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医好
资源配置妙
自我发展重勤俭
整合优势定高招
机宜剑出鞘
高州市人民医院的资源配置机制是该院突飞猛进式发展的关键机制。有了良好的资源配置机制,就能利用有限的稀缺资源干出光彩照人的伟业,就能使成本降到最低,就能使质量达到最佳,就能使效益获得最大,就能使整个医院变得象一台高度精密的现代化机器,每个部件都在相互关联的高速运转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特有的作用。这种机器,既不缺零件,也不多零件。机器的运转过程就是一个增值过程。本章主要讲述该院资源配置机制及其主要内容,自我发展、勤俭办院、薄利多销以及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是项综合艺术三个问题。
第一节 该院资源配置机制及其主要内容
该院资源配置机制既是一种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医院的资源配置根本不同的机制,又是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众多医院资源配置有重大区别的机制,是一种独具的符合该院院情的机制。正是凭藉这种独具特色的资源配置机制,该院才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飞速发展。该院资源配置机制是该院不断全面发展的秘籍之一。本节着重阐述资源配置机制的要义、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该院的资源配置机制三个问题。
一、资源配置机制的要义
该院的资源是一种卫生资源。要深刻理解卫生资源配置机制就要首先弄清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配置机制几个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含义。
(一)卫生资源
卫生资源是资源的一类。卫生资源是现代意义上的一类资源。传统意义上的资源仅仅把自然资源看做是资源。现代意义上的资源是把一切创造财富的要素都看做是资源。通俗地讲,能够创造财富的要素就是资源。由于医疗卫生能够为人类创造健康财富,因此,把卫生作为一种资源来解析是一种现代资源观的延伸。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已明确提出了卫生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卫生资源在我国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
卫生资源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能够服务于人类健康的要素。在这里,已把卫生视作一种健康产业,即是说,卫生工作不仅是一种治病的产业,而且也是一种为要求健康的人(其中包括健康人)服务的产业。
因此,医院应当当作产业去办,要办好医院这一产业,就必须运用好卫生资源。
卫生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人力资源。从事医疗、预防以及健康的人员如医生、护士等都属于卫生资源中的人力资源。需要说明的是,人力资源的内涵至少包括劳动者的体质、智力、知识、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类是物力资源。医院常用的药品、器械、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各种设施都属于物力资源。
第三类是财力资源。医院的财力资源主要是医院能使用的资金。
(二)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它是指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产品,获取最大的效益。
资源配置的实质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一般来说,资源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会显着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在资源配置上总是追求优化配置。
(三)配置机制
配置作为动词,其含义是配备并设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举例说“山头上配置了十挺机枪”,“人员配置要合理”。〔1〕不难看出,“配”是指数量上的“给予”,“置”是指对结构或次序的“安排”。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但又借指由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与事物的外部联系所形成的系统。《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举例说,市场机制,竞争机制。〔2〕
综上所述,资源配置机制的要义是:由对资源的配备和设置所造成的一种系统性的事物的内在规律与事物的外部联系。机制存在于事物之内,表现于事物之外。不同的机制决定事物内部有不同的规律,事物内部的不同规律决定着事物与外部的不同联系。
二、资源配置机制的形式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机制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基本形式。这两种配置形式各有优缺点。
(一)计划配置形式
计划配置形式又叫计划调节。这种形式是由计划部门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式可以从整体利益上协调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完成重点工程项目。但是,配额排斥选择,统管取代竞争,市场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从而容易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
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有计划地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自觉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叫做计划机制。计划机制包括计划的制订、计划的实现形式和宏观计划调节等。计划机制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过程,是一种“看得见的手”的调节。
计划调节机制是自觉运用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资源配置形式,其优势和长处是可以从总体上保持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危机,可以集中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大建设,防止重复建设和巨大浪费,可以合理地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同时其功效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其适用的基础和领域,一旦超出其适用的基础和领域,计划调节的功效便会力不所及,失去动力。
(二)市场配置形式
市场配置形式又叫市场调节。这种形式是依靠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叫市场调节机制。这种形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由企业根据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所实行的生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
市场调节的实质就是价值规律调节。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调节社会劳动分配比例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手”的调节。
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在于能够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能够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能够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进商品生产的经营能力。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和局限性,主要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按照市场信号调整微观经济个量资源配置,其结果往往带来过剩供给和虚假繁荣。如果不对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加以必要的宏观调控,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生活的剧烈震荡。此外,市场调节对垄断性产品的调节是乏力的,市场调节亦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市场调节由于默认竞争结果的不平等性,因而也不能解决收入不公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三)配置形式启示
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都不是最完美的资源配置机制,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医院资源的配置机制应该是一种优化配置的机制, 既要充分体现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优点,又能避免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缺点,因而是一种最先进最优良的配置机制。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正是高州市人民医院着力探索的资源配置机制。
三、该院的资源配置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高州市人民医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终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资源配置机制,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总体思路、资源配置的根本实质,资源配置的具体形态几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的总体思路
高州市人民医院资源配置的总体思路是:着眼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国家和政府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本院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国家和政府的指导作用,就是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计划指导作用,特别是国家和政府对县级人民医院给予的方向指导和政策指导,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在国家给予的政策的大框架下活动。象医院在反对商业贿赂、杜絶红包方面取得的成效都是国家政策指导的结果,政策也是一种资源。
充分发挥本院的主体作用,就是对医院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坚持独立办院,自负盈亏,从“等、靠、要”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医院领导和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充分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就是充分认识市场的需求,在满足市场的需要上做文章。高州市人民医院建立“适宜的技术”、建立“适宜的人才队伍”,包括建立“适宜的设备”,都是充分发挥市场积极作用的结果。
(二)资源配置的根本实质
该院资源配置的实质就是对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即在现代医学模式条件下采取行政手段(如合并、调配、建章立制等),对人才、技术和设备实施优化重组,以达到建设和发展专科技术优势、最大限度满足医疗需求、尽快促进医院自身发展的目的。
资源配置既包括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三者之间孰重孰轻的配置,又包括在三种资源各自内部如何配备和设置的问题。资源配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技术和设备是医院发展的三大要素,资源配置的目的就是通过他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在医疗资源的配置中,使人才队伍形成最佳组合,使技术和设备得到最佳利用,使财力得到最佳运用。
(三)资源配置的具体形态
高州市人民医院资源配置的具体形态是一种低耗、优质、高效的形态。诚如他们2006年在《建立低成本运行机制,创办高信誉和谐医院》中总结的“多年来,我院立足山区,坚持行医为民,科技兴院,创办高信誉和谐医院的办院方针。坚持强化公立医院的意识,从人力、设备、药品和耗材等方面入手,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成本控制,建立了‘三高三低’(即高质量低价格、高效率低成本、高信誉低收费)的低成本运行机制。”〔3〕低耗就包括低价格、低成本、低收费“三低”,另外还包括政府对医院的低投入。资料显示,仅1996—2006年10年间,高州市人民医院就为政府节约317亿元的财政开支。〔4〕低耗就是无论对政府、对医院、还是对患者,都把对卫生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
优质就是“三高”中的“高质量”和“高信誉”。“高质量”是对已有提供的服务质量而言,“高信誉”是对患者接受医疗服务后的感受而言。这是一种双方认同的优质。
高效就是“三高”中的“高效率”。这里的高效率一方面是指工作效率,总体上讲是病床周转率快,另一方面是指经济效益,即同样的成本投入,收到了最大的经济回报,使高州市人民医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好的县级人民医院。
第二节 自我发展 · 勤俭办院 · 薄利多销
低耗优质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使高州市人民医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之路、勤俭办院之路、薄利多销之路。这是一种新型的发展道路。其中,自我发展之路较好地反映瞭高州市人民医院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勤俭办院较好地反映瞭高州市人民医院物力资源的配置机制,薄利多销较好地反映瞭高州市人民医院财力资源的配置机制。本节着重阐述高州市人民医院是如何通过低耗优质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自我发展、勤俭办院和薄利多销的。
一、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是高州市人民医院发展的显着特征。自我发展就是将主要推动力由传统的依靠上级、政府转到依靠医院自己身上。能够自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州市人民医院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用较少的人力资源投入换得了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使高州市人民医院成为一个“小病能看,大病能治”的具有规模效应的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的自我发展主要包括自我发展根由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自我发展重要举措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自我发展的目标是人力资源增值三个问题,现分述如下:
(一)自我发展的根由
依靠谁来发展?这是高州市人民医院在发展问题上遇到的首要问题。医院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地反复研究,最终决定,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只能依靠本院全体员工的力量。
自我发展是解决政府投入少、医院支出多的矛盾的必然选择。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定位是“非营利性”的,政府对医疗机构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主要体现的是福利性、公益性。其中,医疗收费标准的制定就是集中体现。实际上,医疗收费标准是根据某一类医院的不完全成本的平均水平制定的。在实际运作中,政府也没有给予足额的财政拨款,而且财政拨款逐年在减少。医院要填补这一资金缺口,必须走自负盈亏、自收自支、自我发展之路。
自我发展是高州市人民医院客观环境的必然选择。高州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当地市委、市政府对医疗卫生高度重视,但对资金的投入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等、靠、要”对高州市人民医院是一条无望之路,只会增加市委、市政府的压力。高州市人民医院的领导班子认为,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就应当全面履行公立医院的职责,主动为党分忧,为政府解难,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走自我发展之路。
(二)自我发展的举措
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就是用较少的人力资源消耗干同样的事,或者是用同样的人力资源消耗干更多的事。在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上,高州市人民医院的举措是着眼于两个层面,一是在人才的培养上减少财力消耗,二是在人才的使用上减少人力资源自身的消耗。
为减少人才培养上的财力消耗,高州市人民医院首先提出了临床实用型人才理念,即建立本院适宜型的人才标准,在重点科室掌握高新技术的就是人才,在一般科室掌握适宜技术的也是人才,能为患者治好病,真正解决临床问题的人还是人才。在“不唯学位、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只唯能力”的人才理念指导下,确定培养对象和数量,减少不必要的人才培养经费。在此基础上,高州市人民医院又实行了用内部学习取代外送培养的举措。这种内部学习的举措不仅减少了相当数量的培养经费,而且扩大了培养对象,增强了学习效果。
为减少人力资源,高州市人民医院打出了“组合拳”。一是精简人员,控制冗员。对现职人员用实行每周6天工作制的办法,每年减少218人的用人量。用“适宜”标准招聘人员的办法,杜絶被招进的人员成为冗员。二是优化结构,防止浪费。优化结构主要是优化医生队伍与护理队伍两支队伍的结构,使之配套,降低开展有关项目的实施成本。三是人员增效,减少员工闲置性浪费。即通过增强员工劳动效率的办法,减少员工因劳动时间的闲置而引起的人力资源价值的流失、退化和贬值。
(三)自我发展的目标
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目的是为了用有限的财力培养出高质量的更多人才。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不是不消耗,而是使必须消耗的项目有更充足的经费,保证重点项目的实现。
高州市人民医院用降低人力资源消耗省下的经费,强化了“送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计划。医院每年能做到有计划地选派医院骨干到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医院品牌专科进修,如北京的阜外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广州中山大学附一医院泌尿外科、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等。医院积极鼓励员工外出进修和参加学术活动,外出学习期间继续享受全额工资和全额学费资助。医院还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来自全国知名大医院甚至一些外国医院的名医,前来进行手术示范和学术讲座,现场传、帮、带,培养本院人才。
迄今为止,高州市人民医院已经造就出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凭藉这批人才,他们创建了著名的心外科,促进了骨外科、肿瘤外科、普外科、脊柱关节外科、甲状腺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眼科、泌尿外科、脑外科、心血管内科、妇科等一大批特色品牌专科的建成,实现了医院跨越式的自我发展。
二、勤俭办院
勤俭办院是高州市人民医院发展的又一显着特征。勤俭办院也是高州市人民医院获得自我发展的重要保证。医院发展不仅需要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而且需要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更新现代化的医疗设施,这都有赖于勤俭办院。这里着重阐述勤俭办院的首要问题是控制管理成本、勤俭办院的重点是降低药品、耗材成本、勤俭办院的追求是建设现代化医院的三个问题。
(一)勤俭办院的首要问题
医院主要是靠医院领导和医院机关来办的,医院领导和机关是运用管理手段来办院的,而管理是需要经费开支的。能否控制管理成本,减少管理支出就成为影响全院能否勤俭办院的首要问题。
高州市人民医院注意全方位地控制管理成本,压缩公共开支。其一,在通讯活动迅猛增加的今天,加强对电话费的控制。规定不论科室大小均实行每月150元限额。启动电话网络系统,内部通话免费,由此每年节省话费开支近10万元。其二,在实现电气化的过程中,加强水电费的控制。为每个科室都安装水表、电表,将水电表费计入科室成本。空调温度统一要求控制在25℃至26℃,对分体式空调实行专线控制,一旦室外温度低于28℃时,所有空调断电。由此使全院水电费每年节约350多万元。其三,在汽车业大发展的局势下,加强对公务车的控制。全院只配备3辆公务车,司机设3人,必要时还兼开救护车。
(二)勤俭办院的重中之重
医院运转大量消耗的药品和各种器材,药品和医疗器材的市场化使医疗成本像难以驾驭的野马不断攀升。因此,降低药品和耗材成本是勤俭办院的重中之重。
高州市人民医院通过管理创新把降低药品耗材成本变成了现实。一是用“阳光采购”的方法降低药品设备耗材成本。“阳光采购”,即公开招标。医院每年使用的药品全由公开招标完成。由此,使整体药价下降了20%,节省上千万元。对必须购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同样实行公开招标,其中质优价廉者方能中标。二是用低廉药品、低值耗材有限使用的方法降低药品设备耗材成本。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医院明确坚持“能用国产药就不用进口药,能用便宜药就不用昂贵药,能用国产耗材就不用进口耗材”的原则,由此使成本大幅度降低。如多年来,医院40元以下的抗生素针剂占到抗生素针剂总量的97%。三是推行A、B、C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医院把卫生材料分成三类进行管理,其中,A类属于贵重且用量少的,实行少量或零库存管理,如支架就是零库存,在需要时用电话通知供应商确保24小时内送到。B类为一般耗材,C类为低值易耗和用量大的耗材。对B类、C类选用本地供应商,随时送货。由此,减少了库存损耗,降低了资金的占用成本。
(三)勤俭办院的最终追求
勤俭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勤俭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积累更多资金,把医院建设成为拥有先进医疗设施的现代化医院。
高州市人民医院通过勤俭办院,不断改变着本院的面貌,使医院成为越来越现代化的医院。近些年,医院先后引进了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16排螺旋CT(现又引进64排螺旋CT正在安装)、大型心血管造影机、飞利浦7500型四维彩超、奥林巴斯260系列电子胃肠镜、德国第六代爱丽丝智能高速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飞利浦多功能数字化X光机大型医疗设备。全院50万元以上的设备越来越多,远远高于广东省和全国县级市医院的医疗设备配置水平。
三、薄利多销
薄利多销是高州市人民医院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凭藉薄利多销,高州市人民医院实现了政府、患者、医院的互赢,找到了为医院发展不断获取财力的渠道。这里着重阐述高州市人民医院对薄利多销的理解,薄利多销的目标是规模化经营,薄利多销的要求是良好的医疗秩序保证三个问题。
(一)薄利多销的精髓
在高州市人民医院看来,薄利多销就是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医院实行对患者隐形让利,以便医院在较少活力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病源消化掉由于引进高水平的医疗设备而支出的高成本。医院成本的特点是固定成本总额大、比例高、经营杠杆高,成本对业务量的变化极为敏感。换句话说,就是平均分摊到医院每个具体单位的医疗成本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下降,而且下降速度大于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但是,只有让利,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才能增加业务量。反之,如果不仅不让利,而且实行高利,就会变成“自杀式”的高收费经营,导致一方设备闲置无人用,另一方想用无能力,只能望医兴叹。
高州市人民医院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薄利多销的做法。钟焕清院长对此感触极深,他说:对于山区人看病做手术意味着什么?是卖掉一头牛!如果我们的医疗让他们卖了一头牛都还是付不起这个看病的钱,就没有一个来就诊的病人了。简言之,只有薄利多销,人民医院才对得起人民。
(二)薄利多销的目标
高州市人民医院在薄利多销的思想指导下,对患者实行了全方位的让利。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每例总收费约3.5万元、头盆环牵引矫治驼背每例总收费约2万元、激光治疗近视眼每眼1000元,仅为省城医院的30%到50%。其他,如挂号费、药费等,均实行让利。
薄利多销的经营思路刺激了患者的需求,使山区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同时使医院的医疗市场不断扩大,不仅当地老百姓乐于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就医,而且全国20余个省市的患者也慕名而来,甚至国外有些患者也前来就医,使医院随着病员的增加不断朝规模化发展。如医院的门诊量在2001年为451370人次,到2005年则为543234人次,增幅达20.35%,到2008年达到727234人次;住院人数在2001年为23066人次,到2005年则为37511人次,增幅62.62%,到2008年达到53605人次;手术量2001年为7549例次,2005年则为10754例次,增幅42.46%,到2008年为14911例次。
薄利多销不仅使医院呈现出规模化经营的态势,而且使医院的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医院的业务总收入2.3亿元,结余率为25.14%;到2008年,医院业务总收入4.1亿元。医院已经有了越来越厚实的财力资源。总之,薄利多销的目标,就是为医院实行规模化的经营开辟道路。
(三)薄利多销的要求
薄利多销是高州市人民医院实施的战略举措,这一举措要求克服市场调节机制所固有的缺陷。
市场调节机制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制,它总是要求按照市场信号调整微观经济个量资源配置,造成供给过剩的恶果。医疗行业泛滥的过度医疗就是其典型表现。计划经济时形成的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的医疗常规目前似乎不再适用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用“最好的药物、接受最高端的检查,进行最先进的手术”,形成最昂贵的费用成了惯例。
在利润最大化的刺激下,过度医疗司空见惯。以心脏支架手术为例,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通常是能够药物治疗的絶对不安装支架,应该安一个的絶对不会安装两个。而在我国则是非常泛滥,据报导,2010年北京一家三级医院给一位70岁的病人放入11个支架,手术后第二天病人死亡;2009年,北京某三级医院在为一名曹姓患者进行支架手术时,在支架无法通过病人的血管时被继续硬塞进去8个支架,导致住院后的第七天死亡;成都一家心血管专科医院,竟给一个病人放了17个支架。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根源,就在于一些医院把它当成了经济增长点。
要实现薄利多销的战略就必须扼制过度医疗。为此,高州市人民医院采取了许多举措,如严禁医生滥开检查、滥开大处方、滥收费。对于违规者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停发科室主任奬金,甚至调离岗位。同时,公开张贴病种收费表,为病人提供药品清单,让病人明白治病,清楚交费,进而把薄利多销落到实处。
第三节 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是项综合艺术
优化医院资源配置几乎是全国所有医院都在追求的目标,但能够做到的目前并不多。在全国5万多家县级医院中高州市人民医院是至今做得最好的。基于此种现象,优化医院资源配置可以称得上是一项综合艺术。本节着重阐述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是项具有综合性的艺术、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是一项进行综合活动的艺术、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是一项具有综合作用的艺术三个问题。
一、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是具有综合特点的艺术
优化医院资源配置属于对医院资源的管理运用范畴,而并非该项工作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艺术形式类,而是指它达到了综合性的艺术要求的水准。
(一) 凡能创新均可赞为艺术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艺术?艺术与人类的其他文化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这是一个目前似乎谁也不能够明确地给予回答的问题。
但是,艺术具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点,对这种特点人们的认识是共同的。人类只有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活动才能被称之为艺术。众所周知,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活动,但并非全部娱乐游戏活动都被称作艺术。例如,小孩子掏鸟窝、摸鱼、斗蛐蛐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不能被称之为艺术,因为它只是源于生活,而并没有高于生活。而弹琴、作诗、画画、唱戏等与之类似的娱乐活动就能够称之为艺术,因为这些活动不仅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
需要说明的是,越高于生活就越能被称之为艺术。比如,对于画画这种娱乐游戏活动,人们一般都会认为能够称其为艺术。然而是否所有的画画活动都能称之为艺术呢?也不尽然。同样画画,老画家的绘画毫无疑问地被称为艺术,但对于随便一个小孩子的信手涂鸦几乎所有人都不赞同将其称之为艺术。只有当小孩子的“信手涂鸦”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才会称其为艺术。那么,小孩子的“信手涂鸦”的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够称为艺术呢?这就是高于生活的水平。等于生活不行,低于生活更不行,只有高于生活才能称之为艺术。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高于生活呢?这除了根据生活,反复深入实践之外,就是使生活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创新。可见,艺术的一般要求就是创新,只有达到了创新的程度,才能被称之为艺术。
正因如此,凡是达到了创新程度的活动,人们往往被冠之艺术之称。如领导艺术,就是指富有创造性的领导方式,表明在领导方法上出现了创造性和有效性。只有创造性没有正确的有效性,那也不叫艺术。
高州市人民医院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之所以被称之为综合艺术,首先是因为它达到了创造性的艺术要求。换言之,它不是简单地照搬或重复其他医院的配置方法,而是进行了成功的创造。
(二)资源配置是综合性创新
综合性是资源配置的十分显着的特点。
从资源配置的功能来看,资源配置既包括对资源的获取,又包括对资源的使用,对资源的管理,还包括对资源使用结果的检查。资源配置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
从资源配置的内容来看,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三种资源的配置,既包括对三种资源孰重孰轻、谁先谁后的综合考虑,又包括对每种资源内部的综合考虑。以人类资源为例,人类资源本身又可分为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在每种人员中又以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级别或类型。从这里可以看出,资源配置是一种覆盖一切人、财、物的综合性运作。
从资源配置的构成要素来看,资源配置作为一种活动涉及相关的四大要素,其一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即配置什么;其二是指资源配置的主体,即由谁来配置;其三是指资源配置手段,即用什么方法来配置;其四是指资源配置规范,即用什么法则规定配置。资源配置决不是凭一个要素就能运转的,它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系统工程也就是综合性工程。
高州市人民医院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之所以被称之为综合艺术,就是说该院的创造活动并不是单项的,而是在方方面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创造,在人才资源管理、物力资源管理、财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创新。
(三)优化资源配置是再创新
优化资源配置是较资源配置更高层次的配置,是在资源配置基础上的升华。
资源配置一般也叫资源合理配置。而优化资源配置是较之资源合理配置更高一层级的配置。其一,优化资源配置较之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高。优化资源配置指的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这种“优化”既包括单位内部的人、财、物、科技信息等资源配置的优化,也包括非本单位相关的社会范围内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化。而资源合理配置是指符合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资源配置,其着眼点在于“有效”、“有用”。结果,有些建设看似合理,其实却是重复性的浪费。其二,优化资源配置较之资源合理配置的衡量标准高。优化资源合理配置的衡量标准既要看资源的使用是否符合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更要看资源的使用有没有实现生产的高效率、高效益。而资源合理配置的衡量标准主要是看资源的使用是否符合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即可。其三,优化资源配置的实现途径较之资源合理配置性能好。优化资源配置的实现途径既依靠市场,又依靠计划,两者必须兼顾。而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途径或者只靠计划,或者只靠市场,难免失之偏颇。
高州市人民医院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之所以被称之为综合艺术,就是说该院的创造性活动收到了高效率、高效益的显着效果,较之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质的飞跃,较之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些单位是一种升华。该院把“看病难,看病贵”已经变成了“看病易,看病平”。
二、优化资源配置是一项进行综合活动的艺术
优化资源配置不是把构成资源的要素或内容简单地进行拼凑,不是只做“加法”或“减法”,而是在对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进行重新制作。这种综合主要指开拓性综合、防范性综合、制度性综合三种情形。
(一) 开拓性的综合
为了实现高效率、高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的新机制,较之原有的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必须包含更多的积极因素,必须充分吸纳原有资源配置机制的积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开拓性的综合。
优化资源配置必须吸纳计划调节机制中的积极因素:从整体利益上协调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完成重点项目;从总体上保持经济按比例发展,防止大起大落,避免盲目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危机;在全社会范围内动员和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防止重复建设和巨大浪费;合理地调节收入分配,保持社会公正。
优化资源配置必须吸纳市场调节机制中的积极因素:通过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进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根据市场需要对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产需衔接;采用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办法,提高对商品的生产经营能力。
优化资源配置,就是通过增加更多的积极因素而使资源配置达到“优化”。
(二) 防范性的综合
为了防止对高效率、高效益的冲击,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的新机制,较之原有的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必须消除更多的消极因素,必须尽量克服原有资源配置机制中出现过的消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防范性的综合。
优化资源配置必须克服计划调节机制中的消极因素:不注意考虑社会需求及其变化,不重视成本核算,不计盈亏,不考虑卫生人力资源的价值及报酬支付标准,只求政府拨款,只要求卫生资源按计划供给。
优化资源配置必须克服市场调节机制中的消极因素:卫生资源只根据利润来配置,利润越多的地方卫生资源越是多配置,反之就少配置;只求盈利的虚高药价和强制性高收费,服务态度只认金钱进而使卫生产品的供求双方矛盾趋于激化;公共类卫生产品供给弱化,“看病难,看病贵”由此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优化资源配置,就是通过消除更多的消极因素而使资源配置达到“优化”。
(三) 制度性的综合
对积极因素、消极因素进行综合的成果就是一系列崭新制度的建立。这些制度在本质上是对资源管理的具体化,是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的外在表现。这些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管理运用的新认识、新概括、新规定。
管理制度是管理的一种资源。对高州市人民医院而言,管理制度可以叫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之外的第四种卫生资源。正是因为有了这第四种资源,其余三种资源才能结出高效率、高效益的硕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优化资源配置是一种制度性的综合,正是在这些制度上高州市人民医院充分体现出其创造性和有效性。比如,对机动车的管理,控制到“院长对救护汽车用油的数量都要管”,这应该说是达到了至善至美的程度。
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钟焕清对管理制度的作用体会最深,他曾对记者说:办既平价又高速发展的医院,秘诀不在于政府投入,而在于内部管理。〔5〕钟焕清认为,医院效益的“奥秘”来自一套管理严格、成本低廉、收费便宜的运作机制。象什么“大处方”、“收红包”、“以药养医”等问题,都是因为管理不到位引起的,而医院能解决这些问题,盖因一套“不收红包礼物,不分贫贱富贵,不赴宴请娱乐”等承诺性的制度。
三、优化资源配置是一项具有综合作用的艺术
优化资源配置作为一项综合性活动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优化资源配置起到引导医院员工恪尽职守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作用,起到为政府排忧解难激发政府对医院支持力度的作用,起到提升患者主体地位,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好病的作用,使高州市人民医院关于构建政府——医院——患者“利益共同体”的愿望得以实现。
(一) 引导员工恪尽职守的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是靠严格的制度来保证的,而制度是靠人来执行的,为确保制度的执行,高州市人民医院对违反制度的人又制定了严格的惩罚制度。比如,对开大处方的医生,先给予警告,警告一次扣100元,警告第二次扣200元,并办学习班。出现第三次违规时作降级处理,即主任医师降为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降为主治医师,主治医师降为医师,护理、药、技、行政等人员亦照此办理,经济上惩罚翻倍扣发奬金400元。第四次违规,作缓聘处理,扣发奬金800元,第五次违规,作解聘处理,扣发奬金1600元。
对于各种制度的执行,医院坚持从严的原则。例如,在一次周五查房时,发现有个医生用了头孢噻肟钠注射液。本来,这种抗生素是可以用的,但他没有写明为什么要用这种药。对这种松一松就可以“放一把”的现象到底怎样定性?院长钟焕清当场拍板:“这也算违规,要警告一次”,幷亲自通知财务科,从该医生的工资中扣除100元。这种从严处理的好处是,至今还没有人受到超过两次的警告,使认真细致的作风在医院养成,自觉加班检查自己的工作已习以为常。
医院有惩戒制度,当然也有奬励制度。奬罚严明的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全院员工的积极性。调查资料显示,高州市人民医院90.2%的员工对收入、住房、工作环境、用人、分配制度等感到满意。95.7%的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成效受到领导和同事认可。99.1%的员工表示热爱本职、热爱医院。
高州市人民医院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自身的发展聚集了充足的内在动力。
(二) 激发政府支持力度的作用
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的优化资源配置,是在高州市人民政府的决策支持下进行的。医院的快速发展坚定了政府的信心和工作思路,激发了政府对医院工作的支撑力度。
与抱怨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的一些单位不同,高州市人民医院对政府“心有余力不足”的状况理解得非常到位,并抱着为政府排忧解难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新路求得政府大力支持的。
1998年,高州市人民医院向政府提出建设一栋新门诊内科住院大楼的要求,因为医院的效益当时还难以让政府产生足够的信心,所以,政府一时下不了决心。后来,经过医院的一再坚持,政府终于同意兴建新门诊内科住院大楼。此后,依靠自身管理,高州市人民医院连年象滚雪球一般地发展,已无须政府投入。近些年,在无须向国家贷款的前提下,凭着自己的实力已着手在建集心脏病中心、眼科中心和肿瘤中心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
高州市人民医院的变化引发了各级政府对医疗改革的浓厚兴趣,坚定了取胜的信念。高州市委原书记卢方圆明确指出:高州市有了3个牌子——高州市人民医院、高州教育、三高农业。高州市人民医院的发展,对全市的医疗卫生事业起了龙头作用。
(三) 提升患者主体地位的作用
怎样确认患者的社会地位?这在卫生界仍是一个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有的推行“以技术为本”、“以钱为本”,只把患者看作为“技术”、“金钱”服务的附庸,把病人看作获取财富的对象。
高州市人民医院优化资源配置的直接受益者是患者及其亲属。他们不仅从“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中被解脱出来,而且从“以钱为本”的思想束缚中被解放出来。
高州市人民医院优化资源配置的立足点是人民群众。多年来,他们一以贯之地认为:我们是山区的医院,大家都在山里长大,同根同源。我们一定要在山区冲破禁区,治好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的病。
高州市人民医院优化资源配置的着眼点是人民群众。他们制定的各种制度都遵循一个共同点:以病人为中心。如从1999年开始启动的阳光工程,对于老弱病人,给予各种优惠:凡百岁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医疗费全免;90岁以上的,减免80%;80岁以上的,减免50%;减免对象不受地域的限制。此项工程已使数千人受益。
高州市人民医院优化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使病人由从属的次要地位,回到了主人的“本”的地位:病人是应受尊重和关爱的国家主人。
高州市人民医院推行低耗优质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是符合该院院情的大胆创举,该机制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这一机制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医院发展中缺资金、缺技术、缺设备等问题,促进了该院跨越式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有效地扼制了医疗行业开大处方、过度医疗、收红包等为老百姓深深厌烦的多种不正之风,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了鲜活的经验。优化资源配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医疗单位都有不同的实际,只要大胆科学探索,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机制,用以利国、利民。
注释:
〔1〕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84页、602页。
〔2〕 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84页、602页。
〔3〕 广东省卫生厅:《大山儿女医者心》,广东省卫生厅2006年12月编印,第359页。
〔4〕 广东省卫生厅:《大山儿女医者心》,广东省卫生厅2006年12月编印,第10页。
〔5〕 广东省卫生厅:《大山儿女医者心》,广东省卫生厅2006年12月编印,第26页。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卫生厅专题调查组:《低成本运作与医院健康发展》,广东省卫生厅向课题组提供的资料,2010年4月。
2. 广东省医院协会:《用心为百姓服务 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好病》,高州市人民医院向课题组提供的资料,2010年4月。
3. 高州市人民医院:《建立低成本运行机制 创办高信誉和谐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向课题组提供的资料,2010年4月。
4. 高州市人民医院:《医患情深》,传媒报导高州市人民医院新闻选编,高州市人民医院2006年12月编印。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