点选择四个地点进行实地勘察。

  第一地点位于柳侯祠西厢房外墙与市十二中围墙东侧之间,该区域原为历史上柳侯祠的附属建筑以及江西会馆旧址,建国后是市群众艺术馆及十二中教师宿舍所在地。2003年文惠路扩建改造后,此处已是緑化区域。在原十二中教师宿舍的墙基中,发现有部分明清时期的青砖及碎瓦砾。我们将这一地点的位置定为A区。

  第二地点位于柳侯祠东厢房外墙的空旷地带。据干隆二十九年《柳州府志》的史料记载,这一位置应是柳侯祠古代附属建筑的贤良祠及照壁所在地。经过勘探,在这一地带得到少量部分的瓷片,遂将这一地带作为考古发掘的B区。

  第三地点位于柳侯祠东约100米左右的柑香亭与解放纪念碑之间的緑化地带。这一地带建国以来都没有在此搞过建筑,地势也较为平坦。同时,在地表上,暴露有两块青石建筑构件及少量的青花瓷片。该区域为考古发掘的C区。

  第四地点位于原柳侯公园动物园大门左侧及狮虎笼面前的空旷地带。据《柳州府志》记载:“开元寺在贤良祠左,宋建,吕本中有柳州开元寺夏雨诗,明万历十三年重修,今渐圮。”建园以来,动物园一直没有搬迁,也没有经过较大的建设改动,受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较少,开元寺的历史遗迹得以保留。在动物园内,我们征集到十多件柳侯公园管理处移交的有关开元寺的石构件及碑刻。在狮虎笼前南向约5米的地段,我们开了一条5×0.5米的探沟,发掘到少许宋元明清的瓷片及青砖瓦砾。我们将这一地带定为D区。

  三、柳侯祠地下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

  这次抢救性清理发掘于2005年2月初开始,分春、秋两季进行,春季的工作从2月下旬开始,6月上旬结束;秋季的发掘则由7月上旬开始持续到11月底结束,发掘出大量的遗迹遗物,获得了一批重要资料,现分别简报如下。

  (一)柳侯祠地下遗址地理位置及地层堆积

  1. A 区地理位置及地层堆积

  A区位于柳侯祠与市十二中之间,地理位置为东经109°24.612′、北纬24°19.129′,海拔高程91.2米;西距十二中东围墙约8米,东距柳侯祠西围墙约5米,南距文惠路约60米,北距柳侯公园北段围墙约15米。

  A区共布探方10个,规模为5×5米,方向正南北向,发掘面积250平方米,扩方面积25平方米,考古发掘总面积275平方米,探方编号依次为2005GLLAT1—2005GLLAT10。其中2005GLLAT1为近代扰乱严重,出土遗物作采集类处理。

  该区地层堆积相对简单:

  第①层:为沥青地面(T1除外),结构紧密,伴有较多石块及碎石,比较坚硬,厚0.06米。

  第②层:石灰石、细砂混合层,厚0.50米。

  第③层:灰褐色粘土层,结构疏松,包含青花瓷片、白瓷片等,厚0.26~0.30米。

  第④层:浅黄色粘土,结构较紧密,胶结主要包含青花瓷、青瓷片、白瓷片等,厚0.18~0.24米。

  文化层位主要集中在第三层,该层发现有房屋基址、石板路面基址等。出土文化遗物主要有石碑、石柱础、云纹瓦当、卷草花砖、统瓦、高足碗、青花瓷碟、碗、青瓷碗、碟、陶罐、陶壶、钱币及兽骨、兽牙等。

  2. B区地理位置及地层堆积

  B区在柳侯祠东外墙与罗池之间区域。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9°24.659′,北纬24°19.139′,海拔高程约为92.7米;西距柳侯祠东围墙约4.5米,东距罗池约为15米。该区域共布探方8个,编号为2005GLLBT1—2005GLLBT8。

  该区域地层较为简单:

  第①层:T1、T2、T3均以石板铺设地面,以水泥粘和,较为坚硬。T4—T8黄褐色粘土,结构较为疏松,厚为0.05米。

  第②层:灰褐色黏土,结构较疏松,主要包含植物根须、现代建筑的碎砖瓦片等,厚0.40~0.60米。

  第③层:为灰黄色黏土,结构疏松,在T2的西部及T6的东部,均有约1米宽、20厘米厚的瓦砾堆积,出土有瓦片青花瓷片等,厚0.25~0.33米。

  第④层:为浅黄色黏土,结构较紧密,在该层发现有墙基础和三合土地面,出土有青花瓷片、瓦片、陶罐、钱币等0.17~0.26米。

  B区发现的文化遗物主要有柱础、青花瓷片、青瓷片、陶片、钱币等,从器物形制看,有碗、盘、碟、盏、罐、壶等。

  3. C区地理位置及地层堆积

  遗址C区在柑香亭与解放纪念碑之间。其西距柑香亭约7米,东距解放纪念碑约30米。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9°24.702′、北纬24°19.118′,海拔高程约为91.44米。

  C区共布探方12个,编号为2005GLLCT1—2005GLLCT12,面积为5×5平方米。

  根据发掘的情况可知该区域地层堆积较为简单:

  第①层:红黄色黏土层,结构较坚密,主要包含现代瓷片、瓦片和植物根须等,0.15~0.22米。

  第②层:浅黄色黏土夹杂灰褐色黏土层,结构较疏松;包含植物根须、瓦片、青花瓷片、钱币等,厚0.11~0.34米。

  第③层:灰褐色黏土层,结构疏松,含较多瓦砾。该层出土莲花门墩1座,栅栏石构件一件,踏石2块;建筑基址1座。出土遗物有卷草花砖、瓦当、青花瓷片、钱币等,厚0.33~0.40米。

  第④层:灰黄色黏土层,结构较紧密,出土青花瓷片、瓦片等,0.13~0.18米。

  第⑤层:褐色黏土层,结构疏松,出土有筒瓦、板瓦、墨石块、青瓷片、钱币等。

  4. D区地理位置及地层堆积

  遗址D区位于柳侯祠东侧原柳侯公园动物园内,其西侧约80米处为柳宗元衣冠墓,西南侧约30米处为罗池,南侧20米处为C区探方,东面约50米为湾塘路,北面180米为柳侯祠人工湖水面。遗址地理位置为东经109°24.656′、北纬24°19.128′,海拔高程约为92.9米。该区域共布探方23个,编号为2005GLLDT1—2005GLLDT23。探方为5×5米,方向正南北向。

  该区域地层较为简单:

  第①层:T1—T8为红砖水泥沙浆铺设,结构较坚硬;T9—T13为石灰三合土地面,结构较硬;T14—T23为水泥混凝土及沙石地面,结构结实坚硬,厚0.05~0.12米。

  第②层:灰褐色黏土,结构较疏松,主要包含植物根须、近代建筑废弃物、青花瓷片、白瓷片、钱币等。另外,在该层还发现有夯实平整的三合土地面,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厚0.13~0.15米。

  第③层:灰褐色土层,结构疏松,含较多碎砖瓦砾、瓦当、陶罐、陶壶、陶灯(残)、青花瓷片、陶瓷烟斗、铜质大门构件、钱币等,厚0.14~0.20米。

  第④层:灰黄色黏土层,结构较为紧密;主要包含陶罐、陶壶、瓦当、青花瓷片、钱币等,厚0.18~0.26米。

  第⑤层:棕黄色黏土层,结构较紧密,土质较胶结。出土的文化遗物有筒瓦、板瓦、瓦当、宋代陶瓷残片、汉五铢钱、宋代钱币等,厚0.22~0.28米。

  二、柳侯祠地下遗迹状况

  此次发掘在A、B、C、D共清理出建筑基址六处,其中A区两处,B区一处,C区两处,D区一处。现分述如下:

  贤良祠基址一处、开元寺的基址一处、开元寺青砖甬道一处、观音庙门楼基址一处、一处及清代江西会馆基址一处。

  (一)A区建筑基址

  A区揭露建筑基址两处:1号建筑(2005GLLAF1)座落在AT1、AT2、AT5、AT8四个探方,南北向。墙基宽为50厘米,青砖竖向斜立砌法,用石灰混合草灰粘接。墙基外有下水道,形制较为规整。由于发掘面积有限,具体长度不明。其上部有近代建筑叠压的痕迹,在T8探方中最为明显。根据《柳州府志》等相关资料记载,该建筑基址应该为清末民初江西会馆的建筑基址。2号(2005GLLAF2)分别位于AT3、AT4、AT5、AT6、AT7五个探方中,基址坐北朝南,仅存墙基和室内柱墩,墙基长约17米,宽为50厘米,两边为竖向斜立砖砌,墙础间用石灰拌草灰粘接,中间为碎砖块填充并经夯实。青砖柱墩为正方形,底层边长80厘米,上面一层边长为70厘米,砌法与墙基基本相同。4个柱墩分别座落在AT3、AT4、AT6当中;其中,T4探方中的两个柱墩东西相距为1.3米,与AT6的柱墩南北相距为3.5米。从柱墩分布上看,该基址应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建筑。根据《柳州府志》记载柳侯祠建筑布局分析,该基址可能是柳侯祠附属建筑——西厢房的基础。

  另外,在A区的发掘中还清理出一条石板路。该路主要分布在AT6、AT7的探方中,路面宽约60厘米,长约9米。路基为灰黄色粘土夯筑而成,路面铺设石板,据柳州地方史料记载该石板来自柳州市郊鹧鸪江龙壁山上的千层石材,该石材在古代多用于铺设地面、制作碑刻等。

  (二)B区地下遗迹

  B区清理出建筑基址一处3号房址(2005GLLAF3)。该房址分布在T1、T2、T3、T4、T5、T6中,主要是房子的基础。该房基位于B区第三层。在该层清理出一条长4米,宽50厘米用石块砌成的墙基,墙基外发现一条宽约50厘米的三合土地面,从整个墙基的形制上判断,它应该是贤良祠墙体外侧的防水地面。在探方的西南面,有大量的碎砖、瓦砾堆积,初步判断为贤良祠倒塌时的建筑物。在BT2探方的第三层,也清理一条长4米,宽40厘米的青砖墙基,青砖的规格为长22、宽为14、厚3厘米。墙基的砌法与A区西厢房墙基类似。在BT4和BT5探方的西面第二层,清理出一条用青砖竖砌成一条直线的建筑遗迹,从它的形状来判断应是贤良祠的花圃隔离栏。在BT5探方的第三层,清理出一条长2.5米,宽40厘米,东西走向的断墙基,在墙基的南面1.5米处,发现青砖柱墩一个。柱墩较A区的柱墩小,边长为50厘米。BT6探方发掘较深,在第四层,发现一条用石块、青砖铺成的墙基,宽为80厘米,呈东西向,由西壁伸出,在探方中部约3米处向南转折,呈90°直角,转后长度为40厘米。另外,在西壁同样有一条用青砖砌成的墙基,厚约25厘米伸入探方壁中。根据清干隆二十九年《柳州府志》记载“贤良祠旧在城西祀唐柳州司户刘蕡……宋州守许申奏建赐额,后废。明永乐间佥事刘长吾重建,庙址不可考……其后又建祠于东关柳侯祠之左。知县阎兴艳有碑记康熙六年右江道戴玑重修,干隆二十八年,祠宇倾圯,右江道王锦移祀柳侯祠旁董公祠内,以前明董成龙配祀,捐俸修葺载” 。该建筑基址可能为清贤良祠基础。

  (三)C区地下遗迹

  C区揭露出建筑基址规模较大,约360平方米,其中建筑基址有两处:其一为房屋基址,方向正南北向,为青砖砌成。基址大部分用明砖所砌,规格为长30、宽16、厚7厘米。墙基南北长15、东西宽14米,略为正方形。墙基宽50厘米,上下共四层。同时,在清理发掘CT6、CT10、CT11、CT12四个探方中,还发现了一条古代青砖路,路面遗迹为三层,呈叠压关系(L1、L2、L3)。其中L1地面较窄,小青砖砌成,损坏程度较大,青砖长23.5、宽11.5、厚6厘米,与宋晚期岭南地区常用建筑青砖一致;L2用小青砖砌成,宽度与L1相当,路面有排水口,青砖规格与L1基本相同;L3路面较L2宽30厘米左右,使用明代墙砖幷夹杂有小青砖砌成。据初步推断L1的年代应为南宋中晚期;L2则为清代早期在L1的基础上铺设的;L3为清代晚期在L2的基础上再度铺设的。从整个C区地下遗迹的建筑形制、建筑风格以及出土的器物来看,初步可断定该遗址与开元寺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四)D区地下遗迹

  D区遗址位于原公园动物园大门内左侧,根据《柳州府志》有关开元寺的史料记载,我们在此共布探方23个,方向正南北向。D区的文化层位主要集中在第四层,该层揭露三处建筑基址及一条青砖路面。一处座落在DT4—DT7之间,墙基长约5米,宽40厘米;墙基的底层为竖立砖砌,上面为平砌,共有两层,为东南—西北走向。一处座落在DT20—DT23之间,墙基长约20米,宽为45厘米。墙基的最底层为平砌,中间为竖立砖砌,上面为平砌。墙砖的规格长为22、宽为16、厚3厘米。另外一处为3个正方形青砖柱墩,柱墩最底层边长为80厘米,中间为70厘米,上面为60厘米。还有2个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青砖柱墩在隔梁位置,暂时未作揭露。柱墩之间的相对距离东西为7、南北为5米。从形制及青砖的规格来看,这5个柱墩应是明代建筑。青砖路面分别处在DT15及DT18之间,正南北走向;路面宽1米,厚20厘米,路基为竖立砖砌,路面为平砌。路的总长为6米,中间有残块或扰乱,从青砖的走向来判断,应与C区的路面衔接。

  四、柳侯祠地下遗物

  本次抢救性清理发掘所获遗物较为丰富,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钱币以及古建筑石构件等。这些遗物的特点一是出土的陶器、瓷器较多,但完整的器物较少,多为残破;二是铜器、钱币等器物虽然出土较少,但较为完整;三是出土的古建筑石构件虽然完整,但不具一定规模。现按分类选择标本予以简单介绍。

  (一)A区地下遗物

  1. 陶器      2件,均为泥质灰陶。

  Ⅰ式      标本2005GLLAT3。硬陶罐,口沿(唇口)残,胎为暗红色,表面为橙黄色,手制,火温较高。长8厘米,高3.5厘米。

  Ⅱ式      标本2005G LLAT3。硬陶小碗,残,敞口,器内施酱釉,器外无釉,平底。

  2. 瓷器

  A、碗      9件。圆唇近方,敞口,斜直壁,平底。2005G LLAT1,器内施酱釉、云纹,底部有6个支钉痕迹;器外半釉,底无釉,底径5、碗高5厘米。2005GLLAT1,器内为突凸菊花图案,器形上部残缺,圈足底径5.8厘米。2005GLLAT1,器内外均饰葫芦青花纹,高6、底径7.3厘米,器物残缺,不完整。2005GLLAT1,器内饰青花,器形高6.5厘米圈足内饰图记款。2005GLLAT5,高足青花碗,上部残缺,足完整,足高4.5、足底径4厘米,足底饰云纹。2005GLLAT4,白瓷碗、器形施白釉,口径20厘米,器形高7.2、底径6.8厘米。2005GLLAT9,器形内外饰青花缠枝,口径13、高4.5、底径5.5厘米。

  B、盘      数量较少,标本2005GLLAT1,青花高足盘,上部残缺,无底,敞口斜壁,口径10厘米。

  C、盏      1件。上部完整,下部残缺,器形施酱釉,圆唇近方,敞口,斜直壁;器形外部离盏口1厘米处有一道箍圈。

  3. 建筑构件

  A、瓦当      1件。瓦当饰牡丹叶图案,宽12、瓦长10、厚1厘米,泥质较细。

  B、小青砖      1件。砖体为长方形,长14、宽8、厚3.5厘米。砖面为立体卷草图案。

  4. 兽牙      9颗。标本2005GLLAT1,门牙5颗,较平整,长2厘米;臼齿4颗,长1.5、宽为0.8厘米。另外,在AT1北壁两侧还出土一只兽牙角,其上有旋状棱纹。

  5. 铜钱      3枚。标本2005GLLAT2,面径2.5、穿宽0.5厘米,钱币正为篆书“绍圣元宝”4个字。另外一枚为“洪武通宝”,完整无锈蚀,面径为2.3、穿宽0.5厘米;还有一枚是清末的“光绪元宝”,字面较清晰,背部较为锈蚀,面径2.5厘米,无孔。

  6. 碑刻      1块。碑刻长52、宽48、厚12厘米,碑面有阴刻“神像”二字,楷书,碑文字面模糊,内容及落款无法辨认。

  7. 石构件(柱础)       1件。坐标位置为2005GLLAT130×300—80厘米。灰白色,石灰岩质,呈圆鼓形,无纹饰,素面,上部有15厘米左右的残缺,面径32厘米,厚25厘米。

  (二)B区地下遗物

  1. 瓷器      2005GLLBT8,緑釉瓷壶,残高10、底径11厘米。直口,口径5.5厘米,胎质较细腻,胎薄,火候较高。2005GLLBT4,器形内外施酱釉,敞口,斜壁,口径8.5、高1.8厘米,平底。2005GLLBT6,影青菊花纹小碗,上部残缺,底径5厘米;器内有菊花纹,器外施釉无花纹,底无款。2005GLLBT5,上部残缺,器内饰山水图案,胎质细腻,较厚实。底径7厘米,底有图记款。2005GLLBT5,青花碟,器形上部残缺,器内饰青花图案,底部有2个小疵点,底无款。

  2. 建筑构件

  A、瓦当      面径12、厚2.5厘米,瓦面装饰为菊花纹,泥质较细,火候较高。

  B、小青砖      砖宽8、厚3.5厘米,半截残断,砖面为立体卷草形状。

  3. 钱币      标本2005GLLBT6,钱币2枚,直径2.5、穿宽0.5厘米,锈蚀严重,字面不详。

  (三)C区地下遗物

  1. 陶器      1件。灰褐色泥质陶,胎薄,火候较高。口径11.2厘米,平方口,腹鼓,罐身饰两道圈纹、断把,中间有残破。底径11厘米,平底。

  2. 瓷器     

  A、碗      6件。2005GLLCT5,器内施酱釉,底部有6个支钉痕迹,上部有缺口,口沿内有一条白纹。口径14.5、底径6.5厘米,平底;器外施半釉,底无款。2005GLLCT10,器形为影青莲花瓣图案,胎质较厚,较残破。2005GLLCT8,器内底部饰青花纹饰。另有两点圈纹,上部残破。底径5.6厘米,圈足直立,底无釉、无底款。标本2005GLLCT1,为白瓷碗,器内斜直壁,无釉、平底。底径7厘米,器外施白釉。2005GLLCT4,青花碗,敞口,斜壁,器内饰三道圈纹,器底饰菊花纹图案;器外饰菊花缠枝纹,器高7、底径7厘米,无底款。2005GLLCT4,青花小碗,底径5厘米。器内底部饰篆体“寿”字,底款为楷书“大清雍正年制”。有两道圈纹。

  B、杯      2件。器形很小,直壁,平底,呈喇叭状。2005GLLCT3,器内影青素釉,器外口沿饰青花纹。口径4.5、底径2.5、高2.7厘米,器形较完好。

  C、碟      1件。口径15厘米,斜壁。器内有6个支钉痕迹,缺口;底径7厘米,平底,无釉。器内为影青素釉。

  D、盏      1件。2005GLLCT7,器内施黑釉,斜壁,器外无釉;口径8厘米,圆唇近方,器形较厚、粗糙。

  3. 建筑构件

  A、瓦当      3件。瓦面呈三条圆圈,圈内有10点小支钉,中部为4×4厘米的花形图案。瓦头厚4.5厘米,尾部断截。

  B、小青砖      5块。标本2005GLLCT5,砖长13、宽7.5、厚3.5厘米,较完整,面为立体卷草图案。其余4块砖形,泥质、颜色及图案均相同。

  4. 钱币      6枚。标本2005GLLCT10,面径2.5、穿宽0.6厘米,字面为楷书“天圣元宝”四字,完好无损。标本2005GLLCT5,面径2.3、穿宽0.5厘米,字面为篆书“绍圣元宝”四字,稍锈蚀。标本2005GLLCT2,面径2.2、穿宽0.5厘米,字面为楷书“洪武通宝”四字,稍有锈蚀。标本2005GLLCT5,面径2.5、穿宽0.5厘米,字面为楷书“道光通宝”四字,完整无锈蚀。其余2枚面径均为2.5、穿宽0.5厘米,锈蚀较严重,字面模糊不清,年代不详。

  5. 石构件

  A、鼓形石柱础。面径30厘米,面呈圆形,无雕刻纹饰,底直径约38厘米,无破损,呈方形。石质为石灰岩,石础高为38厘米。

  B、莲花瓣形石门墩。面径40、高48厘米,柱体六棱,石灰岩质。面部中央有一方形凹槽,边长12厘米,方孔周围有一圆形阴刻线,同方孔构成钱纹,孔深8.5厘米,孔壁基本上下垂直。门墩上方为八瓣莲花组成,莲花瓣中饰垂珠纹;底部呈八角形,分为八面,边长为20厘米。门墩中部饰佛教常用的如意纹图案。

  C、石板栅栏底座。长136、宽86、厚20厘米。中部有四个长方形孔,横向排列,其中两孔长8.5、宽3厘米;另外两孔长7.5、宽3厘米,两大孔间距为12厘米,两小孔间距为11厘米,大孔与小孔的间距则为13.5厘米。石板为石灰岩质,不规则长方形,有残缺。另外,在基址外侧还发现有四块门槛踏石等遗物。

  6. 石碑      石灰石岩质,碑长1.45、宽0.65、厚0.15米,长方形,有碑脚。碑文大字为“重建观音阁”5个字,楷书阴刻。小字内容为重建楼阁的序言及捐赠者的官衔、银两数量。碑刻字面较清晰,完好无损。

  (四)D区地下遗物

  1. 瓷器

  A、碗      6件。标本2005GLLDT18,敞口,斜直壁,腹鼓;器内无青花纹饰,器外饰青花缠枝,口沿较薄。底径5.5厘米,底落图记款。标本2005GLLDT19,敞口,斜壁,口沿方平;器内底部有支钉痕迹,平底,底径7、器高4.5厘米。器内施青白釉,器外无釉。标本2005GLLDT20,影青小瓷碗,口径7.5厘米,敞口,直斜壁,器高3、底径3.2厘米,底无釉、无款、平底。标本2005GLLDT21,敞口,直斜壁,口径10厘米,器内施酱釉,有4个支钉痕迹。底径3厘米,无釉、平底,器高2.6厘米。标本2005GLLDT23,口径13厘米,敞口,直斜壁,口沿较薄。器内无纹饰,器外施青花纹饰。底径6厘米,无底款。标本2005GLLDT23,青釉瓷碗,方平口,斜壁,器形上部残缺,器内有6个支钉痕迹,器外无釉。底径6.5、器高2.5厘米,平底。

  B、碟      1件。标本2005GLLDT23,钧釉碟。唇口,口径13厘米,斜壁,器外施半釉,底径5.8厘米,平底,无款。

  C、杯      2件。标本2005GLLDT1,口沿较薄,口径6.8厘米,器内素釉,器外口沿饰圈纹,腹部饰青花。器高4.5厘米,底径3厘米,底无款。标本2005GLLDT18扰,青花小杯,杯口残缺,器内有4条圈纹,器外饰双线条纹,无青花纹饰,底径2.8厘米。

  D、陶瓷灯座      1件。方平口,直壁,口径11.5、底径10、器高2厘米。器内施青白釉,底无釉,底款正方形,落“信昌图记”四个字,其中“信昌”为楷书,“图记”为篆书。

  2. 建筑构件

  A、瓦当      3件。标本2005GLLDT23扰,泥质较细,器形不完整。瓦面施青白釉,花瓣纹饰,瓦边呈齿状;厚1、宽8.5厘米。标本2005GLLDT23,面长11、宽11厘米,面饰花草图案,厚1.5厘米,器形残断,不完整。标本2005GLLDT18扰,面宽9、长6厘米(断截),面饰卷草图案,泥质较细,呈灰色泥质。

  B、卷草花砖      5件。标本2005GLLDT22扰,器形较大,规格18×10×4厘米(断截),砖面呈暗红色,泥质较细,面为立体花草图案。标本2005GLLDT23,砖长11.5、宽7.2、厚3厘米,面为立体卷草图案,泥质呈淡蓝色。标本2005GLLDT23,泥质较细,呈淡蓝色,砖形较厚(6厘米),长9、宽12.5厘米,断截,不完整。砖面呈立体卷草图案。

  3. 铜器

  A、大门构件      1套(5件)。标本2005GLLDT22扰,大门铜轴套。长5.5、厚0.1、直径3厘米;椭圆筒状,较锈蚀。轴套两侧有4厘米长的耳孔,轴套底片厚0.1厘米,呈现椭圆形。大门锁扣长2.5、宽2.5、厚0.2厘米,锁扣呈圆形,直径0.6厘米,锁扣尾部呈对称性90°弯折。

  B、烟斗      1件。烟斗呈锅状,平方口,2.2、厚0.2厘米,杆长14;烟杆两头为铜质管状,中间一截用牛角制作,长4厘米。器形制作较精细,锈蚀较严重。

  4. 铁器      16件。标本2005GLLDT22扰,铁钉9件,锈蚀较严重,灯头呈方形,尾呈尖状。门扣2件,长12、宽2、厚3厘米,器形两头有圆孔,两孔之间距离8厘米。2005GLLDT23扰,器形呈马蹄状,宽7、厚3厘米,有断裂痕迹,锈蚀较严重。标本2005GLLDT21扰,器形呈碟状,唇口,斜直壁,直径9.5厘米,底呈半圆,锈蚀较严重。器形断裂,口沿有残缺。

  5. 钱币

  A.标本2005GLLDT18,“元佑通宝”1枚。直径3、穿宽0.6厘米,篆书、字迹较清晰,完整无损。

  B.标本2005GLLDT22扰,“干隆通宝”2枚。直径2.5、穿宽0.5厘米,楷书,正面字迹较清晰,背面满文符号较模糊,梢有锈蚀,完整。

  C.标本2005GLLDT22扰,“道光通宝”1枚。直径2.5、穿宽0.5厘米,楷书,字迹较清晰,完整。

  D.标本2005GLLDT20扰,“光绪通宝”1枚。直径2.5、穿宽0.5厘米,楷书,字迹较清晰,完整。

  E.标本2005GLLDT22扰,3枚,直径2、穿宽0.4厘米,锈蚀严重,字迹不清,年代不详。

  F.标本2005GLLDT22扰,7枚,直径2.5、穿宽0.5厘米,锈蚀严重,不能辨认确切年代。

  G.标本2005GLLDT23,“大清光绪”3枚,直径3.2厘米,无孔,锈蚀较严重,完整无损。

  5. 玉镯碎块     2件。标本2005GLLDT22,白色,透明,无疵点,光滑细润;碎件长3.8厘米,呈弧形,圆截面宽0.6厘米。标本2005GLLDT20扰,玉质较硬,呈弧形,色泽淡蓝,碎件长2.5厘米。

  6. 围棋子      1件。标本2005GLLDT22扰,直径1.4、厚3厘米,青白釉瓷,火温较高。器形半圆,平底,工艺较精细。

  7. 水晶骰子      1件。器形呈正方形,边长1.6厘米,半透明状,色泽淡黄,无气泡,有裂纹。

  8. 石质建筑构件

  A、八角形石门墩      1件。门墩呈八角形,石灰石岩质,平面,中间有方孔凹槽,边长12厘米。门墩直径51、厚28厘米;六面均携刻有精美的吉祥兽类图案,器形完整无损。

  B、倒莲花状石门墩      1件。门墩呈八角形,石灰石岩质,器形上部边沿雕刻倒状莲花,六面为僧侣肖像;有明显的火烧痕迹,局部有裂纹。门墩直径47、厚25厘米。门墩其中一面有铭文,楷书阴刻,其内容为:“□□□军柳州卫楠□□□同眷李氏慧圆善拾□贰佰斤打造香炉一座入于开元寺永梵供养福报有归者甲辰岁吉月日主持比丘传立。”

  五、结语

  柳侯祠遗址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发掘,收获颇丰,这对于研究柳州的古代建筑及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考古发掘不仅找到了历史上柳侯祠遗址附属建筑群的确切方位所在,而且还发现与它相关的开元寺遗址。

  通过对柳侯祠遗址的发掘,基本上瞭解和掌握了柳侯祠自修建以来历代维修或扩建的规模与格局,以及它的建筑艺术和工艺,为研究柳州古代城市提供了重要资料。

  从本次发掘的结果来看,堪称柳州市几十年来在考古发掘中规模较大且有突破的一次发掘。首先,出土了一批较有价值的地下遗物。如用作铺路的墨石石材,据考证它应是市郊鹧鸪江龙壁山的材料,这种石材较为稀少,它既是柳州地区上等的建筑材料,更是柳州古砚台重要材料。又如C区探方中的两座莲花状石门墩以及D区探方中的两座八角形石门墩,它详实地记録了柳侯祠自唐以来与开元寺有一定的相关联系,也反映了宋代柳州佛教盛兴的历史状况。特别是D区T22中的石门墩,七面都镌刻有僧侣的日常生活肖像,第八面还刻有确切年代及开元寺主持的法号,这些遗物是研究柳州古代宗教、古代建筑、古代艺术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等的宝贵材料。其次,大量特色鲜明的陶瓷的出土,特别是青花瓷器居多,显示出它特有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表明瞭柳州古代城市经济在唐宋时期的基础上至明清时期开始盛兴。此次发掘出土的各种青花件(残片)有一千多块,宋代瓷器(残片)三百多块,汉至唐代的器物很少。而这些瓷器官窑占少数,民窑占多数〔3〕,大多器物没有底款,但却具有岭南一带的民间工艺特征,这一现象表明该遗址在延续较长的时间内受到周边文化的影响〔4〕。

  第三是发现了许多很有意义的遗迹现象,如墙基通常是横直走向,中间有一定的距离,而A区T2的墙基则是在转折处纵横交叉,两条墙基的间距不足一米,柱墩与墙基的间距仅为1.3米,D区T22及T23也有同类现象。另外一种现象是,在D区的T21、T22两个探方中, 两个八角形门墩紧贴墙基而立,门墩的平面与墙基的平面同在一个水平面上。这些现象是否说明各个朝代在重修该建筑时而留下的建筑叠压,为今后的研究留下了课题。第四是通过这次发掘进一步考证了柳侯祠清代建筑群的规模。据干隆二十九年版图记载,柳侯祠附属建筑的规模较大,建筑群组众多,以柳侯祠为主体,有罗池、董公祠、贤良祠、讲堂、山长住房、斋房、开元寺等,面积约有4万平方米。这次发掘揭露的遗址大多包括在其中,如贤良祠、柳侯祠东西厢房、开元寺等。这些遗址位置的分布,与柳侯祠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误差,填补了史料记载的空白;而从这些遗址的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材料来看,柳侯祠及附属建筑群在清代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建。

  

  附记:柳侯祠文物遗址调查和考古发掘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参加调查和发掘的人员有程州、刘文、汪遂先、陈坚、闫少朋、陈俊、李铁、陶泉杏、刘冬、陈建强、李子军、黄丹、黄利捷、张静等,参加资料整理的人员有程州、刘文、汪遂先、陈坚、闫少朋、陈俊、陶泉杏、刘冬等,摄影为陈俊、陈建强、闫少朋,绘图为陶泉杏、刘冬、陈建强。

  

  执笔: 汪遂先 闫少朋 程 州 陈坚

  

  注释:

  〔1〕《柳州府志·坛庙》卷十五,柳州博物馆翻印,1979年。

  〔2〕梁思成:《中国古代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柳城窑址发掘简报》,《广西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永福窑田岭宋代窑址发掘简报》,《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