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阳江海上丝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华民族开发利用海洋有年代久远的历史,中国利用海上交通主动开展中外商业贸易交流,形成与陆上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海上丝绸之路。广东地处南海,有多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口,如广州、徐闻、合浦(现划归广西)等。考察表明广东阳江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丰富。

  一、阳江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的地位

  古代阳江,又称高凉,汉时属南海郡。南朝时这里已有外商来贸易及贩卖生口(奴隶),《梁书·王僧儒传》载:“ 天监初……南海太守,郡常有高凉生口,及海舶每岁数至,外国贾人以通货易。” 唐宋时期阳江以盛产瓷器和漆器闻名中外。

  阳江地处广东经济重心珠三角与湛江地区结合部,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运港,是广州南下水陆交通必经之地,又是西江流域的出海捷径。历史文献已明确记载阳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转运港的地位,但长期以来被忽视。唐代全国地理总志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岭南条载,当时的贸易大港——扬州、广州的相当一部分丝绸等货物都是经海路贩至阳江,再转输其他地区的。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徐俊鸣教授也曾认为:唐代阳江可能是对东南亚贸易的港口。宋代,阳江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太平寰宇记》、《萍洲可谈》、日本人藤田丰八《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等文献记载表明:宋代阳江海陵岛是南海航线转折点,该航线阳江以东与海岸线平行,以西则直接放洋,幷且岛上已有海关一类的机构。明清时,阳江的地位也不减于前。〔1〕从宋代开始,商人在阳江城兴建了妈祖庙(即祖创宫),借此寄托保护心理。海外贸易使阳江城商业也十分兴旺,商人因此建立商会。〔2〕

  1987年,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在广东上下川岛外发现一艘沉船,被命名为“南海Ⅰ号”,该船是距今800多年的南宋时期木质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为6万~8万件。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Ⅰ号”船上文物数以万计,而且多为国家一级文物,号称“海上敦煌”。

  从宋代盛极一时的阳江石湾窑、阳西县溪头镇北寮村沿岸沙洲的宋元文化遗址及“南海Ⅰ号”的发现等相关实物史料综合分析,在早期近岸航线上,阳江依靠诸多天然良港等自然条件,为海上丝路航船提供避风、补给,后来还通过货物集散、中转、生产产品加入等方式,在海上丝路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选择离“南海Ⅰ号”沉船最近的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为博物馆的建设场址,提升了阳江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

  二、阳江海上丝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1.以海上丝路文化和滨海景观为特色的阳江旅游业初具规模

  阳江旅游业由来已久,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更加注重旅游开发,据清代干隆十一年(1746)庄大中主编和道光二年(1822) 李沄主编的两部《阳江县志》记载,阳江古时有著名的“八景”:鼍山春晓、龙水秋澄、王母仙踪、罗琴雅操、东山石塔、西浦渔歌、曲水流觞、碧桥玩月。而今的阳江(新)十景有:角湾弄潮,凌霄秀色,温泉星岛,鸳水飞筝,银滩古韵,垌山万佛,大澳渔村,北塔迎曦,峨凰飘瀑,石觉禅林。

  海陵岛是阳江的著名滨海旅游胜地。阳江旅游业因“南海Ⅰ号”升级,旅游业上了一个档次。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址在海陵岛,对游客非常具有吸引力。

  2.节庆会展文化开发长于广东东西两翼各地市

  阳江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开发节庆会展业,节庆会展文化开发长于广东东西两翼各地市,如开渔节、风筝节、龙舟节 、山歌节、刀博会、旅游文化节、旅游文化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和旅游项目。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建设项目,是建国55年来广东省在广州地区以外投资最大的文化项目。主要由“一馆两中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构成,设有陈列馆、水晶宫、藏品仓库等设施。海上丝路博物馆亚洲第一,按“原地打捞、整体保护、就地展示”的原则整体打捞保护,这成就了“世界首创”。

  阳江还利用异地展会进行项目推介与开发。 

  3.学术研讨提升文化质量,助推丝路文化开发

  阳江比较重视学术研究,发挥专家的智囊作用。

  2001年3月,“海上丝绸之路”专家考察团在阳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活动。考察团初步认定:阳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运港。此次考察着眼于考证和开发,协调了很多矛盾,为相应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许多规划和开发建议。〔3〕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发起并主办的第五次海洋文化研讨会2004年9月在阳江举行。本次研讨会上有多篇论文是专门涉及关于滨海海洋旅游,以及探讨阳江地区发展滨海旅游的论文。《2008中国(阳江)“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研讨会》由世界休闲组织、广东省旅游局、阳江市人民政府主办,邀请了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国家旅游局丝绸之路总体规划副组长乔然等权威专家学者。〔4〕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承办的《“南海Ⅰ号”与海上丝路文化论坛》2011年4月在阳江举办,与会专家来自全国各地。

  4.新概念旅游初见端倪

  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辅助工程为娱乐城含潜水俱乐部、风帆俱乐部。阳江的渔家乐项目有声有色,温泉度假游吸引珠三角及两翼游客。

  5.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素质和服务水平

  据报导,阳江市2008年度导游年审培训班在阳江电大开班,全市200多名持证导游聚集于此班集体“充电”。 

  “南海Ⅰ号”的出水、阳江核电站的建设,使阳江旅游业上了一个档次,同时也对全市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游一定要在语言、礼仪、禁忌等方面多下功夫。这批学员在接受理论培训课之后,还通过阳江市20多家旅行社的具体安排,进行实地踩线及沿途讲解观摩。〔5〕

  6.海上丝路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一,品牌效应不明显,宣传推介力度不够

  广东阳江有最负盛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南海Ⅰ号”,有最好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宣传推介力度明显不够,丝路文化开发的品牌效应不明显。

  第二,与海上丝路有关的活动层次低,不上档次

  与海上丝路文化有关的活动不多,一些考察活动、学术研讨等层次比较低,不上档次,没有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力的重大活动。明显感到海上丝路的文章做得不够大。

  第三,城市海上丝路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整合利用不到位

  阳江开发利用海上丝路文化,只有一个博物馆是不够的。广东有那么多的海上丝路文化资源,但至今无论是广州、徐闻、阳江,还是潮州,南澳,目前都处在独立开发状态,没有整合协商机制。全省整合开发海上丝路文化资源还有待时日。

  第四,品种单一,满足不了游客胃口

  海上丝路文化资源开发,基本上停留在观光层次,旅游开发品种单一,从更广阔的海洋文化产业开发视野下,海上丝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更是单一。

  三、进一步开发利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建议

  1.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阳江要打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知名度、社会认可度和品牌效应。建议成立相关的研究会,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网,申办《海上丝绸之路》刊物。

  2.举办与海上丝路有关的高层次常设性活动

  阳江要做好海上丝绸之路这篇文章需要有大手笔。比如常设性的高级别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高峰论坛、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贸易洽谈会、海上丝绸之路游合作机制等。

  3.充分开发城市海上丝路文化资源并整合利用

  阳江应加大投入建设高凉古城、高凉古港景区,加上“南海Ⅰ号”宋船,借鉴这两年影视作品流行的时空穿越剧手法,为游客提供穿越时空游高凉的机会。游客留下返古的视频和照片一定非常高兴。有古今对话和时空穿插的设计更佳。

  4.进行区域整合,利用关联效应实现共赢

  协调各地市的海洋文化建设,统筹利用广东海洋文化资源。自东向西依次为:潮汕文化、妈祖文化、珠江文化和特区文化、华侨文化、广东海上丝路博物馆和广东南海开渔节、冼夫人祭典、汉代丝路古港、雷州文化和火山文化。建议开发“四点一线广东海上丝路游”,四点自东向西依次为潮州、广州、阳江、徐闻。如图所示。

  四点一线广东海上丝路游示意图(图片略)

  还可开发“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路。

  5.现代旅游品种与海上丝路文化开发互动共赢

  在旅游业高度发达、竞争激烈的现时代,要有全方位开发旅游资源的理念,尤其是要开发现代旅游品种。

  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开发现代旅游品种能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开发利用的互动共赢。一方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可用于现代旅游品种开发,另一方面现代旅游品种能提高人气,旅客多了,就增进了更多的人对海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路城市的瞭解,提高了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具体有休闲渔业、休闲体育、体验性旅游产品开发、养生保健游产品开发、滨海度假、商务游、自由行自助游和自驾游、教育游等。

  6.经略文化,打造国家级旅游城市和国际性旅游目的地

  广东海上丝路城市要有打造国家级旅游城市和国际性旅游目的地的胆略和气魄,阳江打造国家级旅游城市和国际性旅游目的地,要采取以下对策。

  (1)文化参与和文化共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文化给力

  文化关系到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在21世纪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倍受关注。具有现代理念的滨海城市文化策划和运营要彰显海洋文化精神,发挥海洋文化功能,实现求利、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我们提出五性要求和“八化”战略。五性是科学性、人本性、文化性、海洋性、特色性。八化是主体多元化,资源资本化,开发创意化,结构高端化,管理现代化、产品丰富化,区域一体化,服务最优化。

  要打造多维文化系统,历史回归——发掘海上丝路文化; 中华智慧——传统养生保健文化;科技国学——传统民间技艺文化;岭南景致——区域自然景观文化;八面来风——现代节庆会展文化;原生土长——民间风俗习尚文化。

  (2)走出去——在地球村上让阳江飞

  在全球化时代,要有开放的思维和全球性视野,瞄准世界市场,打造国际化旅游名地。要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网络平台,如中国丝绸之路在线,利用网络资源,适应全球化时代是明智的选择。〔6〕要走出去,向世界宣传阳江、推介阳江。从肯尼亚找寻丝路遗迹,从土耳其找到丝路朋友。让地球人都知道:阳江很阳光,阳江很美丽,阳江很可爱,阳江很友好。宜居宜留、宜政宜商、宜游宜业、宜娱宜乐。

  (3)“南海Ⅰ号”——文化符号,历史记忆,世界意义

  “南海Ⅰ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难得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是历史留给阳江的记忆,是不证自明的文化痕迹,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财富,其价值不仅在于物质文化上的,而且更表现在精神文化上的。值得注意的是,“南海Ⅰ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重要的,但仅有“南海Ⅰ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不够的。

  (4)让大海为你骄傲——旅游舞台上的舞者,舞出自己的风采和希望

  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消费时代,我们已经迎来了旅游业成为支撑性文化产业的时代,滨海旅游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阳江要把旅游这台戏唱好,成为旅游舞台上的舞者,舞出自己的风采和希望,让大海为阳江骄傲。

  (5)沉船摇身变飞舟——古今变幻,时空穿越,让沉船火起来

  要赋予“南海Ⅰ号”沉船以鲜活的生命,使它在21世纪的今天焕发生机。把沉船变飞舟,让现代人走进宋船宋朝,通过古今变幻、时空穿越,打造高凉城古韵,让宋船火起来,让阳江火起来。让游客玩的过瘾、玩的开心,玩的心跳。

  (6)风筝放飞梦想——品牌遍及,赢得未来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的时代背景下,商海竞争既需要有硬实力,又需要有软实力,而品牌,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统一,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财富、品牌就是希望、品牌就是成功。阳江有打造多个品牌的积淀,可以说,阳江的品牌呼之欲出,要做好品牌文章,利用风筝、剪刀、海上丝绸之路等资源让阳江放飞梦想,品牌遍及,赢得未来。

  (7)东联西融——小地方大手笔大作为

  在全球化时代,“狼图腾”理念已经过时,合用多赢成为时代的流行色。阳江旅游城市的打造不能走单打独斗的路,要实现跨区域整合,东联西融,共同开发丝路资源,协作经营旅游市场。小地方有大手笔大作为,凭风而起,借力而长。

  (8)心与时代同步——插上数字化技术翅膀的文化产业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城市运营要有科技意识,观念要新,与时代同步,文化产业开发要重视“文化创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原创率。加快关键技术设备的改造更新,研发核心技术。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注意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网络广播电视、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新一代广播电视项目(NGB)等方面的国内外动向。 要培育“文化产业基地”和骨干文化企业。〔7〕

  注释:

  〔1〕〔3〕龙原 :《“海上丝路”探源:广东阳江是“海上丝路”重要转运港》,新快报,2001年03月12日。
  〔2〕黄启臣:《海上丝路与广东古港》,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年版。
  〔4〕《阳江共谋“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品牌》,阳江日报,2008年10月22日。
  〔5〕黄娟娟:《阳江旅游业因“南海Ⅰ号”升级》,阳江日报,2008年4月2日。
  〔6〕张开城:《广东海洋文化的战略思考和建议》,战略决策研究, 2010年第4期。
  〔7〕张开城:《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建设的建议》,科技信息 ,2010年第25期。

  张开城(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