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柳州史前遗址博物馆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刍议



  (程州,柳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中文摘要】柳州的史前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柳州史前遗址资源的调查,简要介绍这些遗址资源的特点,从遗址资源的内容、特性、类别分析建设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可行性,期望构筑起柳州史前遗址博物馆展示体系。

  【关键词】柳州 史前遗址 系统

  Abstract:The prehistoric culture resources of Liuzhou are very rich.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Liuzhou’s prehistoric sit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these ruins, and analysis the feasibility of prehistoric sites museum and looking forward to build the system of Liuzhou prehistoric sites.

  Key words: Liuzhou prehistoric culture resources system

  

  柳州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北,广西盆地中部,柳江中游。柳州地势西北高,中部低,向东南倾斜,三面环山,南面为岩溶盆地,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质地貌,四周山岭绵延,中部岩溶、丘陵广布,地貌类型齐全,形态多种多样。境内山地、台地、丘陵、平原犬牙交错,使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均可选择适合于其经济形态的居所。特别是众多的岩溶洞穴,为石器时代人们提供了最为理想的栖息场所。而适宜的亚热带气候,繁多的动植物产品,又为先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因柳州独特的生态环境,古人留下了很多遗迹,这些遗迹是建设史前遗址博物馆重要的物质基础。

  史前遗址博物馆,是依据典型的史前遗址及其重大考古成果,在该遗址上建立的博物馆。史前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类遗址遗迹,包括活动居址、墓葬、灰坑、岩画、村址、作坊址等,也包括当时的一些经典性建筑遗存,如祭祀区、采石区、制陶区、石器制作区、窑穴、窖址等,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和由该地点经考古发掘获得的器物及相关信息,均是史前遗址博物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址本身和揭露后的考古遗迹,更是史前遗址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重要内容。史前遗址博物馆的特点和作用在于让人们能身临古人类遗址,透过他们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居住环境、墓葬、习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等的实迹与画面,直观、形象地来瞭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生活环境等,因而更具体、更有情趣、印象更深、更能启迪思索,从而对一定阶段的古代社会和历史,使人们能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

  1953年,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在北京房山区建成,首开我国史前遗址博物馆建设之先河。随着我国史前考古的不断深入,许多遗址相继被发现,为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继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之后,相继出现了半坡遗址博物馆(1958年),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博物馆(1978年),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1983年)、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1986年),马坝人遗址博物馆(1987年),元谋猿人遗址博物馆(1987年)等十多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构成了我国遗址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类型和分支。

  根据目前史前考古资料统计,我国史前遗址博物馆资源相当丰富,就柳州区域而言,其史前遗址为数不少,它们是柳州建设史前遗址博物馆的重要资源。

  一、柳州史前遗址博物馆资源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各种活动,古人类在自然界留下了许多特有的痕迹。柳州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居所,古人在此留下的遗址遗迹很多,柳州的史前文化,底藴相当丰厚。自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柳州田野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重要的史前文化资料,拉开了柳州史前文化研究的帷幕。随着考古发掘和田野调查的不断深入,在柳州区域所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也越来越多,它们主要分布在柳江流域的沿河台地、冲积谷地和山体溶洞附近,并多为洞穴遗址和岩厦遗址。

  1. 柳城巨猿洞

  位于柳城县社冲乡楞寨山,遗址距地面90米,因发现巨猿而得名。巨猿洞主洞及两个支洞穿过楞寨山山体,洞长(含支洞)近100米,大部分文化层保护完好。1956年于洞内发现了巨猿的三个下颌骨以及1000多颗牙齿化石,代表了七十多个巨猿个体,柳州因之被载入了世界考古史的经典史册,世界第一次找到了巨猿的故乡。巨猿虽还保留有猿的特征,同时具有众多化石人类的特征,界于猿与人之间,属人科系统,它在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系统上有重大价值。柳州巨猿洞成了世界考古史的重要遗产,同时也是许多中外专家、学者及旅游人士留下较深足迹所在。巨猿洞所在的楞赛山与柳州市区相距43公里,山体清秀,气势雄伟,西南面山峦起伏,东面地势平坦,已划定遗址保护范围方圆达1500米,目前正申报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该遗址可建设成为世界首座“巨猿遗址博物馆”。

  2. “柳江人”遗址

  遗址位于市区与柳江县交界的国营新兴农场东北通天岩,距柳州市中心12公里,距白莲洞史前文化遗址2公里,此处出土的柳江人骨化石包括一个完整的人头骨及部分肢骨,具有原始蒙古人种的特征,属早期类型,为迄今在中国以至整个东亚发现最早的晚期智人化石,它的发现,表明我国华南有可能是蒙古人种的发祥地之一。通天岩内,除人骨化石外还出土有剑齿象及大熊猫头骨等化石。

  “柳江人”的出现受到海内外人类学家的重视,比“资阳人”、“山顶洞人”更原始一些,它们同时被列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人类。柳江人生活在长江以南,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典型意义,它的出现说明瞭现代人的起源与柳州有着许多直接联系,目前,很多专家再次把目光投向柳州,探索现代人起源这一具有世界性的课题。

  “柳江人”遗址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所在地为缓坡地带,四周为荒山,遗址保护范围直径1000米,该处可依托柳江人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在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旅游开发,实现文物保护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 白莲洞遗址

  白莲洞位于市西南郊12公里的北面山南麓。遗址面积约75平方米。1985年5月,中国第一座洞穴博物馆——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向外开放,至1990年止,共从洞穴堆积层中出土动物骨骼化石3550件,牙齿化石390枚和石器、石制装饰品,原始夹砂陶片等文遗物,此外还发现古人类用火遗迹,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曾为该馆题词“中国可以成为世界古人类学研究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遗址包含着旧石器时代晚期经过中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连续序列文化层,时间跨度达37000—7000年,这在国内尚属罕见。

  该遗址现为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 鲤鱼嘴贝丘遗址

  鲤鱼嘴贝丘遗址在市区南部龙潭公园内,距大龙潭东北面约10余米的龙山南麓鲤鱼嘴处,遗址总面积144.3平方米,发掘面积66平方米,文化堆积由岩边往外倾斜,已出土4具人体骨骼化石以及砍砸器、刮削器、穿孔器、尖状器、磨制石斧和少量粗细绳纹夹砂陶片、骨锥、骨针、骨刀、犀牛、牛、鹿、猪等牙化石,专家认为“大龙潭人骨”可作为中石器时代的具体代表,距今约12000-7000年,其它文化层分别为新石器时代早—晚期的两个叠压文化堆积,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

  鲤鱼嘴遗址的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和实物标本,特别是两个叠压的文化层和大量人体骨骼标本的发现,对探讨华南地区文化的演化、人类的种族特征及其类型和起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该遗址在原已发掘的基础上,可扩大发掘面积,在科学考古发掘基础上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柳州鲤鱼嘴贝丘遗址博物馆。

  5. 甘前岩遗址

  遗址位于柳州市柳江县土博乡甘前洞内,先后采集到人牙化石十多枚。从形态构造特点、牙齿的大小、颜色和石化程度来看,这十多枚牙齿至少应分属五个不同个体,其中三枚应属一个六岁左右幼童,其齿冠长度与早期智人丁村人相近,但其宽度比丁村人和现代人都小,门齿呈铲形,显示了蒙古人种的明显特征。其它臼齿的长度介于长阳人和现代人之间,但齿根较一般现代人粗壮,又显示了较现代人的原始性。伴出的动物化石有猩猩、长臂猿、猕猴、中国熊、大熊猫、鬟狗、华南豪猪、猪獾、狼、巨貘、中国犀、剑齿象、亚洲象等十九种,属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常见成员。时代也应属更新世晚期。

  从甘前岩遗址采集到的标本分析,其时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柳江人时代相近,遗址藴含信息量大,科研及发掘展示价值较高。

  6. 柳州响水遗址

  响水遗址位于柳州市南约7公里处,面积约200平方米。1979年试掘。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文化层,第三层为生土层。从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发现37件石器,打制石器约占75%,器型有砾石类的砍砸器、尖状器和石片类的刮削器,打制方法较为先进,遗址面积近100平方米(含洞内和洞外堆积)。1962、1978、1980年对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共发现石核一枚,贝饰品25件,骨椎2件,未鉴别动物化石3件,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台地遗址,对研究柳州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该遗址开发价值较高,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酒壶山遗址

  遗址位于柳州市柳江县百朋镇矮山村前200米的酒壶山。文化堆积存于矮山脚下朝南洞内,山洞呈半椭圆形,高1、宽4.5、深10米,文化层长宽约2米,厚度为0.8米,堆积层中有大量的螺蛳殻和兽骨,上层为胶结坚硬的灰色螺殻堆积,部分文化层被洞壁坍塌的石片覆盖。

  8. 柳州兰家村遗址

  兰家村遗址位于柳州市区以东约5公里,面积较大。1979年试掘,试掘面积50平方米。从第一层耕土层和第二层文化层共发现146件石器,其中磨制石器及其半成品有105件,占72%,种类有石锛、石斧、石凿、双肩石斧、穿孔石器、砺石,以石锛为大宗,3件双肩石斧均为斜肩弧刃;打制石器41件,占28%,种类有砾石类的砍砸器、盘状器、石锤、刮削器和石片类和刮削器。陶片分布密集,共发现943件,均为夹砂陶,羼和较粗的石英砂粒,质地粗疏,但比响水遗址的略好,胎厚薄不匀,火候低,陶色有红、灰、黑三种,纹饰多为拍印的粗绳纹,少数为素面、细绳纹、蓝纹、划纹。该遗址时代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发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9. 九头山遗址

  位于柳州市羊角乡九头山村以南100米,1979、1982年调查,在坡地上共发现陶片58件,石斧1件。陶片残损严重,为夹砂粗陶。该遗址与九头山汉墓群相距不远。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可与九头山汉墓群的保护、开发、展示联合进行。

  10. 柳州鹿谷岭遗址

  鹿谷岭遗址位于柳州市区西面约7公里。其地层、文化遗物与兰家村遗址基本一致。此外尚有9处经过调查而没有试掘的台地遗址,从采集的石器来看也基本上属于同一时期。该遗址属典型的台地遗址,有一定的代表性。

  11. 五寨山人

  遗址发现于1962年,位于柳州市柳城县凤山镇五寨山山脚,遗址面积近100平方米(含洞内和洞外堆积)。1962、1978、1980年对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共发现石核一枚,贝饰品25件,人牙化石90多枚,下颌骨化石4件,肢骨化石(碎块)26块,骨椎2件,未鉴别动物化石3件。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是柳州周边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12. 庙公山遗址

  遗址位于柳州市柳江县进德镇木罗寨以北100米处,1981年发现。该处山高15米,山脚有一溶洞南北贯通,洞长15、高2、宽3米,洞前10米处有一小溪流过,溪水终年不竭,从地质、地理、地貌状况分析,该溪流的形成应早于第四纪。山下溶洞为古人类理想居所。洞内有贝丘遗存,厚0.5~0.8米,长度超过1米。有胶结的贝殻堆积中发现烧过的兽骨,洞内发现一件打制石器(砍砸器),文化层保护完好。

  柳州史前文化遗址还有:洛维遗址、柳江周洞遗址、古城遗址、庙公山遗址、滩头岭遗址、独登村遗址、公店村遗址、陈家岩遗址、曾家村遗址、思多岩遗址等等,于此就不再一一详述。

  柳州史前遗址,分布区域较广,并代表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中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完整序列。多数遗址,均具备建设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客观条件。上述这些遗址有的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并出土了数量可观的代表性器物,对其研究也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重要遗址的保护也颇有成效。而大多数记録在案的遗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护如何开发、建设与利用?目前最佳的办法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建设史前遗址博物馆,以点带面,加强对遗址文化层的全面保护,并在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开发利用,促进文物保护和文物旅游事业的共同发展。

  可喜的是柳州区域已建立了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白莲洞”遗址已建成中国第一座洞穴科学博物馆,除了发掘原址处文化层展示外,又修建了文物陈列室,还做了不少补充内容以求再现远古时的自然环境与风貌,白莲洞主厅洞口为古人类文化遗址,是博物馆现场展出的主体,支洞内有重现远古人类生活情景的古人类生产,生活群雕多处,洞外还复原史前动物恐龙、剑齿象等的形象雕塑,种植有以裸子植物为主体的原始植被,以及史前动、植物群落的景观。“白莲洞”遗址依托博物馆的建设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其外围景观建设、场景、陈列等有待进一步规划。目前,白莲洞史前遗址展示区域狭小,尚未建成象样的陈列展览厅,建馆面积太小,无法满足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开发、建设与利用需要。

  二、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与遗址保护相结合

  柳州史前文化遗址,是我市地下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柳州远古历史的主要物证,这些史前文化遗址和其他重要文物一起,形成一个价值极高的特殊资源。保护好史前文化遗址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建设史前遗址博物馆的首要目的是保护,使保存于博物馆及遗址上的文物标本,包括遗址本身完好无损,长期存在。史前遗址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拥有遗址,遗址本身是文物,是融合了综合信息的特殊文物。因此在史前遗址博物馆中,保护文物的范围必须将遗址的保护、遗址的周边环境和遗址的延续区域列入保护范畴。遗址博物馆的建设要立足于整个遗址,与遗址密切结合。

  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基本特点是在遗址上建馆,遗址是不可移动的,它的建设是在遗址区域之中或遗址上,在这一点是没有随意性的;观众参观的主体一般是遗址及遗址中的出土物,所以遗址博物馆的陈列是以遗址为中心进行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的。

  史前遗址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具有系统性、专题性,研究的首要任务是以遗址的文化特性为辐射中心而扩散。史前遗址博物馆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建设要以保护遗址、研究遗址、展示遗址、宣传遗址,全方位、深层次开发利用遗址而运转。它不但包括博物馆的业务工作、行政工作、保卫工作、建筑设计、场景陈列、开发利用等均应与遗址的环境风貌、文化内涵、文化特征、文物特点相适应。

  我们目前所发现的史前遗址,都埋藏在地下,它们的价值与作用不像地上文物那样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当前特别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宣传,使全社会都瞭解保护史前遗址的重要意义。

  我们可选择一些重要史前遗址,如白莲洞遗址、大龙潭鲤鱼嘴遗址,甘前岩遗址、响水遗址等加以科学利用,起到示范作用,将会促进人们对史前遗址保护意识的全面提高。在柳州史前遗址较集中的区域(白莲洞遗址一带),以白莲洞史前遗址博物馆为重点,将其建设成为柳州史前遗址保护、研究、展示中心,拓宽现在狭小馆舍面积,系统规划,恢复史前环境。依托遗址设置陈列展示厅,改变洞内现有灯光,复原史前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将其建设成为柳州史前文化景观旅游的重要景区,同时以此为中心展示临近的鲤鱼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并在该遗址上建设遗址博物馆,在其它史前遗址区域,适当规划道路,树立永久性标志说明,以利于参观,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使白莲洞史前博物馆和鲤鱼嘴贝丘遗址博物馆能够带动更多史前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同时也使得我们建设的史前遗址博物馆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背景,形成点面结合,在有效保护史前遗址的前提下,打响柳州史前文化景观旅游的品牌,促进文博事业蓬勃发展。

  [BT(2+1]三、把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旅游规划,
建立柳州史前遗址博物馆体系网络,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BT)]
[KG2]
二十世纪后半期,以环境保护而引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博领域,由于史前文物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在保护与如何开发利用文物资源这一问题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对史前遗址博物馆来说,可持续发展思想则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史前遗址在柳州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除了重点保护一些大中型和有代表性的遗址外,考古发掘、人为损坏、自然灾害、风化侵蚀等将不断减少和降低我们现有史前遗址的数量和质量。针对柳州史前遗址现状,不论是已发掘的,还是未发掘的都需要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把柳州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建设纳入柳州市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争取把遗址博物馆建筑以外的遗址,开辟成公共緑地,建设成公园式、休闲式的遗址博物馆,种植不破坏地下遗存的花卉草坪,在遗址周围建设与遗址文化内涵有关的娱乐休闲设施,并形成自身特色,突出科学性、知识性、典型性。在远离市中心的重要史前遗址建设博物馆,则可根据现实情况对遗址及周围的农田、荒山、坡地加以适当规划,在不破坏地下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发展成园艺型农业和旅游农业和特色景区,以优雅的田园风光和特色景点来衬托史前遗址博物馆,使古老的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与优美的緑地、山水、诗画般的田园风光相映生辉。而且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应改变传统的完全封闭式模式,除了必须封闭的陈列和重要发掘现场需完全保护外,其它的考古景观都建设成为开放式的,供人们自由观赏和参与,使我们所建设的史前遗址博物馆更接近群众,成为人们日常活动和接受历史熏陶、教育的场所。

  目前,我们规划建设遗址博物馆的遗址,应是柳州史前文明各阶段比较完整的中心遗址或是重要遗址。文物普查虽然提供了初步线索,但地面调查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选准建馆的遗址,必须结合史前遗址的保护与课题研究,根据依托城市、交通和旅游等条件,确定建馆的遗址和一般性展示的遗址,制订总体规划,把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建设,纳入柳州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使保护研究利用三者相互促进,使遗址博物馆随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柳州田野考古的成就,已证明这一区域以史前文化底藴相当丰厚,众多的史前遗址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时间距今1.8万年前,属于这一时代的遗址有:柳江人遗址、都乐岩遗址、目前岩遗址、柳江周洞遗址及白莲洞下层和鲤鱼嘴下层。

  二、中石器时代,时间距今1.8~1万年左右。属于这一时代的遗址有:柳江思多岩遗址、陈家岩遗址、白莲洞第三、第二文化层、鲤鱼嘴文化层中部。这类遗址除洞穴遗址外,还出现了岩厦式遗址。

  三、新石器时代,时间距今1~0.6万年左右。属于这一时代的遗址有:白莲洞上文化层、鲤鱼嘴上文化层、响水遗址、兰家村遗址、鹿谷岭遗址、公店村遗址。

  上述史前遗址构成了柳州丰富的史前遗址博物馆资源,我们可依据这些史前遗址的分期和类型,制订切合实际的史前遗址博物馆总体规划。将白莲洞遗址规划建设为史前遗址研究,展示和学术交流中心,拓宽建筑规模,依托史前的文化背景实现全方位的开发利用。对鲤鱼嘴周边环境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获取各种可靠的、科学的文化遗址资料,在已发掘60平方米面积的基础上,沿山体向西南方向增加1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并保留发掘现场、在科学发掘的基础上,依据所掌握的古人类生产、生活信息,规划建设鲤鱼嘴贝丘遗址博物馆,以展示柳州史前文化研究成就及典型遗址。在保护范围内建设古人类文化展示园区,在发掘遗址处设置隔离式回廊参观路线,遗址博物馆由室内、室外两大部分组成,室内部分为框架结构,室外部分为钢架结构,自然采光。

  将响水遗址、兰家村遗址等沿河台地遗址规划建设成为具有田园风光的开放式史前遗址博物馆,构筑起柳州史前遗址博物馆网络,使柳州成为史前文化研究的区域性中心和具有史前文化特色景观的优秀旅游城市。

  

  参考书目:

  1.《辞海·考古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

  2.《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3.张文立:《遗址博物馆学疏义》,《史前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4.蒋远金、程州: 《柳州史前文化综述》。

  5.孙宵:《遗址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史前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