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吴伟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

  【中文摘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对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要更新观念,各部门密切配合,从大处着想,使广西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广西 民族文化 保护 发展

  Abstract: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national cultu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need to update the concept, close cooperation of all departments, so that welly protect and develap the netional culture of Gungxi.

  Key words: Guangxi national cultur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龢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不断遭到现代化的冲击,有的甚至濒临消亡。如何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性也空前提高。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应该抓住机遇,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尽早着手,使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一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首先需要更新观念,只有端正认识,才能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精神,是民族之魂和根。综观各国各地的发展情况,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一个协调的关系和发展,没有哪个地方是经济很发达,而文化又很落后的。我们要站在一个宏观的高度来把握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对各民族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实际上好的保护本身就是一种开发,要明确保护就是开发这个观念。国内外有很多例子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如法国巴黎的老城就处在一个很好的保护中,与19世纪的巴黎相比几乎没什么改变。在法国,文化遗产的概念龢民族的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9世纪及其20世纪初的有关文化遗产的措施和法规,使历史能够传承下来,历史遗产龢民族文化财富得到保护,这也奠定了巴黎世界名城的地位。国内如云南丽江地区在保护好纳西古城的基础上,发展了民族地方特色旅游,湖南的凤凰古镇也是这样,广西的阳朔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印象·刘三姐》把民族文化的元素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打造到了极致。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很多地方的管理部门并不明白这一点,如平遥古城最近的门票提价。由于相关的直接利益职能部门太多,有关部门只考虑门票的提价给景点带来的直接收入,而不顾大头,即旅游带来的交通、酒店、餐饮等全方位的发展。笔者2000年去过巴黎卢浮宫,当时门票价格约为35法郎,相当人民币40余元。按法国人的收入,相当于我们南宁人吃一碗普通米粉的价格。而国内的相关地方,门票本身就很贵了,还要考虑提价。有的地方门票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平困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公共资源成了少数部门的摇钱树。剥夺了大众教育和欣赏的权利。

  民族文化保护的内容和范围应有所扩展,除了有形的文化,还要涉及无形文化,既要注重民族文化本体的保护,也要注重形成民族文化的生态系统环境的保护。国外把无形文化财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确定为文化遗产,如民族民间手工艺、音乐舞蹈、民族医药、民族语言等方面。对能高度体现这些技艺的个人和团体给予认证,拨给特别津贴,使这些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国内外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还体现在建设生态博物馆龢民族文化生态村等生态系统环境的保护上,实践证明这是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的一条好路子。还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博物馆也要肩负起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这是由博物馆的职责决定的。

  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其它的事业单位或团体起辅助、实施的作用,这是勿庸置疑的。政府应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列入法律法规、政策导向、人才培养和地方发展的规划中,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保护,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政府还应协调相关部门,以达成共识。涉及民族文化工作的单位和部门很多,需要文化、民族、旅游、规划、城建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对民族文化的整体塑造。

  政府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方面还应加大投入,有的工作靠社会、靠民间是没办法做的。我国今后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政府职能将会发生转变,应宏观管理,侧重市场难以调节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存在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更主要的应是社会效益,如果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靠社会、民间来投资、运营,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政府导向和投入。

  二

  民族文化要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千头万绪,值得做的工作很多,应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达到好的效果。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民族文化的氛围的营造需要有相应的设施和具体的表现形式,如首府南宁需要突出的特色是民族文化,除了做好国际民歌节这一弘扬广西民族文化的宣传形式外,还应该通过一些民族文化的硬件设施的投入来提高首府的整体文化氛围,要留下一点东西,要有一些大手笔,能像国际民歌节或东盟博览会那样长期办下去的东西。云南民族村占地近两千亩,是广西民族文物苑的几百倍,至今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处在一个良性循环当中。笔者十多年前曾经与文化系统某公司策划在青秀山下的邕江上建一座风雨桥,上可观光,下可行车。但没人感兴趣。现在看来,南宁市在邕江上建了那么多桥,为什么不能建一座有地方民族特色、独一无二的桥?金汇如意坊的建设时,笔者也曾经提出建一座高大的鼓楼,功能类似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俯瞰南宁美景,本身也是一大美景,那将成为南宁市最亮丽的名片,也将会带动南宁旅游和周边休闲业的发展。

  民族生态博物馆龢民族生态村的规划和建设也要推广实施,因为民族文化的消失速度很快,而且这类民族生态村的建立对整个社会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显着的。今年广西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将会达到十座,处于全国领先的水平,但还是数量少,分布不均衡,今后还需要加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满足地方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需求。

  要积极抢救濒临灭絶的民族文化表象,一些民族传统工艺如壮锦、刺绣等,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做得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南宁市可以构思长期举办中国民族工艺品博览会,成为今后广西、南宁市的品牌,不但会提高广西、南宁市的知名度,而且会积极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大力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南宁市本来是很有条件发展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会展经济的,但因为南宁市会展中心位置不佳,周边服务设施少,交通不便,南宁的会展经济很难发展起来。

  三

  对民族文化龢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研究要有所加强,并提高研究的水平和档次。这方面的研究水平提高了,会很好地促进保护和开发的发展。

  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如云南、内蒙古、贵州等相关的民族研究成果都很多,宣传的书籍等也很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研究强,宣传多,来的人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研究方面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吸引各方资金的投入,二是要找准好的路子,容易取得实效,有实际功用的,如民族文化的经营、铜鼓的铸造技术、民族工艺品的研制开发等类似的直接应用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课题要格外重视,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广西博物馆多年来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如致力于壮锦的展示、研究、设计和推广、销售,使得壮锦的销量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壮锦的保护和发展。铜鼓也是这样,广西博物馆深入发掘民族民间的传统工艺,将其推广到首府这一大的平台,使得铜鼓铸造工艺和产业有迅速的发展。三是运用多种手段,目前研究的方法太过单一,难以体现民族文化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研究人员应该拓展思路,丰富手段和方法,研究成果除了文字,还可以是图片、音像等多媒体的载体,以便加深、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这也需要研究人员具有开阔的思路和综合的素质。

  四

  民族文化不仅有间接的经济效益,也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民族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但也可以作为一种经济产业来开发,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民族文化的产业经营和开发应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针对旅游业和休闲业。

  民族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和开发在广西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广西拥有很好的条件如众多的景点龢民族文化的素材,市场很大,应该大有可为。

  重视文化一条街的规划和实施。很多城市都有经营古文化、民族文化产品的商业区,广西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欠缺,首府南宁市就没有类似这样的街区,几年前在青秀山建成的金汇如意坊具有民族民间工艺、艺术品经营的内容,但因为诸多原因发展不起来。这方面有关部门应积极导向和规划,在广西的旅游城市营造民族文化商业街区,成为游客、市民游览和购物的好去处,也会推动地方民族特色的形成和旅游休闲业的发展。

  民族文化设施如博物馆、民族村等应具有产业的意识,在这些设施中,存在着很强的服务和经营的因素,又直接与旅游、休闲业有紧密联系,因此在传统的文化事业中注入先进的产业经营意识,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衡发展,符合时代特征,同时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

  民族餐饮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很多城市的地方龢民族特色越来越少,西式及外地的餐饮流行。在相应的地段如民族文化设施内龢民族文化商业区里,如能与民族风情结合建一些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风味餐厅,在一个城市里形成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游客和休闲的市民服务,这也是很有市场潜力的。这些民族文化的载体反过来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